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从政治思想、哲学思想以及著作成果、讲学成就四个方面论述了黄宗羲的学术成就,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黄宗羲思想的现代价值.作者认为,黄宗羲的"新民本"思想,已经超越了君主专制制度下传统儒家重民、爱民、为民请命的旧民本范式,而开始走向民有、民主、民治、民主监督的新范式.黄宗羲哲学上建立了以"力行"为根本宗旨的实践哲学和"一本万殊,会众合一"的学术史观,可以启迪我们的开放性思维和兼容性思维,其批判求实精神及疾呼改革的理论勇气,也激励着我们今天坚持改革的决心和理论创新的勇气.  相似文献   

2.
黄宗羲的民本思想是其政治思想的重要组成。他的民本思想产生有其历史条件。明代中后期的商品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及明末清初的社会影响是其实践基础。黄宗羲民本思想内容丰富,主张“天下为主,君为客”,对封建帝王进行深刻批判,关注民生,提出“工商皆本”,揭示税费改革怪圈。他的切合实际、符合时代要求的真知灼见,不仅在当时有其影响,而且超越时空,在当代依然有其启示。  相似文献   

3.
正明末清初的思想家黄宗羲在《原君》中指出":后之为人君者……以为天下利害之权皆出于我,我以天下之利尽归于己……"古代权力中枢将天下视为私产,而地方官只是他派到各地的"牧羊人",异地为官的避籍制度根本目的,在于提防牧羊人偷羊。虽然避籍制度对防范地方官腐败、防止地方势力坐大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这种制度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封建政治的弊病,有时甚至起到了反作用。避籍制度是如何失灵的?当下应该怎么反思其缺陷?针对这些问题,本刊专访了中国社会科学院教授于建嵘,国务院研究室中国言实出  相似文献   

4.
浙学历代学人美于社会和谐的思想,如陈亮"上下相恤,有无相通"叶适"四民交致其用",王守仁"以天地万物为一体,黄宗羲"藏天下于天下"等观点,至今仍是作为有价值的思想遗产而得到相应的重视,必要对之加以进一步的剖析梳理.  相似文献   

5.
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提出了"君"的理想人格和必要条件.他的君臣分治论,提高相权,抑制君权,并赋予独立于行政机构的学校以议政权、监察权和一定罢免权.这是一种类似于西方君主立宪代议制的政治设想.但它与西方式民主在人民与国家关系的侧重点上,在国家领导者是为万民还是为特定阶级利益服务上,在是否在体制内对执政者进行经常性教育三点上有不同.这种中国式民主的模式,可以与西方式民主互补,从而创造出更高级的民主模式,使民主政治真正具有普世价值.  相似文献   

6.
思想政治教育哲学正在成为重要的学科研究领域,但是现有研究尚未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提供现代知识论哲学意义上的证成,同时存在着将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现代西方哲学流派与思想政治教育"拼凑"在一起的"两张皮"现象。思想政治教育哲学应该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知识提供"自然历史过程"意义上的知识证成,生成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和实践工作的价值信念。  相似文献   

7.
黄宗羲具有非常杰出的民本论思想,其天下万民为"主","万民之忧乐"为治乱标准诸观点将古代民本思想推向一个新高潮.但总起来看,黄宗羲的民本论由于其民本之民依然是臣民之"民",依然是神本之"民",依然是客体之"民",其民本之本依然是生存之"本",依然是经济之"本",依然是人治之"本",因此,依然只能属于传统民本论范畴.  相似文献   

8.
尚东涛  朱占江 《探索》2003,4(5):75-77
任何哲学理论都以"本体"为"基"而立,反本体论的后现代主义哲学同样有自身的"本体论承诺"."本体"作为人为了自身的存在而对世界"归一"的认识,与真理胶着在一起.对"本体"真之判定,如果在波普证伪理论的原则下,宜取新历史主义学派的夏佩尔的立场,即当"本体"在三大真理论视域皆为真时为真.据此,"本体"虽在融贯论和实用主义真理论视域内为真,但由于在符合论尺度下不为真而非真.这既表明后现代主义哲学反本体论倾向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又不表明这种倾向的全然合理性.因为,"本体"非真并不能对人对"本体"的需要构成否证.但"本体"非真的判定表明"本体"及哲学理论的归宿不是"科学",而指向人是其所未是之应是;"本体"及哲学理论的非惟一性,彰显着其内在的"宽容精神";哲学文本之"本体"理解的"一定之不定"的多样性,均具"合法性".  相似文献   

9.
人民性--毛泽东政治哲学的核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强 《探索》2004,4(3):45-47
政治哲学所要追寻的是那些隐藏于政治现象背后的机制和道理.毛泽东的政治哲学是极其丰富和很有特色的,其中人民、政党和政权的关系问题特别是"人民性"的问题是他政治哲学的核心内容;而关于政党的"中介"理论也是十分深刻的.  相似文献   

10.
目前几乎所有的著述都把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所提出的"先天下"观看作是一种"以民为本"思想,笔者认为这个说法很值得商榷.因为范仲淹所说的"天下"其实是"君天下"而不是"民天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