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世纪桥》2019,(11)
东北抗联精神是在白山黑水之中孕育并产生的以抗战救国为主线的精神认知以及在抗日战争过程中形成的特殊的文化,它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文化成果。东北抗联精神中的爱国主义精神、舍生忘死的奉献精神、顽强拼搏的奋斗精神和动员群众的创新精神;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和时代价值。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精神支撑,为党的执政建设注入了新的思想资源,是助推东北全面振兴发展全方位振兴的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2.
《世纪桥》2015,(8)
东北抗联精神是东北抗日联军在抗日战争中表现出来的气概与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抗战胜利提供了重要保障。随着时代的发展,东北抗联精神不断创新与充实,增加了新的内容,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精神支柱和力量源泉。新形势下,积极探究东北抗联精神及当代价值,能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3.
《世纪桥》2016,(9)
本文以基础理论研究为逻辑起点,梳理国内外相关文献,阐明东北抗联精神的内涵及形成原因,从学理上论证研究东北抗联精神的必要性和可能性;以史料分析为前提,全方位搜集东北抗联历史资料,多角度分析东北抗联特点,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全面、客观、深入的探究东北抗联在全国抗日战争中的历史地位;以现实问题研究为基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分析东北抗联精神的现实意义和时代启示。  相似文献   

4.
《奋斗》2017,(13)
正东北抗联在十四年抗战中,用鲜血和生命创造了"战争史上的奇观,中华民族的壮举,惊天动地的伟业",铸就了伟大的东北抗联精神。东北抗联精神的丰富内涵彰显了共产党人的优秀品质和精神风貌。中共黑龙江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奋力走出黑龙江全面振兴发展新路子,要广泛传承弘扬东北抗联精神、北大荒精神、大庆精神、铁人精神,使宝贵精神财富优势释放巨大潜能。东北抗联精神是激励和鼓舞黑龙江人民奋勇前进的不竭动力,是  相似文献   

5.
《奋斗》2021,(9)
正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东北抗联将士在14年生与死、血与火的磨砺中,谱写了一曲气壮山河的英雄篇章,铸就了伟大的东北抗联精神。东北抗联精神不仅是中国抗战史上气贯长虹的壮丽史诗,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百折不挠精神的彰显,是人类挑战自身极限的英雄传奇,是为正义事业而献身的光辉典范,更是鼓舞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动力。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在脱贫攻坚取得胜利后,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促进农业高质高效、  相似文献   

6.
王军凯 《世纪桥》2014,(5):66-67
本文通过三个方面对东北抗联精神进行总结,从抗联精神的基本内涵、核心与特点功能与作用作为着手点,挖掘抗联精神对当代中华民族精神文明建设的借鉴意义。文中分别针对东北抗联的体现的特性深层次挖掘其包含的爱国主义精神,充分论述了抗联精神的重要意义,对当代中国民族精神建设的构建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并阐述了东北抗联精神在现代化建设与东北建设所起到的精神重要的历史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7.
东北抗联精神是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东北抗日联军,为抗击强大的日本法西斯,在长达14年英勇斗争中,所铸就的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革命精神的继承和发扬,是我们党、军队和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是激励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源泉。为此,大力弘扬东北抗联精神,凝聚黑龙江人民的力量,激发广大民众干事创业热情,在黑龙江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中发挥强大动力,是我们黑龙江乃至整个东北地区,必须直面的重大现实课题。  相似文献   

8.
刘英 《世纪桥》2020,(4):73-76
黑龙江优秀精神不仅是一座历史的丰碑,同样还是一面引领未来的旗帜。新时代,在实现黑龙江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的历史征程中,深入挖掘、研究黑龙江优秀精神,不断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是推动龙江振兴发展的时代之需、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代之选、促进龙江文化繁荣的时代之策和引导共产党人坚守初心使命的时代之要,务求在实践中通过深化精神凝练、提高教育成效、加大宣传力度和提供组织保障等途径,筑牢龙江人民的精神本色,再创黑龙江的新辉煌。  相似文献   

9.
红船精神的主要内涵包括三个方面,即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红船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在伟大建党实践中孕育形成的,反映了近代中国人民和先进分子在救亡图存和探索复兴之路中取得的新认识.红船精神的产生是中国共产党诞生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承载着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是中国革命精神之源和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之源.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需要继续弘扬红船精神,不断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使之绽放新的时代光芒.  相似文献   

10.
纪颖  杨以勒 《世纪桥》2024,(1):118-120
东北抗联精神是伟大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时代新征程必须继承和弘扬的红色基因,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宝贵精神财富,对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深远的意义。东北抗联精神具有“忠诚于党的坚定信念,勇赴国难的民族大义,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的丰富内涵和重要的时代价值,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东北抗联精神,应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作用,开展实践教育活动,合理利用新兴媒介及网络资源等多种路径,与时俱进学习和宣传东北抗联精神,使其贯穿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相似文献   

11.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指出:"改革开放铸就的伟大改革开放精神,极大丰富了民族精神内涵,成为当代中国人民最鲜明的精神标识!"笔者认为,在新时代推进组织工作高质量发展,必须大力弘扬改革开放精神,始终保持改革者、奋斗者的工作状态,为实现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提供坚强组织保障。要勇于正视问题,认清症结所在。改革开放是我们党对现实国情清醒认识的结果。同样,在新时代推  相似文献   

12.
习近平同志指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作为当今时代协调各方利益的最大公约数,"中国梦"是团结凝聚亿万人民努力奋斗的精神旗帜,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3.
肖震 《世纪桥》2011,(3):74-76
东北抗日联军精神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东北抗联在抗日战争时期形成的宝贵精神财富,用东北抗联精神对青少年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弘扬东北抗联精神,不仅是时代的需要,更是当代青少年成长成才的一门必修课。应该把弘扬东北抗联精神和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4.
实现全面振兴新突破,是对党员干部本领能力、精神状态的“大考验”,也是展现作为、体现担当、彰显价值的“大舞台”。党员干部要继承好、发扬好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精神品格,埋头苦干、攻坚克难,聚力新突破、奋进向振兴。坚定斗争意志,打好打赢全面振兴新突破“主动战”。我们党依靠斗争走到今天,也必然要依靠斗争赢得未来。  相似文献   

15.
正大庆油田、中国饭碗、国之重器……地处祖国东北边陲的黑龙江不仅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重要粮仓、机械装备之都,也是东北抗联精神、北大荒精神、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的发源地。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黑龙江时曾指出,加强干部作风建设,黑龙江有不少有利的条件,东北抗联精神、北大荒精神、大庆精神、铁人精神激励了几代人。今天,我们仍然要用这些精神来教育广大党员、干部,引导他们发扬优  相似文献   

16.
闫莹雪 《奋斗》2022,(8):36-38
<正>对黑龙江省来说,抓好能力作风建设,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黑龙江省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的重要举措,是加快推动龙江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的迫切需要,是建设忠诚干净担当高素质干部队伍的关键之举。全省上下要积极推动机关党员干部能力全面提升、作风向严向实,用能力作风建设成效推动黑龙江振兴发展。  相似文献   

17.
东北抗联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优秀革命文化之一,也是黑龙江人民的一笔宝贵精神财富。2018年8月1日,省委书记张庆伟在革命老区尚志市调研时强调:"我们要铭记历史,缅怀先烈,坚定理想信念,传承弘扬伟大的东北抗联精神……要发挥红色教育基地作用,不断挖掘、整理、提炼红色资源,并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开展红色旅游,加强革命传统教育宣传,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我们欣喜地看到,在这片洒满抗联将士鲜血的黑土地上,有这样一所大学,正以"弘扬东北抗联精神我先行"的历史担当,以"把论文写在大地上"的生动实践,书写教书育人、智库资政的新篇章。  相似文献   

18.
正一、弘扬传承龙江优秀精神的重大意义龙江要振兴,首先需要龙江人在精神上振作起来;龙江要发展,同样需要对龙江精神进行时代提炼。"只要精神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龙江儿女用汗水、鲜血甚至生命创造了辉煌业绩,也形成了包括东北抗联精神、北大荒精神、大庆精神、铁人  相似文献   

19.
正黑龙江,这颗东北黑土地上熠熠生辉的明珠,曾经以东北抗联精神、北大荒精神、大庆精神、铁人精神激励了几代中国人。如今的龙江人,传承弘扬前辈们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正以"中国速度"行进在东北振兴的快车道上。铁人精神谱写新篇章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已经成为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永远是激励中国人民不畏  相似文献   

20.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人。要想如期实现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百年奋斗目标,全面贯彻落实十八届五中全会的新精神和新要求,必须充分认识建"忠诚干净担当"高素质干部队伍的重要意义,认清一些党员干部不忠不廉不为的表现和危害,明确"忠诚干净担当"的时代内涵,采取有效措施建设"忠诚干净担当"高素质干部队伍,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坚强组织保证和队伍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