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 毫秒
1.
从历史逻辑看,是先有现代民主政治与国家民主,后有现代政党与党内民主,党内民主是国家民主的泛化或借喻。在不同国家,历史传统、政党一国家一社会关系、政治理念不同,政党观念存在“国家机关说”、“社会团体说”、“国家一社会中介说”之别;国家民主与党内民主之关系,在理论上也存在“一致说”、“无关说”、“修正适用说”之分野。二战以...  相似文献   

2.
罗莎·卢森堡关于无产阶级政党建设的理论包括:党必须把日常的斗争和社会主义最终目的统一起来;人民群众需要自己的革命领袖,领袖也必须依靠群众,充分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和发扬党内民主,是克服党内官僚主义的有效途径;党的集中制应该建立在民主的基础上,应该以充分发扬党内民主为前提.今天,我们重读卢森堡关于无产阶级政党建设的理论,仍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美国两党间的政治极化已成为当代美国政治的一个显著特征,其中又以国会中的政党极化表现得最为突出。从结构性视角来看,导致国会中政党极化的主要原因是:首先,越来越多意识形态激进的议员进入国会,同时部分议员发生了"适应性调整",不断向意识形态光谱的两端移动。其次,国会自身的制度变革尤其是议事规则和程序上的变化,客观上对政党极化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再次,国会中的多数党领袖主导着立法议程,他们不断强化政党纪律,致使国会中"政党投票"愈加频繁。最后,国会中政党领袖自身的不断极化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在充满不确定性的特朗普时代,"否决政治"将成为美国政治生活的常态并持续下去,其未来发展趋势及影响值得我们关注。  相似文献   

4.
民主党和共和党的初选是美国选举过程的重要环节。它兴起于进步主义时期,以公开化和民主化为主要目标,但在20世纪70年代改革之后才居于主导地位。目前,美国两党形成了激进的直接初选模式。它以将决定候选人归属的政党核心权力下放给选民为主要特征,贯彻抑制政党的理念。它是分权型、理念型、中间型政党的主要制度基础,使两党内部治理民主化、规范化和程序化。它也影响了美国政党政治,使政党内部事务公开化、政党结构更为开放、政党机器作用下降,使选举聚集了更多关注。  相似文献   

5.
脱欧公投后,英国政党政治一度出现传统两党党内分歧加剧、地区型及议题型政党力量上升、政党政治极化等变化趋势,议会制度及政治社会共同体都受到冲击。经由2019年大选,英国政党政治格局有所回归和趋稳,脱欧与独立公投未来短暂明晰,政党党纲再度向中间路线靠拢,具有深厚历史积淀的英国政治制度韧性于此再度彰显;然而在正式脱欧后,能否以更高的治理绩效解决其国内“民主赤字”问题,或将成为未来英国政治制度韧性的真正考验。  相似文献   

6.
本文研究在选举竞争条件下政党领袖的角色。领袖在政党变迁中起不起作用?如何起作用?学界在此问题上有两派观点。第一派持“消极领袖论”,认为政党变迁的主要动因来自于外部政治环境,政党领袖只是一个被动的反应者。另一派观点为“积极领袖论”,认为党的领袖是政党变革的主要动力。他(她)可以自主决定对环境刺激做出反应的程度,甚至可以根据个人意愿发起政治变革。 本文试图通过对丹麦,德国和英国在1950-1990年间的14个政党的比较研究,对上述两种观点作出评估。量化分析表明,政党领袖在政党组织变迁中扮演了积极的角色。并且,领袖的个人权力越大,领袖更迭就越可能导致组织变迁。  相似文献   

7.
苏刘强 《国际展望》2024,(1):37-53+158-159
自2018年美国对华政策转向强硬以来,特朗普政府与拜登政府都主张对华战略竞争。这表明美国两党的对华政策达成基本共识,将中国作为“主要挑战与对手”,逐渐偏离过去的对华“接触政策”,转而采取以竞争为主的对华政策。尽管美国两党的对华政策在转向强硬方面具有共识,都以战略竞争概括其对华政策,但在对华强硬程度上存在分歧,且两党在对华战略定位、政策目标、竞争强度与合作意愿方面也不尽相同。美国两党对华政策的关键分歧,就是民主党试图坚持对华战略竞争,同时确保中美竞争不失控;共和党则倾向于对华更激烈的竞争,对华政策具有较强的对抗色彩。美国两党对华政策出现分歧,既有两党背后的利益群体与价值观存在差异的深层原因,也有两党政策精英的对华交往水平存在差异的因素。未来,美国两党对华政策的分歧将继续存在,也有趋同演进的可能。中国需积极应对,加强与美国保守派的政策交流,尽快确立发展中美关系的指导原则,尽力牵制共和党对华战略中的消极倾向,推动中美关系朝着健康、稳定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8.
于时语 《南风窗》2007,(22):76-77
在目前的初选阶段,凡是拉美裔和黑人组织召集的辩论会,民主党候选人趋之若鹜,而共和党候选人却以各种借口"逃课"。下届美国总统大选,目前还处在两党众多候选人各自"内战"之中,但是局势日渐明朗。除非意外发生,在民主党方面,看来是克林顿皇朝"复辟"的阵势;共和党方面,基本上也是朱利安尼与罗姆尼的对决。总统大选的热潮,迟早将从党内竞争转向两党决战,而两党机器也早就开始向这一方向运转。各种迹象表明,基于皮肤颜色的族群战略将是2008年两党决战的重头戏。  相似文献   

9.
长期以来 ,一直认为十月革命是由两个领袖———列宁和斯大林、一个政党———布尔什维克党领导完成的。其实不然。十月革命是由布尔什维克党和左派社会革命党人联合完成的 ,参与领导起义工作的有两党的众多领导人 ,而斯大林在其中所起的作用并不像历来宣传得那么大。按照斯大林的说法 ,苏联有史以来只存在一个革命政党 ,即布尔什维克党 (苏联共产党 ) ,其他政党都是反革命政党。《联共 (布 )党史简明教程》的结束语中写道 :“一切为了欺骗人民而自称‘革命’的和‘社会主义’的党派的小资产阶级党派———社会革命党、孟什维克、无政府主义…  相似文献   

10.
总统选举是美国政党政治的重要主题。近年来,美国民主、共和两党分歧巨大、斗争激烈。政党极化成为美国政治的重要现象,民意互为对立,鸿沟日益扩大。两党实力相对均衡、选情胶着的"摇摆州"集中体现了这一特点,威斯康星州就是一个典型代表。该州的共和党近年来通过严格的选民身份法和瓦解有组织的工会等一系列选举制度改革,削弱了民主党的选民基础和实力,巩固并扩大了自身在选举中的相对优势,民主党基本盘萎缩,共和党所获选票比例相对上升,最终在"胜者全得"的制度下,2016年特朗普在该州胜出。从摇摆州两党选民的力量对比,可以分析选民群体结构的变化及其原因,进而透视美国政党极化和争斗的政治逻辑。  相似文献   

11.
李庆四 《当代世界》2013,(10):60-62
美国政党制度是西方国家中比较『成熟的两党轮流坐庄制,历经百年而不断发展和完善。美国的政党轮替正式肇始于内战结束近20年的1884年民主党重新上台执政。  相似文献   

12.
徐斌 《当代世界》2010,(3):43-44
美国宪法没有明确规定政党的地位和作用,但政党在.美国政治生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美国民主、共和两党长期以来轮流执政,控制着各级政府和立法机构大权,在制定国家和社会政策时具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3.
美国共和与民主两党之间以及美国政党高层和各自中下层选民之间出现了纵横两条鸿沟,构成了美国政党政治的"十字撕裂",并导致美国党派"极化"和民粹主义愈演愈烈。特朗普执政以来,共和党的核心政策主张、价值观念和政治文化正在发生变化,转型趋势明显。民主党还没有提出解决党内凝聚力不足问题的根本方案,候选人拜登在大选中可能会倾向于采取保守的中间路线,以吸引中间选民的支持。2020年美国大选形势仍有不确定性。不管是特朗普获得连任,还是拜登如愿当选,美国政党政治的"十字撕裂"将会继续影响美国政治的中长期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4.
正导言有人认为,现代民主离开政党将无法想象;但也有人认为,党内民主同样不可想象。在学术文献和实际工作者中间都会发现此类观点。尽管有人主张党内民主一直是一种奢望,"寡头倾向"论经常假设党员的影响至少曾经在一些政党中较高,但是实际却降低了。这些观点不是政党实际情况的确切反映。党内民主既非普遍的长期性下降,也非不可避免地永久缺失,不同政党的党内民主情况不同。一些政党确实几近永久性寡头,一些政党的党内民主  相似文献   

15.
英国与欧洲、美国的关系一直是国际政治中的热门话题。1999年9月底至10月初,我们应邀参加了英国工党和保守党年会。通过与布莱尔首相、保守党领袖黑格、前首相希思等知名人士以及一批议员和两党智囊团的成员的会见,觉得这三方的关系颇有意味。 英国:“疑欧”还是“拥欧”?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英国政坛和各阶层人民一直激烈争论的问题是,英国究竟应该  相似文献   

16.
国外主流政党党内民主建设的主张与做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魏伟 《当代世界》2008,(2):35-37
党内民主是政党运行机制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是政党活力和创造力的源泉。近年来,随着民主思想在世界范围内的广泛传播,党内民主的重要性日益被政党所认知。为谋求执政或维持执政地位,国外主流政党均较从前更加注重党内民主建设。受自身发展程度、所处的政治环境以及价值取向的影响,它们关于党内民主问题的探索各具特色,在做法上既有差异,也有共性。  相似文献   

17.
美国两党处理文化冲突主要从三个大的方面着手:利用市场经济的力量并通过国家政权的引导来促进各文化群体之间的经济联系和文化交融;强调美国信条,建立“公民宗教”,通过包容的民主和健全的法制,并通过政治社会化的渠道对公民加强教育尤其是历史教育,以此整合文化冲突,达到对于美国政治体制和政治文化的认同;主张在尊重少数群体的教育权利和语言权利的前提下,维护美利坚合众国的统一。美国两大政党在处理关于文化冲突问题的具体政策和策略上有类似之处,但也存在着一些差异。这些问题的探讨,对于我们党和政府处理文化冲突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祁菊  梅嘉 《当代世界》2012,(1):16-18
应美国民主、共和两党邀请,中联部部长王家瑞于2011年12月4—12日率中共代表团访问美国并与美两党举行第四届中美政党高层对话。代表团主要成员包括中联部副部长刘结一、中央政研室副主任方立、河北省政协党组副书记刘永瑞、江苏省副省长傅自应等中央有关部门和地方党委、政府的负责同志。  相似文献   

19.
政党是现代国家政治制度运行的推动者,政党关系结构对政治制度影响甚大。美国的政党组织体制和运行机制都是围绕着选举展开的。考察美国政党结构、组织体制、运行机制和相互关系,分析美国政党政治运行的特点,对于我国政党制度和选举制度的建设,尤其是通过选举制度改革扩大党内民主,加强基层党组组织的自主性和活力,扩大妇女参政比例等方面具有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20.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是具有重大历史意义和全球性影响的大事件,受到国际社会高度关注.多国政党政要及友好人士致电致函习近平总书记和中共中央,对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予以热烈祝贺.此次贺电(函)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来贺数量多,国际社会致贺积极性高, 170多个国家的600多个政党和政治组织等就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发来1500多封贺电贺函.二是致贺形式多种多样,有书面致贺,有视频致贺,有通过党内政治决议形式致贺,有集体"红色着装"举行研讨并以研讨成果致贺,有一国之内的朝野政党联署致贺,也有不同国家政党联署致贺等.三是致贺主体代表性广泛,既有国家元首、政府首脑、议会领导人和政党领袖,也有国际组织、智库负责人、国际知名工商界人士等,充分表明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广泛深刻影响.四是致贺内容更加立体全面,视角贯通中共百年奋斗的光辉历程,重点聚焦习近平总书记的领袖风范和中共十八大以来取得的辉煌成就,对中国共产党为人类进步事业作出更大贡献充满期待.致贺真挚感人,充分表达了外国政党政要和各界人士对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的热烈祝贺和真诚祝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