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中国减灾》2011,(8):20-20
在这短短的四天里,我玩得很高兴。我很庆幸我能够参加夏令营,和北航的大哥哥大姐姐们一起学习、玩耍。在这四天里,我们从陌生到熟悉到感情深厚再到难分难舍。今天他们就要走了,我真的很舍不得。虽然我知道“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但是我真的希望他们能够再多留几天。这一别,不知多久才能够相遇。  相似文献   

2.
《时代潮》2000,(12)
自从到淄博挂职锻炼以来,我又过起了单身汉生活。每逢节假日,只要没有会议和其它任务,总愿意到厂矿、农村走一走,对基层的情况增加一点感性认识。政府办公厅的老萧了解我的这一想法,几次提议我到他的老家峨庄乡看一看,并说那里是山区,虽然没有什么工业,在全市属于较穷的乡镇,但是农业生产结构很有  相似文献   

3.
“在走路上,我们向来是很自由的,愿怎么走,就怎么走。即便是交通法规规定,穿马路,要走人行道。但,我可以不听你的。有人行道不走,我偏偏就在没有斑马线的地方过,你能奈我何?  相似文献   

4.
那天中午从威海又到了烟台时,我想,反正还有些时间,也还有点钱,我可以任意地选择一个方向走。我对旅途中的这种随意性一直就很感兴趣。 我站在那个小广场上,一边是火车站,一边是客运码头。从烟台开往天津去的海轮是下午4点钟开船。那个票贩子一直在注意着我,想把我弄到船上。我稍加犹豫,似乎就有了一种游子的感觉。是呀,天太热了,哪也不好玩,还是回家吧。我多加了20块钱,从那个票贩子手上买了一张去天津的三等舱船票。我是该在海上走一趟。我想,至少要比陆上凉快一些。  相似文献   

5.
《台声》2020,(8)
正茂爷离开我们一年了,在这期间,我为他写了一些文字,画了张画,但更多的是,对他的思念与不舍。"我们不用再去李老先生家上课了,老爷子今天早上走了——"……泰奔兄发给我这样一则消息后,正在南山食堂吃饭的我,呆坐了半晌。茂爷,我人生中那座最悠然的灯塔,就这样永远地留在了淡水河畔。茂爷是在睡梦中离去了,走得很安详,享年94岁。这距离上一次我到台湾淡水看望他,仅仅过了16天。  相似文献   

6.
警觉 民警老尤走了,走的时候不满50 岁。在他罹病住院期间,我去探望过 他。当时老尤还能谈笑风生,说他对 病魔保持着高度的警觉。一时三刻不 会走。我很是佩服他的乐观,祝他早 日康复,但没想到,时过一个月,他  相似文献   

7.
航海20多年,我到过世界上40多个国家、几百个港口城市,见过众多国家的警察,从直观上讲,有的看了舒服,有的看了别扭,有的看了威武,有的看了懒散,有的看后印象很深,有的成了过眼云烟……不过有一点,每到一个港口,我们的领导总是强调下地后要注意安全,遇到不安全的事,首先要想到警察,这也是我特别留意警察的原因。不论到意大利的哪个城市,上街走一走,总会碰到很精神的意大利巡逻警察。意大利人属白种人,警察的个头要比普通市民高,身材不胖不瘦。特别是他们只要二人一起上街执行公务,就一定步伐整齐,很有节奏地齐步走。他们着装整齐,身着灰色警…  相似文献   

8.
6月20日夜里,我被一阵阵电话铃声惊醒,是家政从徐州打来的,说他叔刘正鹄先生走啦,声音很悲哀。呀!我愣了一下,才回过神来。走啦,永远走啦,永远地离开这个世界啦?我心里“咯噔”一下,多好的老人啊!  相似文献   

9.
陈伟建 《台声》2001,(10):10-11
随着祖国大陆经济的蒸蒸日上和两岸交流的日益频繁,越来越多的台湾大学生选择到北京求学深造,或观光旅游。笔者由于工作之便,接触了许多的这样的台湾大学生。来听听两个台湾大学生自叙在北京的故事。故事之一:感受北京申奥成功的那一刻 来自台北如今已在北京学习的丁同学到北京之前,我对北京的想象是一片灰茫茫的感觉,我以为北京是一座古老的城市,这里一定是什么都很落后。可是,当我一到北京机场的时候,我发现这个崭新的机场不比国外任何一个现代化大机场差。当车子走在机场的高速公路上,我看到道路两旁都是北京申奥的旗子和招…  相似文献   

10.
参加史铁生文学创作研讨会我有很复杂的心情,因为直到今天我都不愿相信他已经走了。这一年我又读了他的一些书,向他的心灵走得更近了一些,对他和他的作品也有了更深的敬意。  相似文献   

11.
蔡玲 《世纪行》2007,(3):6-6
3月10日晴今天大会休会,委员休息。早晨醒来,我拉开窗帘看到一幅乍暖还寒的画面:分明是阳光灿烂,万里无云,我在房里感到太阳暖洋洋的,很舒适,很温暖;可窗外的行人裹着羽绒服低着头急匆匆地走着,有的是一路小跑。  相似文献   

12.
祁迹 《人民公安》2006,(18):35-35
为了这个题目,费了好多脑子琢磨,起因是一件很好笑的事,说是某地有位女副县长,到受灾的地方去慰问,结果由于迎接的领导没能及时赶到,女副县长大为光火,说,你们让我干什么来了?于是调头就走,那些等着他来慰问的灾民白等了半天。这位女副县长无非是觉得相应的领导没去迎接,很让她  相似文献   

13.
<正>1993年3月27日,疼爱我们的父亲走了,走得很匆忙,未能等到清明节,没有留下一句遗言。父亲穿军装多年,天职使他与家人聚少离多。真正与父亲朝夕相处,保持近距离的接触,是在父亲的生命即将走完人生历程的那二十几天中,幸亏父亲给了我们一个亲近、服侍和报答他的机会,否则,我们做子女的会因没能尽孝而抱恨终生!那天,我正在单位三楼开会,有人告诉我:"你父亲病了,家中来电话,让你直接到医院去。"我愣了一  相似文献   

14.
那边的月亮     
“月亮走,我也走,我送阿哥到村口……”我去当保安员的时候,是她唱着这首歌为我送行的。 记得那天蒙蒙亮,月儿还挂在树梢,她就从十多里路的单位赶到我家。我打点行装,背起行囊,她用自行车带着我,走在乡间的小路上,一路歌声一路情地送我到小镇车站,各自怀着眷恋的心情依依惜别。 我来到了千里之外“人间天堂”的苏州,光荣地当  相似文献   

15.
同学们通过资本主义社会发展史的学习,已经了解到生产社会化和资本主义私人占有的矛盾要求以生产资料社会公有代替私人占有,因此,社会主义公有制取代资本主义私有制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而中国是以特殊的社会发展过程,前进到社会主义的。于是他们总觉得中国旧社会是半封建半殖民地,似乎对走社会主义道路不太理解,资本主义“补课论”很容易在他们中间找到市场。计对这种情况,我从新旧社会的对比入手,上升到理论,又讲述了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过程,最终说明了走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历史的决定和人民的选择,批  相似文献   

16.
青春的路上,我们一路欢歌,一路前行。漫长的路,时而艰险,时而平坦。开始的一段路,我们边走边笑,轻松而快乐。走着走着,路渐渐变得难走了,低回百转,陡峭难爬。那矗立在我们眼前的一座座高山,好像永远无法逾越。可是,青春的路上,是不允许回头的。每当我感到疲倦时,总想在路边休息一会儿,但是一个又一个同伴从我身边悄然而过,我很想站起  相似文献   

17.
一年半前,我躺在肿瘤医院的病床上,常常想,这个病房很可能就将是人生的终点!我对面床铺的老王,癌细胞已经扩散到了他的全身。有时候难受得厉害,他就一个人躺在床上痛苦地呻吟着:“活着,活着是为了什么呀?”没过几天,老王便离开了人世。他虽然走了,这句话却深深地烙印在了我的心里一一活着,为了什么?  相似文献   

18.
“每当走在干净的道路上,看到这个城市正在变得越来越干净美丽,我总是很开心;每当走访慰问选民时,看到群众真心的笑脸,我总是很快乐。城市美丽是石城人民的期盼,也是我最大的心愿!”石河子市人大代表、环卫处垃圾清运队副队长块江向选民述职时说出了自己的心声,  相似文献   

19.
一走在平整的田畴上,四面八方都是方向。但我并不会因此迷失了方向。因为我走在下责任区的路上……这是1989年农历新年的情景。村妇的裙裾隐入小巷的尽头。背着一篮子鸡蛋沿着小巷叫卖的乡民的声音还是跟从前一样清脆。绕着小巷走的小河沟名叫上堰。小巷很静,肯定没有解放碑的巷子那么爵士。我听得见院子里隐隐传来小伢儿的哭啼。院门左右贴了一副大红纸写就的春联:好人入门百事宜,今年不虑蚕麦迟。平常老觉得红色很俗气,但一到新春,到处见到红色,才想到农历新年之所以有趣,多少应该归功于这万点朱红,一片俗气。这是中国的颜色…  相似文献   

20.
正岁月不居,时节如流。从2018到2019,时间见证奋斗者永不停歇的脚步。"2018年,我们过得很充实、走得很坚定""这些成就是全国各族人民撸起袖子干出来的,是新时代奋斗者挥洒汗水拼出来的""我要向每一位科学家、每一位工程师、每一位‘大国工匠’、每一位建设者和参与者致敬""我们都在努力奔跑,我们都是追梦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