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就诉讼时效制度而言,《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草案)》(以下简称《民总草案》有得有失。在总体方向上,《民总草案》所设定的诉讼时效制度价值及相应的重要路径选择值得肯定,但在具体的规则设计、立法技术、逻辑体系和价值权衡方面仍有改进之余地。应体现请求权的差异性,尤其是突出特别的长期诉讼时效期间。原则上应允许当事人约定诉讼时效,同时设置最短和最长的期间限制。由此既实现诉讼时效的制度价值,又给予当事人进行意思自治调整的空间。从内部视角看,《民总草案》第九章诉讼时效的一些规则仍需进一步理顺和调整;从外部视角看,立法者应周密考虑诉讼时效制度所涉及的其他民法制度,并妥当协调它们相互之间的关系。确定司法程序作为何种诉讼时效障碍制度(中止或中断),应全面考虑司法程序结果的各种可能性,合理做好实体法与程序法的协调安排。  相似文献   

2.
诉讼时效制度三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诉讼时效制度长期以来都是民法学界关注的重点问题。新近出台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事案件适用诉讼时效制度若干问题的规定》对民法学界以往争论的不少问题,都作出了明确的回答。但围绕诉讼时效制度,仍有不少有待探讨的内容。本文拟就诉讼时效制度的功能、诉讼时效制度功能的实践价值以及诉讼时效期间与其他类型期间,尤其是与或有期间之间的关系略陈管见,以就教于大方。  相似文献   

3.
物权请求权与诉讼时效制度的适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在我国进行物权法起草的过程中,就物权请求权应否适用诉讼时效制度,存在有不同意见。这一问题属于民法问题中的价值判断问题,应当运用民法价值判断问题的实体性论证规则并结合诉讼时效制度的功能进行分析,排除妨害请求权、消除危险请求权以及登记的不动产物权人主张返还原物的请求权不应适用诉讼时效制度。  相似文献   

4.
物权请求权是否适用诉讼时效制度是学者们长期以来争议的一个焦点问题。在这个问题上也形成了不同的学说和主张,而且在大陆法系诸多著名的民法典当中也有不同的规定。这些学说、主张和立法体例使得这一问题更加扑朔迷离。要弄清这一问题,不但要从对物权请求权的性质和诉讼时效的价值追求的认识入手,综合分析各国的立法及学者的观点,而且更应当根据不同类型的物权请求自身的特性入手,使问题细化并得到最终的解决。  相似文献   

5.
李扬 《知识产权》2012,(10):14-23
知识产权请求权指知识产权被侵害或者有被侵害之虞时,知识产权人请求侵权行为人或者有侵害之虞的行为人为一定行为或者不为一定行为,以保障其权利圆满状态的一种实体法上的救济权;运用民法价值判断问题的实体性论证规则,结合诉讼时效制度维护社会公共利益的功能进行分析,知识产权请求权应当适用诉讼时效制度.  相似文献   

6.
一、诉讼时效的适用范围我国民法通则确立了诉讼时效制度,明确规定权利主体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的权利应在法定期间内行使。那么,是否所有的民事权利受到侵害时,权利主体请求人民法院保护都应适用诉讼时效制度的规定呢?对此,法律没有明确规定,司法实践中亦认识不一,然而,这又是严格依法办案亟待解决的问题。关于诉讼时效的适用范围,学理上亦称为诉讼时效的客体。在我国,民法学者多认为,诉讼时效主要适用于财产权,人身权不适用或很少适用诉讼时效。这种观点不尽妥当,不能准确地说明诉讼时效的适用范围,法律依据不足,且与司法实践衔接不上。例如,分家析产  相似文献   

7.
诉讼时效是民法基本制度和基本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诉讼时效制度比较复杂,现行民法规定尚不够具体、明确,在适用过程中出现了不少疑难问题,笔者就此谈一些个人观点,以供参考。法官适用诉讼时效时的态度诉讼时效又称消灭时效,是指权利人在法定期间内不行使请求人民法院保护其民事权利的请求权,即丧失该请求权的法律制度。基于诉讼时效对权利人利益的重大影响,笔者认为,法官在适用诉讼时效时,应注意以下几点:应当树立法官不主动适用诉讼时效的观念。罗马法时效制度有一项重要原则,即时效只能由当事人主张而不能由法庭主动援用。发达国家…  相似文献   

8.
诉讼时效是民法上一项重要制度,自罗马法开始就已经出现的时效制度在今天各国民法中依然不可或缺。长期以来我国理论界对诉讼时效的适用问题存在争议。我国法律对诉讼时效规定得较为笼统,从而导致在法律实践适用中的混乱。如何适用诉讼时效并使诉讼时效制度能更好的发挥其应有的功能,不仅是一个理论问题,更是一个实践问题。  相似文献   

9.
麻锐 《法学杂志》2016,(11):51-59
对诉讼时效制度客体的研究各异,其研究路径大致分为两种:诉讼时效正当性标准和请求权标准.目前对诉讼时效客体的研究缺乏前提问题的反思,即混淆了制度的客观必然性和主观价值性,以此为基础对诉讼时效客体的分析千差万别,甚至自相矛盾.诉讼时效制度客观必然性和主观价值性的意义不仅在于区分诉讼时效制度客体的一般范围和具体类型,还产生了诉讼时效制度客体具体分析的法律实证化的消极标准和制度价值性的积极标准.通过反思诉讼时效制度客体的研究路径,在区分客观必然性和主观价值性的基础上,对诉讼时效客体的一般范围和具体类型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0.
如何改革诉讼时效制度?是制订民法总则时争议颇大的一大焦点. 相对于世界上许多国家民法将普通诉讼时效期间设定为10年、20年甚至更长期限,我国现行的民法通则规定了普通诉讼时效期间仅为2年.然而随着交易方式与类型的不断创新,权利义务关系的更趋复杂,2年期限日益显现“过短”的窘迫.典型的例证是,银行等金融机构每年因诉讼时效问题造成的损失高达数千亿元,已成为金融业不良资产的一大根源.  相似文献   

11.
中国民法学界对于民法中诉讼时效及其相关领域已有诸多论述.对于诉讼时效的客体问题似乎还存在某些争议点.本文试图从债权请求权适用诉讼时效的原则与例外,不同种类的物权请求权适用诉讼时效时应做的区分,以及一些其他请求权与诉讼时效的关系等几个角度,论证检验是否适用诉讼时效的核心关键在于权利人长期怠于行使该权利是否会对社会秩序之稳定与交易市场的安全产生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2.
杨巍 《法学评论》2012,(5):43-48
诉讼时效制度价值是该制度存在于民法体系中的理论依据。现有通说"三目的说"系源自日、台旧说,该说存在诸多理论缺陷,且脱离我国当前社会现实,无助于解决社会实际问题。诉讼时效制度的基本价值是合理配置有限的司法资源、确立公权力对私权利提供救济的界限、平衡权利人与义务人之间的利益关系。基于法制发展程度、权利保护现状等现实因素,我国现阶段诉讼时效制度应兼顾权利人、义务人双方利益大致平衡的前提下,将保护权利人作为首要价值目标。  相似文献   

13.
诉讼时效与诉讼时效期间,是民事法律制度的重要内容,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但在民法教学、科研及司法实践中,常有人将二者混同使用。不仅造成了法律概念上的不规范,不准确,影响了人们对这一民法基本制度的正确理解,而且有碍于司法实践中的正  相似文献   

14.
孙林 《法制与社会》2011,(36):20-21
从逻辑位阶上看,公平正义与私权神圣是民法的基本价值追求,而效益价值是诉讼时效的制度性价值取向,公平正义与私权神圣价值高于效益价值;从道德伦理看,效益价值的实现要依赖于私权绝对和公平正义;从构建和谐社会看,公平正义与私权神圣更是和谐社会之首选之意。  相似文献   

15.
在诉讼时效制度上,期间起算是一项基础性规则.《民法总则》关于诉讼时效期间的起算原则上采取了主观标准,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对其法定代理人的请求权的诉讼时效期间,自该法定代理终止之日起计算.未成年人遭受性侵害的损害赔偿请求权的诉讼时效期间,自受害人年满十八周岁之日起计算.  相似文献   

16.
我国《民法通则》未明确规定诉讼时效的适用范围 ,学者们对于物权请求权是否应适用诉讼时效也存在争议。本文对物权请求权诉讼时效制度从价值基础和逻辑角度进行了考察和分析 ,认为 :排除妨害、消除危险以及恢复原状等三种请求权应适用诉讼时效 ,而返还原物请求权与确认物权请求权则不应当适用诉讼时效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 (草案 )》对物权请求权诉讼时效制度的设计有欠妥当 ,应予以修改和完善。  相似文献   

17.
葛颖 《法制与社会》2011,(27):257-258
诉讼时效制度有利于稳定社会经济秩序,督促权利人及时行使权利,保证人民法院及时、准确地解决各种民事纠纷。诉讼时效制度是民法中的一项基本制度,尤其是大陆法系国家均在民法典中作出了精巧的设计。我国在诉讼时效制度的许多问题上,学界对于诸多问题的认识都存在着较大的分歧。本文主要是从理论角度,对诉讼时效客体进行了分类的阐述,对学术界存在的一些争议,提出了自己的理解与想法。  相似文献   

18.
长期以来,在我国立法实践和司法实践中对诉讼时效适用问题的认识不是很清晰和明确,这是因为对请求权认识不清造成的。应对请求权进行具体区分,以对物上请求权和债权请求权的行使是否适用诉讼时效区别对待。本文认为在现在的立法和司法习惯前提下,可以将侵权行为区分为持续性侵权行为和一次性侵权行为,以适用不同的诉讼时效制度。  相似文献   

19.
对于公司诉讼案件而言.是否应当适用民法诉讼时效的规定.在司法实践中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一般来说,对于公司诉讼案件是否应当适用诉讼时效,可以视当事人请求权内容的不同而有所区别。  相似文献   

20.
论诉讼时效客体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大陆法系将诉讼时效的客体规定为请求权, 而英美法系将之规定为诉权。我国民法乃继受大陆法系传统, 因此, 其诉讼时效客体应是请求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