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盆腔消炎汤灌肠为主治疗慢性盆腔炎47例王克灿(安徽省六安市丁集中心卫生院237146)关键词慢性盆腔炎;盆腔消炎汤;灌肠疗法1991年5月~1993年12月,笔者用活血化瘀、清热解毒、理气止痛药组成盆腔消炎汤,保留灌肠并配合外敷,治疗慢性盆腔炎47例...  相似文献   

2.
慢性盆腔炎为妇女常见病之一,病情顽固,迁延难愈。抗生素及口服中药治疗,效果多不明显,且因大多是苦寒药而戕伤胃气。近年来,笔者采用中药清盆活血汤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48例,疗效尚满意,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48例均已婚,婚龄最短1年,最长28年。年龄...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中药与运动综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方法:将12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给予中药综合疗法 盆腔操,即口服盆炎清胶囊 复方毛冬青灌肠液保留灌肠 四黄水蜜外敷 盆腔操,对照组仅予中药综合疗法.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3%,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且治疗组在3个疗程后盆腔体征及主要症状亦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药与运动疗法综合治疗慢性盆腔炎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湿热瘀结型的临床疗效。方法 78例慢性盆腔炎湿热瘀结型患者月经期采用静脉滴注奥硝唑及左氧氟沙星,共7 d;经后期采用清热利湿化瘀的中药内服、外敷、灌肠综合治疗,14 d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结果 78例患者中,治愈、好转、无效分别为58、13、7例,总有效率为91.03%。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湿热瘀结型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5.
我院妇科自1997年1月至1998年12月,对52例慢性盆腔炎患者使用中药保留灌肠进行治疗并观察其疗效,现报道如下。1一般资料52例患者均为使用抗生素治疗1周以上症状、体征未能消失者。年龄23~45岁,平均33岁;人工流产1次以上46例,2例为孕1产...  相似文献   

6.
中药灌肠深度、速度和次数对慢性肾功能衰竭疗效的影响鲍友明(安徽省马鞍山市中医院243021)关键词:慢性肾功能衰竭;中药灌肠运用中药汤剂灌肠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采用不同深度、速度和次数直接影响到临床治疗效果。近5年来,我们对这三个因素进行了一些改进,...  相似文献   

7.
艾灸加中药灌肠治疗慢性腹泻63例陈祥珍张秉琴(安徽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内科合肥230031)关键词:泄泻;慢性肠炎;肠易激综合征;中药灌肠疗法;灸法中图法分类号:R516.1;R256.34慢性腹泻是临床常见病证,我科近年来采用艾灸加中药灌肠治疗慢性肠炎...  相似文献   

8.
1988年2月至1989年12月,笔者采用中药保留灌肠治疗盆腔炎79例,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一、临床资料 79例均己婚,年龄24~60岁:24~35岁55例,36岁以上24例。有分娩史20例,单纯人工流产32例,单纯自然流产清官者12例,未孕15例。病程最短10天,最长12年。诊断依据:①症状:下腹坠痛,肛门坠胀感,腰酸痛,白带增多;②体征:妇科检查有宫颈举痛,子宫活动度差有压痛,单侧或双侧附件增粗或增厚有压痛。具备以上症状和体征者均可确立诊断。本组急性盆腔炎7例,慢性盆腔炎72例。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解毒泄浊Ⅱ号灌肠合血液透析治疗慢性肾衰竭的疗效。方法:40例慢性肾衰竭患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25例采用解毒泄浊Ⅱ号灌肠合血液透析疗法,对照组15例仅采用血液透析疗法,3个月为1个疗程,比较两组肾功能及临床症状积分值变化。结果:治疗组无论是肾功能还是临床症状积分值与对照组相比差异都有显性(P<0.01)。结论:非充分血液透析的慢性肾衰竭患配合中药灌肠治疗,无论实验室指标还是临床症状都有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化瘀温经利湿中药对慢性盆腔炎患者的疗效及对外周血CD4^+CD25^+CD127^lo调节性T细胞(regulative Tcells,Treg)的影响。方法将4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化瘀温经利湿中药治疗组20例和西药对照组20例,两组均以1个月为1个疗程,均治疗1个疗程,观察临床疗效及对症状出现率的影响;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CD4^+CD25^+CD127^loTreg的数量及其在CD4^+T淋巴细胞中所占的比例;并检测治疗前后血沉(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和C反应蛋白(C—reactive peptide,CRP)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和CD4^+CD25^+CD127^loTreg表达水平显著升高,ESR、CRP及症状出现率显著降低(P〈0.05)。结论化瘀温经利湿中药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作用机制,可能与其上调CD4^+CD25^+CD127^loTreg表达水平,促进免疫调节,降低炎症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中药足浴在慢性肾功能不全治疗中临床效果。方法:治疗组用中药足浴结合传统中药保留灌肠方法治疗,对照组单纯用中药保留灌肠方法。结果:两组肾功能均有改善,但治疗组肌酐、尿素氮改善尤为显著(P<0.01)。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中药足浴结合传统中药保留灌肠在改善慢性肾衰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指标、提高生命质量方面疗效满意,而掌握正确的操作流程和护理要点是取得良好效果的保证。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肾衰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6例CRF患者随机分为灌肠组和非灌肠组,观察中药保留灌肠对临床症状及体征、尿素氮(BUN)、血肌酐(SCr)及24 h尿蛋白定量(24 h Upro)的影响。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BUN、SCr及24 h Upro分别得到明显的改善,差异有显著性(P<0.01);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中药保留灌肠可改善肾功能。  相似文献   

13.
中药灌肠治疗贲门失驰缓症1例范绍荣,冯昕(马鞍山市中医院243021)关键词:贲门失驰缓症;中药灌肠鲍某,女,25岁,农民。患者1990年出现吞咽困难,流汁饮食尚能咽下,固体食物则食入随即吐出。起初未检查治疗,至1993年症状不断加重,流汁饮食也难下...  相似文献   

14.
双黄连粉针剂保留灌肠治疗小儿慢性腹泻吴光玉(附属医院合肥230031)关键词小儿慢性腹泻,双黄连粉针剂,保留灌肠笔者自1991年7月至1994年8月对腹泻时间超过2个月,经多方求医效果不佳的60例患儿采用双黄连粉针剂保留灌肠,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红藤化瘀汤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方法:将272例慢性盆腔炎患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136例服用红藤红瘀汤,每日1剂,水煎服;对照组136例服用盐酸克林霉素300mg,每日3次。根据患症状、体征轻重程度评分,综合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136例治愈15例,显效84例,有效32例,总有效率97.1%;对照组136例治愈4例,显效36例,有效56例,总有效率70.6%。治疗组愈显率和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组为8.8%(12/136),对照组为32.4%(44/136)。结论:红藤化瘀汤治疗慢性盆腔炎有很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中药灌肠加双侧足三里穴位注射治疗恶性肠梗阻的临床疗效。方法 30例恶性肠梗阻患者在积极支持治疗的基础上加大承气汤灌肠,每次100~150 ml,每日2次,同时加双侧足三里穴位注射蟾酥,每次每穴2 ml,每日1次。结果 梗阻完全缓解11例,好转13例,总有效率为80.0%;其中完全肠梗阻完全缓解2例、好转5例,不完全肠梗阻完全缓解9例、好转8例;生活质量改善22例,稳定8例。结论 中药灌肠加双侧足三里穴位注射治疗恶性肠梗阻疗效确切,无毒性及不良反应,适合不能耐受手术的晚期肿瘤患者。  相似文献   

17.
110例慢性盆腔炎治疗回顾性分析程焕恩(安徽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妇科合肥230031)关键词:慢性盆腔炎;红藤化症汤;中西医结合疗法中图法分类号:R711.11;R271.911女性盆腔炎包括子宫炎、输卵管炎、卵巢炎、盆腔结缔组织炎〔1〕。慢性盆腔炎是妇...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大蒜素胶囊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结肠炎疗效.方法:随机将250例慢性结肠炎患者分为观察组132例和对照组118例,观察组采用大蒜素胶囊保留灌肠治疗,对照组采用口服大蒜素治疗,并比较两种治疗效果.结果:10 d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1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88%.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大蒜素胶囊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结肠炎简便易行,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中药保留灌肠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1例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为31例和30例.治疗组患者采用输卵管通液术和中药灌肠治疗;对照组采用输卵管通液术和口服罗红霉素治疗.结果 治疗组输卵管阻塞的总有效率和输卵管通畅后1年内受孕率分别为93.3%和63.3%,均显著高于对照...  相似文献   

20.
慢性肾功能衰竭系内科危重综合征之一,迄今尚无简便易行的救治措施。透析疗法及肾移植术的应用,虽为其治疗开拓了新途径,但因经济负担大,条件要求高,以致难以推广普及。因此,如何寻求新的治疗手段,实属必要。近年来,我们应用中药保留灌肠法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11例,取得了一定效果,并初步证明该法对于改善症状,促进代谢产物排泄似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