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胡平仁 《湖湘论坛》2010,23(2):24-27
法律政策学作为一门以法律和政策的关系为研究对象的新兴的边缘学科,大致产生于19世纪末,是法理学中继法哲学、法社会学、法经济学之后的综合性应用研究,是法哲学通向部门法学的桥梁。法律政策学的理论基础至少有两个:一是法律价值理论,这是法律政策学与法哲学、部门法学之间的纽带;法律政策学的价值论基础意味着法律的政策考量。二是法治理论,法治不仅是法律的准绳,更是政策的"金箍咒";法律政策学的法治论基础意味着为政策立法。  相似文献   

2.
西方自然法学派主要权利理论解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征汉年  章群 《思想战线》2005,31(6):37-44
社会法学派是现代西方法学派的主要派别之一,其本质是现实主义法学。权利理论来源于庞德的社会学法学,其基本理论主张表现为对过去法律权利制度的批判,重视“实际的法”而排斥“书本的法”。对其主要代表人物庞德、塞尔兹尼克和卢曼的权利理论进行解读,明确法律的任务或作用并不是创造利益,而只是承认、确定、实现和保障利益或权利,从而使法律成为调整和控制社会经济的有力工具,追求社会利益的最大化和社会秩序的条理化。  相似文献   

3.
法律行为是法哲学最基本的范畴之一,在法学理论中居于重要地位,但法律行为理论却是我国法理学中的薄弱环节,我国尤其缺乏对法律行为的性质、特征及法律行为的一般规律及基本模式的系统研究,不能为各部门法学研究具体法律领域的行为提供一般理论。同时,现有的理论与部门法理论又很不一致,这无疑会影响我国法律调整的效果,影响法治进程。如何使法律行为成为各部门法行为的共同上位概念,实现对部门法的指导,改变法理学与部门法学脱节的状况,为未来我国民法典法律行为制度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是当前我国法律工作者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4.
<正>本文以马克思的早期法律思想的形成过程为背景,展示这位人类思想的“泰斗”冲破德国古典法哲学的窠臼,走上唯物主义一元论的法学认识路线的演变及其意义。 一 近代德国古典法哲学思潮,是马克思主义法学产生以前西方法哲学发展的最高理论成就。反抗专制、追求自由的理性精神同软弱无力的妥协态度并存,构成了它的基本特征。这种两面性在康德和黑格尔的哲学中表现得尤为突出,他们把其法律观的革命性因素深深地隐藏在艰深晦涩的词句后面,显示出浓厚的思辩色彩。青年马克思所处的时代,正  相似文献   

5.
《公安研究》2009,(6):36-36
凌斌在《法学》2009年第1期撰文认为,思想实验在法学研究教学和实践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但是尚且欠缺自觉的理论反思。回溯其智识历史可以看到,从现代物理到古典哲学的各类研究中,思想实验都包含有工作假设、实验场景和逻辑演绎这三个要素,并且可以归纳为基本的实验类型和认知与修辞这两个学术功能。罗尔斯的切分蛋糕这一思想实验在法学研究中极具影响,这一实验的推理谬误和说理成功为理解思想实验的认知意义和修辞意义提供了出色的例证。对思想实验的解读和运用将进一步丰富法学思考和法律实践。  相似文献   

6.
林立 《人大研究》2002,(3):12-13
卢克俭同志是我省高级领导干部中一位德高望重、高风亮节、政绩卓著、理论著述厚重的人 ,这可以说是全省上下对他的一个共识。他的《思辨集》出版后 ,在社会各界 ,尤其在政界和知识界的高层 ,产生了极大的反响 ,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共鸣。这里 ,我就《思辨集》的理论价值、社会价值的定位和评价问题讲一点认识。《思辨集》是一部哲学研究的大文集。全书各篇都是对当代重大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所进行的哲学上的审度、思考和研究 ,是贯穿着作者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精神成果。它是由研究哲学转变到哲学研究的一个范例。哲学…  相似文献   

7.
凯尔森在对马克思、恩格斯相关著作的阐释中做出四个基本判断,即方法论的反规范主义倾向,新版本自然法学说的建构、无政府主义的乌托邦预言、科学名义下的道德批判论。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法学既承认现存法律规范的客观存在又主张超越于法律规范本身去思考法律问题,它摆脱自然法的本质先验主义而致力于从物质现实出发实现法的价值,从人类解放的角度探讨了没有狭隘性法律存在的社会前景的可能性,在科学分析社会现实的基础上实现了客观事实审视与理想价值追求的有机结合,这是凯尔森纯粹法学欠缺的理论取向,也是建构法学理论应该遵循的逻辑进路。  相似文献   

8.
当前刑事诉讼实践中产生"植入异化"现象之原因在于:诸多学者未在价值中立的立场上进行文明关涉,制造了研究思路中单纯的"路径依赖"问题——思辨法学和比较法学凸显;对策法学成为扮演立法者的角色路径;"相对合理主义"的态度不断升温。随着理论和实践之间矛盾的出现,此路径已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可尝试从文明关涉的源头入手,通过路径方法的突破来改变困境,实现从单纯的"路径依赖"到"发现法律"的方法转变。  相似文献   

9.
杨知文 《前沿》2013,(2):71-73
与部门法学相比,法理学侧重研究法律的一般性原理.在与法律实践的关系上,法理学应当“返回法的形而下”,理应体现出能够回应法律实践的能力.从知识和理论传统看,法理学对法律现象的阐释涵盖了价值、规范和事实三个维度.法理学课程与教科书体系应基于对法理学学科定位及其内容基本构成的认识编排.  相似文献   

10.
孙正聿先生所著的《哲学通论》围绕康德以来“形而上学何以可能”这一问题确立了前提批判的哲学基础理论:其一,思辨思维中,对常识和科学所以可能的“思辨原理”;其二,思辨思维中“思想前提”的思辨原理。二者构成了前提批判的形而上学原理。  相似文献   

11.
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理论向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为落实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会议精神,在教育和理论等层面值得研究的问题很多,如:如何解决智育和德育“一长一短”不协调发展的问题,如何正本清源,重新重视养成教育以及如何解决中国末成年人保护法律的缺失等问题。为此,本刊特邀有关理论工作者,从哲学、教育学、社会学、法学等角度进行理论层面的探索。 ——主持人 任建英  相似文献   

12.
阶级分析方法、价值分析方法和实证分析方法作为法学研究三种主要的研究方法各有利弊.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对法学研究提出了平衡各领域关系等新的要求.通过对从模糊理论到法学研究的“模糊”分析方法中法律中的模糊性、价值及相关问题的解析,同时结合相关社会现象实例评判“模糊”的思考方式和分析方法最大的特点是“有选择的忽略”,既不是“模式化”也非“糊涂”.本文由科普文章启发而论述得出的结论,是法学研究的“模糊”分析方法将作为法学研究方法有益的补充而日渐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3.
环境法是以传统法学研究思路按部就班建立起来的一个新兴法律部门。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是环境法的终极理想,这与传统法学在基本理论和法律实体上都存在着矛盾。为此,必须首先从意识形态上对法律基本理论进行重新审视。一方面要树立生态本位的法哲学理论,另一方面还应确立生态法律关系主体。  相似文献   

14.
法律与道德的关系是事关治国模式选择的一个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中国古代法哲学和西方法哲学(本文主要指自然法学和分析法学)虽然对此做了不少有益的探索,但由于它们的根本出发点是错误的,因而根本不可能科学地揭示法律与道德的关系。当今中国的治国模式正经历着从德治向法治的重大转型,这必然要求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法哲学的基本立场和方法的同时,重新审视和构建法律与道德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法伦理学如何可能——法伦理学的属性、使命和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伦理学是从法学与伦理学的结合点上发展起来的一门边缘交叉学科。近代以前 ,法伦理学没有独立的存在形态 ,它被包容在哲学伦理学这一大的门类之内。但对法律的道德思考一直就没停止过。 1 9世纪中叶以后 ,现实社会对法律的确定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实证主义哲学和职业法学家的出现 ,强调了对法的客观科学的分析 ,排斥法律中的价值因素。二战后 ,对人类灾难的反思和社会的要求 ,法律与道德的关系问题才又引起人们的关注。法伦理学因此具备了蓬勃发展的独立姿态。法伦理学的学科属性取决于它独特的研究对象和方法。它既研究法律的正当性问题 ;又研究法律中的正义问题 ;还研究新兴领域的法律和道德难题。与此对应 ,它研究的方法既要有思辨的哲学方法 ;又要有价值分析法和实证分析法 ;还要综合运用其他学科的方法。法伦理学的最大使命是对法律的道德批判  相似文献   

16.
卜芳 《前沿》2013,(21):68-72
近代大学的兴起源于中世纪罗马法的复兴。世界历史上第一所大学——波伦那大学就是从研究罗马法开始的。法学是研究法律这一特定社会现象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自19世纪以来,罗马法实际上已成为各国学者共同研究的对象。本文从罗马法的概念出发,系统地阐述了罗马法的产生背景和渊源,法学理论家所经历的时代、对现代法学研究以及对我国民法研究的重要意义。并根据我国的民法精神和制度,深入地比较和探讨了我国民法与罗马法的异同,同时进一步提出了如何更好地借鉴罗马法进行理论创新。本文为我国的法学理论精神和法律制定完善提供了历史依据,同时对我国的民法典的制定具有一定的理论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法经济学理论是一种全新的法学理念、法律思想,属于法哲学的范畴,在国外学界取得了蓬勃发展,但在国内的发展还比较滞后。本文论证了用经济学理论研究法律问题的可行性与必要性,继而尝试提出了法经济学的基本理论构架,最后用一个实际案例说明了该理论在法律实践中的具体运用。  相似文献   

18.
王雨辰 《长江论坛》2023,(3):16-26+2
我国学术界对西方马克思主义的解释史与接受史经历了从否定到肯定、从拒斥到接受的发展历程,这一发展历程与中国学术界秉承的哲学理念的变化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深入密切相关。西方马克思主义对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影响主要体现为促进了学术界对教科书体系的反思,以及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本质的认识、对新的研究论域的开启。真正实现我国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的价值和目的,需要我们立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化、民族化和时代化的宏大视野,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历史主义研究方法,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研究范式”,使西方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的理论资源。  相似文献   

19.
评价法学自始面临“价值评价客观化”这一理论难题,该难题的实质是如何处理事实与规范、存在与当为之间的关系。由于“价值评价客观化”同时涉及规范与事实这两个面向,因此通过类型思维来衔接规范与事实,实际上实现了价值评价的相对客观化。法律诠释学意义上的类型思维是将法律适用视为事实与规范的调适和等置的过程,这意味着从法律的目的出发,借助“事物本质”来比较事实与规范所表征的意义,进而建构规则体的意义脉络,使得价值评价奠基于这一“法律上的结构类型”。类型思维是在对概念思维和具象思维的批判中完成自身理论建构的,其认为前者失之于法律规范,后者失之于个案事实,而由于结构类型比规范更具体又比个案更抽象,因此弥合了规范与事实的张力并成为二者的中介。  相似文献   

20.
《权利法哲学研究导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权利问题是当代世界人文社会科学的基本问题 ,更是作为哲学和法学分支学科的法哲学的热点问题。“南京大学博士文丛”中的杨春福博士撰著的《权利法哲学研究导论》(南京大学出版社 2 0 0 0年 6月出版 )一书 ,首次从法哲学的角度对权利现象作了全方位的研究。书中将权利法哲学研究的历史划分为萌芽时期、古典时期和发展时期 ,着重分析了马克思主义权利法哲学的基本观点。在此基础上 ,著者构建了当代中国权利法哲学研究的宏观理论体系 ,包括权利本体论、权利价值论和权利运行论 ,并对之作了系统的论证。该书对于完善我国的权利理论 ,推动我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