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央关于全国市县乡机构改革的决策,在基层干部群众中引起了热烈响应。同时他们又有七盼:  一盼一碗水端平,在阳光下操作。市县乡机关人员分流,到底谁去谁留,要有一个标准尺度,不能搞有关系的上岗,没关系的下岗。  二盼不要仅以文凭、年龄来决定去留。因为仅靠文凭和年龄不能显示一个人的工作能力,要打破文凭、年龄界线,根据每个人平时工作中的实绩来选拔。  三盼减员与增效相结合。这次改革要把着眼点和着力点放在增效上,减什么人、减多少人、怎么减都必须围绕“增效”来做文章,做到目标明确、规范操作。  四盼不要给基…  相似文献   

2.
存信 《党建文汇》2005,(7):53-53
40岁真的是新年龄定义中的30岁吗?每个人都在悄悄变老,但在很多方面,如今的人们表现得比父辈们在同一年龄时要年轻。科学家们重新定义了年龄的概念,认为新的年龄概念能够解释为什么人们在衰老的同时,却好像越来越年轻。科学家此次不是用一个人来到这个世上多久这一标准来衡量年龄的,而是把人有望还活多少年作为考虑因素。纽约大学的沃伦·桑德森说:“用这种方法,平均来看,每个人都更年轻,因为他们还有更长的生活时间:”  相似文献   

3.
一般来说,人有五种年龄:一、时序年龄。即一个人从出生至今所有时间总和,也称日历年龄或自然年龄。二、生理年龄。表示随着时间的推移,人的机体结构、功能的老化程度,即指一定时序年龄时,生理达到的水平。三、心理年龄,又称主观感受年龄。它指由于种种原因造成人自己主观感受老化的程度。四、社会年龄。主要指人在社会中的经验、能力。五、外貌年龄。即一个人外表看上去的年龄。  相似文献   

4.
今天,我要为大家讲述一个59岁干部的故事。59岁是一个接近退休的年龄。在这个年龄,有些人说该歇歇了!有些人说该想想自己的事了!可是,我今天给大家讲述的这名干部压根没有这些概念,他始终像一个年轻人那样在向前冲、向前闯,一如既往地坚持原则、为民务实、清正廉洁、兢兢业业,始终把工作放在第一位,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他,就是我的老领导——省人社厅纪检组原组长、  相似文献   

5.
我是一名在企业工作的青年工人,正在申请入党。据我了解,在我们企业申请入党的青年中普遍存在着一些心理障碍有待解决:一是“消极等待”心理。有的人递交入党申请书后,就坐等党组织来找,认为写不写申请书是自己的事,发展不发展那是党组织的事,有的人按年龄大小、职务高低、工龄长短以及写申请书时间的先后给自己排了一个队后就在那里等待。  相似文献   

6.
13年前的春天。全国监察机关正在陆续组建。一纸调令,我到了长宁县监察局工作。当时,我也搞不懂监察局究竟是干什么工作的,只是从“监察”两个字去理解。我想大概是办理案件、处理人的吧。24岁的年龄。正是充满憧憬和幻想的年龄。没想到,这监察工作一干就是13年。13个春去秋来,13次花开花谢,我从一个毛头小伙子即将步入不惑的行列。13年来经历的事情大多已忘却了,但有一件事至今记忆犹新。历历在目。  相似文献   

7.
张翔胜 《当代贵州》2011,(10):64-64
书房,顾名思义是藏书、读书的地方。对于一个爱书的人,有一间安静、雅致的书房,恐怕是再好不过的了。南宋诗人朱熹用“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来暗喻人要心灵澄明,就得认真读书,时时补充新知识。一个人的学问或艺术的成就,自有其深厚的渊源。  相似文献   

8.
生命时钟缘何变快、停转? 资料显示,近30年来,患黑色素瘤(一种严重的皮肤癌)的人逐渐多了起来。患者的年龄以前大都在四五十岁.而现在正逐渐年轻化,甚至出现了儿童患者。仅2005年,美国就有6万人患上此病,并且有8100人因此死亡;英国也有1800人死于此病。  相似文献   

9.
艾迪 《党课》2006,(1):80-81
有一个故事是这样说的,有两个人结伴到山里去露营。一觉醒来,一个人问另一个人:“你看到什么了?”  相似文献   

10.
《党课》2008,(5):108-108
人的年龄有生理年龄、心理年龄之分,我们常把心理年龄先于生理年龄衰老的人描述为“未老先衰”、“老气横秋”等。这是一种笼统的说法,究竟怎样的人属未老先衰,心理学家总结出的心理衰老十大早期信号,可帮我们正确地鉴别。  相似文献   

11.
霞飞  小月 《党建文汇》2005,(8):47-47
对“五七”干校,年龄稍大一点的人都不陌生。它是“文化大革命”的产物,是“改造”干部的场所。那么,“五七”干校到底是怎么来的,又是怎么结束的呢?  相似文献   

12.
善于超脱     
善于超脱张菊生  这里所说的超脱,是指不被具体而又烦琐的事物所缠扰,想方设法去腾出时间来提高自己的学识和能力。善于超脱的人,是一个明智的人,一个不平常的人。一个人只有善于超脱,才能有所提高,有所进步,有所建树。一个人不善于超脱,就会导致种种不快:业余...  相似文献   

13.
今年是我参加中国共产党60周年。60年是一个甲子,在人类发展的长河中,仅仅是一个瞬间,可是对于人的一生来说,却只有一回。当时先后参加我们同一个地下党支部的有40来人,没有一个“落荒者”.有的在建国前已英勇牺牲,有的在建国后历经磨难,有的积劳成疾而早逝,至今使人深切怀念。  相似文献   

14.
当人们对腐败“59岁现象”不再陌生,对腐败“39岁现象”还津津乐道,正在寻找对策的时候,现在又冒出了一个腐败“26岁现象”。请看──如今贪污腐败者的年龄正在呈年轻化发展趋势。据来自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检察院的信息表明,近3年来,北京市海淀区检察院查处不满30岁的犯罪嫌疑人19人,占贪污贿赂、挪用公款案件总数的176%。这些作案人的平均年龄只有266岁,年龄最小的仅有19岁。作案的最低数额42万元,最高数额达7100万元。A “26岁现象”的特征比之临退休前大捞一把、搭最后一班车的“59岁现象”,比之处于仕途门槛边上急于“上…  相似文献   

15.
盛邦和 《思考与运用》2007,(8):48-48,47
在当前,树立良好作风,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要防止资本对权力的侵蚀,要顶得住金钱、权力、美色等各种诱惑。而要顶住这些诱惑,必须解决好生活作风和生活情趣问题。1963年,毛主席曾撰文《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那么今天,我们又需要认真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人的健康隋趣是从哪里来的?  相似文献   

16.
何亮 《学习导报》2014,(12):57-57
一个人在没钱的时候,把勤奋布施出去,钱就来了;当有钱的时候,把钱布施出去,人就来了:当有人的时候,把爱布施出去,事业就来了:当事业有成的时候,把高尚人品布施出去,喜悦就来了。第一句话:天道酬勤。第二句话:财散人聚。第三句话:博爱领众。第四句话.德行天下!:  相似文献   

17.
张玲玉 《当代贵州》2010,(11):62-63
“对外开放”之于张汉林。有着这样的意义:无论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还是个人。都需要对外开放,需要那么一个走出去、走进来的过程。只有不断地走出去、走进来。国家才能繁荣昌盛;地区才能更新观念、长足发展;个人才能拓宽视界,丰富人生。  相似文献   

18.
日历年龄人们的日历年龄随着时间的消逝均等地增长着,不管你如何善于保养,也无论怎样懂得生活,在日历年龄增长面前,任何人的岁月都是“无可奈何花落去”的。外貌年龄由于遗传因素和后天保养的差异,你的外貌年龄也会与你的日历年龄大小相同。生理年龄人们的生理年龄不一定相同,有些人未老先衰,百病缠身;有些人则宝刀未老,青春常驻。心理年龄人们的心理年龄是不相同的,有些年轻人,其心理年龄却老得很,迟钝、保守、僵化;有些人即使到了垂暮之年也童心未氓,“老级伏领,志在千里”。社会年龄社会年龄是与经验、知识和才能积累成比…  相似文献   

19.
李军,有着成千上万的同名同姓者,而这一个李军绝对与众不同。他任飞行教员20年来,在蓝天上创造了这样的辉煌:带教出战斗机飞行员38人。论数量,可以组建一个建制飞行团;论质量,成才率100%,并有8人走上团职领导岗位,其中4人任三代机航空兵团团长。  相似文献   

20.
不妨慢一点     
胡丽莉  贺振宇 《实践》2014,(2):41-41
慢是一种祝福,华语文化的语境最是如此。请人吃饭是慢慢吃,送人别离是慢慢走,听人倾诉是慢慢说,凡此种种,皆以“慢”字当头。 成都人有句顺口溜:不要慌,不要忙,哪个忙人得下场?一个忙人是韩信,一个忙人楚霸王。霸王忙来乌江丧,韩信忙来丧未央……对成都人而言,有慢且闲,并非是不思进取伤及颜面的事,反倒有几分自在豪气拌在其中。于是,成都人工作之余便散到江畔公园数不胜数的茶馆,享受着“杯中乾坤大,茶中日月长”的悠闲时光,将快乐的平民“慢生活”演绎得真切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