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5 毫秒
1.
城市“新丐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场主的话:按照《现代汉语词典》的定义,“乞丐”是指那些“生活没有着落而专靠向人要饭要钱过活的人”。这就意味着乞丐是因为生活没有着落,失去了必要的生活来源,只能靠乞讨维持基本的生存条件。他们是需要同情和帮助的人。但是现在,漫步在繁华的都市,总会见到一些乞讨者在街头倘佯,向一些路人伸手乞讨。我们所说的“新丐帮”,指的就是这样一个群体,他们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乞丐”。他们乞讨的原因不是因为穷困,“生活没有着落”,而是把乞讨作为一种生财之道,其中不乏好吃懒做之徒。本刊选择了几个大中城市进行了一系列的试验,力图描绘一幅“新丐帮”的浮世绘。  相似文献   

2.
秦思 《青年探索》2002,(5):59-59
美国专栏作家布鲁克斯最近发表《美国为何总是富有》一文,评判了美国人的金钱观念—— 美国人是富有的。美国人年均收入4.2万美元。如果你有大学学历,那你的收入可能达到7.1万美元。如果你有硕士以上学位,那你的收入可能升至10万美元。统计表明,一个人的年收入如超过7.5万美元,那他就获得了过一种比世界上其它99%的人更富有生活的金钱保证。美国现有百万(包括百万以上)富翁700多  相似文献   

3.
国家有权适度限制乞讨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何对待流浪乞讨人员的问题,目前在学术界也有一定的争议。如,有的学者认为,“行乞权无非是指处于贫困无度而不得已被迫向社会或他人乞讨而获得生存的权利,所以,行乞权的本质是乞丐这一穷人群体的生存权。”(农夫:《行乞权:穷人的道德权利》载2004年2月5日《法制日报》)有的学者认为,“现代法律虽然不会完全禁止行乞,但出于公共利益、他人利益,必定限制行乞。”(郝铁川:《限制乞丐同样是一种文明》载2004年2月26日《法制日报》)有的学者认为,不能因为惩罚假乞讨而禁止真乞讨。“如果禁止乞讨,势必使得一部分无其他谋生手段和技能的人去偷去…  相似文献   

4.
烹饪的发明     
中华民族对人类的贡献,应该是火药、印刷术等四大发明。其实,更久远、更大的发明就当是烹任。到现在为止,世界上仍然公认中国考古学家的结论,即在北京周口店发现的“北京人”用火烧制食物的遗迹,是人类熟食的最早遗存。也就是说,烹任是从这里开始的。美国《时代──生活文库》中的《食物和健康》一书,指出这点时说,“北京人”发明了烹任这个“最伟大的技能”,时间距今已经四十多万年了(八十年代最新测定,“北京人”距今已五十七万八千年)。“北京人”无疑是中华民族的祖先。他们的发明,是造福人类的。有无其它发现呢?虽然很多…  相似文献   

5.
轻松一刻     
轻松一刻惊人生涯一个乞丐伸出手来向一位经常路过此地的行人乞讨。行人:“我一见到你伸出手来,心里就觉得挺难受。”乞丐:“你不必这么讲,10年前我要是向你伸出手来,那就真够你受的了。”行人:“若是10年前,你会伸手向我要更多的钱吗?”乞丐:“不,先生,我...  相似文献   

6.
乞丐,这种“特殊人物”,古今中外,城市乡村,都可觅到他们的足迹。时下,在我国,形形色色的乞丐也依然存在,且生存空间“辽阔宽广”。近年来,正“从农村走向城市”,由内地向沿海进军。无可置疑,在众多的乞丐当中,确有一部分人是需要社会各界人士慷慨解囊,施以救助以维持其生计的。但谁能想到,又有多少貌似可怜的乞讨者,实际上是自愿放弃了其他健康的谋生手段,而操起了这“下践行当”的呢?他们,原不是也不该是获得施舍财物的“弱者”。同情眼望流泪眼好心人错怜“断肠人”在众多的乞丐当中,最易于满足也最值得同情的,莫过于…  相似文献   

7.
高贵的施舍     
一个乞丐来到我家门前,向母亲乞讨。这个乞丐很可怜,她的右手连同整个手臂断掉了,空空的衣袖晃荡着,让人看了很难受。我以为母亲一定会慷慨施舍的,可是母亲指着门前的一堆砖对乞丐说:“你帮我把这堆砖搬到屋后去吧。”  相似文献   

8.
乞丐并非穷国独有的现象。作为世界上最富有的国家,美国的乞丐现象并未绝迹。乘车或步行在纽约市,有时在街心路口会见到端着茶杯或铁盒讨钱的乞丐。有的乞丐胸前还挂着一块牌子,上面写着:“给我一点钱吧,上帝保佑你!”我在美国见到的乞丐并非步履蹒跚的老夫弱女,大多是40岁左右的黑人,他们看上去虽然偏瘦些,但精神状态很好,穿着也不脏不破。谁有怜悯之心,往茶杯或铁盒里投币,他便会道声谢。对那些不理睬的,他也无所谓,不会紧追不舍或拽着人家的衣角,显出可怜巴巴的样子。在纽约的马路边,我见到有类似电视连续剧《北京人在纽…  相似文献   

9.
上世纪80年代末,他就领导正大集团成为亚洲最大的农牧食品企业集团。中国改革开放以后,他第一时间前往投资,如今,他已在中国设立了200多个企业,投资近50亿美元,直接为逾8万人提供了就业机会。他不但先后被美国《财富》杂志评选为“全球最具影响力的50位商界领袖”和“亚洲最具影响力的25位商人”,被著名亚洲经济刊物《亚洲金融》称誉为“亚洲最杰出的企业家”,还被众多名牌大学、政府机构授予众多荣誉,赢得广泛尊敬。  相似文献   

10.
江苏省苏州市民政局、公安局、城管局于2003年12月15日发布了《关于加强对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的通告》,禁止乞丐在繁华街区乞讨,不听劝阻者将被施以治安处罚,在全国率先“限制乞讨”。江苏省南京市民政、公安、城市管理、卫生四个部门联合发布通告,  相似文献   

11.
西方人用一则笑话非常典型地讽刺了在国际资本市场上,网络股成为投资者的宠儿这一现象:有个乞讨者用一顶破钢盔放在路上,钢盔上写着“beg”(乞讨),结果一天下来挣不到几个硬币。另一个乞丐在钢盔上写着“e-beg”,于是吸引来许多施舍者,赚了大钱。还有一个乞丐用标明“beg.com”字样的钢盔乞讨,结果吸引来许多著名电脑公司的老总与之谈主意。  相似文献   

12.
乞丐嬉赌?     
据说重庆某区一乞丐上午在街头乞讨,下午就去玩牌赌博,且每天都要输掉30元至40元钱才肯息手。当地有人用手机将这乞丐的行踪拍下,照片传到网上,引起了人们的争论。不少人说以后再也不会同情乞丐了;但也有人说乞丐也有娱乐的权利。把赌博和正当的娱乐混为一谈,有些人的脑子也真是太糊涂了。  相似文献   

13.
记得小的时候和妈妈一起上街,偶然遇到断腿的老人沿街卖艺,或看见抱着骨瘦如柴的小女孩的老妇人向行人乞讨,妈妈总是民情地掏出些零钱,让我递给他们。而如今,同样的情景,妈妈却拉住我说:“快走,假的多!”难道是妈妈变得无情了吗?不!还是先来看看下面的几个例子吧。在广州,一个“乞丐”拉住一位“老外”讨钱。“老外”看看只装有十美元的钱包,无奈地摇摇头,意思是没有零钱。而这位可怜的“乞丐”却马上换了一副商人的面孔,说:“没关系,你给多少?剩下的我找给你。”还有一次,一个“乞丐”正准备接受路人的施舍时,“嘟嘟嘟…  相似文献   

14.
一个过去不太引人注目的社会群体,成了近几个月街谈巷议的话题,这就是乞丐.之所以会有这么大的变化,主要是因为自从国务院颁布了《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办法》以后,我国对乞丐的做法由收容遣送改为社会救助.这一改,改得好!这一改动进一步体现了我们的"以人为本".人,不分贵人、贱人都是人,不论穷人、富人都是立国之本.乞丐古已有之,今天在各大洲都有,在纽约的曼哈顿有乞丐,在罗马梵蒂冈教堂旁边有乞丐,在莫斯科的红场上有乞丐.地球上还有一个跑到许多国家行乞的吉普赛人.只要贫富差距大了,就难免出现乞丐.因此,能不能善待行乞者也是一个国家的形象问题.  相似文献   

15.
当我提起笔来议论《马语者》的时候,其实也就进入了“炒”它的行列,而这实在是有悖本心的。 在书摊上,《马语者》的宣传广告做得那么引人入胜——作品还未杀青,好莱坞制片人就以300万美元购得电影改编权;此书才写至三分之二,其手稿就已转授了德国、法国、荷兰、挪威、丹麦等国的书籍出版权,其中,英国的“雄鸡文库”以58.2万美元购得英文版权,德文版权以56万美元售出;它在《出版者  相似文献   

16.
<正>流浪乞讨人员的救助一直是个非常矛盾的难题,其主要原因还是在于乞丐的职业化。目前,乞丐职业化已非个别地区的个别现象。据《金陵晚报》报道,南京民政部门发布的针对流浪乞讨人员调查显示,超过七成是职业乞丐。早先也有媒体报道,成都街头流浪乞讨者九成为职业乞丐。大洋网也曾报道,在珠海渔女景点,有多位市民还目睹开宝马车过来乞讨的  相似文献   

17.
亚平 《中国民政》2000,(5):50-51
乐善好施 在英国伦敦的街头或地铁旁,我常看到有人拿着一个小罐子向过往的行人乞讨,希望他们施舍点零花钱。行人非但不像对待一般的乞丐那样报以鄙视的神态,而是热心地把自己的零钱放进小罐子里。我仔细打量后发现这些“赚钱有方”的人有两个地方与平常的乞丐不同:一是他们衣着体面,举止良好;二是他们手里的小罐子上都有诸如“癌症研究会”或“聋哑人援助协会”的字样。经过与他们攀谈聊天后我才知道,他们是在志愿为某个救助残疾人的慈善机构进行义务募捐,所“乞讨”的钱全部捐给这些协会用来救助残疾人。 英国的慈善机构林林总总,…  相似文献   

18.
有一则小故事说,在一座非常破旧的古庙里,住着一个贫病交加的乞丐。他每天都要风雨无阻地出外乞讨,还是常常过着食不果腹,衣不蔽体的日子。他于是便常常对着古庙里供奉的天神跪地祈祷:“天神呀,求求你发发慈悲,让我发财吧。如果你保佑我发了大财,我一定要为你重修庙宇,重塑金身……”有一天,天神奉命到人间巡查,恰好听到了乞丐这番祈祷的话,于是,天神便来到乞丐的身边,对他说:“可怜的人,就让我来满足你的这个愿望吧。”天神从身上掏出一个钱袋递给乞丐,并告诉他说:“我送给你一个拥有魔力的钱袋,钱袋里永远会有一枚金币…  相似文献   

19.
保姆乐园     
金沙江,一个贫穷的人,向你乞讨一粒沙子。只要满足他的愿望,他就变得富有了。金沙江,一个富有的人,向你乞讨一粒沙子。只要满足他的愿望,他就变得高尚了……  相似文献   

20.
1998年出版的那本名叫《交锋》的书,对1996年由宋强等五位青年合著的《中国可以说‘不’》一书,作了无情的批判、征讨和贬损。《交锋》的作者断言,《中国可以说“不”》一书规定:“只要是爱国者,就一定要向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世界说‘不’,倘若你说了‘是’,那就有‘洋奴’之嫌。”于是得出了《中国可以说“不”》一书的“字里行间,全是对美国人的不信任”的论断。《交锋》的作者马立诚、凌志军是缺乏逻辑常识呢,还是不愿遵守逻辑规则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