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理论》2019,(10)
时代孕育思想,实践检验真知。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引领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发生了历史性变革。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既是对我国40多年来改革开放的历史性成就和变革的深刻总结,更是对未来中国发展方向、发展目标的精准定位。同时也蕴含了深刻的经济含义:主要矛盾转化意味着中国将在经济发展模式、经济增长、经济体制、收入分配、宏观调控、资产配置等方面发生重大转变。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因此,把握新时代主要矛盾的内涵,新时代经济思想必将继续牵引我国经济巨轮行稳致远。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一判断的科学性在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既具有现实依据,又具有理论依据;既符合我国社会发展的历史逻辑、实践逻辑,又符合理论逻辑。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具有客观必然性。  相似文献   

3.
董小君 《理论探索》2020,(3):96-101
党的十九大对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全新研判,是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矛盾理论的创新与发展。从理论逻辑与历史逻辑双重视角,可以准确把握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时代特征。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具体体现为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破解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路径是:推动新旧动能转换,构建现代化国家创新体系;处理好地方与地方的关系,实现城乡及区域协调发展;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构建绿色发展体系;处理好本国与他国的关系,构建全面开放体系;处理好人与人的关系,重构收入分配体系。  相似文献   

4.
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过程可划分为三个阶段:阶级斗争层面的政治指向阶段、生产与需要层面的经济取向阶段及需要与发展层面的社会转向阶段。70年来,中国共产党在循序渐进建设现代化历程中制定了卓有成效的分步走发展战略,先后形成了"两步走"发展战略、"三步走"发展战略和新"两步走"发展战略。社会主要矛盾是制定分步走发展战略的客观依据,分步走发展战略为化解社会主要矛盾提供具体路径,二者相辅相成、有机统一,在历史演进过程中具有目的同一性和理论同源性。研究和分析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与分步走发展战略动态演进的内在逻辑、总结经验,可以达到抚今追昔、稽古振今的良效。  相似文献   

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基本标志是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它表明我国民生已由生存型向发展型全面升级。新时代民生需要已扩展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五个方面需要",反映着经济、政治、文化、社会、自然等"五种生活"的整体样态和发展要求,由此决定了必须统筹推进民生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五大建设"和突出"七有"民生保障重点,从而逐步迈向共同富裕的幸福美好生活。  相似文献   

6.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一判断高屋建瓴,深刻揭示了我国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新变化,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建设现代化强国宏伟目标的战略决策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伴随着新时代的到来,  相似文献   

7.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关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论述,是对我国四十多年改革开放实践的经验总结。这一重要论断具有丰富的内涵,它表明:虽然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但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党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判断,是对马克思主义矛盾学说的丰富和发展,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  相似文献   

8.
《行政论坛》2018,(2):17-22
党的十九大报告确定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满足"美好生活需要"是一个美好的愿景,基于环境资源限制,它受全球环境资源、国内不均衡不充分发展、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制约。公众、政府、市场和社会对"美好生活"都应选择适度满足方式。  相似文献   

9.
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是实现人民美好生活的需要,是"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是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必然要求,也是遵循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必然要求。高质量发展需要强化战略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维、创新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等科学思维。  相似文献   

10.
《学理论》2020,(6)
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我国打开国门,拥抱世界,从原来的物质文化匮乏、生产力落后一跃成为经济大国,人们的追求已不再停留在物质方面,更多地开始向精神方面探索,即衣食住行从最开始需求型发展为享受型。对"非物质"的需求日益突出,包含了良好的教育环境、稳定的生活、可靠的社会保障、舒适的居住条件等等。习近平总书记根据我国社会的变化指出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经济日益发达,社会不断进步,往往不平衡也常伴随左右,阻碍着社会进一步发展。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对于准确掌握我国发展变化,学习贯彻好党的十九大精神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求知》2017,(12)
<正>马克思主义认为,矛盾运动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社会主要矛盾及其解决,推动着一个社会从较低级向较高级的形态或水平发展演进。对社会主要矛盾的判断,决定着包括执政党在内的社会主体的实践重点、政策选择与方向。党的十九大作出的"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的重大判断,既客观反映了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发生的根本变化,又对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  相似文献   

12.
正推动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发展的重要历史特征,是解决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客观要求,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必然选择。2018年5月9日,市委、市政府在静海区召开现场办公会议,为静海发展把脉问诊、开方抓药,明确提出了以绿色发展为"魂"、高质量发展为"纲"的工作要求和努力方向。一年来,静海区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  相似文献   

13.
对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和界定问题同党和国家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进步、挫折与成功紧密相连,是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伟大斗争、制定政策路线、推进社会主义事业必须优先明确的基础性问题。党的十九大报告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作出了新表述,反映出新时代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出现的新情况、新特征、新问题,这个新的重大论断为我国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现实依据和思想指南。我们要从正确认识和牢牢把握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入手,科学理解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内涵和特征,沿着五大路径迎难而上,着力处理好五个方面的关系,不断推动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向纵深发展。  相似文献   

14.
改革开放后,中国创造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国社会发生了历史性、全局性、结构性的深刻变革,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的5年中,全面深化改革深入推进,经济社会持续繁荣发展。上述一系列变化,使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呈现出不同于以往的鲜明特征,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在此之前,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议明确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此后,化解社会主要矛盾便成为推进实现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新使命和新挑战。这是因为,许多社会问题折射的是治理能力不足和治理体系不完善的问题。换言之,能否顺利推进实现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决定着社会主要矛盾能否得到彻底化解。具体地说,新时代如何在推进实现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进程中重塑社会气质、协调利益关系、创新社会治理模式等便成为重大的使命与挑战。  相似文献   

15.
正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主要矛盾的变化必然对我国新时代区域经济发展提出新要求、确立新目标、部署新任务。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实施对于解决我国当前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极其重要。不断强化和优化我国区域发展之间的协调性,不仅有利于推进资源的有序流动和优化配  相似文献   

16.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将我国发展的脆弱性与风险暴露出来。这场疫情不但警醒我国需要补足治理体系的短板,也警醒我们要反思发展迷思,补足发展的短板。"十四五"时期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征程的重要开端,是实现我国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时期。"十四五"规划是我国迈向强国阶段的开局规划,是我国进入高收入阶段、全面推进高质量发展的规划。"十四五"规划需要确立以人民真实福祉为中心的发展理念,要围绕提高人民的真实福祉规划宏观发展、中观发展与微观发展。"十四五"时期推进以人民真实福祉为中心的设想包括:1.通过加强心理建设、推进强身健体工程、净化网络空间、"革陋习、树新风"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2.加强家庭建设,采取鼓励性生育政策;3.推进城镇精准脱困工程,打造城镇版"精准扶贫";4.通过扩大有效投资,挖掘潜在消费需求,拉动经济增长;5.推进生命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华民族共同体、中国人民共同体建设;6.加强应对无边界总体战的能力,建设韧性社会。  相似文献   

17.
论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与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行政论坛》2018,(3):5-1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党的十九大做出的这个重大判断,反映了人民需求层次的变化,超越物质文化需要满足的美好生活诉求,成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增添了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中发展协商民主的动力,推进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发展,必须努力使人民从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感受主人翁感;使人民在国家发展中得到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使人民在多样化的差异发展中增强社会认同感;使人民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焕发自豪感。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九大提出了社会主要矛盾的新论述,认为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系统梳理总结我党对社会主要矛盾的认知历程,从理论上探讨社会主要矛盾的内涵及"变"与"不变"特征,从历史实践中考察社会主要矛盾与社会发展之间的逻辑关系,有助于进一步理解习近平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最新论述的重大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九大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社会主要矛盾转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大科学论断,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基础是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变客观上要求我们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正确指引下,进一步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新境界、新发展。  相似文献   

20.
"十四五"时期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新发展阶段的首要任务是加快建设科技强国,推动中国经济向更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科技强国,要立足国内国际新发展格局,着眼经济社会高质量运行,优化知识产权制度,以知识产权立法与应用为保障。具体而言,即要强化知识产权保护,推进创新资源配置国际化;提升知识产权效应,催生经济发展新动能;完善知识产权运营体系,加速科技成果转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