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论直接投资对东亚区域经济合作的推动作用冯彦秋80年代以来,东亚经济合作的迅猛发展倍受世人瞩目。推动东亚区域经济合作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这其中,东亚域内海外直接投资(FDI,下同)的深化发展,发挥了突出重要的作用。本文拟从东亚域内贸易发展和产业结构变化...  相似文献   

2.
伴随着东亚地区生产要素的加速流动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各经济体之间相互依存和互为影响的关系愈益显现。本文从区域产业内贸易、对外直接投资流动、区域金融发展与合作、区域贸易安排的视角分析东亚经济周期同步性发展的现实条件,并认为东亚各国经济周期同步性逐渐形成。  相似文献   

3.
进入21世纪以来,由于印度和越南之间的政治关系更加密切,两国经济合作保持快速增长,两国的商品贸易获得了高速增长,贸易结构发生明显变化,双方在彼此对外贸易中的地位提高,印度对越南的直接投资有所增加。但是,两国商品贸易不平衡,印度对越南的直接投资及发展援助不多,两国经济关系主要表现为贸易关系。印度与越南经济关系的发展对中国产生了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4.
文章运用GTAP模型和Walmsley等递归动态法,针对中国-印度自由贸易区的构建,以及在此基础上动态扩展的泛东亚其他三种区域合作方案,就成员国GDP、福利水平、贸易规模、贸易结构等产生的经济影响进行了一般均衡模拟分析。研究表明,区域经济合作将极大改进世界总福利水平,但由于各成员国产业竞争力的差异以及在既有的贸易安排中地位的不同,各自在利益分配上出现不均衡性;尽管各FTA方案均对成员国的进出口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但促进效果各有不同,在进口与出口上显现出非对称性,表现为进口增长快于出口增长。  相似文献   

5.
中国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倡议是贯通欧亚大陆的区域经济合作的发展构想。欧亚经济联盟位于亚欧大陆腹地,是连接东亚经济圈与欧洲经济圈的桥梁和纽带。中国丝绸之路经济带与欧亚经济联盟的对接合作将成为欧亚区域经济发展的合力和引擎。在对接合作的整体架构上,需要确立开放包容、市场主导、平等互利和合作共赢的原则;建立中国与欧亚经济联盟及其各国政府和企业间的多主体、多层次合作机制;把基础设施建设、发展互联互通和贸易投资便利化、加强产能和金融合作作为优先合作的领域。在实施路径上,积极开展中国与欧亚经济联盟的对话与合作,积极发展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充分利用上海合作组织的平台作用,使中国丝绸之路经济带与欧亚经济联盟对接合作成为区域经济合作的创新模式。  相似文献   

6.
自由贸易协定(FTA)作为推动当今区域经济合作的主要制度载体已得到普遍认可,应成为中国"一带一路"合作倡议建设的重要方式。基于贸易结合度指数和双边贸易情况分析的实证结果并综合其他因素分析表明,中国应优先选择东亚的蒙古,南亚的印度、尼泊尔、斯里兰卡、马尔代夫,中亚和东欧的俄罗斯、欧亚经济联盟,西亚的海合会,北非的埃及作为各个区域内FTA优先合作伙伴,形成各个区域内的战略支点,并以"点"带"面"全面推进"一带一路"合作倡议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拉美与东亚经济贸易合作的前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拉美和东亚分别处于太平洋东西两岸。双方的经济贸易交往有着悠久的历史。进入90年代后,这种交往更趋活跃。笔者认为,这两个地区之间的经济贸易合作关系正在走向一个更富活力的新的发展阶段。战后拉美与东亚的经贸合作不断扩展一、战后拉美与日本的经贸关系在战后拉美与东亚的经济贸易关系中,日本始终处于最重要的地位,因为双方合作的领域最广,规模也最大。这是由日本作为世界性对外投资和贸易大国的地位所决定的。  相似文献   

8.
熊岚 《现代国际关系》2023,(7):104-123+145-146
在东盟和中日韩的共同努力下,东亚金融合作取得丰硕成果。近年来,受到中美贸易战、新冠疫情、乌克兰危机、美国滥用金融制裁等因素影响,东亚金融合作呈现出积极适应外部变化的新趋势,特别是“10+3”成员国开始推动本地货币在跨境交易中的使用。东亚金融合作新动向主要受到国际货币体系变动和地缘政治博弈两方面的影响,东亚国家在外汇储备库、地区债券资本市场和本地货币上的合作,意在持续降低自身和地区的脆弱性,并非主要是内生驱动的金融一体化努力。鉴于现有制度安排为美国与东亚国家之间、中国和日本之间以及东盟与中日之间三组关系相互作用下的平衡选择,为维护地区金融稳定,中国应积极发挥引领作用,深化东亚金融合作、推动国际货币体系改革,为地区金融稳定创造良好的外部制度环境,同时积极谋划亚洲货币基金方案,为解决地区金融治理赤字贡献中国智慧。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作为新兴工业化国家代表的金砖国家(包括中国、巴西、印度、俄罗斯和南非)的经济发展引人瞩目,在世界经济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金砖国家合作机制对金砖各国对外经济贸易的发展意义重大。本文从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两个方面,对中国与金砖国家之间的贸易互补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中国与金砖国家货物贸易互补性较强,在资本密集型产业和人力资本密集型产业上具有竞争优势;中国与金砖国家的服务贸易互补性也较强,但是和货物贸易相比较弱。基于此,中国应积极倡导成立金砖国家自由贸易区,促进相互贸易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印度自从1990年代开始实施“东向政策”以来,与东亚国家、尤其与东盟国家的合作不断加深,甚至与后者建立印度东盟“10+1”机制,并积极参与“东盟+6”和“东盟+8”合作。印度远在南亚,对与东亚合作十分积极,希望搭上东亚合作的顺风车,扩大地缘政治空间,对东亚地区施加战略影响。印度参与东亚合作给中国和其他东亚国家提供了战略机遇,也带来了战略挑战。  相似文献   

11.
2003年的东盟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东南亚经济复苏、东亚经济增长、世界形势多变的情况下 ,东盟在2003年比较活跃 ,成为亚洲舞台上的一个热点 ,不仅促进了东盟内部在政治、经济、地区安全、社会的一体化进程 ,而且还进一步扩大了与中国、日本、韩国、印度等亚太国家的合作 ,加强了与美国、欧盟在非传统安全领域的对话与合作。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进展顺利 ,它的启动积极地推动了东盟与中国经贸关系的发展。一、东盟 :扩大合作 ,促进一体化2003年的世界并不宁静 ,美英联军发动对伊拉克战争 ,“SARS”上半年肆虐东北亚和东南亚 ,在这种多变的形势下 ,东盟在各方面加强了内…  相似文献   

12.
沈铭辉 《东北亚论坛》2013,(4):28-38,128
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是东盟在美国积极推动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背景下做出的战略性选择,这也是东亚合作多年来取得的重大突破。"东盟+1"自由贸易协定的横向比较分析表明,各自贸协定在投资条款上差异最小,货物贸易次之,服务贸易差异较大。如果以整合5个"东盟+1"自由贸易协定的方式推动RCEP谈判,RCEP可能在投资协定上先行突破。尽管中国面临谈判困难,基于中国的经济利益,中国有必要以积极的态度推动RCEP谈判。  相似文献   

13.
陈铁军 《东南亚》2009,(1):47-51
边境合作与沿海开放不同,必须采取紧密型的区域经济一体化模式,遵循地缘经济的发展规律,加快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改变传统的边境合作发展模式。中国与周边东南亚国家的边境合作必须从竞争性对外开放向互利共赢性对外开放转变;从单方的自我开放向双边或多边的互动开放转变;从贸易驱动型的边境合作向投资驱动型边境合作转变;从主要依赖有形产品贸易向主要依赖无形的服务贸易转变:从传统产业间的贸易合作向产业内的生产性合作转变。  相似文献   

14.
近期东亚区域内自由贸易协定(FTA)合作发展迅速。基本动因是各国需要共同对应经济区域化扩散和弥补多边合作机制的缺陷,实现区域经济利益的最大化。中国与东盟建立自由贸易区意义重大,将大大推动区内经济合作和东亚贸易自由化进程。未来可能出现东南亚与东北亚、中韩与韩日自由贸易区并存的局面。中国应二者兼顾,适当时机将中韩FTA提上日程,进而建立中韩日自由贸易区,最终与东南亚自由贸易区衔接、融合,构建涵盖东亚的自由贸易区的框架。  相似文献   

15.
张宏  丛静 《东北亚论坛》2006,15(2):43-48
影响产业内贸易的因素主要包括各国经济发展水平、规模经济、产品差异化、国际直接投资、区域经济与地理区位等。中国与韩国的地缘优势及不断加强的区域经济合作为中韩产业内贸易的开展打下了现实基础;韩国对华直接投资是促进产业内贸易发展的关键因素;而中韩两国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和规模不经济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中韩产业内贸易的发展。为顺利开展与韩国间的产业内贸易,我国应采取相应的对策:实施规模经营战略、提高引进韩国FD I的档次、促进中韩间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东盟与印度之间的贸易与投资及其它经济合作关系不断发展,在当今世界经济多极化和区域化日趋增强的背景下,这一动向引人注目。一、东盟与印度经贸关系发展的现状90年代以来,东盟各国与印度政府之间的高层官员互访频繁,双方就互利的经济合作进行了多方的接触和探讨,并大力促进官方和民间商贸代表团的互访,以增进相互了解。东盟与印度的经贸合作关系由此进入了一个稳步发展的新阶段。1993至1995年间,东盟与印度的双边贸易总额从29亿美元增至46亿美元,增加近60%。在贸易额增长的同时,印度对东盟进出口占其进出口总额的百分比…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南亚区域经济合作继续发展,地区内贸易往来不断扩大,其所包含的内容远比5%的比重更为丰富。制约南盟内贸易发展的经济因素是地区经济合作发展所面临的重大挑战,需切实解决才能发掘地区合作的巨大潜力。中国扩大对南亚的贸易、投资等经贸合作,有助于南亚国家提高区内贸易供给能力,从而进一步扩大区内贸易与经济合作。  相似文献   

18.
中国与东亚的经济关系及前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斌 《国际问题研究》2003,(4):54-57,59
现在,中国十大贸易伙伴有一半在东亚,几乎包括所有东亚经济体。中国与这些经济体的贸易总量远远超过与其他贸易伙伴的贸易总量。更为重要的是,中国与东亚各经济体在贸易、资本流动、旅游等方面的交往日益紧密,增长幅度远远超过与其他贸易伙伴的增幅。中国在东亚地区和次区域经济合作方面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APEC成立于1989年11月,是一个区域性的经济合作组织,8年来,推动亚太地区贸易与投资自由化已逐渐成为其实现区域经济合作的主要目标之一。本文拟就APEC贸易与投资自由化的发展历程,现实基础以及发展前景进行分析。一、APEC贸易与投资自由化的发展历程(一)贸易与投资自由化的探索阶段(1989-1993年)早在60年代后期,亚太地区经济合作就开始酝酿。由于亚太地区地域辽阔,经济发展水平差别大,再加上历史遗留问题较多,所以区域经济合作一直进展缓慢。进入80年代,国际政治形势出现了明显的缓和趋势,世界经济区域化、集团化趋势日…  相似文献   

20.
作为目前世界上覆盖人口最多和贸易规模最大的自由贸易协定,RCEP的签署将推动东亚区域自由贸易水平的显著提升,也将对中日经贸关系产生较大的促进作用.RCEP的签署还能对中日韩自贸区的建立发挥积极效应.在中国着力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背景下,RCEP将加快提升中国与国际市场的生产合作和贸易流通,以更加畅通的全球产业上下游关系促进国内大循环发展.同时,也应注意到,RCEP的生效将给中国国内改革和构建新发展格局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新发展格局战略部署与RCEP涵盖的条款,可以视为中国与RCEP成员国之间相互依赖的外部政策支持.中国要运用好构建新发展格局与促进东亚区域经贸合作的关系,充分利用签署的RCEP协定,切实降低双边和诸边贸易投资壁垒,为成员国的企业提供更加优质和高效的营商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