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灵仙三虫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4例宋治平董善林(安徽省贵池市中医院骨伤科247100)关键词:灵仙三虫汤;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间盘突出症,一般以牵引、推拿治疗。笔者1994年至1995年12月应用自拟验方灵仙三虫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4例,对改善临床症...  相似文献   

2.
硬膜外封闭后牵引按压法治疗陈旧性腰椎间盘突出症30例陆剑挺(安徽中医学院附属医院推拿科合肥230031)关键词:陈旧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硬膜外封闭;牵引按压法近年来,我们采用硬膜外封闭后牵引按压法治疗陈旧性腰椎间盘突出症30例,疗效颇为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与影像学特点,观察临床疗效。方法:推拿配合静脉给药治疗37例患,对其临床表现与影像学特点进行分析。结果: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常伴有原发性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骨质疏松症等老年病,37例的总有效率达94.6%。结论:推拿配合静脉给药治疗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较好,治疗中应兼顾老年病。  相似文献   

4.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主要表现为腰腿疼痛、麻木,活动、行走受限;严重者往往疼痛剧烈,坐卧不宁.笔者自1991年8月至2001年7月共收治腰椎间盘突出症78例,以自拟活血利湿汤为主,配合牵引、推拿综合治疗,取得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牵引推拿为主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以牵引推拿为主的方法治疗53例颈椎间盘突出症住院患。结果:治愈20例,占37.7%,好转29例,占54.8%,无效4例,占7.5%,总有效率达92.5%。结论:牵引推拿疗法对神经根受压而导致的功能受限、颈臂疼痛、手指麻木,和椎动脉受压而导致的头晕等临床表现疗效较佳,而对出现脊髓压迫症状疗效较差。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火针疗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后期下肢麻木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后期下肢麻木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6例,对照组32例。观察组采用电针加火针治疗,对照组采用电针治疗。结果 观察组愈显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火针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后期下肢麻木的疗效优于单纯电针疗法,能显著提高下肢麻木的治愈率和显效率。  相似文献   

7.
腰椎间盘突出症康复治疗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运动训练治疗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的影响。方法:将8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试验组(48例):接受运动训练,牵引,直流电药物导入,超短波综合治疗。对照组(38例):接受牵引,直流电药物导入,超短波常规治疗。两组患者年龄、病程病情相近,具有可比性。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近期治愈率无显著差异(p>0.05),实验组远期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有显著差异性。结论:运动训练加物理疗法是治疗腰间盘突出症的一种有效办法。  相似文献   

8.
104例神经根型颈椎病牵引与推拿治疗总结孟安(安徽省马鞍山市地方病防治所243011)关键词:神经根型颈椎病;牵引;推拿中图法分类号:R244.1;R681.551992年5月~1995年12月,我科对104例神经根型颈椎病采用颈椎牵引与推拿治疗,收...  相似文献   

9.
近十几年来.国内用非手术方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大多采用牵引推拿。我科从1973~1982年采用牵引推拿治疗本症共1456人,其中治愈891人(61.2%),显效257人(17.7%),好转242人(16.6%),无效65人(4.5%),有效率达95.5%。本文仅对本病治疗无效的57例(临床资料不全8例未作统计)进行临床分析。临庆资料:57例中.男44人.女13人。最小16岁,最大61岁,平均38.7岁。治疗少于5次29人,5次以上28人,最少1次,最多11次,平均5.7次。对无效者,再阅病历和摄片,认为可能与以下原因有关,见下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以椎间孔针为主的综合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JP2〗方法 将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包括丹参川芎嗪注射液静脉滴注、醋氯芬酸肠溶片口服以及艾灸、低频脉冲电和红外线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疗法基础上加用椎间孔针治疗,共治疗14 d。观察两组疗效,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价腰腿疼痛程度。结果 两组临床疗效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组VAS降低程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常规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椎间孔针治疗可明显提高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1.
腰椎间盘突出症在人群中的发病率极高,是临床引起腰腿痛的常见病之一,治疗方法颇多,但疗效均不理想[1].笔者自1998年1月至2003年1月采用北京中天普公司研制的3DZJY-A型智能三维正脊仪牵引配合针灸为主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效果满意,现将住院治疗资料完整的108例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2.
1995~1997年,笔者采用自拟攻下逐瘀汤配合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50例,收到满意效果,现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50例中,男34例,女16例;年龄最大66岁,最小26岁;病程最长30年,最短15天。临床诊断为L4~5椎间盘突出27例,L5~S1椎间...  相似文献   

13.
脊柱退行性病变属临床常见病,具有高发病率、趋于年轻化等特点。推拿学是中医学的瑰宝,在临床上治疗筋骨病具有明显优势。李业甫为一指禅流派第五代传人,其一指禅手法独具风格,首创颈椎定位旋转复位法治疗颈椎病、大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李业甫认为,脊柱筋骨力学失衡是脊柱退行性疾病之重要病机,推拿临证应病症合参、筋骨并举,辨别筋骨失衡之状态,禅旋相济、治养一体方可取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TLIF)联合补中益气汤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TLIF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服用补中益气汤治疗,治疗前及治疗1周末、1个月末、3个月末,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ore,VAS)评价下肢疼痛程度,采用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量表评价腰椎疼痛程度。结果 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1周末、1个月末和3个月末,两组VAS评分和JOA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改善(P<0.05),且治疗组在各观察点VAS评分和JOA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与单纯TLIF治疗相比,腰椎后路TLIF联合补中益气汤能明显缓解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疼痛症状。  相似文献   

15.
[摘要]目的 总结破裂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方法,为其治疗策略的制定提供临床依据。方法 回顾31例破裂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资料,对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的效果进行分析。结果 31例患者中,27例经过反复的保守治疗,疗效优0例,良1例,可2例,差24例;24例疗效差者及另外4例均接受手术治疗,疗效优14例,良11例,可1例,差2例。结论 破裂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应首选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以芒针为主综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随机将69例患者分为治疗组(芒针、牵引和手法综合治疗)37例,对照组(甘露醇 地塞米松静脉滴注,芬必得口服)32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8.8%,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以芒针为主综合疗法能显著减轻或消除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症状和体征,是一种较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7.
腰椎间盘突出症(以下简称PNP)是大家所熟悉的一种常见的腰腿痛疾病,国内多年来采取推拿、牵引、手术等多种方法治疗,均有良好效果。在报道中,有人认为突出的髓核经过非手术治疗后可以“回纳”(有称“还纳”“回缩”等),有的则持相反看法。因此,突出的髓核究竟能不能“回纳”,这是许多医务工作者,特别是运用非手术方法治疗PNP的医生很想研究证实的一个问题。为此,我们自1978年11月开始,将经过临床检查、诊断为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法复位研究现状,方法:光盘检索《中国生物医学献数据库》,检索词为“腰椎间盘突出症or腰椎间膨出症”和“手法or推拿or按摩”;再对结果献的内容进行手工检索,按是否支持复位分类,并分析检索结果。结果: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献和探讨手法复位的献均呈逐年增加趋势,尤其是近6年来更加明显。但尚无确定依据证明手法能使突出的腰椎间盘复位。结论:手法可以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但不能以突出的椎间盘是否复位作为疗效评价标准。其作用机制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针刺治疗方案进行初步优选。方法 以4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为观察对象,以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系统为评价指标,以针刺腰夹脊穴为主要治疗方法,采用四因素二水平正交设计方案,对加强局部选穴、循经远端取穴、电针频率、针刺间隔时间的组合方案进行优选。结果 加强局部取穴、循经远端取穴、电针频率3个因素两水平间的VAS及JOA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刺时间间隔两水平之间VAS及JOA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交互作用中,加强局部取穴与电针频率4 Hz、循经远端取穴与电针频率4 Hz的交互作用最为显著。结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宜针刺夹脊穴,配合加强局部取穴和循经远端取穴,电针频率4 Hz,隔日治疗1次。  相似文献   

20.
在非手术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诸种方法中,牵引推拿法是疗效较好的一种方法。牵引可使椎间隙增宽,但能使之增宽多少,椎间隙与牵引力,体重、年龄、疗效等的关系,尚未见文章报道。为了探求这些问题,以期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