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中国—缅甸—印度陆上贸易通道建设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缅甸—印度陆上贸易通道建设初探陈继东目前,除了我国西藏地区小规模边贸互市交易之外,中国和印度之间的商品贸易主要通过海路运输,尚无陆上贸易通道。这既是制约中印双边商品贸易扩大的因素之一,也是拓展中国西南各省、市、区与印度贸易必须解决的一个关键性问...  相似文献   

2.
薛莉 《东南亚》2010,(2):56-59
随着印度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印度与东亚之间的贸易迅猛发展。从地区来看,东亚已经超过欧盟、北美成为印度最大的贸易伙伴。目前,印度与东亚之间的贸易主要是以产业内贸易为主。与东亚相比,印度具有独特的要素禀赋优势,同时印度在吸引东亚投资以及区域经济合作方面表现出非常积极的姿态,因此未来印度与东亚间垂直型产业内贸易将会成为推动印度与东亚贸易发展的核心动力。中国应当把握这次机会,通过积极推动与印度经济一体化合作、增加对印度的投资等手段大力发展中国与印度的产业内贸易。  相似文献   

3.
国际服务贸易的发展在总量上还不及商品贸易。但是 ,其增长速度已超过了商品贸易。印度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 ,同时也是WTO的成员国 ,其服务贸易的发展速度较快。本文通过使用计量研究方法对印度 2 0世纪 90年代对外服务贸易的状况进行考查 ,力图探索其发展特征 ,并结合印度服务产业的发展状况 ,对印度对外服务贸易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最后 ,希望得出对中国对外服务贸易发展有用的启示  相似文献   

4.
欧盟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为印度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及发展空间,印度很重视发展与欧盟的关系,尤其是经济关系;而印度作为一个发展潜力极大的发展中国家,自然资源、人力资源极为丰富,欧盟同样需要进一步加强与印度的贸易关系。目前双方的贸易关系进展平稳,但也存在不可避免的挑战,特别是欧盟东扩后,双边贸易关系的前景面临着更多的变数。  相似文献   

5.
印度是一个自然和文化旅游资源都非常丰富的国家,旅游业是印度政府重点发展的产业。但由于各种原因,印度国际旅游服务贸易长期存在明显逆差。近几年来,中印两国贸易迅猛增长。但无论是一般贸易还是旅游服务贸易,印度都处于逆差状态。本文从历年的数据出发对印度旅游服务贸易的现状、特点及其形成原因进行分析,并根据中印之间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关对策,以减少两国因旅游服务贸易不平衡而造成的矛盾,促进两国经贸合作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
牛鸿斌 《东南亚》2009,(2):53-59
本文分三个部分,分别阐述公元7世纪前、后以及近代中国云南与印度经济关系发展的三个阶段。文章认为西南丝绸之路的形成带来了云南及西南地区与印度间第一个贸易高峰,唐宋以后则表现为文化交流与经贸往来的互动,至近代再次出现以棉纱和生丝为代表的贸易高峰。云南与印度的经贸往来是中印交流史上的重要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7.
印度与中国西藏地区接壤。印藏贸易虽古已有之,但直到十九世纪末中国才被迫对印度打开了西藏市场的大门。在双方的贸易中,印度表现出较强的贸易要求。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与印度国内的近代经济发展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8.
在八十年代中期,印度尼西亚的保护贸易制度有助于那种主要面向国内市场的工业结构。此后,其贸易政策转向较为外向型的战略,促进了非石油出口制成品的增长和多样化。本文试图确定由八十年代末期贸易政策所导致的名义与实际保护率的水平。在介绍了印度尼西亚1989年的贸易政策之后,本文将提出有关名义与实际保护率的估值。事实  相似文献   

9.
独立后,印度一直信守尼赫鲁对外政策的传统,即独立自主和不结盟政策。近十年来,特别是九十年代以来,经济自由化政策和对外开放政策的实施已逐步打破了这一束缚手脚的传统。众所周知,印度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在当前的和平与发展时期,仅仅依靠印度自身的力量来加速经济增长和技术进步是远远不够的,利用外国资金来弥补国内建设资金的不足便成为理所当然。但是,保持适度的外债也是同等至关重要的。自八十年代中期以来,印度的外债迅猛增长,使印度背上沉重的债务包袱,并有愈演愈烈的趋势。如果印度外债情况得不到  相似文献   

10.
随着中印医药贸易规模的不断扩大及中国对印度医药贸易持续性顺差,我国对印度的医药出口超出了传统优势所能解释的范围。"本地市场效应"认为我国日益增大的国内市场会促使某些产业规模经济的形成,这些具有规模经济的产品形成新的比较优势。本文综合新贸易理论和传统贸易理论,在Schumacher(2003)1构建的引力模型基础上,实证研究了中印医药贸易的本地市场效应。结果显示在6大类医药产品中有5类存在显著的本地市场效应。在传统比较优势不断弱化的情况下,我们应该充分利用本地市场效应来保证我国对印度医药出口贸易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11.
进入21世纪以来,由于印度和越南之间的政治关系更加密切,两国经济合作保持快速增长,两国的商品贸易获得了高速增长,贸易结构发生明显变化,双方在彼此对外贸易中的地位提高,印度对越南的直接投资有所增加。但是,两国商品贸易不平衡,印度对越南的直接投资及发展援助不多,两国经济关系主要表现为贸易关系。印度与越南经济关系的发展对中国产生了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2.
亚洲的内部贸易发展与外国投资 亚洲的内部贸易 由于东亚和东南亚国家的经济增长大大超过世界其他地区,近年来它们与世界其他地区的经济关系稳步地发展。战后直至八十年代初,美国是东亚和东南亚的主要出口市场。八十年代中期以来,由于这些国家相互间已成为最重要和发展最快的出口市场,出口的地理格局已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相似文献   

13.
杨玉花 《东南亚》2004,(2):28-33
20 0 3年 1 0月 ,在第二次印度—东盟领导人会议上 ,印度和东盟领导人宣布决定在 1 0年内建成印度—东盟区域贸易投资区 (India -ASEANRegionalTradeandInvestmentArea ,简称India -ASEANRTIA)。印度—东盟区域贸易投资区的建设目标与框架属于自由贸易区。印度—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 ,是印度与东盟经济关系发展的里程碑 ,它将对整个区域经济一体化格局产生重要影响。一、印度—东盟自由贸易区产生的背景2 0 0 3年 1 0月 ,在印尼巴厘岛举行的第二次印度—东盟领导人会议上 ,印度加入了《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 ,双方正式签署了《印…  相似文献   

14.
中国和印度是世界两个巨大的市场 ,中国加入WTO后 ,同印度有着共同的利益 ,在WTO的框架内 ,将会促进和推动中印贸易的进一步发展。但是 ,两国贸易虽有一定的互补性 ,同时也面临着新一轮竞争。所以 ,两国应进一步改善政治关系 ,发挥优势互补 ,扩大贸易合作领域 ,加快通道建设 ,扩大边境贸易 ,设立贸易合作特区 ,进一步改善法制环境 ,使中印贸易上一个新台阶。  相似文献   

15.
中国企业如何大力开拓印度市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和印度都是世界上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但两国间的贸易无论从总量上还是从地区分布上都有极大的发展空间。目前我国已具备开拓印度市场的诸多条件,明确如何开拓印度市场,以及在这一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对我国企业来讲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6.
印度融入全球经济体系的进程有所加快,但仍然保留了浓重的贸易投资保护主义倾向。近年来,对华发起贸易救济调查位居各国之首,对中资企业投资和商品准入设置障碍。究其原因,一是印度特有的历史和政治格局形成了根深蒂固的保护主义传统,二是印方在双边贸易关系中处于劣势,三是中印两国政治安全互信仍有提升空间,四是域外大国拉拢疏离双方合作关系。尽管如此,双方经济产业的互补性、应对国际经贸格局变化的共同挑战、上海合作组织经贸促进功能增强等都为两国经贸合作条件的改善创造了新的机遇。我国应加强同印方发展战略对接,推动RCEP等区域经贸安排落地,适度扩大印度商品服务进口,探索与第三国共同开拓印度市场。  相似文献   

17.
印度自独立以来一直追求其"大国梦",以控制印度洋为目标的"南进"政策是印度实现大国梦想第一步,而与俄罗斯、伊朗共同创建的"国际南北运输走廊"组织则是印度实施"南进"政策的重要一环。俄罗斯、伊朗和印度签署了建立"国际南北运输走廊"的协议,旨在建立一个连接印度洋和波斯湾的多模式运输网络,并通过俄罗斯的圣彼得堡港加强了与北欧的贸易联系。印度将"国际南北运输走廊"视作一个极其重要的国际组织。"国际南北运输走廊"的运行不仅对印度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而且对中国倡导的"一带一路"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印度《敌产法》是印度和巴基斯坦1965年战争结束后,为维持印度政府对敌产的占有利益而制定的,其不符合军事必要和敌产返还规则,也与平等、公正等原则相悖,缺乏正当的立法基础。同时,印度于2017年强行通过的新《敌产法》推翻了印度最高院已有的判例,进一步将敌产所有权归属于印度政府,并由政府予以任意处置。由于印度《敌产法》涉及我国公民财产,引起当前我国在印投资者和对印贸易者恐慌,印度如不及时采取相应补救措施,将不利于中印经贸关系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美国和印度贸易逆差和贸易争端的动态演变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货物和服务贸易双逆差是美印贸易逆差的根源,美国和印度货物、服务贸易结构存在失衡;全球贸易摩擦常态化趋势增强将降低美印贸易增速,改变美印贸易不平衡格局的发展方向。"双反"调查是美国对印度实施的重要贸易救济措施;中止协议和行政复审成为印度企业突破制裁的重要途径,但美方频繁采取日落复审方式延长"双反"措施的实施期;"337调查"成为美印知识产权贸易摩擦的主要形式。贸易保护主义破坏全球价值链,必然会遭到WTO有关成员方的共同反对。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中国与印度政治关系的改善,中印双边贸易投资不断扩大。但中印之间也存在着贸易投资比重小、贸易不平衡、贸易摩擦频繁等问题。本文分析中国与印度贸易投资的现状与问题,探讨其发展趋势及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