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3D打印时代     
《检察风云》2013,(9):96-96
2013年3月5日,武汉光谷诞生了国内第三家民营3D打印照相馆,可帮助人们完成“自我”的复制。最近,前来3D记梦馆参观的市民络绎不绝。  相似文献   

2.
3D打印行为的著作权规制:旧瓶能否装新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著作权法作为主要规制传播行为的法律,每当新传播技术得到普及时,就面临如何在新技术条件下进行权利配置的问题。3D打印技术的发展和成本的降低,使得立体物能够被3D打印设备的使用者所轻易扫描和复制,由此引发了关于3D打印对象的可版权行和打印行为的合法性讨论。但由于3D打印技术的行为也并未在著作权领域产生新的法律关系,因此通过对现有规则的类推适用和已有判例的解释经验,仍然能足够解决3D打印行为带来的著作权问题。  相似文献   

3.
正随着3D打印机从工厂走向桌面,3D打印越来越受到关注,普通消费者因3D打印机能在家中实现自己的创意设计兴奋不已,产业链上的厂商则对其带来的巨大商机跃跃欲试。而对于3D打印中涉及的法律问题,知识产权界也作出了热烈的回应。如同对"3D打印技术将成为引导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技术之一"这样的观点持有不同的意见一样,3D打印所涉及的知识产权问题能否在现有知识产权制度下得到妥善解决也有不同的观点。但总体而言,我们认为通过解释、  相似文献   

4.
3D打印技术作为最先进的一种制造方式,本文介绍了3D打印的概念与原理,对3D打印技术对物证技术带来的机遇进行了论述,通过文件检验和枪弹痕迹检验两个方面阐述了3D打印技术带给物证技术的挑战.  相似文献   

5.
正3D打印技术发展与知识产权制度变革论坛综述随着3D打印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桌面化,3D打印可能带来的知识产权问题越来越受到业界的关注。2014年9月26-27日,3D打印技术发展与知识产权制度变革论坛在武汉召开,该论坛由中国知识产权法学研究会,华中科技大学中国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理论研究基地,华中科技大学法学院,华中科技大学材料与工程  相似文献   

6.
李陶 《科技与法律》2015,(2):322-338
3D打印技术作为工业4.0中实现"智能生产"和"智能工厂"的方式,是促进我国制造业转型的重要路径。通过对德国政府应对3D打印技术发展所制订的科技政策和法律政策的分析,欲促进我国3D打印技术快速发展,提升我国3D打印产业的国际竞争力,首先,应通过制定和完善与3D打印有关的科技政策,引导科研资源和资本向3D打印产业分流;其次,应通过对现行相关法律的解释、归纳和演绎,寻求应对3D打印技术发展的法律适用的空间;此外,在政策的制定与法律适用的过程中,需要选择符合我国国情的3D打印技术保护标准和创新发展之路径。  相似文献   

7.
3D打印中的知识产权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3D打印带来的知识产权问题主要是其打印模型的法律性质及相关的"复制"与"合理使用"问题。3D打印实质上是一种制造,其"打印"出的"产品"不是一般知识产权法意义上的"复制品",是载有知识产权的有形物品。因此现有知识产权法中的"合理使用"制度不能简单套用于3D打印中。目前状况下现有知识产权制度基本上可以处理3D打印中出现的知识产权问题。当下3D打印带来的挑战主要是:出于个人经济利益之目的,未经权利人许可而使用了权利人的智力成果,  相似文献   

8.
人类操纵原子和分子的新能力带来了制造业的颠覆性革命:3D打印。该技术的成熟发展与运用,不仅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与生产周期,更因其生产门槛较低而易为普通民众所掌握。不过,正是由于3D打印技术的这一特性,使得其在刑侦领域中也衍生出正负两极的效应。一方面利用3D打印技术对犯罪现场的打印与复原,可以令犯罪调查活动更为直观与形象;但另一方面,3D打印技术在枪支打印方面暴露出的弊端,则可能造成枪支的泛滥,使之成为刑事犯罪的潜在帮凶……  相似文献   

9.
半月书讯     
创客:新工业革命作者:安德森(美)译者:萧潇出版:出版中信出版社关于本书中的3D打印技术,我们可以这样简单的介绍:用电脑设计一个模型,比如一块砖头,然后通过3D打印机,这块砖头就被打印出来了,注意,不是在一张纸上被打印出来了,而是实实在在的打印出了一块砖头。从小的方面说,这本书涉及制造业的未来;从大的方面来说,这本书所谈及的话题和中国企业的  相似文献   

10.
3D打印技术预示着“工业4.0时代”的到来.如今,这项技术已在诸多领域得到初步应用并且成效显著;然而,该技术在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挑战着现有专利制度.3D打印专利侵权判定适用避风港规则与网络环境下著作权保护适用避风港规则在适用目的、适用模式和法律依据上具有一致性;因此,避风港规则的移植是可行的.3D数字模型共享平台援引避风港规则实现免责的理论前提是3D数字模型属于作品,并且其著作权应当属于专利权人;其适用条件包括3D数字模型专利权人已经发出了合格的通知,并且3D数字模型共享平台尽到了合理注意义务.  相似文献   

11.
论规制3D打印的法政策框架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迅速崛起的3D打印技术为全球制造业供应链带来颠覆性的变革,向世界呈现出一幅具有个性化、民主化、数字化等特质的潜在生产模式蓝图。3D打印技术有助于我国实现由"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转型,但同时也带来包括知识产权、创新模式、技术标准、竞争政策、环境保护、产品责任等一系列问题。在剖析了3D打印产业发展对现行法律制度带来的冲击基础之上,试图为我国政府实现科学有效的监管与规制提供一个概括性的法政策框架建议。  相似文献   

12.
以设计制造民主化为特点的3D打印开源硬件,在带来多元经营模式、降低研发成本等利好的同时,亦产生增加侵权风险、模糊违法界限、难以追究责任等法律困境,对现有知识产权制度提出严峻挑战。在现有法律制度基础上,构建符合3D打印开源硬件社区需求的知识产权许可私人秩序,成为当务之急。研究表明,开源软件许可的“附解除条件的版权授权”架构较为成熟;针对开源硬件设计中的专利障碍,采取具有比较优势的“专利权平和条款”的专利许可架构。两者共同构成3D打印开源硬件知识产权许可的支柱。  相似文献   

13.
3D打印技术在改变制造业基础设施的配置、原材料的供应链和产品销售模式的同时,也对现行专利法律制度形成了冲击和挑战。在3D打印技术领域,如何在激励创新与防止潜在的非法复制之间实现平衡,廓清合法的"修理"和不合法的"再造"之间的界限以及以"非生产经营目的"的个人打印是否构成侵权等问题亟待专利法律制度的回应。面对3D打印技术带来的机遇与挑战,立法者应重新审视《专利法》的制度基础,在平衡技术革新和其他社会、经济价值的基础上,推动3D打印技术和专利法律制度间的互动演进式发展。  相似文献   

14.
2013年10月28日,英国警方发现首宗疑似3D打印枪支案,全民为此恐怖。实际上,3D打印在为工业设计、医疗和航天等领域带来不可比似的技术变革的同时,频频挑战法律界限的情况已不是第一次。  相似文献   

15.
随着3D打印的发展和普及,一些相关的法律问题也开始浮现,尤其表现在对知识产权的冲击,如果不加以及时规制,将会逐步发展到法律难以控制的地步.本文以此为立足点,从对3D打印与传统打印界分的研究出发,进行实践调研其各方面运用情况和现实的生产范围情况,分析3D打印对现行知识产权法的冲击,通过思考科学技术与法律制度相互关系,研究相关的调整思路和修正措施,分析如何切实完善对3D打印的法律规制,为立法、司法和执法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3D打印(3D printing)已逐渐成为普通民众耳熟能详的一项热门技术.相较于传统技术而言,3D打印技术无需机械加工或借助模具,即可将计算机中的设计蓝图转化为任何形状的实物客体.通过该技术的运用,不仅有效缩短了生产周期,更可全面提升生产效能.飞速发展的3D打印技术,在其自身笼罩了一层“造物于弹指之间”的魔幻色彩同时,其应用范围更是横跨汽车、航空、航天、医疗、工程、设计、刑侦、军事、珠宝、服饰等诸多领域.  相似文献   

17.
最近一个又一个自杀者的报道见诸报端,无论是韩国影星还是我国媒体工作者,她们的死似乎给这个秋天增加了几分萧瑟,在人们的心头压了几块沉甸甸的石头,有种憋闷到窒息的感觉。  相似文献   

18.
正最近,江苏省昆山市居民小王在自己家里抓住了一个小偷曾某。令他意想不到的是,这个小偷竟然已经在他家的阁楼上住了3个月。此事爆料后,这个小偷被网友戏称"最牛小偷"。原来,这段时间,小王总是感觉家里的钱财不断丢失,但每次检查下来,家里的门窗都是完好无损的,家里其他人也没动过丢失的那些财物。2014年5月29日凌晨,小王回家开门时,发现门被  相似文献   

19.
伴随着3D打印技术如火如荼地大跨步迈进,其可能引发的知识产权风险也随之浮出水面:3D打印技术轻松复制、共享、修改的功能,以及这些功能所打印出的产品,引发了与著作权法、专利法、商标法和反不正当竞争法等法律法规的兼容性与风险性问题。如果不对3D打印过程中的相关知识产权风险进行防范,将不可避免地出现新型“盗版”的流行,并会对已有的知识产权制度和形态产生一定冲击。但是,主导国际知识产权“游戏规则”制定的发达国家,往往对知识产权过度保护,这又可能会引发新的“道德危机”。随着旧制度的消亡,新的知识产权正呼之欲出。  相似文献   

20.
最近一篇夺人眼球的报道,《范冰冰保镖上演“全武行”》(2007年5月7日《青年报》)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并且在新闻传播界又一次引发了对记者采访权和人身权保护的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