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读过恩格斯的名著《反杜林论》的人大概都知道“暴力论”是怎么一回事,同时也一定会知道恩格斯在批判杜林的“暴力论”观点时曾经引证过卢梭的著作。本文要评述的正是让·雅克·卢梭在批判“暴力论”方面所起过的历史作用。这个历史作用之所以值得评述,在笔者看来,一方面是因为直到今天它还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另一方面是  相似文献   

2.
<正> 一、恩格斯在1878年6月11日为《反杜林论》写的序言中,开宗明义说明了写作原因:被人当作所谓的“社会主义的行家,同时兼社会主义的改革家”的杜林,三年前突然向当代挑战,用“放肆的假科学”和“高超的胡说”影响了工人阶级及其政党。所以恩格斯才下决心放下其他工作,着手批判杜林的“新的社会主义理论”。 1875年,曾经与俾斯麦政府合作并第一个跳出来公开攻击马克思《资本论》  相似文献   

3.
李茜  廖薇 《传承》2008,(18):22-23
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批判了杜林唯心主义先验论的平等观,确立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平等观,论述了平等观的历史发展及平等观的实质。马克思主义平等观对于正确认识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的平等、公平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4.
《传承》2015,(12)
《反杜林论》是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的重要理论文本,是恩格斯批判杜林唯心主义和抽象人性论的著作。在该书中,恩格斯主要批判了杜林的永恒真理说,这是攻破其道德论的理论基石。杜林的道德具有永恒性的观点是错误的,真正的道德作为一种意识形态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道德的阶级性根源于阶级社会的对抗性关系。  相似文献   

5.
刘溪 《传承》2009,(22):20-21
《反杜林论》中,恩格斯批判了杜林的平等观,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科学地阐述了平等观的历史发展和无产阶级平等观的本质,对定义平等权,完善我国的人权保障体系有重大的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6.
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批判了杜林唯心主义先验论的平等观,确立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平等观,论述了平等观的历史发展及平等观的实质.马克思主义平等观对于正确认识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的平等、公平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7.
蔡亚志 《党建研究》2011,(11):56-56
恩格斯的《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一文写于1880年,是由其《反杜林论》中的三章改编而成的,该篇有力回驳了杜林关于社会主义的所谓新理论.正如马克思所言,这篇文章“摘录了这本书的理论部分中最重要的部分;这一部分可以说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入门。”从马克思的这一评价.足见恩格斯这篇文章弥足珍贵的价值。  相似文献   

8.
《反杜林论》是百科全书式的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恩格斯基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在批判杜林的同时,正面阐述了许多关于美好生活的思想,诸如公平、自由、法律和生态等观点。而观照我国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期望越来越高。《反杜林论》中美好生活思想对如何满足新时代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9.
刘溪 《传承》2009,(11)
<反杜林论>中,恩格斯批判了杜林的平等观,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科学地阐述了平等观的历史发展和无产阶级平等观的本质,对定义平等权,完善我国的人权保障体系有重大的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10.
在<反杜林论>一书中,恩格斯批判了杜林关于自由问题的错误观点,深刻阐明了自由与必然的辩证关系.在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引入自由与必然的范畴,探寻其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是新形势下改革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视角.  相似文献   

11.
对于马克思的辩证法思想或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学说,历来存在两种基本的理解。一种是本于恩格斯的《反杜林论》和《自然辩证法》的理解。在这两部著作中,恩格斯把辩证法界定为“自然、人类社会和思维的运动和发展的普遍规律的科学”①。恩格斯的辩证法定义是以“物质一无论”为本体论背景、“反映论”为认识论背景的。由此,他把物质自身的辩证法确定为“客观辩证法”,人们头脑中的辩证法确定为“主观辩证法”,后者乃是对于前者的反映户自《反杜林论》、《自然辩证法》之后,特别是本世纪30年代苏联哲学界提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阐释体系以后…  相似文献   

12.
赵君  李营歌 《传承》2007,(8):96-98
在《反杜林论》这部"马克思主义的百科全书"中,恩格斯在批判杜林自由问题的错误观点的基础上,阐明了自由和必然的辨证关系。正确把握这一关系,有助于我们从主体、客体、介体、环体等方面改进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因此应做到:把握自由与必然的关系,提高教育者素质;把握自由与必然的关系,完善教育内容;把握自由与必然的关系,优化育人环境。  相似文献   

13.
恩格斯的《反杜林论》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比较全面系统地阐述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一部重要著作。它是恩格斯从1876年9月底到1878年6月间,以同杜林论战的形式写成的,文笔犀利,思想深刻,其内容涉及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等领域,被誉为马克思主义的百科全书。  相似文献   

14.
关于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关系问题的讨论中,有一种意见认为: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从未提出过‘绝对真理是由相对真理构成的’观点”;列宁在《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一书中讲的“在恩格斯看来,绝对真理是由相对真理构成的”说法,是列宁对恩格斯《反杜林论》中的一段论述“作了并非愿意的注释”后“所得出的结论”,因而这个结论是“难以成立的。”①我觉得,这个看法是值得商榷的。 首先,我们来研究列宁在引述思格斯的一段论述时所作的注释和列宁的结论——“在恩格斯看来,绝对真理是由相对真理构成的”,是否符合恩格斯的原意。列宁的引述和注释是这样的:  相似文献   

15.
恩格斯的<反杜林论>"暴力论(续)"篇,在深刻批判杜林的军事唯心主义基础上,从新的视角论述了军事变革的物质基础和技术牵引、政治动因和运动规律等一系列重大问题,是解读军事变革的光辉篇章.  相似文献   

16.
《传承》2016,(1)
恩格斯的《反杜林论》彻底批判了杜林的思想,其从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物质和运动、运动和静止、物质运动和时空,事物的普遍联系和发展等方面,揭示了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提出要认识发展的辩证法、自由和必然的辩证关系,从道德的阶级性和历史性、马克思主义平等观等角度阐明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相似文献   

17.
“无产阶级的解放”与“无产阶级所进行的斗争”是否属同一个概念?李延明同志在第三期《科社研究》上认为,二者尽管有联系但毕竟是互不相同的两个概念。所持论点,颇能启发人们作更深入更全面的思考。只是论述中引用《反杜林论》中的一段话后据以作出的“推断”,似觉欠妥,现辩证如下,以为商榷。文章中引证的是恩格斯的这样一段话:“考察这一事业的历史条件以及这一事业的性质本身,从而使负有使命完成这一事业的今天受压迫的阶级认识到自己行动的条件和性质”。李延明同志认为,这里所说的“这一事业”就是指“无产阶级解放”,这里所说的“行动”就是无产阶级所进行的斗争。我同意这种理解。但李延明同志“于是”就认为:“由这句话我们可以推断出,在恩格斯看来,考察无产阶级解放的条件是有助于认清无产阶级所进行的  相似文献   

18.
恩格斯的自由定义新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恩格斯《反杜林论》中有一句话: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①后人往往把它解释为恩格斯关于自由的定义,并且在哲学教科书中被作为马克思主义的自由定义沿用至今。其实,这是一种误解。第一,这句话是恩格斯转述黑格尔对自由的看法,并非他本人的观点。黑格尔在继承斯宾诺莎自...  相似文献   

19.
恩格斯在《反杜林论》的《引论》中一开始就使用了“现代社会主义”(der moderne Sozialismus,)这个概念。对这个概念我国理论界有两种不同的理解。一种意见认为,它专指科学社会主义;另一种意见认为,它指19世纪的社会主义学说,既包括空想社会主义,也包括科学社会主义。苏联学者施特克里在《关于恩格斯新文献的发表》一文中,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对“现代社会主义”这个概念的涵义  相似文献   

20.
史国藩同志在《关于恩格斯“两种生产”理论的涵义》一文(载《思想战线》1985年第5期)中不同意只把物质资料生产看作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决定因素,他认为恩格斯关于两种生产的理论本来就是将物质生产和人日生产都看作是“对人类社会历史存在和发展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这一结论是从他自己对于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中的有关论述的理解得出来的。这就是史国藩同志所说的人们“创造历史的三个因素”。他说:“创造历史的第一个因素是满足人们的衣、食、住、行等生活资料的生产;第二个因素是满足人们生活资料生产所需要的生产工具的生产;第三个因素是每日都在重新生产另外一些人的生命,即人口自身的生产。”他认为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把这三个因素归结为“第一种生产”和“第二种生产”;恩格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