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姬建民 《党建》2010,(4):50-50
有位朋友在闲聊时说,现在干部任用上存在一种“洗碗效应”,好比大家一起吃饭,有的人吃完一抹嘴就走了,有的人等着洗碗。长期洗碗的人,打破碗的几率势必高些,就会经常受到斥责,不洗碗的人反倒没有错误。  相似文献   

2.
姬建民 《党课》2010,(9):128-128
现在干部任用上存在一种“洗碗效应”,好比大家一起吃饭,有的人吃完—抹嘴就走了,有的人等着冼碗。长期洗碗的人,打破碗的几率势必高些,就会经常受到斥责,不洗碗的人反倒没有错误。某地有位干部,作风扎实,一身正气,对集体决策执行坚决,尤其是不怕“刺头”,敢于碰硬,结果在工作中得罪了不少人,还使一些企图出租权力的“同僚”对他“有看法”。  相似文献   

3.
刘建明 《奋斗》2012,(5):60-60
时下,在实际工作中,我们不难看到有这样一些党员干部:有的喜欢高谈阔论,发号施令。只有唱功,没有做功,指挥别人多,自己干得少;  相似文献   

4.
《天津支部生活》2006,(9):52-52
有的同志认为,只要好好干工作,不违法乱纪就可以入党。其实,这是不正确的。因为,党组织不是一般群众组织,入党也不是一件随随便便的事情。相对一般群众组织而言,党组织对党员的要求要高得多,也严格得多。  相似文献   

5.
一位在基层工作的朋友告诉我,他们那里有一种自创的理论由洗碗而起,名为“碗论”。说白了就是洗碗的次数越多,摔破碗的可能性就越大;要想不摔破碗,最好的办法就是少洗碗或不洗碗。“碗论”本身并不深奥,创立这一理论的初衷,也不是针对洗碗,无非是借洗碗以喻工作。一个人生存的目的当然不是为了吃饭,但既要生存总得要吃饭。就多数情况而言,现时用于吃饭的饭碗大多为陶瓷质量,真正的铁质饭碗并不常见。餐后洗碗以备再用,则是生活的常识和卫生的要求。洗碗难免会失手摔破碗,洗得越多,摔破碗的概率越大。经常洗碗而确保绝对不摔破…  相似文献   

6.
孙萌 《新湘评论》2020,(8):38-38
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总结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为不愿担当、不敢担当、不会担当的党员干部精准"画像",把顾虑"洗碗越多,摔碗越多""为了不出事,宁可不干事"列为其中一种典型表现,并提出严肃批评,要求党员干部引以为戒。经常洗碗的人难免偶尔失手将碗打破,不仅费力不讨好,还可能受到埋怨责备,不洗碗的人就不用承担打破碗的风险和责任,这就是"洗碗效应"。  相似文献   

7.
就差一点点     
黄琳斌 《奋斗》2009,(1):61-61
挡在路中的电线杆是拔掉了,但仍在路面露出一点点头,车子还得绕着走;候车亭的雨盖做得很漂亮,可惜窄了一点点,风雨稍稍大一些,候车人就得受罪;大榕树周围砌了一溜石围,然而表面的坡度高了一点点,行人坐着不太舒服……  相似文献   

8.
政坛好声音     
正"对于想干事又怕出错的干部来说,应当懂得,鞠躬尽瘁干事业、争着抢着拼奉献、敢闯敢试去开拓是为官者的尊严和价值所在。干部不干事,做官不担当,和做泥菩萨有何区别?"——经常洗碗的人难免偶尔失手将碗打破,自责之余,旁边不干活的人也不依不饶:"怎么这么不小心?"干了半天活,却因为小失误落埋怨、受责备,有人把它归结为"洗碗效应"。当前,"洗碗效应"成为一些想干事又怕出错的干部内心的真实写照。对此,《人民日报》发文指出,要干事创业、攻坚克难,就要坦然面对毁誉得失。  相似文献   

9.
张雨生 《唯实》2010,(3):94-95
有的人说,县委书记应该权力瘦身。又有人说,县委书记应该权力增肥。这些人往往是同一个部门的人,在这个场合说这种话,干这种事;在那个场合说那种话,干那种事。我是组织人事工作的外行,但也觉得瘦身与增肥是相对立的,相矛盾的。权力既然要瘦身,就不应该去增肥,既然去增肥,也就瘦不了身。这种矛盾现象正在为世人所关注。  相似文献   

10.
成才如登梯。有的人还在梯下,有的人正在梯中.有的人已经登上梯顶。缘何起点相同,结果各异?这就看你善不善于借梯成才。  相似文献   

11.
在蓟县,认识刘金保的人挺多,却不全是他的朋友。用他自己的话说:我干的是件得罪人的事。有的人怕我,因为我专挑毛病,常罚款,有人恨我,因为我不讲情面,断了一些人的财路;但更多的人喜欢我,因为我勤快,执法公正,为保护一方环境出了力,还帮过不少人的忙……但不管怎么说,组织上把这项工作交给我,我就把国家和百姓利益看得至高无上。让我出卖灵魂死也不干!  相似文献   

12.
《江淮》2010,(8)
<正>近日读报看到一篇文章,说现在干部任用上存在一种"洗碗效应",好比大家一起吃饭,有的人吃完嘴一抹就走了,有的人则等大家都吃完了再把碗洗干净。碗总  相似文献   

13.
张鸣 《廉政瞭望》2011,(7):48-48
俗话道,礼多人不怪。人都爱听好听的,也都喜欢人家对自己恭敬,做得再过,也没有怪罪的道理,嘴上一迭连声地说“不敢不敢”,心里多半都美滋滋的。有的时候,礼多是一种习惯,比如老派的日本人,见人鞠躬如同鸡啄米,大家都礼多,两两相抵,扯平了。这样多礼的人,以前中国也有,有点事,就互相拜,一拜就拜上几天几夜,除了辛苦一点,实际上也略等于不拜。  相似文献   

14.
带队伍得抓人生观教育张永斌我长期在银行工作,当过天津市武清支行的党委书记、行长,1995年调到天津分行负责监察工作。可以说几十年来总和人打交道。有人说,这项工作不好做,尤其现在是项吃力不讨好的工作。可我觉得人的因素重要,如果人没有积极性,什么事都干不...  相似文献   

15.
有些人认为,领导干部要抓大事,做大事,谋大事,而对那些零星琐碎的小事,没必要耗心费力,完全可以忽略不计。说得具体一些,就是要多干事关全局的事,少做局部的工作;多想全体老百姓的事,少管某一个、某几个老百姓的事;多出政策、出思路、出谋略,少做具体的事。在这种思想支配下,有的领导干部只做大事,不做小事;只做务虚的事,不做务实的事;只做动口的事,不做动手的事;只做宏观的事,不做微观的事。对群众来访这样的小事,以工作忙为借口,让秘书来打发;到农村指导工作,指指手、画画脚,来个“君子动口不动手”;有的连做饭、洗衣、打开水这些事也由秘书或他人代劳,还借用孔子的话说,这叫君子“远农桑”、“远庖厨”……领导干部要想大事、谋大事、做大事,这是对的。但这是不是说领导干部就不必想小事、做小事了呢?显然不是。焦裕禄、孔繁森、  相似文献   

16.
走出“放任心理”的误区。在一些人看来,只要不贪大,少捞一点没啥,只要不闯“红灯”,打打“擦边球”无妨。私欲往往就是在这样的自我开脱、自我放纵中逐渐膨胀,由量变发展到质变的。纵观那些走向罪恶深渊之徒,有的并非一开始就贪财好色,个别的还曾当过英雄,当过模范。而当他们不注意学习,放松世界观改造,经不起“灯红酒绿”的考验时,必然会跌进罪恶的深渊。可以说,放任是自我毁灭的开端。所以,反腐倡廉当以收心始,切不可放过一丝邪念、一个疵点。走出“侥幸心理”的误区。他们一边干着坏事丑事,一边想当然地认定自己手脚做得…  相似文献   

17.
宋长瑞 《党课》2007,(10):48-48
一个领导班子干得好与不好,和能否团结共事大有关系。有的班子,和谐融洽,篷勃向上,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不断开创工作新局面;而有的班子,“各吹各的号,各弹各的调”.互不信任,关系紧张,很难干成什么事。  相似文献   

18.
我最近到过几个生产队,发现有的队生产活路多,劳动力使用得近情合理,男女劳动力人人有活干;有的队生产活路就窄,男劳动力支配出去了,女劳动力没有活做,大批闲在家里,这是一个很值得注意的问题。我同这两种情况的队干部座谈,交换意见,他们各有各的说法。有的干部说:“农业的活无尽无休,劳动力多活路就多,劳动力  相似文献   

19.
于永军 《前线》2014,(8):115-115
“为人不做亏心事,半夜不怕鬼敲门。”这句谚语来自民间,它告诉了人们:一心不做亏心事,行走世间鬼不跟。否则,不仅睡觉不踏实,而且夜半有鬼敲门时,就会战战兢兢,吓个半死,生怕被索了命去。佛教中对一个人干了坏事后的情景也有类似描述:这个人一心总不得安宁,坐也不是,睡也不是,那心里的煎熬比什么都难受。白天煎熬难受,晚上担惊受怕,惶惶不可终日,慢慢地,这个人就会生病甚至过早地离开人世。  相似文献   

20.
对干部进行定期交流,易地任职,不但有利于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而且有利于干部在新的工作岗位上开阔视野,经受锻炼,提高工作能力。但有些地方在进行干部的交流中,却存在着“流速”过快的倾向。一些干部刚来时间不长,便又调走了。更有甚者,有的干部连板凳还没坐稳,就被新“流”过来的人所替代了。这种现象,当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干部“流速”过快,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是十分明显的。一是使得少数干部滋生急功近利思想。有的干部到一个新的岗位后,知道时间不会干得很长,便没有长期规划,只有短期行为,工作重点只放在“形象工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