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 毫秒
1.
张桢 《法制与社会》2012,(29):158-159
本文以社会转型为背景,深入分析中国政治实践和权力渗透对家庭养老的影响.家庭养是传统中国家庭的重要功能之一,但是随着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家庭结构与功能也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这些变化是造成传统家庭养老结构变迁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中国经济法学说及理论的生成与发展是与中国的改革同步的。中国的改革始于经济体制改革,但却速速超越了经济领域,而波及全社会,成为一种全方位的、社会性的根本变革。经过20余年的风雨历程,中国的社会与经济结构正在发生着根本性的变化。社会经济的变迁必然深刻地影响和推动着经济法的理论与制度的创新,具体表现在:由单一发展、重点发展、区别发展的“不均衡”发展观向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转变;由单纯或过多地强调政府干预或国家调节的必要性和合理性的国家观向强调政府的超越性和可问责性转变;由“国家本位”的法益观向“社会本位”的法益观的转变。  相似文献   

3.
张晶 《中国司法》2003,(4):10-11
(接上期) (三)科学 监狱存在的法律意义是对罪犯实施惩罚和改造。贯彻落实“以改造人为宗旨”的监狱工作方针,将罪犯改造成为“守法公民”,不仅是一项法律任务,而且是中国特色监狱工作的根本标志。 当下,我们所面对的是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轨的大背景。在社会经济成份、组织形式、  相似文献   

4.
发刊词     
如果说20年来的改革开放,实现了中国由农业经济走向市场经济、由封闭走向开放、由中央集权走向民主法制的重大“方向性”转型的话,那么今天即将开始的转型,则是从“效率优先、少数先富”走向“关注公平、共同富裕”、从简单的“引进仿制”走向全面的自主创新、从打破“大锅饭”  相似文献   

5.
辛红 《法人》2011,(9):26-29
“三最一转型”模式是中国华电集团公司自2009年以来,对法律事务工作提出的目标,即“促进法律事务工作由事务型向管理型转变努力实现最小风险、最少纠纷、最大价值”,简称“三最一转型”  相似文献   

6.
引言自19世纪末以来,转型一直就是中国社会发展中一个挥之不去的主题。从君主专制政体下的“老大中国”向现代民族国家转型,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向社会主义国家转型,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从独断意识形态主导的政治社会向市场主导的经济社会转型,从“独立自主”向“与国际接轨”转型,从精神狂热、本能压抑的禁欲时代向伦理颠覆、万象众生的开放时代转型……这是一个天翻地覆的过程。历经一个多世纪,中国一直处于历史大转型的进程中。与社会转型相伴生的,是大规模的法律改革。自19世纪以来,中国社会发生的最大变化之一就是中华法制传统…  相似文献   

7.
经济市场化事实上最先将力作用于执政党。执政党主动地推进经济市场化进程,然后又被动地接受市场化的挑战,进而其只能主动实现自身的转型:执政权威由克里斯玛型向法理型转型、执政体制由全能政府体制向有限政府体制转型、执政方式由集权人治型向分权法治型转型。这些方面的转型从客观上推动了政治民主化进程。  相似文献   

8.
奉爱之名     
橙子 《法治纵横》2011,(19):1-1
婚姻法司法解释3(简称“解释3”)一经出台便引轩然大波,多地风潮涌动般地出现财产公证、房产加名,一时间新解释陷入舆论漩涡。支持者认为“把财产的事说清楚。婚姻更纯粹”,反对的人则觉得它“撕碎了家庭温情脉脉的面纱”,更有人称其会破坏中国传统婚姻家庭作为伦理共同体的本质。  相似文献   

9.
法制信息     
“十一五”规划的编制和实施,无疑备受瞩目。延续了50多年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首次变成“规划”,是耐人寻味的变化。权威人士和专家认为,这“一字之差”,传递出中国社会发展的三大信号。信号一:“计划”让位于“规划”目前,中国95%以上的商品资源由市场配置,国家定价的商品不足5%。商务部的一项最新研究显示,中国经济市场化程度达到73.8%,早已超过市场经济临界水平(60%)。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陈耀说:“由计划向规划转变是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过程中又一个历史坐标。规划的特点就是从具体、微观、指标性的产品发展计划向宏观的国家空间规划转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从对经济的直接干预中跳出来,转为对经济的宏观调节。规划不直接干预企业的经营决策,对微观经济主体的具体活动不具有约束力。规划提出的目的是建立在对市场科学预测的基础上的。  相似文献   

10.
中央提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的法治国家”,这不是一句空话,是市场经济成熟发展的客观需要,更是中国经济与国际接轨的必然趋势。因此,作为一名法律工作者,在中国社会由人治向法治转型时期,在建设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法治社会方面,推动全社会观念的逐步转变是一种历史性的使命。这种观念的转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这句话应理解为“以法律事实为依据,以法律条文为准绳。”而不是以客观事实为依据,客观事实不等于法律事实。因为,从哲学认识论的角度看,客观事实和法律事实之间是永远存…  相似文献   

11.
邵艾青 《行政与法》2005,(10):15-17
实现由革命党理论向执政党理论的转型,是我党新时期理论建设的首要任务。邓小平理论是实现理论转型的突破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实现理论转型的标志,而科学发展观和执政能力建设的理论,则是“三个代表”思想向实践理性的推进。  相似文献   

12.
论两岸经济关系发展的状况、特征和走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两岸经济关系问题,是两岸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基础。经过近20年的发展,大陆已成为台湾的第一大贸易伙伴和第一大顺差来源地,台商对大陆投资的数量强劲增长,区域相对集中,单体规模加大,增资扩股较多,且由出口加工型向市场占领型拓展,劳动密集型向技术资金密集型拓展,第二产业向一、三产业拓展。两岸产业正由“垂直分工”向“水平分工”转变。究其原因,互补互利是基础,依存依赖是原动力,经济全球化是外在力量,地缘亲缘是人力量。入世后,两岸经济关系将有新的发展,近期而言,两岸贸易和投资将进一步增长,两岸投资将向科技型、服务型、内销型、双向型转变。远期而言,将加快两岸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并逐步架构“大中国自由贸易区”。  相似文献   

13.
陈文胜、陆福兴《人民论坛》撰文认为,当前,我国经济社会正在向城乡一体化转型,正在由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向经济建设和社会建设并重转变,由以工业和城市发展为重点向工农并重城乡一体发展转变。  相似文献   

14.
对转型时期中央与地方立法关系的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转型时期中央与地方立法关系的思考李亚虹一、背景中央和地方立法关系的变化,是在中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大背景之下产生的。在此背景之下,作为“游戏规则’制定者及权力结构一部分的立法机构,其行为模式也开始改变,开始注意市场及社会经济本身的规律,配合...  相似文献   

15.
珠江三角洲经济区经济发展与法制转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引入路径依赖机制基础上,揭示了法制控制转型对初始条件的敏感依赖和循环积累效应。法制转型的途径只能是自上而下的强制性制度变迁即变法。这是一个既有效益又有成本的过程,只有在其收益大于成本时,转型才应发生;由于制度惯性的作用,转型必然是渐进性的。珠江三角洲法制转型的前提是要建立协调机制,作者主张设立一个有权威的、立法性的“珠江三角洲经济共同体委员会”;通过实施法官轮岗等制度克服地方保护主义,实现公平司法。关于产权,作者廓清产权概念和范围后,驳斥了“两重所有权”,指出了法人财产权的实质:提出了珠江三角洲产权制度应尽快从差别多轨结构转换到产权平等待遇。关于企业制度,提出了不仅要“抓大“放小’”,而且要“抓大‘扶小’”,实施中小企业政策,使企业规模结构合理化。关于产业结构转型,指出了转型的动力在于实施主导、基础产业促进政策和产业调整政策。关于可持续发展战略,作者认为界定环境权──一项全新的综合性产权,是该战略实施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回顾审计工作,从过去的单纯查错纠弊、经济卫士到现在倡导的保障国家经济和社会健康运行的“免疫系统”功能,具有预防、揭露和抵御功能,可以说,就是发挥审计的建设性作用,促进发展、保障发展、服务发展。山东省莱芜市钢城区审计局推行的精细化审计坚持由传统审计向宏观服务审计转变,向围绕发展搞审计,搞好审计促发展上转变,  相似文献   

17.
《中国监狱学刊》2009,(4):118-121
在构建和谐社会和监狱体制转型的时代背景下,劳动改造制度功能的完善和发展,不仅是延续劳动改造地位、传承劳动改造历史的需要,也是进一步完善中国特色监狱制度,提高罪犯改造质量的需要。目前,对劳动改造的功能要重新审视,对劳动改造面临的困境需要正确解读。可以预见,我国监狱劳动改造的未来走向是:劳动改造的组织形式由单一的企业型向生产组织形式多样化转变;劳动改造的实施由突出强制性、惩罚性向突出竞争性、教育性转变;劳动改造由单纯注重技能培训向培养罪犯的社会适应能力转变;劳动改造的管理由粗放向规范转变;劳动改造由封闭化向社会化转变;劳动改造的生产项目由室外逐步向室内转移;劳动改造的制度由零散向系统转变;劳动改造由体力劳动逐步向脑力劳动转变;劳动改造的评估和激励由片面向全面转变。  相似文献   

18.
宋华安 《法人》2010,(1):24-25
中国未来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靠什么——是投资还是消费?是制造业还是服务业? 在《新世纪周刊》成立20周年庆典间举办的“2009首届新世纪论坛”上,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试图对以上问题作出回答,并相信——以“发展方式转型为主线”的发展模式将是推动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关键因素,城市化将是这个转型中的动力和亮点。  相似文献   

19.
关于实现法制现代化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邓小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下,我国已进入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转型时期。经济模式的变革必然要引起上层建筑的变革。由于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那么,在上层建筑的变革中,法制建设要率先突破。在转型时期,法制建设的基本目标是,实现法制现代化。一、法制现代化的基本内涵现代化是与“传统”相对应的概念.它包孕着以下的涵义;现代化是一个时空的概念,它必须体现人们在特定的空间所处的时代新的要求;现代化是一个质量的概念,人类从传统向现代社会的过渡,意味着他们对落后、陈旧关系的否定,选择了更先进、更文明的规…  相似文献   

20.
世博会被称为经济、科技、文化等“综合奥运会”。对长三角这一面临转型的“经济高地”来说,上海世博会的机遇可谓“千载难逢”。分析人士认为,上海世博会将为刚刚走出金融危机阴影的长三角区域经济创造更多“增量”,并为长三角经济的转型升级和区域经济的一体化协调发展提供“动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