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原告深圳市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诉称,其为满足用户即时通信的需要研制开发了移动QQ即时通信系统。原告对该系统享有计算机软件著作权、财产所有权,他人不得侵犯。2005年7月,原告发现被告北京掌中无限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开发的PICA即时通信系统中.设置了登录移动QQ系统的功能。用户可以通过被告的PICA系统登录原告的移动QQ系统。无偿享受移动QQ系统的服务。原告认为,被告的行为不仅破坏了原告为保护移动QQ系统服务器软件著作权而设置的技术措施,商业性使用移动QQ系统服务器端的计算机软件,侵犯其计算机软件著作权;而且利用了原告在市场上的知名度和客户资源,提升其竞争优势,与原告构成了不正当竞争,故起诉至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  相似文献   

2.
正2014年8月7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出台了《即时通信工具公众信息服务发展管理暂行规定》。其中有10条规定对即时通信工具进行约束——主要措施包括公众号必须实名制,只有新闻单位、新闻网站开设的公众账号可以发布、转载时政类新闻。暂行规定中的即时通信工具是指基于互联网面向终端使用者提供即时信息交流服务的应用,主要包括  相似文献   

3.
如今几乎独占市场的QQ可以即时聊天,还具有文件传输、语音视频、游戏等功能,“80后”几乎人手一个QQ号。  相似文献   

4.
《公民与法治》2014,(18):23-23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8月7日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即时通信工具公众信息服务发展管理暂行规定》。规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即时通信工具公众信息服务发展管理暂行规定》共十条,对即时通信工具服务提供者、使用者的服务和使用行为进行了规范,对通过即时通信工具从事公众信息服务活动提出了明确管理要求。  相似文献   

5.
《法律与生活》2013,(4):13-13
你可能难以想象,当自己在即时聊天工具上与朋友聊天的时候,聊天内容已经通过某种方式被第三方看到了。在百度上输入"飞信聊天记录"、"QQ聊天记录"等字样的时候,很容易看到"飞信聊天记录查看器"、"飞信消息查看器"、"QQ聊天记录查询"、"查别人QQ聊天记录保证100%成功"等内容。记者尝试通过某著名购物网站购买一款即时聊天工具的聊天记录查看器,卖方为记者推荐了4款服务级别不同的软件:看  相似文献   

6.
《法律与生活》2014,(18):59-59
正"微波炉加热食物致癌,请扩散!"当前,许多微信用户都收到过此类不实信息的骚扰,有的甚至还衍生出很多夸张版本。为进一步规范即时通信工具服务提供者、使用者的服务和使用行为,2014年8月7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布了《即时通信工具公众信息服务发展管理暂行规定》。该规定对即时通信工具服务提供者、使用者的服务和使用行为进行了规范,对通过即时通信工具从事公众信息服务活动提出了明确管理要求。规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相似文献   

7.
《公民与法治》2014,(18):14-14
为进一步规范即时通信工具服务提供者、使用者的服务和使用行为,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7日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即时通信工具公众信息服务发展管理暂行规定》。对此,有关业内人士就《规定》出台后是否能有效规范即时通信工具乱象、实名制是否会侵犯个人信息和隐私、是否将影响个人意见的自由表达等三大社会关切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8.
《法庭内外》2007,(3):1-1
6条举措避免“同案不同判”;“将军之女”诈骗;张钰又告状;“电子收案本”;学生猝死 家长获赔;即时通信系统侵权案  相似文献   

9.
日前,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联合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等部门召开专门工作会议,部署从即日起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为期一个月的微信等移动即时通信工具专项治理行动,集中整治移动即时通信公众信息发布服务中的违法违规行为(5月28日新华网)。  相似文献   

10.
法治快报     
《公民与法治》2014,(12):2-3
三部门专项治理微信等平台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联合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等部门召开专门工作会议,部署从5月27日起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为期一个月的微信等移动即时通信工具专项治理行动,集中整治移动即时通信公众信息发布服务中的违法违规行为。  相似文献   

11.
QQ号码最主要的功能为通信,虽然附加有其他的一些服务和虚拟的财产和货币,但由于盗取QQ号码的行为主要是针对号码的,而非其他的虚拟财产,且其他虚拟财产的出现具有随机性,故只能将其视为随机客体,不能影响罪名的成立,不存在数罪的问题,仅成立侵犯通信自由罪。  相似文献   

12.
周洋  刘胡 《法庭内外》2006,(5):31-33
当QQ成为网上一种便捷的通信工具后,一些“黑客”也打起了它的主意,将一些QQ“靓号”盗卖,并以此获利。在腾讯公司打工的曾海亮和山东的杨政合伙盗卖数百个QQ号、获利高达6万多元。就在曾海亮和杨政做着发财梦时,他们双双被深圳警方抓获归案,并被检察机关提起公诉。  相似文献   

13.
周洋  刘胡 《检察风云》2006,(6):42-44
当QQ成为网上一种便捷的通信工具后,一些“黑客”也打起了它的主意,将一些QQ靓号盗卖,并以此获利。在腾讯公司打工的曾海亮和山东的杨政,合伙盗卖了数百个QQ号,获利高达6万多元。就在曾海亮和杨政做着发财梦时,他们双双被深圳警方抓获归案,并被检察机关提起公诉。  相似文献   

14.
全国首例盗卖QQ号码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全国首宗盗卖QQ号码案一审宣判,以侵犯通信自由罪判处两被告拘役六个月●深圳市南山区人民法院认定QQ号码非刑法意义上的财产,不足以构成盗窃罪2006年1月13日,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人民法院对全国首宗盗卖QQ号码案作出一审宣判,以侵犯通信自由罪分别判处曾某、杨某两名被告人拘役6个月,并追缴两名被告人违法所得人民币61650元,上缴国库。作为全国第一宗因盗卖QQ号码而被提起公诉的案件,该案在全国范围内受到广泛关注,如何定罪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2005年11月28日,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人民检察院以“盗窃罪”向法院提起公诉;同年12月9日,…  相似文献   

15.
吴菊萍 《检察风云》2023,(19):12-13
<正>当国内大部分苹果用户还在使用微信、QQ等聊天工具时,苹果的“隐藏款”——即时通信工具Face Time已被不法之徒“开发”利用,成了最新的犯罪引流工具,一时间又有不少被害人上当受骗。与之前电信网络诈骗(以下简称“电诈”)主要在各类骗局话术上翻花样有所不同的是,这次骗子们再次在通联工具上做起了文章。骗子们的“魔高一丈”似乎总在挑战反诈的“道高一尺”。电诈犯罪技术性强、产业链广、骗术变化快、被害人数多、涉案钱款巨大,社会危害性很大。  相似文献   

16.
本文就我国消防行政的即时强制措施展开探讨,并就其程序规范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7.
周洋 《政府法制》2006,(6):25-27
当QQ成为网上一种便捷的通信工具后,一些“黑客”也打起了它的主意,将一些QQ号码盗卖并以此获利。在腾讯公司打工的曾海亮和山东的杨政合伙盗卖数百个QQ号码、获利高达6万多元。就在曾海亮和杨政做着更大的发财美梦时,他们双双被深圳警方抓捕归案,并被检察机关提起公诉。然而,在我国司法实践领域中,目前对盗窃QQ号码的行为认定尚属空白。那么,QQ号码是否属于虚拟财产,是否受法律保护呢?曾海亮和杨政的行为是否涉嫌违法呢?此案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并在法律界引发了激烈的争议。2006年1月13日,深圳市南山区人民法院对这起引起社会极…  相似文献   

18.
<正>医院综合安防系统主要包括安防系统和远程医疗系统两部分,其中安防系统又包括视频监控系统、入侵报警系统、出入口控制系统、门禁一卡通系统和通信传输系统等;远程医疗系统包括远程探视、远程会诊和手术示教等远程医疗系统。  相似文献   

19.
什么是网络身份?可以通俗地理解为包括“网名”在内的、上网用户在不同应用环境下使用的各种用户标识。这些标识包括系统自动产生(如 QQ 号码等)和人为设定(论坛 ID等)两大类。常见的网络身份标识有 QQ 昵称、论坛 ID、网站的用户名、邮箱地址及昵称等等。因为这些用户标识是在网络环境中使用的,而网络本身具有虚拟性和复杂性,所以,如果侦查人员对网络缺乏足够的了解,就会摸不着头脑无从下手。网警可以采用技术手段进行追查,然而必须以涉案人再次  相似文献   

20.
朱辉 《法治研究》2006,(10):12-14
案情简介 公诉机关指控:被告人曾某在深圳市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安全中心负责系统监控工作。2005年5月,曾某因购买QQ号码认识被告人杨某,后两人遂合谋窃取他人QQ号码出售获利。2005年5至7月期间,由被告人杨某将选定的他人的QQ号码发给曾某,曾某利用公司离职同事使用的账号进入后台系统查询被告人杨某提供的QQ号码密码保护资料,之后发给杨某,由杨某将QQ号码的密码保护问题破解,将QQ号码原密码更改后出售他人。两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秘密窃取他人QQ号码出售获利,数额巨大,应以盗窃罪追究其刑事责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