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分析法学派产生于19世纪上半叶的英国,是西方法理学派的主要流派之一.分析法学的核心就是对法律进行一种实证的分析,或曰对国家的制定法进行客观分析.  相似文献   

2.
论古典自然法学与分析实证主义法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春梅 《求索》2007,(9):114-116
在过于浓厚的“辨异”语境下,国内法学界大都肯认这样一种判断:西方古典自然法学和分析实证主义法学是相互对立、“水火不容”的。其实,此二学派在法律基本精神、思维方式等许多重要问题上存在着广泛而深刻的相同、相通和相似之处。  相似文献   

3.
该书《绪论》中介绍说:“20世纪以来,在西方法学中悄然出现了一种新的趋势,那就是法学研究的综合趋势。这种趋势的最早预言者庞德号召在西方法学实现‘大联合’,这种联合包括法学与其他社会科学的联合,也包括法学各派之间的联合。”“本书就是以20世纪以来西方法学的这种综合趋势展开论述,第一部分是三大法学的‘合流’,在对三大法学派的理论争点进行分析后介绍了他们从20世纪以来的相互靠近和共同倾向;第二部分是对试图综合三大法学派并超越三大法学派的综合法学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4.
法社会学是19世纪末出现的一种法学流派,强调法是一种社会现象,主张以社会学观点和方法研究法的实行、功能和效果.该学派的出现拓宽了法学研究的方法和视角,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对法认识的法哲学,从而与新自然法学派和新实证主义法学派一起成为现代西方三大主要法学流派之一.  相似文献   

5.
朱利叶斯.斯通是国际著名法学家,综合法学的代表人物。他认为,三大法学派割裂了法理学不可分割的三个部分,法理学应包括逻辑、正义和社会事实。为适应这个变动的世界,要超越三大学派的偏狭,建立一个将三者包涉其中的一体化的法理学。  相似文献   

6.
基督教在西方历史、社会中的至高地位,是一切西方近现代文化发展的基本背景。作为发端于西方社会的学术理念,后现代法学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基督教的影响。基督教对后现代法学的影响具有层次性,既在源头上促成了后现代法学的诞生,也对后现代法学特点的形成、发展起了不小的推动作用,同时不乏对后现代法学具体学派的影响。这其中有后现代法学对基督教及其衍生物的继承、吸收和发扬,更多的是对后者的批判、反思,进而形成自身独到的见解。随着时代的发展,基督教在诸多方面都有了相当大的变化。这些变化对后现代视角下的法学与社会有了新的影响。后现代法学在基督教的变迁中也起了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良法”与“恶法”之思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西方社会自然法学派与分析法学派围绕法的道德性及"恶法"是不是法的问题有过激烈的讨论.自然法学派坚持"良法"观,提出"恶法非法",而分析法学派坚持"恶法"观,提出"恶法亦法",这与它们所处历史和文化的具体环境有关.社会主义国家在法律制定过程中,要体现自然法的理性,尽量使法的制定达到"良法"的层面,当前,在执法与守法的过程中,则应遵循分析法学派的理论,按"恶法亦法"的观点,不管是"良法"、"恶法"都要一律遵从,以树立法律权威.  相似文献   

8.
该书《引论》开头写道:“在20世纪的西方社会,各种法学流派(或其支派)竞相出现,诸如新自然法学派、新实证主义法学派、社会法学派、新康德主义法学派、新黑格尔主义法学派、经济分析法学派、新马克思主义法学派、新自由主义法学派、制度法学派、存在主义法学派、行为主义法学派、批判法学派、统一法学派,等等。这些学派的相继涌现使西方法哲学形成百花竞放、百舸争流的局面。”  相似文献   

9.
案例分析是法学案例教学的核心和灵魂。案例分析中的分析是指运用特定方法对法学案例进行分解、提炼或厘清,使某些内容清晰展现出来,从而实现教学目的。法学案例分析方法可以概括为四种:概念分析,以理解法学概念为目标,通过法律概念与具体案例对比,理解法律概念的丰富内涵;规范分析,强调以法律规范为核心,在案例中理解法律规范的含义、存在及运行方式;矛盾分析,以揭示案例中存在的各种冲突为重点,理解有关法律产生发展的必然性,认识法律的独特作用;批判分析,是指对案例中的规则、裁判等进行反思,辩证思考可能存在的不足与完善对策。案例分析方法的运用受案例内容、教学目的以及教学对象等因素制约。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选定温州20年来全市刑事发案数据[1]作为分析样本,对公安刑事发案数据的指标进行科学分析。首先运用相关性分析法对各项刑事发案指标的关联程度进行定量分析,得出刑事发案指标间的具体相关系数;其次运用因子分析法将刑事发案指标进一步进行分析概括,构建了两个相关指标群并提出"刑事发案指标群理论";最后通过回归分析法提取到了核心刑事发案指标与刑事发案总量之间的关系系数,成功构建了刑事发案线性回归方程,并用2010年温州全市打防控系统中的相关数据进行检验,取得了较好的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20世纪80年代以来所产生的三大理论学派进行了综合的分析与比较,以期梳理其演进脉络为进一步开拓、完善企业竞争战略理论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2.
宋涛 《前沿》2010,(21):73-76
针对社会实证分析方法的研究,应采取新制度主义法学派的视角,并着重参考马克斯.韦伯的诠释社会学的观点,特别是将其"价值无涉"的观点引进社会实证分析方法,在事实与价值相分离的基础上论证社会实证分析方法的合理性。在研究科学主义对社会实证主义起源的影响后,检讨揭示出两种方法论在逻辑起点"应然"与"实然"的区别,放弃在科学主义方法论在本体论论证中的全盘套用,廓清社会分析实证方法的范围。  相似文献   

13.
法律冲突的概念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术论争往往始于对概念的理解和定义。法律冲突概念的界定对于研究法律冲突问题至关重要。各法学流派因对法律概念理解的分歧而在法律冲突概念界定问题上难于形成共识。出于法律统一这一研究目的考虑,可以将法律冲突界定为法律规范之间的相抵触和不一致。同时,不同学派对于法律冲突的认识并非不可通约,无论对法律冲突的定义有多么不同,其核心含义是显而易见的:同一法律关系经由不同的规则(不论是实证分析法学派的国家法,社会法学派的民间法,还是自然法学派的自然法)调整而在这些规则之间形成的矛盾现象。  相似文献   

14.
张艳玲 《传承》2010,(36):80-81
通过在对西方科学哲学对认识论问题上各个学派观点的梳理及观点之间的历史继承性和批判性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将"范式"理论与之前的理论进行了比较分析,进一步挖掘历史主义学派科学哲学的"范式"理论的地位和价值意义。  相似文献   

15.
基于主成分-熵分析的上市企业财务绩效评价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更好地解决企业财务绩效指标分析的简化和指标的赋权问题,提出了把主成分分析法和熵权法结合建立主成分-熵分析法的思路,并以我国上市公司电子类企业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认为主成分-熵分析法是一种较为客观的绩效评价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美国在里根执政时期,实施了供给学派的减税理论,其政策效果当时争议较大。根据目前已经公布一些经济数据,本文对供给学派减税理论的实践效果进行了分析,并结合我国国情,提出了实施“中国式”的供给学派减税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曾文澜 《人民论坛》2015,(5):184-186
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明确提出要"制定社区矫正法"。历史法学派启示在立法的过程中需要认真而又客观地对待本民族在漫长历史长河中形成的真实的法律实践经验和法律文化遗产。我国儒家刑事法律思想中的"恤刑"、"恤囚"政策与社区矫正强调道德引导、亲情感化更是殊途同归。我国社区矫正立法应从中国特有的国情出发,构建以"家庭"为核心的社区矫正监督管理制度,实现社区矫正本土化。  相似文献   

18.
城市社会空间分化已成为当下中国居民的日常体验。从齐美尔和芝加哥学派的早期探索,到政治经济学派、结构马克思主义学派和新韦伯主义学派对城市社会空间分化的研究,空间逐渐进入主流社会学的视野。立足于西方城市社会学对城市社会空间分化的理论研究,从资本逻辑和权力逻辑的运作及二者合谋的角度,对转型时期中国城市社会空间分化的现象进行分析与解释,会发现中国式城市"增长联盟"正在形成。  相似文献   

19.
何长松 《求索》2005,(4):64-66
文章通过对国际私法历史演进的分析中发现,三次重大国际私法理论出现都有其法哲学依据。古典自然法理论是法则区别说产生的法哲学依据;分析实证主义法学导致法律关系本座说的出现;法社会学理论使国际社会本位观念成为当代国际私法立法的主导。  相似文献   

20.
帕森斯是结构功能主义学派的创始人之一,他从系统论、功能论的观点出发对社会组织进行分析,阐述组织分析的三个维度、组织类型的四种分类和组织结构的三个层次,指出权力流通是贯穿组织活动的中心问题,建立一种基于结构功能之上的、可以整合各种视角的综合性社会组织理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