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方明 《传承》2011,(24):60-61,67
以儒家思想为正统的中国传统思想对商人总持一种"贬低""轻视"的态度,这在明代之前的各种文学作品中可见一斑。然而,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人们的价值取向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商人的地位也随之提升,表现在社会地位的上升,人们对商人敬业精神和价值观念的肯定以及对他们经商途中所涉险恶给予的同情。以明代文学作品《三言二拍》为例,对此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2.
方明 《传承》2011,(9):60-61,67
以儒家思想为正统的中国传统思想对商人总持一种"贬低""轻视"的态度,这在明代之前的各种文学作品中可见一斑。然而,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人们的价值取向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商人的地位也随之提升,表现在社会地位的上升,人们对商人敬业精神和价值观念的肯定以及对他们经商途中所涉险恶给予的同情。以明代文学作品《三言二拍》为例,对此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3.
叶莉荣 《前进论坛》2010,(12):57-58
<正>徽商又称"新安商人",它与晋商不同,通常意义的晋商指的是山西省籍的商人,而徽商指的是古徽州府和从徽州府所辖六县走出去的徽籍商人,除此以外的安徽商人统称皖商。徽商萌生于东  相似文献   

4.
陈粒 《创造》2008,(1):66-71
广东商人在中国久负盛名,近年尤甚。早在明清时代,他们就和晋商、徽商同列十大商帮之中。当晋商、徽商相继黯然之时,广东商人不仅长盛不衰,而且越来越辉煌,现在已成为华夏最大的商帮之一。  相似文献   

5.
吴潮海 《今日浙江》2004,(21):44-45
如今,浙商作为具有鲜明浙江地域文化特色的企业家群体,具备了坚实的发展基础、深厚的经验积累和庞大的人才群体。那么,究竟怎样才能使浙商不仅能成为徽商、晋商那样具有广泛而长远影响的商人群体,成为人文内涵丰富的经济品牌,又能跳出古代商帮由盛而衰的覆辙,促使其长盛不衰?为此,总结反思并切实借鉴历代商帮兴衰的经验教训,就显得十分必要。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徽商、晋商兀然崛起,一个历经300年而不衰,一个更是称雄500年而不弱,实在是商界的奇迹。徽商,又称新安商人、徽州商人或“徽帮”。它是旧徽州府籍商人或商人集团的总称。徽人经商,源远…  相似文献   

6.
期刊浏览     
活跃的温州在中国历史上,出现过晋商、徽商和浙商,地域和文化的差异造就了他们不同的经营模式。今天,这些地域的商人仍然举足轻重,其中温州商人被认为是现代浙江商人的代  相似文献   

7.
商人的逐利性决定了他们为了追求利益而采取违法、违道德等手段,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设产生极大危害,违法行为自有法律惩处,但违道德行为却无从处理。通过考察我国古代十大商帮之首的徽商可以发现,徽商普遍具有诚实信用、重义轻利等优良商业品质,能够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徽商对商业道德的建设,对我国现代商法产生诸多启示。我们有必要将一定限度的商业道德法律化,有助于引导企业合道德化经营,维护市场秩序,推进供给侧结构改革;在将商业道德法律化时应以规则性条款为主,以原则性条款为辅;重视行业协会、充分发挥其商业道德自律功能;加强商业名称保护力度,提高商人商誉意识。  相似文献   

8.
徽商与儒学文化安徽大学钱耕森,郭振香徽商历史悠久,人才辈出,自唐宋以降,代不乏人。明清之际乃徽商黄金时期。在这一时期里,它以雄厚的财力和强劲的竞争力匹敌于晋商、闽粤舶主、江淮商人等,从而独占鳌头,赢得时人绝称。徽商以其勤慎明敏的经营作风和“达则兼济天...  相似文献   

9.
于光荣 《湖湘论坛》2005,18(3):31-33
先秦文学是我国文学光辉灿烂的源头,中国商人文学作为中国文学中的—部分,在先秦文学中就开始了。先秦文学中主要写了两类商人:一类是曾经做过商人的政坛人物,一类是社会上的普通商人。先秦文学中所描写的商人体现出了诚信、智能、好利和勤劳的价值观念,先秦文学对后世描写商人的文学作品具有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儒商一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部分国人是看了电视剧《儒商》才知道商人中竟有懦雅这一脉。其实,“儒商”早已久远。明清两代徽商曾走遍天下,历史上那个出产文房四宝和宣纸的土地一直崇尚儒学,所以徽商多有文化,那种以商养学、以商从文之传统使得本分劲十足的徽商加上了“儒”之桂冠,并显得格外高洁。儒商虽说久远,但《儒商》拍得过于一般,编  相似文献   

11.
邹壮云 《求索》2011,(8):185-187
"三言"是冯梦龙的代表作,小说主要描绘了明代中后期的社会政治状况,生动地刻画了当时社会上各种人物的生存状态。"三言"中文士和商人的关系比之以前有了很大的改变,他们之间有着共同的利益与追求,彼此进入了对方的生活领域。造成这种士商关系的原因主要在于明代的政治经济和思想上所具有的时代特点,从"三言"中审视明代士商关系能让我们更好地认识明代文人的特色,让我们能更为清楚地认识传统文化中的文人和商人的情感世界,更深刻地理解明代文人和商人的人生价值观。  相似文献   

12.
明清时期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商品流通领域扩大,商人十分活跃,逐渐形成了商帮。著名的有徽商、晋商、江右商、洞庭商、山东商、陕西商、广东商、福建商、龙游商、宁波商等十大商帮。商帮的出现,是我国商品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志。在明中叶嘉靖万历年间(1522~1620),十大商帮中最活跃的是洞庭商、徽商和龙游商。当时社会上流传着两句谚语:“钻天洞庭遍地徽”、“遍地龙游商”。这反映洞庭商人、徽州商人、龙游商人遍布全国并雄踞商界的事实。龙游历史上为姑蔑文化发祥地,更是“入闽要道”,“金衢处徽之冲”,为古代重要盐道饷道,“通浙孔道,馈饷之…  相似文献   

13.
易继苍 《传承》2010,(10):50-51
买办的概念,在中国很早就有了,明代对为宫廷供应商品的商人就称为"买办"。但是,在旧上海,买办是人们对替外国资本家在中国市场上服务的中间人或经理人的称谓。买办是当时的一个特殊商人群体,具有洋行的雇员和独立商人的双重身份,"买办大亨"虞洽卿就是其中的重要代表。  相似文献   

14.
鲁商始于西周至汉代,发展于隋唐而至宋元,完形于清末、民国时期.明代以前,山东商人大多是单个的、零散的,经商活动各自为战;清末民初,商会兴起,鲁商成为有组织的地域商帮,并且形成了一套较为系统的商业文化,鲁商真正形成了.  相似文献   

15.
十六世纪的明代社会,"弃儒就贾"的风气日益显著,个体生活的需求开始受到重视,社会上逐渐产生了"崇商"的意识和氛围。商业文明使平民化的精神文化生活变得活跃、多元,以商人和平民阶层作为主要消费者的文化市场正在逐步形成。同时,商人在平民文学和世俗文化中的形象和影响也趋于正面化,为弃儒就贾、士商相混的明代社会作了生动的注脚。  相似文献   

16.
程鑫武 《台声》2014,(8):92-92
走进黄宏洲先生的办公室,犹如进了中国徽商时代,商人的会客场所。黄宏洲先生是台湾嘉义人,合肥市台湾同胞投资企业协会第四任会长、昆山宏儒工程有限公司副董事长、合肥非凡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合肥安宏节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千禧年前后回到大陆,事业涉及环保、机电、房地产、酒店和体育事业等方面,足迹遍布祖国大江南北。  相似文献   

17.
略论徽商、徽文化及其时代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徽商的崛起是我国商业发展史上的一个奇迹.人地矛盾引发的生存危机是徽商产生发展的直接动因;"贾而好儒"是徽商雄踞商界的深层奥秘;"诚信贾道"是徽商成就奇迹的重要法宝.徽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华夏百花园中的奇葩.中原文化是徽文化形成发展的根基;徽派建筑是徽文化最富魅力的杰作;徽式教育是徽文化光彩夺目的亮点.深入研究徽文化,弘扬徽商精神,具有"鉴今益世、医疴澄宇"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石帮 《协商论坛》2007,(8):57-58
1、晋商学而优则贾十大商帮中最早崛起的就是山西商人。历史上,山西商人称为晋帮。其历史可以追溯到周朝的晋唐时期;但真正崛起于明代(1368-1398年),至清乾隆、嘉庆、道光时期已发展到鼎盛,晋商是明清时国内最大的商帮,前后长达500余年时间。晋商足迹不仅遍  相似文献   

19.
晋商和徽商有着各自独特的经营管理方式。在资本管理上,晋商的股份制产权清晰且有效率,而徽商资本更像是集体产权,产权不清晰;员工激励机制方面,晋商商号实行顶身股制,徽商商号主要采取职位升迁、薪金提升的方法 ;晋商账簿通过改进后逐渐使用"龙门帐",徽商账单由收、付、结存三项基本内容组成;在进行内部监督时,徽商主要依靠族规家法,而晋商主要依靠正式的制度。但是晋商与徽商都把儒家的义利观奉为营销活动的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20.
聂红菊 《前沿》2009,(9):192-195
汪直作为明代倭寇现象的核心人物之一,一直以来备受关注。人们对其毁誉参半,这使得明清小说中对汪直形象的塑造出现了多样化,汪直有通倭海盗,汉奸走狗,好汉商人,海上帝王等多重形象。透过小说中汪直的复杂形象,也可看到当时一部分知识分子的思想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