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当前,通辽市坚持经济结构调整与转变发展方式并举、富民与强市并重的发展思路,为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创造了有利条件,提供了大好机遇。加快通辽市城乡一体化建设,就要实现城乡建设管理一体化、城乡产业布局一体化、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和城乡社会管理一体化。  相似文献   

2.
王周 《学习导报》2012,(11):43-43
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是地方党委政府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地处湘南的郴州市北湖区在加快城区建设,增强城区辐射带动作用的同时,积极推进城乡发展统筹、公共服务均等化,逐步实现城乡一体化,走出了一条统筹城乡发展的新路。城乡统筹,关键是城市带乡村。城市带乡村是世界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共同规律。  相似文献   

3.
推动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是实施统筹城乡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新时期杭州推进"三城三区"建设的重要抓手。总结近年来杭州推进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的创新探索,其主要实践路径体现为"六大统筹",即统筹城乡文化政策设计、统筹城乡文化投入支持、统筹城乡文化设施建设、统筹城乡文化产业发展、统筹城乡文化资源共享、统筹城乡文化队伍建设。基于杭州的发展路径和实践思考,为深入推动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下一步要不断健全政策保障、完善发展机制、创新培育方式、优化发展环境,从而进一步加快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4.
《支部生活》2011,(8):42-42
近年来,南华县围绕“推进城乡基层党建工作一体化,构建统筹城乡党建新格局”的工作思路,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制定出台了推进城乡基层党建工作一体化意见,扎实推进“党组织设置共建、党员管理教育、党员联系服务群众、党内关爱激励、基层党组织互帮互助和人才资源双向交流”六大体系建设,全县基层党建工作一体化格局基本形成,基层党组织领导和服务城乡统筹发展的能力明显增强,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充分发挥。  相似文献   

5.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是做好“三农”工作的基础,是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切入点、统筹城乡发展的结合点、促进农村发展的增长点,这已被全国各地风起云涌的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实效全面验证。在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加强社会管理创新是当前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重大现实课题,  相似文献   

6.
省委十三届七次全体(扩大)会议指出:"要坚持城乡统筹、镇村联动、互惠一体,统筹推进城镇化与和谐秀美乡村建设,不断完善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近年来,兴国县作为赣南苏区贫困县,紧紧抓住苏区振兴发展和新一轮扶贫开发两大历史机遇,在统筹城乡发展中,坚持以建设新型农村社区为切入点,努力在选址规划、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公共服务、社区管理等方面取得新突破,探索建设了合富新村等一批新型农村社区,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  相似文献   

7.
彭继军 《学习月刊》2013,(20):15-15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而公共财政是推动城乡统筹发展的经济体制基础和保障.对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统筹发挥着重要作用.为城乡一体化建设提供强力支撑。作为财政部门.必须以财政改革为抓手.积极探索出调优支出结构、提升涉农支出总量与比重.设立统筹城乡发展专项预算.增加村级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经费投入的新机制.积极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8.
城乡一体化承栽着城市的发展之重,寄托了农村的未来之望。党的十七大作出了城乡经济社会统筹发展的战略部署,组织工作如何顺应城乡一体化发展形势,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必须面对的现实课题。在重庆市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实践与探索的基础上,分析了城乡一体化建设过程中组织工作存在的不适应问题,提出要破除四个认识误区,树立“非均衡推进理念”、“依托工业集聚和产业支撑的城镇化理念”、“城乡融合需要社会认同为前提的理念”、“关键在激发农民主体意识的理念”。坚持从创新培训模式、拓宽选人视野、健全评价体系入手,提升党政领导干部领导和推动城乡一体化建设的能力水平。坚持多元开发与健全机制相结合,重点从人才开发机制、人才市场体系、人才信息服务平台三个方面下工夫,建立开放的城乡一体化人才市场体系。坚持以改革创新精神,促进党的组织与城乡经济社会组织相融对接,探索城乡互动的党组织资源配置与活动方式,建立覆盖城乡的党员管理和联系服务群众机制,加快农民工“市民化”推进步伐,努力构建城乡统筹的基层党建工作新格局。  相似文献   

9.
成渝经济区公共服务一体化既是国务院批复要求,也是成渝经济区一体化发展的突破口.推进公共服务一体化建设,有利于促进成渝经济区的要素流动,有利于推进成渝经济区公共服务资源共享,提高公共服务水平,有利于全面推进成渝经济区城乡统筹,促进社会管理体制改革.推进成渝经济区公共服务一体化建设,必须把握整体性原则、前瞻性原则、重点突破原则、城乡统筹原则四个原则;紧紧抓住交通和通讯一体化、就业保障和医疗保障一体化、现代服务业一体化三个重点;充分发挥政府在成渝经济区公共服务一体化建设的主体作用,发挥工商联和行业商会协会组织的助手作用.  相似文献   

10.
农村公共财政作为我国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统筹城乡发展、改善农村民生、扩大农村内需,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有重要作用。推进城乡一体化,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它以城市为中心、小城镇为纽带、乡村为基础,城乡依托、互利互惠、相互促进、协调发展,从而改变社会历史长期以来形成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  相似文献   

11.
统筹城乡发展,需要彻底打破城乡二元结构,推进城乡制度建设一体化,资源要素市场化,公共服务均等化,产业发展科学化。成都市和自贡市作为全国和四川省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两市在这些方面作出了大胆探索,现将其主要做法刊载如下,以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城乡一体化构建的意义和措施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琳琳 《世纪桥》2010,(1):87-88
本文介绍了城乡一体化的内涵,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消除城乡二元结构,有效解决"三农"问题、加快构建和谐社会、促进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四个方面阐述了构建城乡一体化格局的意义;并提出了通过建立城乡一体化规划机制,实施城乡合理规划、改革城乡管理体制和制度,为城乡一体化提供政策支持、统筹城乡产业发展,推进城乡经济一体化、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城乡基础设施的一体化等措施作为构建城乡一体化的路径,更好更快的推动城乡一体化的建设。  相似文献   

13.
安剑亮 《奋斗》2010,(12):49-49
<正>省委十届十四次全会对推进城乡统筹、实现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提出了新的部署。克山县坚持创新机制体制,围绕集聚化、宜居化、功能化加强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城乡统筹一体化发展,取得了初步成效。一、创新体制机制,构筑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前提条件明确发展格局。克山县在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确立了以县直所在地为中心,周边五个建制镇为辐射点的环状城  相似文献   

14.
成都和昆明作为西部地区的省会城市,在统筹城乡改革发展的过程中,双方都在诸多领域进行了探索和实践,积累了各具特色的经验,尤其是成都市被国务院确定为统筹城乡发展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注重学习和借鉴成都市的成功经验,以推进昆明市和云南省统筹城乡发展及城乡一体化建设的步伐,促进昆明和全省经济社会的健康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嘉峪关市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大局,按照以城带乡、以工促农的原则,着力推进"四项统筹",实行"六联机制",落实"三大建设",加快构建城乡统筹的基层党建新格局,为全市城乡一体化建设和基层党建注入了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16.
柯友如 《学习月刊》2011,(20):87-88
2008年以来.鄂州市委、市政府立足实际,着眼长远,提出了在全省“率先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奋斗目标。为此.我局抢抓全省城乡一体化工作在鄂州试点的机遇.坚持“城乡统筹、以城带乡”的根本方针.统筹推进城乡社区建设工作.初步探索出了一条符合鄂州实际的“全域鄂州.城乡一体”的城乡社区建设一体化路径.并取得明显成效。  相似文献   

17.
经济新常态下城乡统筹发展是从根本上消除城乡二元结构的必然要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重要的任务在农村。加快推进现代化,必须妥善处理工农、城乡关系。城乡统筹发展的着力点是从制度上构筑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格局。建立土地利用、城乡建设规划、城乡产业发展、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城乡劳动就业、城乡社会管理、医疗保障体系等一体化制度,促进阿克苏地区经济社会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8.
莱芜市在基层党建工作中,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促进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这条主线,以建立健全城乡党的基层组织互帮互助机制为抓手,扎实推进基层党建工作,努力建立城乡基层党组织联建新机制,为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  相似文献   

19.
统筹城乡党建,是适应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改革创新基层党建工作的必然要求。随着城乡一体化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城乡基层党的组织设置、作用发挥、领导方式等方面会继续发生新的变化,今后一个阶段将是加快构建城乡统筹基层党建新格局,推进基层党建工作创新发展。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重要时期,应把握发展趋势,坚持典型引路,加大整体推进力度。  相似文献   

20.
鉴于当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社会福利待遇差距以及生存和发展环境差距日益明显,统筹城乡发展就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首要任务。这是因为,统筹城乡发展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是维护社会公平的重要保证,是促进社会稳定的前提和基础。为此,必须加快城乡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城乡产业一体化;加快城乡基本设施建设,实现城乡硬件一体化;强化城乡社会保障,促进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