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在学习《脾胃论》的基础上,作者等围绕脾胃内伤学说的主要病机——脾胃气虚、脾阳下陷、阴火上乘,通过临床分析法对“脾虚”证本质进行了初步探讨,现报道于后,并就一些问题提出讨论。  相似文献   

2.
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化生之源,是维持人体生理活动的主要脏腑之一。脾胃有病常可影响它脏,它脏有病亦可通过调理脾胃而获效,故研究脾胃病的特点及治法对临床具有重要意义。脾胃病的主要特点是: 一、脾病多虚,胃病多实: 《素问·太阴阳明论》说:“阳者天气也,主外;阴者地气也,主内。故阳道实,阴道虚。”指出了阳明病多实,太阴病多虚,及其病因。《伤寒论》说:“阳明之为病,胃家  相似文献   

3.
清浊是《黄帝内经》的一对重要概念,与脾胃关系密切。在生理上,清浊基于脾胃而生成,并通过脾胃运转功能产生运动交互;在病理上,清浊升降失常与脾胃功能状态失衡相互影响;在脾胃病中,清浊可以体现在患者的面色、气味、病理产物、脉象中,可基于相关症状表现进行辨证诊断。  相似文献   

4.
气为神之使,又为血之帅。人以气为主,息息相运,连续不断。气盛则盈,气衰则虚,气顺则平,气逆则乱。气病即气机的逆乱和功能的盛衰。脾胃为中焦枢纽,气病每多。如脾胃气滞可见脘腹痞满疼痛,脾胃气逆可致呕吐呃逆,痰气交阻可见噎膈反胃,抑或是脾胃虚弱者,亦多夹胃纳呆滞、气...  相似文献   

5.
脾胃疾病是临床上极为常见的多发病。根据辨病和辨证相结合的精神,有关消化系统,能量代谢和水、电解质平衡失调等多方面的疾病,都可采用调理脾胃的方法进行治疗,历代医家对脾胃疾病都极为重视,有不少的理论见解和丰富的临床经验,然而,综观古代文献,对脾胃疾病的临床分类和证治规律却缺乏一个完整而全面的阐述。  相似文献   

6.
储浩然认为功能性消化不良多属脾胃亏虚,运化失权,病位主在脾胃,根本病机在于脾胃虚弱,中焦失和。其主张以“调和致中”为原则,重视辨证辨病有机结合,不拘于经络辨证,提倡结合脏腑辨证等辨证方法,创新性提出“调和致中”特色针灸治法,选穴组方以健运脾胃,调中畅气为准则。针灸治疗常取足三里、中脘、内关、天枢等穴,重视灸法及补泻手法的应用,取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7.
钱乙在辨证中特别强调脾胃虚衰与疾病的关系,认为小儿杂病多与脾胃有关。治疗小儿脾胃病时注意攻不伤正、温不助热、寒不伤中,并注重分时论治。用药泻脾不伤胃、补脾不壅滞、生胃津不碍脾运。  相似文献   

8.
缪希雍脾胃论治思想探析王新智(安徽中医学院各家学说教研室合肥230038)缪希雍,字仲淳(1556~1627),江苏常熟人。明代杰出医药学家之一。他擅长治疗热病及杂病,十分重视脾胃对人体的作用,对脾胃论治的发展起到了承先启后的作用。缪氏有关脾胃论治的...  相似文献   

9.
徐经世主任医师系全国著名中医学专家,从事中医临床50余年,擅长诊治内科杂病,尤其是对慢性胃炎的诊治,颇具特色,临证中继承了李东垣的”脾胃学说”思想,强调顺应脾胃升降通调的生理功能,细察病机,辨明虚实寒热、气血经络,用药轻灵多变,配伍精当,疗效显著.现将其临床诊治经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0.
马骏强调脾胃在五脏六腑中的主导地位及固护脾胃之气的重要性,认为脾胃病的根本病机是中焦脾胃升降失衡,用药注重润、燥、刚、柔与寒、热、温、凉的权衡搭配,临证时重视体质辨识,将体质因素与致病因素当作辨证论治的重要参考依据,在临床上取得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11.
治脾胃以调五脏浅探沈浪泳(浙江中医学院杭州310009)关键词:脾;胃;五脏;脏腑关系治脾胃以调五脏的理论是脾胃学说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体现了祖国医学异病同治的整体思想。整理、研究祖国医学的这一理论,对继承、发扬祖国医药学和指导中医临床有着重要的作...  相似文献   

12.
慢性疲劳综合征(CFS)的病理改变是气血失常、津液代谢失衡,而脾胃功能失调是致病关键因素,肝气亏虚、真元不足是CFS发生的重要环节,贪逸少动及情志不遂在CFS发病中的作用亦不可忽视。辨证分为脾胃失和、中气不足,肝气郁结、气阴亏乏,肾精不足、冲任失调等3型。主要治法有平调脾胃功能,益气养阴、调和肝脾,填补真精、益其元气及养心安神定志等。  相似文献   

13.
冠心病病位在心,病变为心脏、血脉气血阴阳失调,痰瘀痹阻,脾胃与冠心病的发病、病证及治疗尤其相关.脾胃功能失调可导致气血运行失和、痰瘀互结、他脏功能失常,从而共同导致冠心病的发生.其治疗应从调理脾胃入手,同时兼顾养心、除痰、化瘀等.  相似文献   

14.
非胰岛素依赖性糖悄病的病理改变是当液代谢失调,而脾胃功能失常是重要的致病因素,肾气不足亦不可忽视。辩证分为胃肠实热、脾虚湿阻、肾气不足和肝郁气滞甲型,主要治疗方法有清泻胃肠实热、平调脾胃功能、补益肾气、通调水道、疏肝理气等。  相似文献   

15.
孙喜才教授从事中医临床、教学、科研40余年,享受政府特殊津贴,被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授予“中西医结合贡献奖”,学验俱丰,擅治脾胃病,尤其对于药物依赖性便秘,每获佳效,笔者有幸跟师学习,现将其临证心得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针对脾胃病正虚邪实、虚实夹杂、寒热错综、脏腑同病的病机特点,马骏主任医师注重运用"权衡、升降、润燥、通补"治法,在临床取得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17.
李东垣作为“补土派”的创始人,对于脾胃病的治疗有其独特的思想体系。其对“阴火”的认识为后世用“升阳法”治疗脾胃亏虚证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础。李东垣根据伤饮、伤食之病机不同,提出上下分消化饮、内消积滞的不同治疗思路,并且顺应四时升降浮沉之性以加减用药,强调药物酒制对于治疗脾胃病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8.
《临证指南医案》所载血证医案充分体现了叶天士诊疗血证的学术思想。其治疗血证多从脾胃入手,分阴阳而治,拟升阳健脾、甘温益营、甘润养阴、通补胃阳等法,尤重胃阴;脾胃同治,采用健脾养胃、补脾疏胃之法;主张“上下交病,治在中焦”“肝木犯土,调肝治中”;注重调养脾胃,药寓食疗。  相似文献   

19.
肠易激综合征、溃疡性结肠炎、胆汁反流性胃炎、慢性胰腺炎等脾胃病常见脾虚湿热证,以脾虚为主,兼夹湿热。邵荣世根据异病同治的原则,常运用补虚健脾、清化湿热之法,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0.
甘温除热法是重要的中医治法,是热因热用的反治法,即运用性味甘温的方药治疗脾胃阳虚、水火气机升降失调或气虚、阳虚等所致的阳损及阴,出现发热表现的一种治疗方法。甘温除热法源于《黄帝内经》,发展于《伤寒杂病论》,成熟于《脾胃论》。甘温除热法为后世的内伤发热治疗提供了广阔思路,在此基础之上推衍出补脾胃清湿热法、益中气除余热法、健脾清肝治疗脾虚肝郁之热证法等,使发热的病机理论更趋完善与实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