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生活中我们常有莫名其妙的举动,其实所有的现象,背后都有经济的力量! ▲你对自己的工资是否满意,要看你老婆的妹夫赚多少钱,因为你老婆会跟她妹妹去比。 ▲你买一支钢笔,甲商店卖25元,乙商店卖18元,你会为了这7块钱跑15分钟去乙商店。你买一件衣服,甲商店卖455元,乙商店卖448元,同样是省7块钱,你却不愿意跑15分钟去乙商店。  相似文献   

2.
《工会博览》2005,(1):74-74
天气转凉,不少人已经到商店去选购羽绒制品。那么消费者应该如何鉴别羽绒制品的质量,挑选到自己满意的产品呢?有关专家透露了挑选羽绒制品的七步方法。  相似文献   

3.
老梦 《工会博览》2008,(8):42-43
提起北京琉璃厂,人们都知道这条古朴、典雅的街道聚集着众多的古旧书籍、文玩古董、碑帖字画、文房四宝、篆刻用品和中西乐器等各具特色的商店。  相似文献   

4.
日本松下电器公司在全国拥有2.5万家本系统的销售商店。但是曾经有一段时期,销售量减少了30%左右,生意被系统外的其他商店抢走了。松下公司副总经理佐久间升二对此进行了调查,发现生意外流的原因是:品种单一,店铺狭小、肮脏,商品陈列杂乱无章。他决定进行一次彻底改造,提出了“人文”商店的模式。  相似文献   

5.
美国人爱德华·法林在波士顿市中心区开了一家商店,商店有一种特别的经营方法:商品标出价格及首次上货架的日期,头12天,按新标价格出售:从第13天起,收原价的3/4;再过6天,收原价的一半;再过6天,收原价的1/4;再过6天仍未卖出,商品就送慈善机关。商店能否生意兴隆?人们纷纷表示怀疑,但法林信心十足,因为他看准了美国人希望商品价廉物美且喜欢标新立异的心理。很多人说法林傻:如果顾客等到商品价格降至最低时再来购买,商店岂不大亏?法林却这样推测顾客  相似文献   

6.
诚实的小池     
山一证券公司创始人、小池银行和东京瓦斯公司董事长小池国三,是以做生意诚实闻名的一位成功者。 小池13岁时就背井离乡,在若尾商店做小店员。20岁开小池商店.同时替一家机器制造公  相似文献   

7.
佚名 《法制博览》2010,(9):50-51
中国近代银行史上第一桩伪钞案,发生在清光绪二十九年农历正月初七,即1903年2月4日。发生地点有两种说法,一种是在通商银行,一种是在一家商店里。伪钞出现后上海金融界掀起了轩然大波。伪造者是日本人,虽然被日方擒获,但此案最终却不了了之。  相似文献   

8.
闻立 《工会博览》2004,(4):20-22
在人们的创业活动中,有一种独特的方法,那就是——邮购。 那么,什么是邮购呢? 《辞海》中称“邮购”为“邮寄贸易”,是指通过邮政渠道购买商品的一种形式。商店利用广告进行宣传,顾客将所需商品的名称、型号、数量等用信函向邮售商店订货购物,商店接到订函和汇款后,将货物连同发票邮寄给顾客。邮购便于异地,特别是边远地区的顾客购货。1872年,美国蒙哥马利沃德公司最早采用了这种经营方式。  相似文献   

9.
今年初,名噪一时的北京赛特购物中心宣布停业。而两年前,赛特的主人——日本八佰伴集团(阿信集团)宣称:“八佰伴在世界各地的商店都可以失败,唯独在赛特只准成功。”权威人士分析,盲目推崇高消费是赛特失败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百元商店     
“百元商店”,是在日本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崛起的。 在百元商店中,商品繁多,日用杂货、文具、化妆品、玩具乃至服饰类,琳琅满目,应有尽有,任君选择。同时,所有商品的售价都是100日元。因其价格低廉,  相似文献   

11.
中田商店的历史 有日本"军品之父"之称的中田忠夫先生与他的中田商店,代表着日本从战后至今所有军品迷的历史。记者有幸参观了中田商店并遇到了中田忠夫先生本人。中田先生看起来像一位温厚的中年人,让人看不出他是日本军品界的第一把交椅。1924年,中田先生从日本山口县的学校毕业。中日战争时,因为年纪太轻不能服役,只好加入交通社,并自愿前往我国华北,战后回到日本时,已是1952年了。  相似文献   

12.
5月13日上午,加拿大《索瑟姆通讯社》记者约翰·澳克参观南方大厦,他对洞天商场富有想象力的商品陈列,和商场内个体户经销点很感兴趣,称赞商店领导经营有方。他说,你们商店改革前后的变化是巨大的。十三年前你店给我的印  相似文献   

13.
越来越多的人在购物时已不再使用现金。他们使用支票或者信用卡。当某家商店把你的卡号转到VISA或美国运通公司,他们的电脑就会在那家商店的收入帐上增加一笔,同时在你的支出帐上也增加一笔。这个过程就像两部电脑进行了一次谈话。  相似文献   

14.
去年年初,在一阵噼噼啪啪的鞭炮声和祝贺声中,毗邻的一新时代‘和一穗光’两家个体服装商店同时开张营业了,商店的‘老板’分别是强仔和明仔。春末夏初的三月间,两家商店都存有批数量相当的春秋时装。明仔决定进行一次性降价处理,赶在盛夏之前售完了全部存货。强仔不以为然,按兵不动。夏去秋来,天气渐渐转凉,强仔才将原来全部存货按原价重新上市,很快就销售一空。为自己这次成功的生意,强仔十分得意:一明仔,你吃亏了  相似文献   

15.
春节前夕,王府井百货大楼工会的送温暖活动,切实温暖了职工的心,受到职工好评。该大楼工会将节日送温暖当作一项重要的工作内容来抓,一方面对各单位要进行家访的人员进行统计分类,排出家访时间表;一方面安排各部门主要负责人与各卖场结合起来,开展家访。这种改变得到基层单位的好评,大家反映,店级职能部门领导家访,能够起到代表商店慰问职工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不久前,我去俄罗斯联邦的图瓦共和国游历。在该国的首都克孜勒市,星期天的大街上行人稀少。这里的人们经济富足,虽然商店里的物品并不奢华——这是对照西方社会的消费观念而言。然而到哪里去找他们的国民呢?当时我们要制作一档电视纪录片,我是主持人。电视的特点是到处找人,和人没完没了地说话。  相似文献   

17.
零售业面对的是一个千人百态的消费大军,其中消费心理各异。美国有一位已辞世的富翁,名叫西尔万·戈德曼。1936年,戈德曼家族兼并了他们主要的竞争对手后,扩充了他们设在俄克拉荷市的标准食品商店联号的业务。一天,38岁的戈德曼在他的商店里发现:那些前来购物的妇女,把她们要买的东西放进商店提供的柳条篮子里,当东西装得太重或太满时,她们就不多拿了(不想多买!)。这个现象令戈德曼十分不安。后来,两把普通的折叠椅触发了戈德曼的灵感。经过一连串的试验,1937年6月,一种上下装有两个铁丝编的篮子的小手推车,出现在标准食品公司的各家商店里。这就是今天各超级商场普遍使用的购物小推车。购物小推车的出现,促进了零售业  相似文献   

18.
某商店的一个营业员自费印制了自己的名片。凡前来购买大宗商品的顾客,他都递上名片,并叮咛一句:“质量上如有问题,可按此名片与我联系。”本来只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可商店经理却发现,这个营业员柜台前的顾客竟一天比一天多起来。有一天一位顾客  相似文献   

19.
二月十五日(年初七)晚八时,传统的“人日”之夜迷人而又充满活力。文明路。路灯微弱,行人稀少,多数人许是在家举怀齐贺生日吧。一辆12路公共汽车缓缓靠站,一名青年男子紧随着一个香港老太太下了车。趁老太太不备,男子劈手抢夺了老太太手里的钱夹,撒腿就跑。老太太吓呆了,好一会才想起钱夹中有身份证件,数百元港币等财物,急忙呼喊“抢嘢!捉贼!”可路人稀少,一时无人相助。待老太太气喘吁吁地赶到德政中路一间商店门前,歹徒早已无踪无影。一名商店值班员说:“你咁大年纪边度(哪里)赶得上呀?我  相似文献   

20.
底层的魅力     
美国波士顿的费林是世界上最大的特种商店之一,它的零售业务一是常规的经营,一是在店的底层推行与众不同的廉价经营。费林底层的商品在30天中每周降价一次,三十天后,所有没卖出的商品统统捐助给慈善机构。平时,它们许多购自世界著名商店、厂家的商品都以比原价低得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