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有位朋友闲聊说.现在干部任用上存在一种“洗碗效应”。好比大家一起吃饭.有的人吃完一抹嘴就走了。有的人总等着洗碗。长期洗碗的人.打破碗的几率势必高些,就会经常受到斥责,不洗碗的人反倒没有错误。平时干工作,干得多的人可能出错.还得罪人,提拔、投票什么的就没你。所以长期下来,人们就觉得做得多还不如做得少或干脆不做。  相似文献   

2.
《实践》2017,(3)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从问题出发,频频推出顶层设计,指导全盘。构建"容错纠错机制",就是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提出的一项改善政治生态的顶层设计。"容错",本是工程设计术语,借用到干部管理上,是有明确针对性的。当前社会,改革环境还不够宽松,导致部分干部抱着"多干多错、少干少错、不干不错"的心态混日子。构建"容错纠错机制",就是要解决干部"不敢作为"的问题。"容错",  相似文献   

3.
正自中央八项规定实施以来,"脸难看、事难办"的作风大为改观,吃拿卡要、乱作为之风大为收敛。在这种内设"高压线",外念"紧箍咒"的大环境下,党风政风为之焕然一新。但也不能不看到,在某些地区,某些单位门好进了、脸好看了,为官"怕出错、怕问责、绕道走、耽误事"的庸官懒吏现象却有所抬头,有的地方只注重严管干部,不注重调动积极性,一些干部信奉"多干多错、少干少错、不干无错";有的错误  相似文献   

4.
正有的地方扶贫干部驻村少,几乎不入户;有的地方人在位、思想不到位;还有的挂联单位不重视,派出的不是精兵强将……种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长期以来是扶贫领域一大"顽疾"。扶贫时心不在焉、人浮于事是外在表现,根子还在于没有"跟我来""一起干"的责任担当,缺乏走进门、问对人、办好事的能力水平。脱贫攻坚是啃"硬骨头",要求扶贫干部能干会干,带着大家想办法、找出路、断穷根。老百姓真  相似文献   

5.
正"鞭打快牛"是民间的一句俗语,讲的是"快牛"干活快还要挨打,"慢牛"磨洋工却不挨打,最终"快牛"觉得太不公平脱犁而逃。现实中,有的单位也存在这种"快牛""慢牛"现象:干活多的人往往出错的概率也大,就容易受到批评或处罚;干活少甚至不干活的人几乎不出错,也就不会受到批评或处罚,久而久之,不但消磨了认真做事人的激情,还带坏了单位的风气。这种不良习气也成为当下一些人不作为、慢作为、假作  相似文献   

6.
<正>"不作为的干部,该问责的要问责,该‘挪位子’的要‘挪位子’。"李克强总理在9月23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说。近年来,我党对反腐肃贪工作常抓不懈,干部作风有了明显转变,但随之"为官不为"现象也开始滋生。有的干部不吃请了,不跑不送了,工作也不干了;有的干部存在"多干多错""不干不错"的心理,乐于当"太平官""逍遥官";有的干部虽然工作态度好了,门好进了、脸好看了,但借口规章制度,推诿扯皮,慢作为甚至不作为。此种干部已成为  相似文献   

7.
世说新语     
<正>有的领导干部把"法不责众"奉为"至理名言",有的甚至认为"大家都在这么干",总不可能"一锅端",认为参与腐败的人越多越安全,出了事有"大哥"顶着,以致查出的窝案涉及人员之多、金额之大,令人咋舌。一定要深刻理解中央反腐的决心,时刻保持清廉自守、慎独慎微的定力,万不可随波逐流、误入歧途。——近日,广州市纪委对本年度165名新提任市管干部进行集体廉政谈话教育。广州市纪委书记王晓玲出席活动并指出,对新任领导干部进行廉政谈话,及时谈  相似文献   

8.
"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干与不干一个样",是当前干部队伍管理中的一大瓶颈,也是干部作风建设和效能建设方面亟待解决的一大难题。为有效破解这一难题,建始县工商局党组始终坚持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突出"三提升",提振精气神,为新常态下开创改革发展新局面提供了坚强保障。一、用亲情带活队伍,着力提升工作激情一是"谈心谈话"解心结。党组班子成员和中层干部与120多名干部职工开  相似文献   

9.
当前,在基层治理中滋生出一系列管控困境:在各式各样繁忙工作之下",管理"变成了"管控""、严管"变成了"严控""、管好"变成了"管死",由此一些基层干部存在"多干多错、少干少错、不干不错"的工作心态,并最终导致基层干部中存在"创新担当缺失""能干事而不敢干事"的"难作为"问题。  相似文献   

10.
《实践》2015,(6)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作风建设不断深入,个别干部身上出现了一些不可忽视的现象。有的觉得要求严了,"当官太累",当官没有了"官味",干事也就失去了激情;也有的抱着"只要不出事、宁愿不做事"的心态,当起了"太平官",不贪不占,啥活也不干了,用老百姓的话就是,"脸好看了,但事不办了"。今年两会期间,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为官要有为,不能乱作为,但要奋发有为。"  相似文献   

11.
"现在到镇上办事方便多了,不仅办事效率高,服务态度也更好了!"在党群服务中心办完事的彭山区果园村党总支书记李永伟一脸兴奋.这一变化得益于眉山市加强乡镇党委建设,实施乡镇干部日考勤、周纪实、月晒账、季考评"四步考核",破解了"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问题.  相似文献   

12.
正时下,有的领导干部遇事亲力亲为,事无巨细,被人指为"局长干了科长的活儿";有的领导干部则信奉"无为而治",遇事当起了甩手掌柜,被指为"供在庙堂的泥菩萨"。那么,领导干部如何做到既不越位又不缺位,这里的关键就是,既要懂得什么事不必"亲自"做,也要懂得有些事非"亲自"不可。  相似文献   

13.
2019年是"基层减负年"。经过一年的实践,基层减负取得明显成效,很多基层干部不再感觉"压力山大"。但有的基层干部在基层减负认识上出现偏差:有的把减负等同于少干活儿,工作能不干就不干;有的把减负等同于降低标准,本该高标准完成的工作应付了事;有的把减负等同于简单压减,该认真总结的工作没有认真总结,等等。  相似文献   

14.
《学习导报》2013,(2):43
洗盘子现象有这样一个故事,几个仆人一起"洗盘子",洗得最多的那位,不仅没有受到主人的表扬,反而受到了严厉的批评,因为他洗得最多,打碎的盘子也最多。联系到推行了民主测评方式之后的公务员考核,一些工作最卖力、业绩最突出的人,往往得分很低。原因有很多:一是这些公务员就像那位仆人,干的事多,干砸的事也多;二是业绩越突出,遭到妒忌和攻击的可能性就越大;三是业绩突出的人往往将心思用在工作上,没有多少  相似文献   

15.
最近,几位好友在一场婚宴上相聚,闲聊中谈及夫妻相处之道时,一好友给即将结婚的一哥们儿"传授经验":"要想日后省心,家务活儿就得少伸手。"对方不解其意,追问啥意思。"刚结婚那两年,我没事儿时经常主动擦擦地,可媳妇不是嫌拖布没拧干,就是抱怨哪块儿没擦净;每天吃完饭收拾厨房,不是嫌东西放的位置不对,就是唠叨哪个盘子给碰掉块碴儿……反正不管你干啥,出点儿毛病就没完没了地磨叨。既然越干毛病越多,我告饶还不行吗?大不了就一个毛病——不干。"有人接过话茬儿:"看来,有些‘为官不为’的人跟你是一个想  相似文献   

16.
家和万事兴,人和事业成。任何一个单位,大家能否齐心协力干事业,最要紧的就是有一个良好的风气。从现实中看,有的班子贯彻民主集中制质量不高,或集中过头、或民主无度,议事决策水平低;有的班子团结有水分,共事不共志,"好好先生"多;有的机关协同不够好,各唱各的调,少  相似文献   

17.
《实践》2008,(Z1)
常听有的基层干部抱怨.上级机关工作组下来的多,给基层添麻烦的多,帮不上忙的多。这些上级机关抓基层,工作没少做,精力没少投,时间没少花,钱物没少给,为什么基层不欢迎、基层面貌仍然依旧呢?原因很简单.很多上级机关都把"抓基层"与"下基层"混为一谈了。抓基层当然要下基层.如果机关干部总是坐在机关"遥控指挥",就难免带有盲目性。但是,下基层只是抓基层的一种方式.而不是唯一的途径。现在有些机关干部把抓基层仅仅理解为下基层去看看,"下"的人数、次数不少,问题也带  相似文献   

18.
正2019年是"基层减负年"。经过一年的实践,基层减负取得明显成效,很多基层干部不再感觉"压力山大"。但有的基层干部在基层减负认识上出现偏差:有的把减负等同于少干活儿,工作能不干就不干;有的把减负等同于降低标准,本该高标准完成的工作应付了事;有的把减负等同于简单压减,该认真总结的工作没有认真总结,等等。基层减负,减去不必要的事务,减少过多过密的检查,减少过滥的  相似文献   

19.
敬告读者     
《共产党人》2008,(2):52-52
干部就是要"干事",就是要以身作则带头干,就是要带领群众干成事。那些作风漂浮,只说不干,没有创造性,打不开工作局面的和不想干事、不会干事、不敢干事、干不成事的"太平官",无力承担人民公仆的神圣职责,辜负了党和人民的期望,严重地损害着党和人民的事业。  相似文献   

20.
<正>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强调,各级领导干部要"树立正确政绩观,努力做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但反观现实,我们不难发现,在有的"受党培养教育多年"的人民公仆身上表现出了"政绩饥渴症"。他们两眼总是盯着位置干工作,干一点事情就希望得到"回报",干一段甚至刚提升就想"再上一个新的台阶"。其症状为:"好大喜功",要显山露水,求轰动效应——为使自己在任期内"政绩"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