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霸权稳定论”和“中国威胁论”,是冷战后西方学术界广为流行的两股思潮。作为霸权主义自我辩护的逻辑,它反映了西方少数大国的霸权情结和阴暗心理。霸权和霸权主义不尽相同,作为一种控制与被控制、操纵与被操纵的国际权力关系,霸权的建立以霸权国的实力优势、国际体系的无政府状态、国际社会中权力分配的不均衡、阶级统治的存在等为客观条件。霸权主义的政策取向、外向扩张性的战略文化传统,则是霸权得以建立的主观条件。  相似文献   

2.
一、美国的新霸权主义是“真老虎”又是“纸老虎”在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毫无人道地侵略主权国家南斯拉夫,并悍然轰炸我国驻南使馆之后,美国的霸权主义行径理所当然地遭到了全世界爱好和平的人民的谴责,也使人们认识到霸权主义的凶恶面目和侵略本性。但仅仅义愤是不够的,我们有必要全面认识美国霸权主义的新发展及其对全人类的危害。现就当今世界政治经济格局中普遍关注的几个问题略抒己见,向各方求教。第一,美国的新霸权主义决不是单纯的军事外交上的霸权,而是一种多维度的、全方位的霸权主义。在军事和外交领域,美国已在其1998年…  相似文献   

3.
“软实力”(Soft Power)这个名词,自从美国国际关系专家奈提出之后,世界各国谈者甚众。什么叫“软实力”?不凭枪炮,也不靠航空母舰或太空卫星.“软实力”是指对世界各国具有吸引力的文化霸权。“文化霸权”不是什么坏事,因为文化既成霸权,  相似文献   

4.
关于政治的含义,古今中外有各种各样的说法,归纳起来,不外分为两大类别,一是非马克思主义思想家的见解,一是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一)非马克思主义思想家对“政治”的见解1.道德说。这种观点把政治和道德混在一起,用道德的观点来解释政治。如我国古代的儒家思想就是如此。孔子曾说:“政者,正也。’所谓正就是正道,也就是符合礼义的道德。2国家说。认为政治是国家或政府的活动。在西方“政治”一词本来出自于希腊语POliS,原意是“城邦国家”,后来政治学中的“政治”便以这个词延伸而来。3.权力说。将政治理解为一种权力关系的…  相似文献   

5.
长期以来,马克思主义的霸权理论一直被人们所忽视。实际上,马克思主义霸权理论的内容极其丰富,马克思揭露和批判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东方国家的侵略、奴役和压迫等政治和经济殖民主义、霸权主义;卢森堡、布哈林和列宁也主要从经济角度剖析西方发达国家对落后国家的殖民主义、帝国主义、霸权主义。马克思主义的霸权理论具有重要的当代价值,后殖民主义对文化霸权主义的揭示和批判是马克思主义霸权理论的当代回应  相似文献   

6.
称霸与反霸     
马晓玲 《前沿》2001,(6):60-62
冷战结束后 ,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的主流 ,世界趋向多极化。但逆历史潮流而动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仍然存在 ,严重影响了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因此 ,霸权与反霸依然是国际社会和国际政治研究领域的重要课题之一。一、霸权主义及其现实表现霸权主要是指在一定历史时期 ,某些(或某个 )国家有能力、有实力主导甚至在一定程度上统治国际政治事务并付诸实施。冷战结束后 ,美国一些政界人士和学者认为 ,既然美国赢得了冷战 ,成为惟一的超级大国 ,它就当然地应该领导世界 ,缔造以美国为主宰的单极世界。1998年 12月美国制定的《新世纪国家安全战略》宣…  相似文献   

7.
论冷战后美国对台政策的调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冷战以后,国际战略格局发生重大变动。美国出于建立世界“新秩序”和实现“21世纪仍是美国世纪的美国梦”,布什政府时期就开始重新确立全球霸权主义战略。克林顿政府执政后,美国推行该战略在亚太地区的具体表现是:为了增强它在该地区的霸权地位,重新调整美国...  相似文献   

8.
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对南联盟、对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狂轰滥炸的野蛮暴行,充分表现了美国推行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的本质,表现了美国实施新炮舰政策,弱肉强食,称霸全球的狼子野心。同时,血淋淋的事实也完全撕破了西方主流媒体所谓“新闻自由”的遮羞布。1791年,“新闻自由”被载入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它规定每个公民依法享有的权利,起码要保证人们享有的知晓新闻、传递消息、发表意见的自由。新闻自由应该是属于全人类的,每个国家、每个民族、每个公民都应平等地享受这些权利。国家不论大小、贫富。强弱,都应有采访报道、传播…  相似文献   

9.
冷战结束,尤其是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发动对南联盟的侵略战争后,世界格局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一超多强”的战略格局正在发生演变,而冷战思维仍然存在,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有新的发展。江泽民主席指出:“美国现在成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特别是海湾战争以后,其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气焰更加嚣张。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到处插手世界和地区事务,动辄对一些发展中国家实行制裁,恣意侵犯别国主权甚至公开推行军事干预主义,这些已成为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主要障碍。”美国总统克林顿1998年在上海访问时也不讳言其战略图谋,他说:“我…  相似文献   

10.
历时80多天的科索沃战争结束了。现在,“科索沃”这个词已远远超出地理概念,而成为当代国际政治的一面放大镜,使人们看清了美国霸权主义的本质。冷战结束后,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其国力、军力无人与其匹敌。因此,美国的全球战略呈扩张趋势,重点自然在欧州。以...  相似文献   

11.
李慎明 《传承》2012,(23):86-87
当今,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有了极大的加强,其主要特征是金融、科技、文化和军事霸权不断加强,且日益融为一体。金融霸权是当今国际垄断资本经济霸权的表现,军事霸权则是政治霸权的表现,文化霸权是其意识形态霸权的表现,而科技霸权则渗透在其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方面霸权之中。如果金融、科技和文化霸权是软实力,那么军事霸权则是硬实力。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世界力图主导当今世界的态势及走向。  相似文献   

12.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并把“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作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的一个基本目标。“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与以前通常使用的“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只有一字之差。准确理解和把握“法治”和“法制”这两个词,是我们全面贯彻落实十五大提出的“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一精神的基础,并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一、“法治”的确立是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在中国的新发展“法治”被党的十五大确立为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  相似文献   

13.
“新闻”一词最早出现于何时?新闻学界对此还存在着种种不同的见 解。本文综合各家之说,通过认真考证,廓清了“新”、“闻”及“新闻”的词义,以此为基 础,证实“新闻”的使用始于公元 705年唐代神龙年间的孙处玄。被许多人指认为“新 闻”一词源头的唐末李成用,在公元900年前后于其诗中使用“新闻”一词,应当被看 作是历史上首次在军事新闻信息传播中运用“新闻”指称军事新闻。  相似文献   

14.
国际形势与对外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9·11”事件后国际形势的变化及特点 “9·11”事件是美国本土第一次遭受大规模恐怖袭击的事件,造成了大量的生命和财产损失,它打击了美国霸权主义的嚣张气焰,打破了美国是金融安全避风港的神话。之所以发生这样的事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美国的霸权主义是导致“9·11”事件发生的重要根源;伊斯兰世界对美国强权政治、经济制裁和文化侵略的长期厌恶是引发“9·11”事件的基本原因;本·拉丹及其恐怖集团主张摧翻现有伊斯兰国家的世俗政权,具有极大的狂热性和扩张性,是导致“9·11”事件发生的主要因素;经济…  相似文献   

15.
“美国要在未来100年继续领导世界”,这是奥巴马不久前在西点军校毕业典礼上的豪言壮语。其实,美国并不认为那是什么豪言壮语,而是“领导世界、舍我其谁”的理念。美国的立国理念就是作为上帝选民,要建“山巅之城”,即基督教所宣称的“弥赛亚”。然而,这种执着的理念在美国实力上升期或许是鼓舞人心的,在美国霸权实力不济时,则显得矛盾重重。可以说,正是美国的这种“领导癖”,在某种程度上加速着美国霸权的衰落进程。  相似文献   

16.
民主作为国家的政治制度 ,是人类社会文明的共同财富而非资本主义的专利。民主是社会主义的旗帜 ,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我国“民主党派”的称谓在新时期仍然名副其实 ,它们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中的一支有生力量。一、民主是人类文明的共同财富“民主”一词源于希腊文demokratia ,其词义是指“人民的权力”或“人民的统治”。在古代希腊和罗马的城邦国家中 ,“政事裁决于大多数人的意志 ,大多数人的意志就是正义”。① 中国古代则没有这种民主的概念。古籍《尚书》中偶而有“民主”一词出现 ,如“惟天时求民主”之类 ,不过…  相似文献   

17.
新华社高级记者喻权域认为 美国对中国有两个“不愿意”。一是不愿意看到强大而富裕的社会主义中国屹立在世界上,那将是对资本主义制度和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的“威胁”。即使中国变成资本主义中国,美国也不愿意看到世界上出现一个发达而又统一的资本主义中国。因为资本主义经济的特点是竞争,是“排他性”。  相似文献   

18.
美国在推行其霸权主义政策的过程中,常常将一些“道义原则”挂在嘴边,以“人权、民主、自由”这样一些美丽词藻粉饰自己的所作所为,让人觉得只有美国才是人类正义的“真正捍卫者”,如果不是美国高举这些“道义旗帜”,世界早就倒退到“蛮荒时代”了。然而,事情果真如此吗?美国真的是在推行这些“道义原则”吗?让我们来看看发生在美国的具体情况。‘人权国度”的真实情况美国在标榜“维护人权”时,有这样一个奇谈怪论,就是“美国例外论”,美国人是“上帝的选民”,只有美国社会才是人权得到充分保障的“世外桃源”,因此美国有权力…  相似文献   

19.
虐俘事件本质上是美国长期藐视国际准则、推行霸权主义和单边主义的结果.它似一扇窗口,无情地揭穿了美国标榜的所谓“解放”伊拉克、给中东地区带来“民主和自由”的谎言.虐俘事件不可避免地损害了美国在伊拉克、中东地区乃至全球的形象,也再次折射出美国在人权问题上的双重标准和虚伪性.  相似文献   

20.
德国希特勒的“纳粹主义”、“纳粹党”,长期被译为“国家社会主义”、“国社党”,那是错误的,容易引起误解和混乱。正确的翻译应当是“民族社会主义”、“民族社会主义党”。 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5周年,我建议,趁此机会把这两个误译纠正过来。 德语的Nazismus(纳粹主义),是National- sozialismus一词的缩写,而这个词则是由National和sozialismus两个词复合而成的。Sozialismus是个单义词,只能译“社会主义”,没有歧义。National则是个多义词,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