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郭云 《长白学刊》2000,2(2):75-77
三民主义是资产阶级的革命纲领。1905年10月,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第一次将其主张归纳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其后,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形势的变化,孙中山又不断对其进行补充和完善,甚至赋予它新的内涵。...  相似文献   

2.
岸文 《台声》2006,(12):30-34
孙中山,这位获得国共两党认同的政治人物,也是两岸特殊的历史纽带。海峡的这边,尊他为杰出的爱国主义者和民族英雄、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海峡的那边,在尊他为“国父”的同时,竟也有人称他是“外国人”。历史走过140个春秋,孙中山在海峡两岸的影响力,非但未随时光的流逝而式微,更成为今天反“独”促统的精神象征。11月12日,大陆高规格举行孙中山先生诞辰140周年纪念大会,胡锦涛主席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高度评价孙中山及其精神遗产,认为他“提出民族、民权、民生的三民主义,高举实现民族独立自由和民主革命的旗帜,领导创立中国同盟会,开…  相似文献   

3.
古今中外的军事家,无不重视军人素质的培养。军人素质,是军人为适应特殊使命的要求而必须具备的各种修养的综合体。孙子提出“将者,智、信、仁、勇、严”五条标准,正如梅尧臣所言:“智能发谋,信能赏罚,仁能服众,勇能果断,严能立威”,而“五德兼备,方能为将”。仔细想来,孙子强调的“将之五德”对我们当今军校教育培养将帅素质仍有较强的借鉴意义。一“、将帅五德”——“智、信、仁、勇、严”孙子在《谋攻篇》中提出“夫将者,国之辅也,辅周则国必强,辅隙则国必弱”,将帅是国家的辅佐。辅佐周密,国家就会强盛,辅佐不周密,国家就会衰弱。他在…  相似文献   

4.
孙中山是我国近代民主革命的先驱.他的一生,为推翻帝制、救亡图存、赶上世界先进国家、走向富强和现代化作出了不懈的努力.从孙中山的出生地到他学习、受教育的影响以及走向社会的各种境遇可以发现,他的理论和思想的形成,与其特殊的人生经历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他不仅倡导了民族、民权、民生的三民主义思想,而且为实现这一理想献出了毕生的精力.  相似文献   

5.
春秋时代,五霸之一的晋文公重耳在流亡多年逐国之后,又怎样重求霸,他编练了一支强大的军队,想为这支军队选择一个年轻的统帅。谋臣告诉他,将帅可以是“有勇之将”,“有智之将”和“有学之将”,尚有勇之将不如有智之将,有智之将不如有学之将。我认为,当今知识经济时代,包括保险业在内的任何行业,无不呼唤“有学之将”。  相似文献   

6.
<正> 孙中山是伟大的民族英雄,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他为追求民族独立、民权自由和民生幸福贡献了毕生的精力。他为中国的民主革命事业建立了丰功伟绩,并在政治思想和革命精神方面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宝贵的东西。孙中山的一生是一位伟大爱国主义者的一生,孙中山的爱国斗争,具有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性质,他的爱国主义思想是他留下的最珍贵的遗产。  相似文献   

7.
孙中山“权能分治”与“五权分立”思想述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一生从事革命事业,为中华民族的独立、民主和富强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他是一个伟大的革命家,同时,他在宪政理论方面也颇有建树,“权能分治”与“五权分立”思想便是其宪政理论的精华。一、“权能分治”孙中山先生第一次表述“权能分治”思想,是在他1922年发表的《中华民国建设之基础》一文中:“政治主权在于人民,或者直接以行使之,或间接以行使之。其在间接行使之时,为人民之代表或者受人民之委托者,只尽其能,不窃其权。予夺之自由仍在人民。”[1]孙中山先生把国家的政治权力分为“政权”(或者“民权”)和“治…  相似文献   

8.
明智 ,是中国古代基本道德规范之一。儒家视“智”为“三达德”(智、仁、勇 )之首。虽然这并不意味着“智”是道德的核心 ,但却表明只有智者才能成为仁人。它要求人们明辨是非 ,不受迷惑、蒙蔽 ,能见于未萌 ,见微知著 ,正确决断 ,趋利避害 ,能知人知己 ,而这些要求都离不开一个“明”字。中国古代哲人用“明”来解释“智” ,称之为“明智” ,是十分精当的。在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中 ,弘扬明智品质 ,对于稳定社会秩序 ,协调人际关系仍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1905年中国同盟会成立,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提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随后冯自由将三大主义简称为三民主义,至今已经过去一个世纪。然有明确指出三民主义之不足并阐明为何不足者,难免使人感到意外,这样做的,非皓首穷经的学者或理论家,而是分别出身于土匪与秀才的张作霖与吴佩孚。  相似文献   

10.
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孙中山三民主义之关系问题,学界有种较为流行的观点即"复归"说。这种观点,侧重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三民主义之间的"小同"而忽视了二者之间的"大异"。借用孙中山三民主义的框架,着重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包含的民族、民权、民生三方面的内容与孙中山三民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进行比较研讨,我们可以发现二者之间的本质区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坚持制度目标的同时正大力追求其自身价值目标建设,这也正是与孙中山只追求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而反对制度替代的一个最为根本的区别。  相似文献   

11.
李雪芬  邓小辉 《传承》2015,(1):138-139
关公文化是由其思想观念、道德品质、精神气质经过近两千年的传承而形成的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它的文化内核"忠、义、仁、勇、礼、智、信",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结晶。重审关公文化,正视关公文化的精髓,对于留存我们民族的文化魁宝与魂灵,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人大建设》2014,(6):F0004-F0004
1928年,民权取孙中山先生“三民主义”之“民权”而置县。是全国科技进步县、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全国油料生产百强县、全国平安农机示范县、全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示范县、  相似文献   

13.
王晓天 《求索》2007,(12):207-211
文章认为,孙中山的监察思想作为“五权宪法”思想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其思想体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通过考察可知,孙中山的监察思想的形成和发展,以辛亥革命为界标前后经历了两个时期,随着其革命恩想的形成和革命实践的发展而形成,而发展,而完善。孙中山还在中国监察史上第一次提出了“监察权”的概念,至今仍为理论界和我们的法律法规所采用。监察权必须独立的思想,则是孙中山监察思想最主要最核心的内容,亦是他长期一贯的思想。他认为监察权应当与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一样独立。这是孙中山认真考察和研究外国的监察制度和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得失利弊之后总结出来的。孙中山还对监察机关的设置及职权等作过多次阐述,在监察机关及其职权的设计方面可谓匠心独具。总之,孙中山的监察思想,作为他民权主义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立足于中国国情,“集合中外之精神”,达到了同时代人所难以达到之高度。  相似文献   

14.
一、大学生的文学修养与成才人类心理有知、情、意三部分 ,这三部分圆满发达的状态 ,我们先哲名之为三达德———智、仁、勇 ,为什么叫做“达德”呢 ?因为这三者是人类普遍道德的标准。总要三件具备才能成才。三件的完成状态怎么样呢 ?孔子说 :“知者不惑 ,仁者不忧 ,勇者不惧。”所以教育应分为 :知育、情育、意育。孔子又说 :“仁者人也”。意思是说人格完成就叫做“仁”。仁字从人二 ,,要彼我交感互发 ,成为一体 ,但不是单独一个人完成 ,所以仁字从人二。郑康成解为“相人偶”就是要与人交际 ,人是有情物 ,有别人帮助 ,然后自己的人格才…  相似文献   

15.
胡汉民作为孙中山先生的忠实追随者,在探索救国救民良方的过程中选择了三民主义。他从三民主义思想内涵,民族、民权、民生的关系,以及三民主义与世界主义、无政府主义、共产主义的关系等理论层面全面系统地阐释了三民主义。胡汉民还通过毕生的实践捍卫着三民主义,表现在讨袁与护法、"联共"与"反共"、党治与反蒋、力主抗日等活动中。胡汉民继承了孙中山三民主义思想,并开创了现代法制的先声。然而,由于其所处的时代背景与个人经历,其思想难免存在局限性。  相似文献   

16.
《时事报告》2013,(3):54-54
现代领导学提倡新领导力,认为新领导力不仅是指权力和地位,同时也不是领导者的专利。领导力的基础无疑是权力,但只有权力远远不够。新领导力还有3个重要组成部分:一是能力,二是魅力,三是魄力。领导者的能力与智商有关,魅力与情商有关,魄力则与胆商有关。领导者要提升智、仁、勇3大基本素质。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铜陵市民政局牢牢抓住各级党委,政府关注民生、改善民生的机遇,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针,以“三项创新,四个重点、五年行动”为手段,坚持“以民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核心理念,认真履行“解决民生、落实民权、维护民利”核心职能,民政工作整体水平不断提升,为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做出了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18.
一、大学生的文学修养与成才 人类心理有知、情、意三部分,这三部分圆满发达的状态,我们先哲名之为三达德--智、仁、勇,为什么叫做"达德"呢?因为这三者是人类普遍道德的标准.总要三件具备才能成才.三件的完成状态怎么样呢?孔子说:"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相似文献   

19.
作为民政部门和民政工作者,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一要强化核心理念,“以民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二要强化核心职责.“解决民生、维护民利、落实民权”;三要强化核心作用,“维护,稳定、促进和谐”。  相似文献   

20.
君子是儒家崇尚的道德人格,指称有道德讲仁义之人。孔子认为君子要从仁、智、勇三个方面成其德;孟子继承孔子君子人格,又独创"大丈夫"人格,扩充君子人格的一个侧面,使之更多呈现阳刚之气。作为君子,有其特有的品格,首先君子要德以修身;其次,君子要安贫乐道;最后,君子须自强不息。君子若成人,需要修身养性,成人之道同时也是内圣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