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当前欧洲政党呈现出愈演愈烈的民粹主义倾向。从类型学角度来看,这类演化现象大致可以分为三类:新兴民粹主义政党快速崛起、老牌民粹主义政党强势复兴、传统主流政党相应调适。这三种类型的政党民粹主义演化,勾勒出欧洲政党最新演化的全部图景,同时描绘出欧洲政党政治的最新动向:在历经三次组织形态转变而使政党组织形态趋同后,欧洲政党有迈向意识形态层面趋同的可能。欧洲政党的民粹主义演化趋势,是欧洲政党在新社交媒体时代中,为应对难民危机、经济衰退等问题所作出的应激反应。欧洲政党的民粹主义演化不仅对欧洲的政治生态产生了剧烈冲击,而且还昭示着民主政治面临严峻挑战。如何应对当前欧洲政党的民粹主义演化,不仅关系到欧洲政党政治的走向,也关系到民主政治的未来。  相似文献   

2.
德国右翼民粹主义本质上是一种右翼政党相对务实的政治风格或政治策略。德国右翼民粹主义可以分为政党风格、政治风格两种类型,在反精英、反政治、反建制,主张身份政治,反对多元文化等方面提出了很多主张。近年来,德国右翼民粹主义再度兴起的直接原因是欧元危机与难民危机,间接原因是德国主流政党所奉行的"去意识形态化"的中间路线,以及国内政治权力在欧盟一体化过程中日渐稀释。右翼民粹主义对德国民主制度及多元文化价值观念造成一定威胁,但不同于法西斯主义。  相似文献   

3.
目前,欧洲政治时局正发生重大变化,新右翼主义、新民粹主义、新欧洲怀疑主义的强势崛起对当代欧洲左翼政党与政治构成了共同挑战。为加强对欧洲政治最新变化及其主要特征的认识,把握其未来走向,本刊邀请相关学者通过笔谈方式对新右翼主义、新民粹主义产生发展的动因、作用机理及对左翼政党和政治的影响进行深入解读。  相似文献   

4.
目前,欧洲政治时局正发生重大变化,新右翼主义、新民粹主义、新欧洲怀疑主义的强势崛起对当代欧洲左翼政党与政治构成了共同挑战。为加强对欧洲政治最新变化及其主要特征的认识,把握其未来走向,本刊邀请相关学者通过笔谈方式对新右翼主义、新民粹主义产生发展的动因、作用机理及对左翼政党和政治的影响进行深入解读。  相似文献   

5.
目前,欧洲政治时局正发生重大变化,新右翼主义、新民粹主义、新欧洲怀疑主义的强势崛起对当代欧洲左翼政党与政治构成了共同挑战。为加强对欧洲政治最新变化及其主要特征的认识,把握其未来走向,本刊邀请相关学者通过笔谈方式对新右翼主义、新民粹主义产生发展的动因、作用机理及对左翼政党和政治的影响进行深入解读。  相似文献   

6.
目前,欧洲政治时局正发生重大变化,新右翼主义、新民粹主义、新欧洲怀疑主义的强势崛起对当代欧洲左翼政党与政治构成了共同挑战。为加强对欧洲政治最新变化及其主要特征的认识,把握其未来走向,本刊邀请相关学者通过笔谈方式对新右翼主义、新民粹主义产生发展的动因、作用机理及对左翼政党和政治的影响进行深入解读。  相似文献   

7.
目前,欧洲政治时局正发生重大变化,新右翼主义、新民粹主义、新欧洲怀疑主义的强势崛起对当代欧洲左翼政党与政治构成了共同挑战。为加强对欧洲政治最新变化及其主要特征的认识,把握其未来走向,本刊邀请相关学者通过笔谈方式对新右翼主义、新民粹主义产生发展的动因、作用机理及对左翼政党和政治的影响进行深入解读。  相似文献   

8.
在欧洲民粹主义浪潮下,不同意识形态的左中右翼政党纷纷借助于民粹主义的力量获取选民的支持.对于主流政党而言,最为担心的莫过于所有民粹政党结成反建制联盟.而实际上,虽然中间与激进右翼民粹政党选民体现出了相近的意识形态倾向,但激进左右翼民粹政党选民分属不同的社会阶层,秉持完全异样的价值观念与政治诉求,因此三类选民分别支持的民粹政党完全合流并形成反建制大联盟的可能性不高,欧洲的自由民主制度及欧盟因民粹主义而走向垮塌依然属于小概率事件.但是,秉承反建制、反精英、反移民、反欧盟立场的激进右翼选民,其价值观取向更多地决定于后物质主义范畴内的社会文化因素,并且其立场的稳定性又因有限的教育水平得以强化,欧洲的民粹主义极可能因他们的存在而成为建制派无力根除的常态化现象.  相似文献   

9.
政党联盟化是现代政党政治中的普遍现象。欧洲民粹主义政党为了壮大组织力量,增强政治话语权和政策影响力,采取联合结盟的发展策略,呈现出明显的政党联盟化动向。从组织学的视角来看,民粹主义政党组建联盟既源于组织利益最大化的内在动力,也与主流政党的代表性危机和竞争性政党选举体制密切相关。在联盟策略上,民粹主义政党淡化政治立场和意识形态,注重实用主义的利益回报,联盟成员除了政治光谱上的同向者,也有传统主流政党,甚至还有处于政治光谱反向的合作者。它们通过组建执政联盟或组织议会行动同盟两种主要方式宣扬和推行民粹主义主张,给欧洲各国政治以及欧盟政治带来巨大冲击,进一步加剧了政党离心性竞争、加速了欧洲政治碎片化、加深了欧洲社会裂痕,使得欧洲政治发展前景更具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10.
在2015—2018年和2022年以来的两波民粹主义浪潮影响下,欧洲极右翼政党趁势崛起,并通过在政治光谱上进行一定程度的“左移”,向主流政党转型;激进左翼政党也一度壮大,但随后遭遇发展瓶颈,而左翼阵营则整体陷入力量分化和内耗之中。随着欧洲主流政党民粹化和民粹政党主流化在政治光谱两侧同时推进,该地区政党政治呈现出激进右翼和激进左翼“双峰凸起”并以前者更为突出的格局。在这种“失衡的极化”之下,欧洲的政党格局更趋碎片化,国内政治纷争和不稳定性加剧。欧洲政治极化态势在重塑地区政治光谱和政党格局的同时产生复杂的外溢效应,给中欧合作带来新挑战。  相似文献   

11.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民粹主义政党在意大利一直是重要的政治力量。这与该国经济社会环境的变迁和主流政党的合法性危机密切相关,而民粹主义本身的诱惑性,也是重要影响因素。民粹主义政党的每一次强势兴起,都推动了意大利开启政党政治重组和政治文化转型进程。当前,意大利主要民粹主义政党虽支持率颇高,但其未来的发展仍存不确定性。意大利民粹主义政党能否持续发展将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们能否在"主流化"与"反建制"之间找到恰当的平衡点。  相似文献   

12.
正欧洲传统左翼政党陷入发展困境,作为民粹主义激进左翼政党的典型代表,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西班牙"我们能"党强势崛起,尽管这是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党,但在成立后短时间内就创造了欧洲政党发展史上多个神话。面临来自左右两翼传统政党的强势挑战,"我们能"党及其代表的更广泛的激进左翼政治在欧洲是否能够保持更长久的生命力,仍有待观察。  相似文献   

13.
民粹主义与民主的关系这一问题既涉及对民粹主义发展的社会政治动因的理解,也涉及了对欧洲传统民主政治运行机制及其发展方向的理解。在此问题上,主流政党、媒体以及学术界的立场不尽相同。主流社会在诉诸民主捍卫欧洲主流价值而抵制民粹主义的同时,却忽视了对既有的民主制度问题的反思。  相似文献   

14.
自2011年以来,玛丽娜·勒庞领导下的法国国民阵线从政党理念、政治影响力、对外政策、宗教民族政策四个方面对国民阵线进行了全面改革,实现了政党转型,被称为"新国民阵线",并在2017年法国总统大选中异军突起,对法国乃至欧洲政坛产生了深远影响。国民阵线的转型,一方面与欧债危机后欧洲经济复苏乏力、恐怖袭击频发以及难民危机紧密相关;另一方面,经济恢复缓慢导致社会福利缩减、社会阶层的矛盾与对立、日益严峻的移民问题和传统政党应对危机的无力等是主要的国内原因。但国民阵线的转型并未从根本上改变其带有民粹主义、新种族主义和民族主义色彩的极右翼政党的性质。国民阵线的崛起在法国国内遭到社会各界和主流政党的警惕与抵制,其政治影响力进一步扩大或上台执政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相似文献   

15.
法国右翼民粹主义政党国民阵线集中体现了崛起中的欧洲右翼民粹主义的典型特征。它鼓吹新种族主义,反对和仇恨外来移民;主张封闭的民族主义,反对全球化和欧洲一体化;宣扬民粹主义,否定现存政治体制,试图用竞选和议会斗争的合法手段颠覆现存制度,与企图用非法手段复辟专制制度的新法西斯主义相呼应。法国国民阵线的选举政治表现说明,在全球化日益深入的今天,右翼民粹主义在欧洲及世界其他地区的频繁动作,应引起人们的高度警惕。而作为主流政党,只有及时适应社会和政治生态的变化,不断提出合乎民意的政治议程,励志改革,才能掌握选举政治的主动权,维护自由民主价值观和社会政治秩序的稳定。  相似文献   

16.
民粹主义在历史上曾长期困扰欧洲,随着近年来欧盟多重危机的震荡,民粹主义的政策影响力在欧洲出现全面发展和阶段性爆发之势,成为欧洲最受关注的政治现象。未来,民粹主义在继续挤压传统政党发展的同时,也将向主流政治靠近,欧洲一体化进程则可能受到较大迟滞。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的欧美国家大选中,长期难入政治主流的左右翼极端政党群体性崛起,从体制外闯入体制内,"黑天鹅"现象频现。民粹主义和极端政党推崇大众民主,认为平民运动天然合理,放纵其中的非理性抗争行为,鼓动以反体制和保护个人权益为主要诉求的"街头政治"。西方多党博弈与制衡,多以裹胁民意、绑架国家利益、加速国家政治极化和社会分裂为代价。西方政客特立独行走极端的方式,进一步加剧了朝野矛盾和政治极化。极端政党与民粹主义融合聚变,也进一步加剧了西方政治极化和政党格局碎片化趋势,否决政治将成常态,选举政治的不确定增加。民粹思潮崛起,既挤压了左翼力量发展空间,也刺激了强人政治的发展。"解铃还须系铃人",西方民主"失灵"和"特朗普现象"的答案只能从西方多党民主怪圈中求解,西方代议制民主的弊端到了该清除的时候了。  相似文献   

18.
2017年的德国联邦议院大选结果折射出德国政党政治生态发生了重大变化:传统主流政党的凝聚力、支持率下降,民粹主义政党逆势而起。中产阶级政治意识形态的淡化、危机性事件的负面影响、现代化、全球化和欧洲一体化的负面效应以及部分民众社会地位的下降是导致德国政党政治生态变化的原因。德国政党政治生态发生变化后,不但对主流政党的未来发展方向提出了挑战,还对德国及欧盟的政治和社会稳定乃至欧洲一体化未来的前进方向造成影响。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意大利的政党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如今反建制政党和极端政党正在成为政坛"新主流",成为左右该国未来对内对外政策走向的关键力量。反建制政党"五星运动"和极端政党联盟党的强势崛起,既与国际金融危机以来意大利经济长期低迷、社会不平等持续加剧直接相关,也再次暴露了欧盟内部存在的日益尖锐的深层次矛盾。鉴于持疑欧、反欧立场的反建制政党和极端政党已渐成政坛主流力量,未来无论哪个政党主政,意大利与欧盟的关系都难免会更趋紧张。考虑到其经济与政治分量,意大利与欧盟层面龃龉不断很可能会成为未来欧洲一体化进程中的一大"困扰"。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中东欧政党政治在充满不确定性的欧洲政治环境中保持着特有的地域特征,具体表现在政党格局、政治系统、政党政府、政治沟通和政党领袖层面发生了一系列新变化。究其原因,政党与选民关系的易变性,民粹主义、反建制、民族主义与本土主义等思潮、理念、倾向甚至行为等因素,正在合力塑造着中东欧国家特殊的政党政治生态环境与发展轨迹。新型政党与边缘性政党的异军突起成为中东欧政党政治发展的一大趋势,而极化的政治社会环境将对中东欧未来政治生态产生持续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