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网络掀起了一场生活方式的革命,确立了"第四媒体"的地位。据专家预测,依托于移动通信网络和互联网的短信将成为新的媒体--"第五媒体",短信将成为新的生活方式。在善于追逐时尚的青年"手机一族"中,短信作为一种新的文化方式已被普遍接受。短信文化在青年中流行离不开社会背景,更有深刻的心理学基础。短信文化是青年人际沟通的新形式,是解读青年的语言符号,也是研究青年文化的一面镜子。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网络掀起了一场生活方式的革命,确立了“第四媒体”的地位。据专家预测,依托于移动通信网络和互联网的短信将成为新的媒体——“第五媒体”,短信将成为新的生活方式。在善于追逐时尚的青年“手机一族”中,短信作为一种新的文化方式已被普遍接受。短信文化在青年中流行离不开社会背景,更有深刻的心理学基础。短信文化是青年人际沟通的新形式,是解读青年的语言符号,也是研究青年文化的一面镜子。  相似文献   

3.
漫议青年流行语言(笔谈)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青年流行语言的使用是多数青少年日常生活中的普通现象 ,目前已经成为青少年表达生活感受与自身需要的一种重要符号 ,从而也就成为作为一种“亚文化”形态的青年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了考察“青年流行语言”现象 ,透视青少年的价值观念和这一时期特定的社会文化心态 ,由本刊与上海青年管理干部学院联合推出了这组漫谈文章 ,从中可反映出流行语背后当代青少年特有的、流动的、真切的社会文化心态。  相似文献   

4.
作者对部分青年大学生中“学驾驶热”这一现象,通过问卷、访谈等方式,进行了了解。在此基础上,对“学驾驶热”这一现象背后的动因、意义等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5.
要正确看待和合理引导桌游这一新兴青年文化现象,使之成为教育青年大学生、丰富校园文化的有效载体。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青年"丧文化"颇为流行,已成为多元亚文化图景中一种重要的文化现象。青年群体用"丧"言"丧"图等多种形式表达消极颓废的风格。青年网民热衷用"丧文化"来宣泄他们对现实生活的不满,抵抗和反叛主流价值,但这并不能改变他们真正的困境,也不能消除他们内心的沮丧。反思青年"丧文化"现象流行的根源,提出我们要关注青年群体的合理需求,提升青年群体的媒介素养,引导青年群体正确认识自我,逐渐消解"丧文化"带来的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短信息业务因其方便快捷、形式新颖得到了广大用户的认可。但在其蓬勃发展的同时,少数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者在经营中存在不规范的行为,加之目前通信企业短信业务管理不够完善,导致短信业务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和用户投诉的热点,特别是对资费不透明、未订制短信息却被收费、退订难和投诉得不到及时有效解决等问题,用户反映尤为强烈。同样的问题反映在众多公用企业或者公共服务行业,也凸现出更新和转变服务理念的重要性以及公用企业反垄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8.
垃圾短信是指没有经过接受者同意的其内容具有违法性或者具有广告性的侵害接受者合法权益的短信息.其构成要件有三:违法性、未经接收者同意、侵害接受者合法权益.垃圾短信的违法性表现在侵害了接受者的生活安宁权,通信自由权,隐私权,个人信息保护权,有的垃圾短信涉嫌犯罪.对于垃圾短信的防控我们认为应从立法设计,技术的角度,行业自律以及手机用户提高维权防范意识等多个层面,多管齐下.  相似文献   

9.
徐梅 《工会论坛》2007,13(5):106-107
大学青年文化是当代大学生所特有的一种亚文化现象,研究大学青年文化,建设大学青年文化,充分发挥大学青年文化的作用,是和谐校园建设的重要篇章,也是时代赋予高校的重要使命。  相似文献   

10.
当代青年时尚文化的现实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一种独特的社会文化现象,青年时尚是现代社会时尚的代表和先锋,时尚文化影响了青年思想的变迁,参与了青年整体性的解构。青年时尚不仅是一种行为模式,而且更是一种流行的生活方式,从某种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态度和价值观念。全社会应给予青年时尚文化以适当的位置,尊重青年的文化选择和文化偏好,使其更好地服务于青年。  相似文献   

11.
我国的道德构建基本建立在"家国同构"的基础上,在青年思想教育中也始终存在着一个问题——漠视个体价值。这一现象产生有其历史文化根源,这种自我缺失甚至影响到当代的青年。  相似文献   

12.
研究新时期文化思潮的发展趋势在青少年的心理反映是一种综合学科的研究,它既包括对文化发展趋势的文化现象的探索研究,也包括对社会发展趋势方法论的研究。从文化思潮的现象对中国青年可能产生的影响来看,青年是社会思潮的一个关键性的载体。上个世纪的80年代至今,广大的青年在社会思潮的浪尖上劈波斩浪,创造出了独特的青年文化,成为领引社会大众文化的先导。  相似文献   

13.
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大众文化与青年社会化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作为现代化的文化逻辑,世俗化已经成为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的必然现象,大众文化作为世俗化的一种独特表现形式,对于青年社会化悖论性地展示出其双重面相。为了防止大众文化的阴暗面相的偏激化以及文化堕距现象可能带来的严重后果,文化创新已经成为青年社会化的一种时代呼唤。  相似文献   

14.
作为一种文化现象,青年流行文化有着丰富的内涵。21世纪以来,借助网络、电视等新兴媒体,青年流行文化表现出社会转型期独有的矛盾特征,主要有现代文明与传统文化的融合、青年对消费主义的追求及其解构、草根精神与精英文化的碰撞等多元交织的特征。  相似文献   

15.
“桌游”:一把双刃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桌游对青年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也产生着消极影响。作为一种新兴的青年文化现象,理应引起人们的重视.  相似文献   

16.
短信作为一种文化已经深入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其强大的服务功能和发展潜能为人们提供了诸多便利和机遇,但同时,短信文化存在的弊端也日益突出。坚持党的文化方针政策、树立诚信理念、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加大对短信文化发展的引导是短信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7.
“超女”作为青年和整个社会都密切关注的公众文化现象,其火爆有着深刻的社会文化心理背景,它的风靡证明青年娱乐、成长的需求和价值取向正发生重大的转变。如何理性对待“超女”等类型的文化现象对青年工作的推动和发展,是一个崭新的时代课题。  相似文献   

18.
80年代“文化热”研究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80年代“文化热”研究综述宗胜利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出现了改革开放的大好形势。伴随着经济、政治改革的要求,在思想文化领域出现了一个持续近十年的文化研讨热潮。对这一现象,人们一般称之为80年代的"文化热"。对80年代"文化热"这一现象进行的总体...  相似文献   

19.
短信作为崛起的“第五媒体”,已经成为大学生相互联系和交流的主要方式之一,短信文化也逐渐成为大学校园文化的组成部分。短信文化的负面影响主要有:影响了大学生的思想和学习;不良短信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身心健康。面对短信文化的这些负面影响,我们应趋利避害,提高大学生的短信道德水平,培养他们正确的交往观念和健全的人格;大力提倡大学生短信文化建设,加快提升校园短信文化的品位;充分发挥手机短信的信息传递优势,开展短信思想政治教育。  相似文献   

20.
编者按: 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灵魂,青年一代的成长需要文化的滋养和哺育.在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多元化的趋势日益明显,不同青年对文化需求的独特性对青年工作者们提出了新的挑战.如何在文化领域上做好文章,发挥出共青团组织的优势,用多样的手法把青年们吸引过来,凝聚成一个有亲和力的群体?闵行区团委用青年文化节的运作模式在这方面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