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遇到复杂问题等候上级发话,本该用足的政策只用一半,对分工领域情况不熟悉……调查发现,一些政府部门干部对业务一知半解,并以之搪塞群众,这种"夹生干部"的存在已成为提升基层行政效能的一大痼疾,亟待引起重视。4次举报电话让全县"长"出上百棵古树"业务干部不懂业务,简单的事能办复杂,好事也能办坏"一位县委书记近日向记者"吐槽"时,出奇地愤怒:当地有  相似文献   

2.
熹微 《创造》2015,(10):74-75
古人云:"推贤之风不立,滥举之法不改,则南郭先生之徒盈于朝矣."轻微违纪、工作不在状态、落实不力、软弱涣散、庸懒散浮拖,实际上是一些干部身上存在的作风上的"疾病".医治好疾病需对症下药.近来,昆明对"问题干部"采取了党纪政纪处理后再召回"回炉改造"管理的办法,对有作风之"疾"的干部开出了医治良方.  相似文献   

3.
于晨 《创造》2010,(4):50-51
<正>"要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对那些长期在条件艰苦、工作困难的地方工作的干部要格外关注,对那些不图虚名、踏实干事的干部要多加留意,对那些埋头苦干、注重为长远发展打基础的干部不能亏待。"——胡锦涛真正选准人才、用好干部,以正确的导向激励干部干事创业,一直以来都是我党选拔任用干部的标准。然而纵观近年来的一些干部选拔任用机制和政策,从中发现,还有不尽如人意、不科学的地方,而一些干部政策到了基层执行起来也有一定偏差,往往容易"一刀切"、"一面倒"。  相似文献   

4.
锐词     
《群众》2018,(8)
正"二传手"式干部"二传手"是指排球运动中接对方来球后专门担任第二次传球组织进攻的队员,也是场上组织进攻、实施战术的组织者。然而,现实中一些干部机械地做着"二传手"工作,他们看起来事事经手,似乎工作繁忙,却不思考、不研究,以会议落实会议、以文件落实文件,执行政策照抄照搬,决策推给上级,责任推给下级。此类干部,被干部群众戏称为"二传手"式干部。  相似文献   

5.
正所谓"电脑干部",是指那些虽然从事管理、业务、执法等实践性较强的工作,却"大门不出,二门不迈",收文、发文、报告、总结乃至搜集信息、反馈情况、布置工作、检查考核全倚仗一台电脑,"抓落实于无形""出政策于无声"的干部。诚然,在当今信息化时代,网络为快捷沟通、提高效率创造了条件,我们干任何工作还真离不开电脑。但假如涉及的是出台政策文件、工作意见、实施方案等,如此凭  相似文献   

6.
大力培养少数民族干部,是党和国家一以贯之的民族政策。早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毛泽东同志在《关于西北少数民族工作的指示》中就强调指出:“要彻底解决民族问题,完全孤立民族反动派,没有大批从少数民族出身的共产主义干部是不可能的。”这是新中国成立后少数民族干部工作的主要指导方针。  相似文献   

7.
《台声》2010,(4)
<正> 政府工作报告涉台内容历来备受关注。自2003年出任国务院总理以来,温家宝7年报告,涉台部分精准概括两岸关系发展之势,释出大陆对台政策信号,细细研读,"不变"之中有"变"。翻阅7年政府工作报告,"统一"二字每年都会跃入眼帘,"和平统一"、"完全统一"、"统一大业"频现,这显示了大陆在台湾问题上明确不二的目标。 "交流"是促进理解、沟通感情之  相似文献   

8.
一、对当前农村形势的基本估价当前,荆沙、天门两市农村总的形势比较好,集中体现在一好、二强、三实上。一好——干部的精神状态好。最近,各级相继召开了会议,结合实际,贯彻上级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明确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制定发展规划和政策措施。荆沙市提出,在农村工作的指导思想上,政策不跳“摇摆舞”,发展不走“之”字路,经济不搞单打一,稳定种植面积,继续优化结构,加快全面发展;在农村工作的着力点上,抓政策稳农、服务扶农、科教兴农、加工富农、流通活农。各级干部思路清晰,责任明确,组织带领广大农民修水利、备春耕…  相似文献   

9.
正选贤任能关乎党的前途和国家命运,关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的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用二十个字概括了好干部的标准—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这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高度重视。一、"二十字"好干部标准是对古代"官德"思想的历史传承"尚贤者,政之本也。"选贤任能一直就被古人视作政权稳固之基。"为政之要,莫先用于人。"治国之要,首  相似文献   

10.
内蒙古自治区党委高度重视党外干部工作,使党外干部的安排使用工作有了前所未有的进展。截至2004年3月底,全区已有800余名党外干部担任副处级以上领导职务。主要措施是:①加大宣传力度。区党委统战部会同组织部、宣传部、党校研究制定统战理论政策宣传教育计划;在干部培训班上开设统战理论政策课;各新闻媒体加大对统一战线的宣传力度。②列入议事日程。区党委常委会每年两  相似文献   

11.
肖万钧 《政策》2011,(12):49-53
胡锦涛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怎样践行这个政治使命?湖北开展"万名干部进万村入万户"活动,是富有成效的实践。省委、省政府从今年3月到6月,选派省、市、县、乡11万名干部,组成工作队,走进全省所有的2.6万个村,深入到全省所有的1062万个农户,送政策,访民情,办实事,促发展。这项活动参加干部之多,覆盖范围之广,了解民情之深,在全省影响之巨,  相似文献   

12.
党政干部形象地称组织部门是"干部的娘家"。徐国信说:"作为干部的'娘家人',我的信条是公道植于心、正派付诸行。" 从事干部工作12年,徐国信勤勤恳恳,无怨无悔地干着他的本职工作。在组织部,他是个"硬脖子",敢讲原则,敢说真话;在下派工作的农村,他又是个"大好人",把心交给群众,一心扑在为农民办实事、解难题上。在市场经济十分活跃的温州,他始终以一名共产党员的标准和组工干部的行为规范严格要求自己,用自己的一言一行注解了"公道正派"的组工之魂。  相似文献   

13.
<正>所谓地板干部,是指乡镇基层政府那些没有提升到领导职务上、并且晋升机会渺茫的干部的"戏称"。很多地板干部由于晋升无望,工作热情下降,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工作上事事敷衍,  相似文献   

14.
司祝建 《群众》2010,(1):42-42
<正>因体制、政策、年龄等原因,我们如东县现有改任非领导职务干部299名,占科级干部总数的29.4%。这些同志在长期领导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和良好的群众基础,但改任非领导职务后,存在有力使不上的问题,造成干  相似文献   

15.
中国传统城镇化的治理模式是一种政策之治,具体表现为"以物为本"的城镇化治理理念、政府主导的城镇化治理体制和运动式的城镇化治理方式。"政策之治"城镇化有着深刻的形成机理:计划经济体制的制度起点与路径依赖是历史症结;压力型体制下政治锦标赛与地方政府行为异化是制度根源;政府"经济人"动机和治理资源匮乏的现实掣肘是理性选择。随着"政策之治"城镇化的弊端日益凸显,法治化城镇化成为新型城镇化的必然选择。然而,当前法治化城镇化建设面临着法治理念不足、法制体系不完善、执法体系不严、法治监督缺失等现实障碍,需要从理念、立法、执法、监督四个层面进行整体构建。  相似文献   

16.
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的重要政治优势和根本工作路线,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立党宗旨;长期以来,干部联系群众、机关联系基层存在着较大困难,一定程度上是体制障碍造成的。新疆自治区党委创新群众工作机制和载体,在全疆开展"访惠聚"活动,并使之常态化,从根本上解决了机关联系基层、干部服务群众的难题。开展"访惠聚"活动,是新疆各级党政机关在新形势下坚持党的群众路线的重大举措,值得借鉴和推广。  相似文献   

17.
袁浩 《前进》2010,(8):56-56
<正>日前,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组部部长李源潮在中组部与中央党校第二十八期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学员座谈时指出,共产党人既讲对人民之情,也讲同志和亲友之情,但情不可越法、情不可越规、情不可越德。"情不三越"可说是李源潮对广大党员干部的谆谆告诫,值得大家思之慎之。"人非草木,孰能无情"。人情是人类与生俱来的  相似文献   

18.
<正>9月21日,以"祖国之光"党阿拉木图州委第一副主席穆卡诺夫为团长的哈萨克斯坦"祖国之光"党干部考察团到校院参观访问。林跃先校院长陪同考察团一行参观了校院基础设施,并介绍了校院各项职能及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基本情况。穆卡诺夫团长对校院的干部教育培训工作、行政综合管理及校院建  相似文献   

19.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近年来,随着农村税费改革全面推进,各项支农惠农政策进一步强化,农民负担重的状况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农民负担已得到明显减轻。减轻农民负担工作也由重点"治重"、"治乱"转入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有效防止反弹的新阶段。但是,当前减轻农民负担工作仍然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一些干部产生了盲目乐观的思想,放松了对农民负担的监管;有的地方巧立名目乱收费、乱罚款以及各种集资、摊派现象有所抬头;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着不落实或落实不到  相似文献   

20.
一是数据误区。在当前对干部实绩的定量考评中,有的没有用科学的方法认真核定计算口径、统计口径、价格因素、指标体系等,简单地以快慢、大小、多少论英雄,草率地以"数据=实绩"的公式来评定实绩,从而造成"干部出数字,数字出干部"的不良循环,偏离了干部考察和使用的导向作用。二是绩属误区。有的在实际考评干部中,一方面不注意将个人在集体中的作用分解,而是集众人之功,填一人之绩,把集体的实绩统归于个人;另一方面,不注意历史地看问题,把本为是前任的潜绩,现在显现出来的效益,简单地归结为现任者的实绩,出现"前人栽树,后人乘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