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国富  郑尚敏 《中国减灾》1991,1(2):11-14,18
一、前言随着科学技术和社会的进步,我们已经有能力利用航天技术、遥感技术、通信技术和信息技术等现代科技手段来监测、预警自然灾害,采取措施减轻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从60年代开始,主要空间技术国家便逐步把卫星应用于环境与灾害监测,并获取了很大的经济与社会效益。如把气象卫星、资源卫星、雷达卫星、通信卫星等综合应用于减轻自然灾害给人们  相似文献   

2.
王兴玲 《中国减灾》2004,(11):44-46
空间技术在灾害预警、监测、辅助决策、评估和重建等管理过程中具有空间上的广域性和时间上的动态性等优点,是其他常规技术无法比拟的。综合利用遥感卫星数据,实现大范围、全天候、全天时、动态的灾害监测,快速的灾害应急响应、进行准确的灾害评估使我国民政减灾工作更加科学化、现代化,保障国民经济和社会持续稳定发展。卫星遥感技术是获取洪涝灾害信息的重要手段之一洪水灾害是突发性事件,具有突然性强、危害性大、持续时间短等特征。为了有效地预防和控制洪水灾害,必须迅速准确地了解水情、水势的进展情况,并及时地对洪水调控做出反应。…  相似文献   

3.
减灾卫星服务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小卫星星座系统的建设,将使我国形成天地一体化的信息获取与处理技术体系,在灾害管理不同阶段实现从数据获取到现场应用的“一站式”服务,以满足自然灾害监测、风险管理、灾情评估、决策支持的需求。  相似文献   

4.
王景来 《中国减灾》1994,4(3):66-66
遥感地理信息系统与减灾天气预报已越来越为人们所熟知,人们可以通过电视画面上的天气图看见地球上哪里有云,哪里在下雨,哪里有台风,这些都是气象遥感卫星的功劳。不仅如此,随着新型遥感卫星的不断发展,遥感技术在评估和减轻自然灾害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遥...  相似文献   

5.
<正>自然灾害损失综合评估是全过程自然灾害评估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核定灾害损失,确定灾害范围,可以为抢险救援救灾、灾后恢复重建等提供支撑。目前,我国自然灾害损失综合评估已取得一定成效,正式组建了包括地震、住房城乡建设、水利、农业、交通运输、保险等11个涉灾领域的灾害损失评估专家库,实现了评估专家队伍实体化。本文对开展自然灾害损失综合评估的现状、工作实践及相关案例进行介绍,并对自然灾害损失综合评估业务的发展提出几点展望。  相似文献   

6.
<正>全过程自然灾害评估是指对自然灾害的发生、发展、影响和后果进行预测、分析和判断的过程,包括灾害风险评估、灾害快速评估、灾害损失评估等多个方面。开展全过程自然灾害评估,对于提高灾害风险防范水平、增强突发性重大灾害应对能力、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全过程自然灾害评估是为防灾备灾、应急救援和灾后救助提供全方位决策支撑信息的重要手段。多年来,水利、气象、地震、自然资源等行业部门结合自身业务需要出台了一批关于台风、暴雨洪涝、草原干旱、  相似文献   

7.
正每一次灾害的发生,都是对当前已有减灾技术成色的检验和创新的推动。通过技术手段,及时准确掌握灾害损失,对于应急救援、灾后救助和恢复重建具有重要意义。在过去的十年中,灾害损失统计评估技术不断创新、发展迅速。2014年8月,鲁甸地震发生后,我国第一时间启动灾害损失统计评估工作,通过"地方报""现场核""天上看""模型算"等技术手段,综合得到科学、合理、可信的结果。其中,"地方报"指依据自然灾害损失统计制度等规定自下而上报送灾害损失情况,"现场核"即深入灾区开展现场调查,"天上看"指综合利用卫星遥感、航空遥感等技术手段开展遥感监测评估,"模型  相似文献   

8.
<正>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频发,灾害损失严重的国家之一。近年来,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我国灾害风险不断加剧,重大自然灾害乃至巨灾时有发生。卫星遥感作为大范围、全天候、动态监测灾害时空变化的高技术手段,在灾害管理中日益得到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空间技术是加强灾害管理能力的重要保障,减灾工作是最需要也是最适合应用卫星遥感技术的领域之一。随着灾害问题的日益加重和国际化趋势的日益明显,卫星遥感技术在减灾救灾领域中应用的必要性和迫切性也越来越突出。  相似文献   

10.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严重。令人感到欣慰的是.近几年来。卫星遥感等高科技手段正逐步在减灾救灾和灾后重建的各项工作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今年汶川大地震救援期间.国务院及有关部门利用卫星遥感技术有效把握灾情.及时准确地开展了各种工作。  相似文献   

11.
袁艺 《中国减灾》2013,(1):34-37
近年来,我国灾害损失增加趋势明显、风险形势严峻。同时,突发事件应对、自然灾害救助等方面的相关法律法规相继出台,为自然灾害救助工作提供了法律依据;救助应急体系建立健全,救助项目不断扩大、救助标准不断提高,对灾害救助工作的决策水平、措施制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救助工作的开展对加强灾害评估工作提出了迫切需求。近年来,国家和地方高度重视灾害评估工作,自然灾害救助评估工作逐步开展,初步发挥了为救助工作提供决策依据的支撑作用,  相似文献   

12.
环境减灾小卫星星座的发展历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平 《中国减灾》2008,(5):38-38
一直以来,我国减灾工作的总体科技水平不高,监测技术和手段还比较落后,主要依靠地面常规监测手段对自然灾害进行监测、预警预报和评估,不能完全满足减灾救灾工作的实际需要。鉴于此,为提高我国环境与灾害事件的监测、预警预报及评估能力,20世纪90年代初,陈芳允院士提出了“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小卫星星座”(以下简称“环境减灾小卫星星座”)的建设思路  相似文献   

13.
随着卫星遥感技术的发展和环境减灾卫星工程的建设,民政部国家减灾中心灾害遥感监测业务体系已发展成我国防灾减灾重要的支撑业务。  相似文献   

14.
汪明 《中国减灾》2022,(5):24-27
重大自然灾害发生后,快速摸清灾害损失情况,全面准确评估灾害损失至关重要.做好重大自然灾害的损失评估工作对支撑灾区开展恢复重建,提升综合防灾减灾能力具有重要意义.灾害损失的影响因素多,形成机理和过程也相对复杂.本文介绍了灾害损失评估工作的新要求,指出了重大自然灾害评估面临的主要问题,并就提高重大自然灾害损失评估质量提出了...  相似文献   

15.
殷杰 《中国减灾》2024,(3):28-31
<正>针对重特大自然灾害开展调查评估,科学核定灾害损失,确定灾害范围,可为抢险救援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等提供支撑和依据。完善灾害评估的技术方法,可以提高评估的科学性和权威性,从而推动防灾减灾救灾能力的提升,推进自然灾害防治体系和能力现代化。本栏目邀请专家对当前可用于灾害调查评估的一系列技术方法进行分析总结,分为上、下两期刊登,旨在为重特大灾害调查评估工作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卫星通信、卫星导航、卫星遥感等技术手段已逐步应用到我国的防灾减灾工作中。但总体来看,我国灾害应急救助工作技术的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其中针对灾害现场工作的信息采集、灾害监测、指挥调度与应急通信能力等方面都存在着明显不足,对灾害应急救助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造成较大影响,特别在遇到突发性特大自然灾害,常规通信中断时,或是在常规通信不能完全覆盖的西部山区,其表现尤为突出。  相似文献   

17.
南亚国家的灾害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亚次大陆是世界上自然灾害发生频率最高,造成死亡和财产损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在与各种自然灾害作斗争的过程中,南亚国家在灾害管理方面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例如印度的灾害综合管理,社会参与式灾害管理,灾害风险和脆弱性评估,减灾教育和培训等。  相似文献   

18.
以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和导航定位等空间技术获取和处理得到的空间数据,在各个领域应用的深度和广度在不断扩大和延伸,灾害管理对它的应用需求也日益迫切和不断提高。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为加强自然灾害监测评估能力,初步建成了由两颗光学星和一颗雷达星组成的减灾卫星星座。  相似文献   

19.
《中国减灾》1993,3(4):57-60
1.现代信息技术在自然灾害监测、评价中的作用现代信息技术,这里主要指遥感技术、信息传输与定位技术、地理信息系统技术。这些技术的综合应用,在灾害监测、评价和管理中具有快速、准确、机动和直观的特点,因而具有很大的应用潜力。在灾害发生前,它可以不断提供关于自然灾害发生背景和条件的大量信息,有助圈定某些灾害可能发生的地区、时段及危险程度,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减轻灾害造成的损失;在灾害发展过程中,可以不断监测灾害的进程和态势,及时把信息传输到各级  相似文献   

20.
本刊开辟自然灾害调查评估专栏,将连续刊载各类自然灾害的调查评估案例及分析。栏目通过介绍国内外洪涝、台风、地震、地质灾害、森林火灾等调查评估相关案例,并邀请专家进行点评,以期为各地自然灾害调查评估工作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助推当地相关工作的开展。本期栏目以2021年12月美国中部龙卷风灾害为案例,邀请专家在梳理此次龙卷风基本情况的基础上,重点关注美国在灾害前期的预报预警工作并给予分析总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