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0 毫秒
1.
浅谈邓小平的稳定观张月泉邓小平的稳定观,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包括邓小平关于稳定在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性的观点,以及如何保持和发展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主张。90年代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展的关键时期,同...  相似文献   

2.
把稳定与发展作为治国安邦之道中的最为基本的战略方针之一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前提和目标,是邓小平同志总结国际国内正反两个方面的经验得出的科学结论。当前,我们深入学习和领会邓小平同志的稳定与发展思想,维护国家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努力实现我国跨世纪的宏伟目标,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稳定观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深刻而丰富的内容,不仅包括政治稳定,还包括经济稳定、社会稳定、领导集体稳定,以及外部国际环境的稳定等。在邓小平的稳定观中,政治稳定主要是指我们国家在…  相似文献   

3.
浅析邓小平的矛盾观卢昌健邓小平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中,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的矛盾学说,并使之成为指导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本文试图从“改革就是解放生产力”、“稳定压倒一切”、“共同富裕’等著名命题中,探讨邓小平矛盾观的动力论、协调...  相似文献   

4.
邓小平的农村稳定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小平的农村稳定观是关于农村稳定的战略地位、农村稳定的逻辑蕴涵和农村稳定的实现路径的有机统一。研究、学习邓小平的农村稳定观,对维护农村乃至全国稳定,以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洪江 《前沿》2002,3(2):8-11
稳定的思想在邓小平理论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 ,邓小平从多个角度给予了全面论述 ,本文试从邓小平稳定观的哲学意义入手 ,论述他的政治稳定、经济稳定、社会秩序稳定和世界局势稳定思想 ,并论及他的稳定观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作用。  相似文献   

6.
历史实践主体与历史价值主体的统一——邓小平人民观的理论特色蔺淑英人民观是一古老而又崭新的话题。邓小平同志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实践中继往开来,形成了自已的独具特色的人民观,即将人民群众看成是历史实践主体与历史价值主体的统一。研究邓小平同志的人民观,对于...  相似文献   

7.
王烨 《前沿》2005,3(4):3-5
邓小平发展机遇观是在对本国历史反思、对国际局势洞察的基础上形成的;其前提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核心是抓住机遇,发展自己,发展经济;要把握好邓小平发展机遇观,就要处理好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邓小平发展机遇观对树立科学发展观和科学机遇观以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都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看邓小平的实践观张洪齐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实践的唯物主义,实践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内容。邓小平同志创立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使其富有新的时代气息,体现新的时代精神。邓小平同志的实践观...  相似文献   

9.
高汝伟 《前沿》2004,(1):16-19
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的历史条件下 ,邓小平将社会稳定置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体布局中 ,创造性地论述了保持社会稳定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以及社会稳定的基本内容、维护社会稳定的有效方式 ,形成了完整的科学理论体系。认真研究与学习邓小平的社会稳定观 ,对于保持我国社会的长治久安 ,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步伐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义时期,还要不要讲政治?什么是政治,怎样讲政治?邓小平都作了明确的回答和深刻的论述,为我们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中坚持社会主义道路指明了前进的方向。邓小平政治观的内容十分丰富,并具有鲜明的结构和特点。它包括国体观、政体观、统战观、廉政观、治乱观人才观人权观、国格观、政治领导观、政治教育观、政治纪律观、政治体制改革观、政治发展观、国际战略观等内容。今天学习邓小平的政治现,对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所谓政治,就是四个现代化”。这是邓小平…  相似文献   

11.
邓小平的社会主义观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脱首创同志在《论邓小平同志的社会主义观》的来稿中认为,建设社会主义就是要大力发展生产力是邓小平社会主义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为:第一,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目标决定了建设社会主义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  相似文献   

12.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人民观──学习邓小平关于人民观的论述吴秉元邓小平同志在社会主义时期,特别是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结合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对马克思主义人民观作了许多新论述.坚持、继承和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人民观,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  相似文献   

13.
论邓小平的富裕观张友春富裕观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的重要发展,全面理解邓小平的富裕观,对于我们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笔者现就邓小平的这一思想作一粗浅的探讨,以就教...  相似文献   

14.
论邓小平社会主义民主观的科学内涵聂月岩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民主观,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国内研究邓小平特色理论的论著很多,但民主方面较之经济等方面相比尚显薄弱。因此,学习和研究这一课题,对于推动我国民主政治建设和两个文明建设,具...  相似文献   

15.
在领导工作中要始终坚持邓小平的人民观张昌平一邓小平的人民观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基石邓小平同志的人民观,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为人民谋利益是我们事业的出发点和目标、邓小平继承了毛泽东同志关于“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并且从社会...  相似文献   

16.
论邓小平的知识分子观刘民渡邓小平同志的知识分子观,是对马克思主义知识分子理论的继承和发展,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组成部分,是新时期党的知识分子政策的理论基础。深入学习邓小平的知识分子理论,对于贯彻执行党的知识分子政策,做好党的知识分子工...  相似文献   

17.
认真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正确处理好民族关系,是推进民族地区改革、发展、稳定的重要前提。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楚雄州的民族工作在州委、州人民政府的直接领导下,在上级主管部门的指导下,坚持以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为指针,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民族观育人,遵循稳定压倒一切,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和州委的工作思路,切实帮助各少数民族加快经济文化发展,使楚雄州始终保持着经济发展、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可喜局面。回顾我们的工作,其主要经验是:一、坚持马克思主义民族观的教育,使团结稳定工作…  相似文献   

18.
邓小平是一个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邓小平的马克思主义信仰观,包括对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功能、原则、特征、发展动力等一系列问题的认识,核心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信念问题。在改革开放新形势下,以邓小平的马克思主义信仰观为楷模,加强干部群众的信仰观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论邓小平的理想观徐久刚邓小平同志不仅是一位讲实话、办实事、鼓实劲、求实效的杰出的现实主义者,还是一位具有伟大共产主义理想的坚定的理想主义者。从邓小平在新时期关于理想的诸多论述中抽象而成的理想观,构成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  相似文献   

20.
民族工作是统一战线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邓小平同志的民族观,是邓小平同志给我们留下的宝贵财富,学习他的民族观,是我们理解运用邓小平同志的民族理论,做好民族工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服务的重要思想基础。一、邓小平民族观的基本内容由邓小平同志创立,包含了我们党和人民集体智慧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族理论,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包括:关于在社会主义时期,我国各民族早已形成了平等、团结的新关系的观点;关于我国之所以能够形成平等、团结的新型民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