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交住是一种物质性的社会实践活动,是入存在的根本方式之一。交往实践对人的发展具有原动力的价值效用。以高主体性的主体态参与字观域人与自然的、宏观域国际的、中观域国内的、徽观域男女之间的以及主体自我的不同层次的各种交往;建构实施适应当代全球化的主体——客体——主体三维结构普遍交往的关于人发展的模式,对于丰富和发展唯物吏观;锻造和培养时代发展所需要的创新性、交往性、竞争性高素质人才;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推进世界历史进程具有重大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2.
龙柏林 《岭南学刊》2004,1(6):52-55
在唯物史观视野里,作为生成依赖与决定因子的交往实践,是个人交往主体性的生成基础;由个人主体资质和社会生活环境结构性构成的交往环体,是个人交往主体性生成的内外条件;由内容信息和工具媒介匹配性构成的交往中介,是个人交往主体性生成的必要环节。以上三者共同构架起个人交往主体性的生成图式。  相似文献   

3.
生活世界是人通过实践活动与创造活动所生成的主体间世界。它作为一种文化传统与背景资源为交往行为提供价值与意义的根据来源,因此,文化价值性是其首要的特征。生活世界因交互主体的建构呈现出交互主体性。而交互主体性又是在私人交往与公共交往的互动中确立的。私人交往与公共交往并不是完全隔绝的,二者是一种共生共荣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现代西方哲学中主客体关系辨析杜绮德主体性问题,是近年来我国哲学界讨论的热点之一。从讨论的情况来看,主体性问题不是孤立的,涉及到主体、客体、实践、交往等哲学基本概念。我们认为,研究现代西方哲学中主客体关系的有关论点,有助于我们对主体性问题讨论的深入。本...  相似文献   

5.
高芳 《求索》2013,(10):214-216
主体性教育是知识经济时代的一种全新的教育思想,是我国当前教育理论研究和教育实践的一个热点。教育价值的主体性表现为价值关系的多维性、价值意义的变动性、价值主体的创造性,主体性教育的客体性表现为价值主体需要产生的物质性、价值客体功能属性的客观性、价值中介作用方式的实践性。对当前主体性教育研究中出现的工具价值与本体价值对立、对“主体性”理解的片面化和绝对化、对宏观层面上的教育主体重视不够、对教育自身主体性的认识不足、对培养创新素质的认识不到位等问题进行反思,由此可以更加明确主体、主体性、教育主体、主体性教育等概念的内涵,并对其在理论和实践领域进一步向纵深发展提出构想。  相似文献   

6.
贾真 《传承》2011,(25):32-35,81
马克思恩格斯的交往理论属于唯物史观的重要范畴。对于马克思恩格斯交往概念的理解,国内学术界有不同的看法,因此需要对马克思恩格斯交往理论的含义进行界定。在对马克思恩格斯交往理论形成的学理渊源进行研究后,我们发现其形成是对古希腊的交往观、十六至十八世纪英国的交往观、十八世纪法国的交往观、十八至十九世纪德国的交往观批判的扬弃与合理的继承,这对于进一步全面把握交往理论的内涵及价值可提供重要的思维基础。  相似文献   

7.
个人交往主体性不但是个人主体性的新生形态,而且是扬弃片面个人主体性的结果。社会主义作为一种价值规定,无论是理论构想还是现实选择,都在微观主体视界上追求着个人交往主体性。当前,必须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为健全个人交往主体性创造良好的条件与环境。  相似文献   

8.
肖琴 《湖湘论坛》2010,23(5):24-28,43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中,"大众"具有多重内涵。应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话语中寻找它的意义之源。在历史唯物主义的革命与斗争视域中,"大众"意味着无产阶级;在哲学的存在论视域中,"大众"意味着生活世界;在交往实践观视域中,"大众"则意味着一种新的主体性取向。  相似文献   

9.
试析后现代自我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后现代自我观的社会文化根源是消费社会和后现代文化,其思想根源是对现代自我观的彻底颠覆。后现代自我观抽掉了现代自我之理性主义和主体性而把自我演变成为无主体性、碎片化、零散化的自我。后现代自我观虽然对当下人的生存处境提出深刻的洞见,但因其理论上的悖谬,难以应对人类的生活经验和道德实践。事实上,现代与后现代自我观的共同缺陷是背离了传统中的神圣性与敬畏感。因而,应该在神圣性与敬畏感的观照下,整合三种类型的自我观,重新确立人对自身的理解。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主义的精神交往观、大众媒介观和政治传播观蕴含了丰富的传播学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传播观中的重要范畴。在网络时代,这些观点不仅没有过时,反而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在网络的传播提供了哲学依据、理论借鉴和传播策略。因此,在网络时代,用马克思主义传播观来指导主流意识形态在网络的传播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