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老年流泪症是指老年人泪液不自主外流,迎风流泪更甚。常常被临床忽视。现将笔者治疗本症22例,小结如下。 一、一般资料 男15例,女7例。年龄50~65岁。病程最长者3年,短者6个月。眼科检查均示泪道通畅,无明显阳性征。病例均为门诊患者。 二、治疗方法 自拟杞菊二至汤:枸杞子、菊花各15g,生地、熟地各12g,炒当归、女贞子、旱莲草、车前子、川芎各10g。水煎服,每日1剂。 三、治疗结果 显效(泪液不再自行流出眼眶外)20例,好转(流眼症状明显减轻)2例。平均治疗15天左右。患者伴有的  相似文献   

2.
向某,女,48岁,农民,1983年10月11日初诊。病者一年前曾患急性肾盂肾炎,经治而愈,现又复发。口苦咽干,小便赤涩,少腹微胀痛,腰酸软无力,苔黄,脉眩。此乃湿热流注下焦,结于膀胱,而成热淋。治宜清热利湿通淋。用龙胆泻肝汤:龙胆草、黄芩、当归各20g,生地、栀子各12g,柴胡、木通各10g,车前子、泽泻各15g,甘草5g。水煎服,2剂。  相似文献   

3.
笔者经长期临床摸索,而将带下病分成为三证六型进行辨证施治,现各举验案一则,加以说明如下: 一、湿证 1.寒湿型:黄××,33岁,农民。腰腹冷痛,白带频多已六年。时有腹胀,便溏,得热梢轻,近2月来渐趋加重。面白唇青,带下清稀,舌淡,脉沉缓,乃寒湿凝聚。治宜暖宫散寒祛湿,方宗温经汤加减,药予:吴萸、当归、白芍、法夏、苍术、制香附、小茴香各9克,干姜6克,艾叶10克,  相似文献   

4.
目的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法(ultra-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UPLC)比较鲜川芎和川芎药材中6种活性成分(川芎嗪、阿魏酸、洋川芎内酯I、洋川芎内酯H、洋川芎内酯A、藁本内酯)的含量差异,为该药材的产地加工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采用75%甲醇超声提取,UPLC测定鲜川芎和川芎药材中6种活性成分,根据样品处理条件计算质量分数并进行比较。流动相为乙腈(A)-0.1%甲酸水溶液(B),梯度洗脱,流速为0.2 mL/min,检测波长为294 nm,柱温30 ℃,进样体积2 μL。结果 经检测,阿魏酸、藁本内酯、洋川芎内酯A为鲜川芎和川芎药材的共有成分,鲜川芎中未检测到洋川芎内酯I及洋川芎内酯H。鲜川芎样品中各成分的质量分数为阿魏酸0.003 9%、洋川芎内酯A 0.006 4%、藁本内酯0.54%;川芎药材中各成分的质量分数为阿魏酸0.088%、洋川芎内酯I 0.20%、洋川芎内酯H 0.031%、洋川芎内酯A 0.76%、藁本内酯 1.3%。结论 川芎药材与鲜川芎中化学成分存在差异,推测在川芎的产地加工及贮藏过程中存在成分的转化。  相似文献   

5.
例1 陈××,女,49岁,工人。患右偏头痛3年,时轻时剧,甚则头痛如劈,不能入睡,呻吟气短,困顿万状,脉濡紧弦,舌苔淡黄中裂。此气血不和而风火上扰之候。治以疏调气血,清泄风热:炒白芍、炙甘草各18克,制香附、全当归、桃仁各9克,刺蒺藜10克,甘菊花、川芎各6克,生石膏30克,藁本5克。5剂获效,10剂大效,20剂病愈。  相似文献   

6.
病例 例1.张××,30岁,社员。因26岁妊娠足月分娩时胎盘滞留而引起大出血,产后无乳。哺乳期后月经始终不潮,毛发脱落,性欲衰退,畏寒怕冷,腰腿酸痛,神疲乏力。曾在某医院诊断为席汉氏病.经用激素治疗,未见明显效果。脉沉细无力,舌淡苔薄白。属气血双亏,肾阳虚损;法宜补气血,壮元阳。予方:潞党参、炙黄芪各20克、茯苓、炒白术、炙甘草、巴戟天各10克,当归,大熟地,仙灵脾,淡水芸各12克,川芎8克,制附片9克,菟丝子14克,甘枸杞,炒杜仲各15克。10剂。 二诊 服药后毛发脱落减少,畏寒怕冷亦轻,腰腿酸痛好转,舌质淡红苔薄,脉缓而有力。前方加肉桂7克,鹿角胶12克(溶化冲服),10剂。  相似文献   

7.
我们自1975年以来采用自拟茵陈汤治疗黄疸型肝炎306例,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一、临床资料 306例病人均系住院患者,其中男196例、女110例;年龄最大者70岁,最小者5岁,平均年龄32岁;中医辨证均属阳黄,其中热重于湿型206例、湿重于热型67例、湿热并重型33例。 二、治疗方法 基本方:茵陈、车前草各15g,大叶金钱草、金银花、黄芪各20g,郁金、甘草各10g。每日1剂,煎水300ml分2次服。15~20天为一疗程。热重于湿型原方药量加倍;湿重于热型加苍术、厚朴各10g;湿热并重型加赤芍、丹皮各9g,板蓝根30g,黄连6g。  相似文献   

8.
一、桂枝汤治功能性便秘 李某,女,52岁,1983年9月6日诊。患功能性便秘两年余,先后服用麻子仁丸、五仁丸及承气之类等均未奏效,服果导8~10片仅能通畅一时。刻诊:便干如羊屎,5~7日一行,大便艰难,伴神疲乏力,失眠多梦,不思饮食,常自汗出,易患感冒,舌淡、苔白,脉浮缓。辨证为营卫失和、肠道失润。治宜调和营卫、润肠通便。方用桂枝汤加味:桂枝15g,白芍45g,肉苁蓉20g,首乌30g,当归15g,大枣15枚,生姜3片,炙甘草10g,水煎服。3剂药毕,大便2日一行,上方出入继服15剂,大便如常,随访5年未发。  相似文献   

9.
王某,女,3岁,1985年8月10日诊。症见夜惊多汗,烦躁不安,枕秃,肋骨缘外翻,足软无力,鸡胸龟背,发稀色黄,拟诊为佝偻病。根据焦树德《用药心得十讲》牡蛎配苍术可用于小儿钙质缺乏之佝偻病,遂用生牡蛎30g。苍术6g,嘱每日煎服一剂。第一剂药头汁服后半小时,患儿出现手足及口唇奇痒,四肢痿软无力,头痛,呕吐,哭闹无  相似文献   

10.
跟痛症是骨伤科临床上常见病、多发病,主要症状是跟骨跖侧痛,晨起时疼痛明显,在足跟前内侧有明显压痛点,穿硬底鞋行走时疼痛加重,跟骨X线侧位片常有骨刺。本病治疗方法颇多,疗效不一,复发率高,因此临床医师多感棘手。笔者自1995年以来,采用中药熏洗法治疗该病40例,并随访6个月,疗效较为满意,现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40例中,男8例,女32例;年龄36~78岁,50岁左右者占90%;病程3个月至10年;单侧痛26例,双侧痛14例。 2 治疗方法 羌活、独活、苍术、花椒各12 g,透骨草、川牛膝、草乌、艾叶、小茴香、丹参、葛根、伸筋草各15 g,细辛10 g。将药用纱布包裹,加水500~750 ml,煮沸约30 min后,将药液倒入盆内,加醋约250 g,先用小方巾蘸药液热敷患处,待水温降至40℃左右时,将患足浸入药液中,并同时搓揉患处,每晚1次,每次1 h左右。每剂药连用3d。5剂为1个疗程。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对《医学正传》三妙丸中诸药的基原植物进行考证,为临床正确选药提供依据。方法 查阅古代本草、方书和201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及相关研究文献,梳理三妙丸的使用沿革,研究三妙丸及其加味方的使用历史。结果 三妙丸中牛膝原载为川牛膝,其原植物或为川牛膝Cyathula officinalis Kuan。然清代、民国时期多用怀牛膝组方,其原植物为怀牛膝Achyranthes bidentata Bl.。现今临床川牛膝、怀牛膝皆用,而《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规定三妙丸中用怀牛膝。方中苍术原载为苍术,原植物为茅苍术Atractylodes lancea (Thunb.) DC.,现今多使用其栽培品以及北苍术A. chinensis (DC.) Koidz.。方中黄柏即为川黄柏Phellodendron chinense Schneid.,供应不足时亦可用关黄柏P. amurense Rupr.代替。结论 三妙丸方中3味药的基原植物分别为川牛膝、茅苍术和川黄柏。  相似文献   

12.
郑渭占,字梦熊(1882——1966),晚年自号松巢老人,为西园喉科之后裔,积六十年之临床经验,名著于徽浙之间。笔者整理其医案数以千计,初具体会,今特介绍其一二。 一、力主辛凉,着眼疏降 咽喉为肺胃之系属。外感时邪病毒客于咽喉,病之初期多在卫分气分之间。《医学正传》有“喉症沾实之法,先宜发散,次宜清凉”之说,但郑老力主辛凉清里而兼散表。里热宜降火,常用连翘、银花、石膏之类;表证宜疏达,每用薄荷或桑叶,恶寒重者则加荆芥,防风,惟不用麻黄、桂枝等辛温峻汗之品,连寒邪束表者亦不例外。推求其意,当因表寒  相似文献   

13.
李某,37岁,1983年4月20日来我院就诊。结婚10年未孕,周期性痛经。经多次检查,诊断为子宫内膜异位症,原发性不孕症,经西药治疗效果不显而求治中医。患者情志抑郁,月经淋漓不尽已8月余,色红有紫血块,少腹隐痛。行刮宫术后,经量虽减少,但未全尽。面色苍白,腰膝酸软,苔薄白,脉细弦。此乃肝郁血亏,先投养血柔肝,固涩止血之剂:阿胶、龟版、菟丝子、覆盆子、侧柏炭、棕榈炭各10g,炒川楝子、醋香附各6g,地榆炭、仙鹤草各15g,  相似文献   

14.
生地15g,生石膏30g,荜拨、细辛各6g,延胡索、牛膝各10g,每日煎服一剂。风火牙痛加升麻10g;胃火牙痛加肥知母10g,生石膏用至40~60g;虚火牙痛加玄参12g,生地用至20~30g。笔者用此方治疗30例牙痛患者,一般服一剂肿痛减轻,服2~3剂获愈。 例1.邓某,男,45岁。初夏出差感受风热,牙龈红肿并头痛、咽痛,舌苔薄黄。此乃风火牙痛,上方加桑叶、菊花各10g,服3剂愈。  相似文献   

15.
笔者自1976年4月至1985年11月以自拟安脑汤治疗脑外伤后遗症19例,疗效满意。现简要报告于下: 一、一般资料:19例中,男11例,女8例;年龄在9岁至57岁之间,病程7个月至3年;门诊14例,住院5例。19例均经西医诊治,仍遗留头晕头痛、夜寐不宁、手足麻木、伯声恶光、精神萎靡不振、记忆差、食欲减退,脉弦涩、舌质紫等症状。 二、治疗方法:黄芪、党参、枣仁各10g,当归、川芎、桃仁、红花、防风各6g,甘草、三七各3g,龙齿15g,骨碎补20g。  相似文献   

16.
1984~1990年笔者以自拟方“痛经宁”治疗原发性痛经50例,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 一、一般资料 50例原发性痛经中,年龄17~40岁,未婚31例,已婚19例,病史最短1年,最长11年。 二、治疗方法 1.痛经宁组成:当归、川芎、桃仁各9g,红花6g,五灵脂、生蒲黄、炒蒲黄各10g,益母草15g,白芍12g,甘草3g,每日煎服1剂,早晚分服。于行经前7天开始服至行经日止。若服用后第1个月经周期疼痛未消  相似文献   

17.
例1 张××,男,40岁,医生。1979年4月25日初诊:三年前开始发现小便犹如米泔水样,曾经某地区医院诊断为“乳糜血尿”,叠经治疗,病情时有反复,近日小便如脓血状,内挟大小不等的血块,艰涩难下,疼痛难忍,面色潮红,手足心热,舌质红而少苔,脉细数。尿检:蛋白(++++),红细胞(+++),乳糜定性阳性。证属膏淋,乃阴虚火旺、淤血阻滞使然,治宜滋阴潜阳、活血化淤.予生龟版50克,生怀牛膝15克,桃仁、肉桂各6克。服药三剂后,症状基本消失,尿检均呈阴性。继以六味地黄汤加减,连服十余剂。随访三年,未见复发。  相似文献   

18.
妇科验方选     
通经散组成:当归、赤芍、红花、桃仁、炮山甲、乌药、刘寄奴、川牛夕、、三棱、莪术各10克,肉桂3克,川芎5克,丹参12克。功用:理气活血,逐瘀通经。主治:月经后期、闭经。方义:芎、归、赤芍活血调经;肉桂、乌药温经理气;桃、红、棱、莪活血通经,逐瘀消瘕包块;山甲、牛夕通经祛瘀达下;刘寄奴辛苦微温,破血行瘀,下气兼逐水;丹参功同四物,祛瘀生新,疗经闭  相似文献   

19.
谢某,女,56岁,农民,1984年2月25日诊。患者严冬之时,头面蒸蒸,额上汗出如珠,白昼如是,夜寐方休,项下全身无汗,形体壮实,面红而赤,身目不黄,便干如羊粪,5~6日更衣一次,小便艰涩热痛,心烦,口渴不甚欲饮。上症至今已三月。前医曾投固表敛汗之剂,罔效。邀余诊之:脉洪滑,苔黄厚而滑。此乃湿邪与瘀热蕴结中焦,循经上越而致头汗出,予茵陈蒿汤合栀子豉汤加味:茵陈、滑石各30g,制大黄(后下)、厚朴、淡豆豉、木通各10g,生甘草6g。服3剂后头汗出减,大便2次,小便  相似文献   

20.
暑咳治验     
例1.王某,女,56岁,1986年8月26日初诊。始由外感,咳嗽痰多,胸部满闷,动则汗出,夜不能寐。曾经抗生素及止咳治疗两周余,咳反较前加剧,转诊中医。咳嗽频作。痰粘稠,胸闷身热,汗多不解,头胀似裹,不欲饮,溲短而黄、大便时溏,舌苔黄腻,脉濡数。证属暑湿犯肺,遏伤脾土,湿聚成痰,壅塞气道,酿为暑咳。治似清暑宣肺,化湿和脾。处方:香薷、厚朴、藿香、佩兰、杏仁、半夏各9g,炒扁豆12克,茯苓15g,滑石30g,甘草3g。3剂,水煎服。8月30日二诊:药后咳减,汗止纳增,唯午后似感微热,原方加青蒿9g,再取3剂,5日后随访,病愈。 例2.黄某,女,45,炊事员。1987年9月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