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改革开放以来,散文为越来越多的读者所喜爱。在散文中,“情”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无情则是散文创作的大敌,无情则无散文。情属于精神的范畴,是抽象无形、看不见、抓不到的东西。可在一篇散文中。一旦有了情,所产生的美感效应是人们意想不到的,有时能感天地,泣鬼神;有时能点石成金,化腐朽为神奇。要化情这种无形之物为有形,散文家有广阔的用武之地。大干世界中的万事万物,都可以作为抒发情感的客体对  相似文献   

2.
论散文     
散文主要有抒情散文和叙事散文两种。抒情散文是通过抒情方法表达作者意志的一种文学形式,其中既有托物言志的,也有以景抒情的,一般都应细腻、清新、真切,甚至要追求诗意。叙事散文有记人、叙事、状物三种情况,要求人们汰除繁枝密蔓,抓住重点细节,还要求人们以抒情的方式叙事,要有感慨与含蓄  相似文献   

3.
跨越半个世纪的杨绛散文兼具学者散文与女性散文的优长并自成一体,成为体现当代散文文体背景与延展现代散文艺术生命的重要文体.面对历史,杨绛坚持散文叙事的个人性与日常性,显示出散文写作穿透历史宏大叙事的话语功能,在消解书写“大历史”的写作传统的同时,摆脱了进行历史释义的冲动.杨绛的怀人散文有效地避免了同类散文中常见的情感失真,追求一种基于智者心性的“同情”与“理解”.“人间情怀”既是一种写作视点,又是杨绛散文融会历史之真、人性之常与艺术之美的独特境界,并最终成为写作主体的某种精神写照,为散文文体的深层建构提供了一种重要参照.  相似文献   

4.
中国古代散文学会、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首都师范大学中国散文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中国古代散文国际学术研讨会(北京)暨中国古代散文学会第十届年会于2014年10月12———15日在北京裕龙大酒店、稻香湖景酒店召开。来自于中国、中国台湾的学者从通论、唐前散文、唐宋散文、元明清近代散文四个方面交流讨论了中国古代散文研究的最新成果,具有一定的学术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5.
经典散文即"美文",它拥有众多的"美质":含蓄而蕴藉的意境美、真挚而深浓的情感美、睿智而深刻的哲思美、鲜明而独特的个性美、自由而灵活的构思美.在经典散文教学中,教师要充分挖掘经典散文教材中的"美质",唤起学生的审美心理,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审美情感、审美内涵、审美个性、审美创造,使学生受到美感熏陶,得到审美教育,以期达到最优化的审美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6.
基于对语言形式自身审美价值的关注 ,周作人对现代散文语言的理论思索是颇为独特而深刻的。与当时其他论者相比 ,周作人并不因强调白话传达现代思想意识的功能而轻视其自身的“艺术之美” ,而是认为语言是有生命、有灵魂的 ,所以 ,他提出现代散文的语言要在白话口语的基础上古今杂糅、中外互补、雅俗共赏、骈散结合 ,使现代散文在走向通俗易懂的同时 ,并不乏东方古国的神韵和灵气  相似文献   

7.
梁实秋先生曾经说:“有一个人便有一种散文”。可见散文是极富个性的一种丈体。而一个作家的散文风格,更是他的个性的体现。对此笔者也很赞成梁实秋先生的意见:“文调的美纯粹是作者性格的流露,所以有一种不可形容的妙处”,而这种妙处“我们读者只有感叹的份儿。竟说不出其奥妙的所以然”.那么要说清一个作家的散文风格.确实是非常困难的。笔者只想就张岱的《陶庵梦忆》和《西湖寻梦》初步地议论一下他的散文风格。在这两部散文集中,共收录了张岱的197篇散文,除了两篇文集的《自序》之外,其余的都以叙事、记人、写景、状物为主。…  相似文献   

8.
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灿烂的传统民族文化。《老子》一书独具特色,其散文艺术有其独到之处。本文从《老子》散文的诗性特征、《老子》散文的情感内涵、《老子》散文的语言表达等三个方面分析了老子一书的散文艺术。  相似文献   

9.
新散文是相对传统散文而言的一次文体突破和创新。和传统散文相比较,新散文的探索者们更关注表达主体内心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在写作上则借鉴了诗歌、小说等文体形式。它存在的意义是明显的,它使我们在模式化的传统散文之外,又获得了一种新的阅读方式。它全新的形式给读者带来阅读快感和视角冲击也给我们提供了新的审美空间。  相似文献   

10.
于坚作为新生代诗歌的代表人物,其口语化写作已形成独特的个人风格。他在散文创作上对诗性精神的坚持和建立,为当代散文写作注入了新的活力。他对民间写作立场的坚持,对日常生活的关注,以及对传统和现代化之间矛盾冲突的焦虑,使他的散文充满了自由、浪漫而不飘浮的诗意,为当代散文拓展了表现空间,也使他在中国当代散文发展进程中有了不可忽视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1.
谈关于饮食的散文在周作人的创作中有极大比重,不仅体现了他的散文理论,更重要的是蕴涵自我。本文从周作人的故乡与童年情结、人生理想、审美情趣与历史文化等方面探讨了这些散文。  相似文献   

12.
丰子恺是我国现代著名的漫画家、散文家。他的随笔散文素享盛名,久传不衰,饮誉诲内外。这一盛名,缘之于其随笔散文深遂的思想性和精湛的艺术性。尤其是他那独具特色的语言风格,更为现代散文史增添了新鲜血液。本文试从语言风格角度作些研究。 丰子恺早期以漫画创作而著称,具有简洁、明快、朴素自然、随意洒脱的风格。其后开始对随笔散文创作感兴趣,并一发而不可收,创作了著名的《缘缘堂随笔》、《缘缘堂再笔》《车厢社会》等八本随笔集。早期形成的漫画艺术风格直接影响并渗透于他的随笔散文创作之中,从而形成了他那独具漫画艺术风格的散文语言风格。其随笔散文语言风格有以下几个特点。  相似文献   

13.
林清玄的散文创作深受禅宗思想的影响,这类作品往往包含了深远的禅意,林清玄的散文独树一帜,自成风格,其散文可贵之处在于,他的写作能以积极的"入世"态度,关注现代人生存中面临的种种问题,并伴之以人文的关怀和思考。他的散文风格简朴、清新、智慧、幽远,能做到虚实生辉,空灵流动,具有诗性之美。  相似文献   

14.
吴伯箫是我国著名文学家,他创作的散文独树一帜,在我国散文史上有着重要地位。本文将以吴伯箫散文的评论文章及其论文为研究对象,按照内容侧重,从艺术技巧、美学风格、创作思想三个方面进行整理和归纳,为回顾吴伯箫散文研究进行简单的梳理,明确当前吴伯箫散文研究的现状,希望作为对吴伯箫散文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性前提。  相似文献   

15.
90年代散文创作早已突破了"形散神不散"理论指导下形成的"人(事)--景--情"、"景-人(事)--理"的特定反应模式,而散文教学却自成一个"与世隔绝"的封闭体系,无论是选择篇目还是知识点都仍停留在20年前的格局.教学的这种滞后的状态,严重损伤学生学习散文的兴趣,导致散文教学目的难以实现.针对这种现状,笔者认为只有解放思想,破除对权威的迷信,才能使散文教学更贴近现实生活,进而使散文真正走进学生心灵.同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具体办法.  相似文献   

16.
张晶晶 《工会论坛》2009,15(2):152-153
散文是“美文”,更是语言的艺术。散文的语言美是多种多样、富有个性的。有柔婉清新的美,如冰心的散文;有亮丽俊俏的美,如朱自清的散文;有文白杂糅的美,如俞平伯的散文;有铺张华丽的美,如徐志摩的散文。不同的语言表现,弹拨着不同的声音;不同的语言特征,彰显着作者不同的个性与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80年代以来台湾的佛理散文兴盛,作为“新生代”的简女真其哲理散文中很多作品有着浓厚的佛学色彩和禅宗意味。本文从台湾佛理散文兴盛的原因、背景,简女真散文“向内转”的开掘及通过研读她的具体作品来分析简女真散文独特的佛学底蕴和审美魅力。  相似文献   

18.
余秋雨散文的独特性在于他把深邃的思想与渊博的学识融进民族传统文化中,他善于从传统的文化习俗中探索民族文化的深层结构——民族心理和人格变化,创造了大文化散文,为当代散文提供了崭新的范例。从"以感性的生命体验,表达忧患意识","以诚实的理性思考,呼唤民族精神"及为国家为民族"明古察今,重塑文化活力"三个方面可以看出余秋雨散文继承传统、呼唤文明的思想内涵及其价值。  相似文献   

19.
“小品文”是指受英、法随笔影响的夹叙夹议式的散文,闲适的笔调是其主要的文体特点。现代小品文适应了“五四”以还个性解放的需要,在西方essay的影响下,融入中国晚明小品、六朝散文等传统文学的质素,而生成了自己新的体式。小品文是中国现代散文主要的体式之一,一大批卓有成就的散文家的名字是与小品文联系在一起的。  相似文献   

20.
老舍散文的济南水文化是现代文学的宝贵财富。老舍抓住济南的精髓,通过散文创作亮出济南"泉城"、"水城"水文化的招牌雅号,将读者带入极富魅力特色的都市文化语境,为济南打造了最佳广告。老舍把散文语言比作"清鲜的流水",突出语言的流畅、鲜活风格,这本身就是济南水文化的性格,表现出去污、淘滤、洁净的功能,成就多篇传世名作。老舍散文的济南水文化是现代写法,从来不用历史典故和生僻语言,以彰显文化主体健康发展,并打破了古人惯常的颂扬性传统,而体现为批判性的现代转变。因此,老舍书写济南水文化的散文有很强的创新性,具备了成为文学经典的审美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