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白杨林 《党课》2012,(17):108-109
如今互联网已经成为民众工作和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广大网民的“精神家园”。然而,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网络谣言”这一怪胎也层出不穷,似毒品一般误导着网民,不但降低了网络公信力,污染了网络环境,有的甚至已经影响到国家形象,给网民、互联网企业和社会造成巨大伤害。  相似文献   

2.
宋国力 《奋斗》2007,(1):50-51
“网络既是天使,又是魔鬼”。不仅国外青少年有这样评价,中国年轻人也有同样的感受。说它是天使,因为它给青少年打开了一扇通向知识海洋的窗户。说它是魔鬼,因为它也有暴力和色情等不良内容。对于互联网的双面性,中国的孩子和父母们开始有所警觉和应对的准备。时下,网络正在改变着中国公众尤其青少年成长的社会环境,以及人际交往方式与准则。如果借用年轻人的话说,“上网,已经成为学习、生活的一部分,与睡觉、吃饭同等重要。”但是,“过于沉迷网络”、“过于信赖网络”、“过于衷情网络”,正在对成长中的青少年发生影响,目前“网络成瘾”已经成新生代发展进程中的一道难题。释解这道难题,需要我们从文化、价值、方法、态度、技术等多层面、多视角、多领域进行一次观念冲浪。  相似文献   

3.
网络已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尤其是现在的年轻人,能够娴熟地运用先进工具,这当然是好事。但是,他们对网络简直太迷信了,不信“书”,不信“人”,只信“网”,无论查证什么资料,都以“百度”为准。  相似文献   

4.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普及和发展,未成年人网络成瘾的问题日益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社会各界纷纷献计献策,希望这些迷恋网络的孩子能回到校园、回归正常的生活状态。然而,应试教育的快乐缺失、理性缺失、信任缺失和成年人缺位,使校园失去了它应有的价值和魅力。因此,当务之急是尽快转变我们的教育理念,并从根本上为未成年人的成长创造良好的学校环境及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5.
在互联网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传统的有组织犯罪与网络犯罪不断融合,有组织犯罪的网络“分割化”趋势凸显。在该趋势影响下,网络有组织犯罪出现了嬗变,表现为组织特征的部分消解和行为特征的网络分解,给司法实践中网络有组织犯罪的治理带来挑战。有必要完善对有组织犯罪的评价模式,秉持网络“分割化”趋势下有组织犯罪是传统有组织犯罪的嬗变发展的立场,推动“打早打小”刑事政策更好适用于网络“分割化”趋势下的有组织犯罪治理,修正有组织犯罪组织认定标准,由此来构建精准高效的网络有组织犯罪治理模式。  相似文献   

6.
晓军  何择 《纪检与监察》2003,(11):30-32
在互联网日益普及的今天,人们足不出户便可实现很多的日常所需。不过,通过网络预防职务犯罪还是件新鲜事。如果你有机会点击由新密市预防职务犯罪办公室主办的“新密阳光政务网”,还是会让你耳目一新。他们通过“政务公开”、“服务与监督”、“网上举报”等栏目和内容把预防职务犯罪工作搬到了互联网上,为广大群众搭建了政务公开和监督的平台。  相似文献   

7.
互联网信息量大、传播速度快,人人可成为接受者和发送者,但其内容良莠不齐,难以监控和筛选,而它超出想象的刺激性和娱乐性,又极易使人上瘾,无节制沉迷其间。网络成瘾者对网络有一种强烈的心理和行为依赖,他们渴望上网,离开网络则烦躁不安、情绪低落。一般来看,网络成瘾可分为网络交友成瘾、网络游戏成瘾、网络色情成瘾、网络信息收集成瘾,等等。  相似文献   

8.
快乐大叔 《党课》2010,(13):98-99
有人说如今的中国进入到了一个“平民英雄”的时代。何谓“平民英雄”?即从民间冒出来的“专家”“名人”,说他们是“草根英雄”也可以。网络上就不说了,以“芙蓉姐姐”为代表的“网络名人”如雨后春笋铺天盖地。  相似文献   

9.
《党课》2011,(14):4-15
在互联网时代,“黑客”“网络攻击”等名词已耳熟能详,而“网络战争”也随着各国加紧筹备自己的“网战正规军”而从幕后走向前台。近日,美英等国相继公开自己的“网络战争攻略”,“网络战争司令部”更是像沃尔玛分店一般快速在各国成立,眼见一场全球范围内的“网络战争”悄然打响。  相似文献   

10.
简论网络成瘾对大学生的危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网络成瘾的主要表现形式为:网络游戏成瘾、网络聊天成瘾、网络色情成瘾、网络影音成瘾、网络制作成瘾.这些新情况已经严重地威胁着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成为他们人际交往的巨大障碍,影响了他们的正常学习和生活,冲击着他们的道德品质和道德行为的正常社会化,甚至诱发他们走向网络犯罪的深渊.  相似文献   

11.
这是一群职场精英,拥有不俗的收入和优渥的生活条件。当“衣食无忧”已经不能注脚他们对“小康”的理解,那什么才是他们眼中的“小康”呢?  相似文献   

12.
在移动互联网全面进入人们生活的今天.无论是购物、买车票.还是打车、看病.网络都给我们带来了极大便利。然而,对于为数不少的“脱网人群”来说,他们却或无法享受这种便利.或在进入主流网络生活时障碍重重。截至2013年底.中国网民规模达到6.18亿.  相似文献   

13.
《党课》2011,(8):24-24
“十一五”期间,我国网民规模跃居全球第一,宽带普及率接近100%,互联网建设有力地促进了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人们生活方式的变革。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10年12月,全国电子商务市场交易额逾4.5万亿元,同比增长22%。但与此同时,网络诈骗、网络钓鱼、网络传销等也在危害着网络安全和社会经济稳定。  相似文献   

14.
当今时代是互联网时代,互联网深刻变革了人类社会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也改变了社会治理方式。面对互联网时代,党的各级领导干部要学网、懂网、用网,大力提升网络知识、网络技能、网络政治、网络舆情和网络安全等方面的素养,善于运用互联网开展工作,全面增强网络执政能力,既要“政治过硬”,又要“本领高强”,为推进新时代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5.
互联网的仿真性以及其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信息极易成为精神空虚大学生的精神寄托,从而出现网络成瘾症状。将大学生带离网络成瘾泥潭,需要高校积极引导大学生适应大学生活、整合高校资源为学生服务,社会营造脚踏实地、勇担责任的风气,家庭建立平等、相互尊重的亲子关系,大学生树立大学生活的信心与应对困难的勇气,通过四方共同努力,多方发力,促使大学生科学使用互联网,勇敢面对现实挑战。  相似文献   

16.
略论编辑的网络信息"拉出"意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汤兴华  邓力 《探索》2005,(2):191-192
网络的出现,为编辑提供了一种新的信息获取渠道。编辑既是网络信息的接收对象又是网络信息的整合和再传播主体。网络信息包容了大量正效信息和负效信息,编辑对网络信息的接收整合要有一个科学合理的取舍选择,其选择的前提在于建立以“避害”与“趋利”为核心的“拉出”意识,在于建立通过网络信息获新、获真、获知、获乐、获利的意识。  相似文献   

17.
互联网的出现,极大地改变了我们整个社会生态,网络媒体也正越来越影响着人类的政治领域。文章分析了“网络政治”的特点及对地方人大工作的影响,提出要重视“网络政治”背境下的地方人大制度创新要重视网络民意,构建网络政治沟通平台;拓展网络空间,畅通网络政治监督渠道;关注网络参与,丰富网络政治参与载体;加强网络宣传,构建网络公民政治文化;运用网络技术,降低人大工作运行成本。  相似文献   

18.
网络语境下“意见领袖”在理论传播中的角色与作用发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意见领袖”作为信息传递两级传播的重要角色,他们以较高的理论素养和宽阔的视野以及强烈的社会贵任感,在党的理论传播中,在网络舆情生成、发展历程中发挥着启动者、组织者和引导者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理论与当代》2010,(7):55-56
高赛在5月16日的《光明日报》上撰文指出:“你如果不懂锐词,在互联网上简直没法活。”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张颐武说,“过去只有报纸或者权威传播工具才能造词,现在在互联网上,只要网友设想出好玩的新词,互联网上就会有很多人在义务传播,这个词会一下子传得很快。”“楼歪歪”、“躲猫猫”、“山寨”……互动百科对于“锐词”的解释是这样的:“锐词可理解为新锐网络热词的缩写形式,是由极富天才创造力的互动百科网友编写而成的。  相似文献   

20.
互联网的开放性和隐蔽性,在给正常利益诉求提供顺畅渠道的同时,也为一些不正当手段提供了土壤。一旦这些空间为“网络推手”、“网络水军”所占据,成为他们牟取不当利益的手段,“民意病毒”便会无节制地滋生蔓延。所谓民意病毒指的是一些带有不可告人目的的人或组织利用网络身份,充当网络民意煽动不明真相的群众的负面情绪,引发事端。“民意病毒”利用和裹挟健康民意,不仅伤害广大网民的感情,也损害网络民意表达的健康肌体,不利于互联网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