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各国(地区)同性恋立法与司法概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同性恋由来已久,但不同的文化对同性恋的认识、态度却不同。20世纪以来,很多国家发现,它是一个不可回避、不可压制的一个问题,需要正确对待它。许多国家因此开始对同性恋有了立法。在实践中,有很多关于同性恋的司法判决。从各国的法律规定和判决,足见对同性恋的保护越来越多,赋予的权益也在增加。  相似文献   

2.
刘国生 《证据科学》2005,12(4):317-322
同性恋由来已久,但不同的文化对同性恋的认识、态度却不同。20世纪以来,很多国家发现,它是一个不可回避、不可压制的一个问题。需要正确对待它。许多国家因此开始对同性恋有了立法。在实践中,有很多关于同性恋的司法判决。从各国的法律规定和判决。足见对同性恋的保护越来越多,赋予的权益也在增加。  相似文献   

3.
在有些国家同性恋立法被看着是一种文明发展的标志。然而在我国,却从来没有过真正意义上的同性恋立法。本文即以我国同性恋立法为立足点,主要从人类对同性恋认识的发展演变,我国同性恋的法律地位为,立法建议这三方面来阐述我国同性恋立法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相似文献   

4.
《江淮法治》2013,(18):54-54
不久前,俄罗斯联邦委员会(议会上院)审议通过了两项同性恋限制法案:禁止在未成年人中传播非传统性关系的信息:禁止外国同性伴侣或同性恋合法化国家的单身人士收养俄罗斯儿童。上述法案待俄总统签署后可生效。通过的禁止同性恋宣传的行政法案规定,凡通过大众传媒、互联网及病毒广告等各种方式传播同性恋内容者,对个  相似文献   

5.
郑华 《法制与社会》2011,(16):278-278
同性恋现象自古就有,但同性恋这个概念却是1869年由德国医生贝科特最初创造的。随着同性恋解放运动的发展,不同的历史时期出现了不同定义,且至今没有一个统一的说法。但究其本质,同性恋的两个基本特征是一致的:一是从情感上讲,他们只对同性产生好感;二是从行为方式上来看,与同性产生亲密的肉体上的接触,这种亲密行为必须是一个成熟的性个体长期的行为,而不是偶然的性行为。本文试对国内外同性恋的存在及其合法性进行了阐释。  相似文献   

6.
Homosexual——同性恋,即同性之间彼此产生情感的契合.随着世界维权运动地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认可同性恋并给予同性婚姻以法律的保障.我国目前尚且对同性恋持一种不认可的态度,对同性婚姻也没有法律上的保护.本文认为为了顺应全球趋势的发展,我国应当对同性恋及同性婚姻予以重视,将其纳入到立法的进程当中来.  相似文献   

7.
在人类历史上,在各个文化中,同性恋现象都是客观存在着的一种行为模式,同性恋者之间的结合也因此作为一种客观存在的现象在世界各国皆有,不同的是各个国家对待同性结合的态度以及相应的法律保护。本文指出在当前中国社会背景下应如何正确认识同性恋婚姻,并从社会学,法经济学,法理学角度对同性婚姻的合法化进行了简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8.
论同性婚姻合法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国外,伴随着同性恋解放运动的开展,"同性恋"已经成为了现代社会的一种比较普遍的现象。当今不少国家和地方政府已经用法律明确了同性恋者的权利和地位,使同性婚姻合法化。近年来,随着同性恋权利运动和人权运动的发展,人们在理性上对于同性恋者的态度愈来愈宽容,中国的法律也应该挺身而出,明确同性婚姻的合法地位。  相似文献   

9.
刘鎏 《法制与社会》2010,(16):250-251
同性恋现象是在人类各个历史时期和各种文化中都普遍存在的一种行为模式。随着同性恋权利运动的发展,同性婚姻渐为一些国家所接受,我国同性恋群体也有着自己的婚姻要求。但就我国目前的国情来看,一男一女的婚姻家庭制度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完全接纳同性。我国同性关系的法律认可将是一个漫长而艰辛的过程。  相似文献   

10.
关于我国同性恋婚姻合法化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颖 《法制与社会》2013,(14):239-240
本文以同性恋和同性恋婚姻的概念为切入点,概括了国内外同性恋婚姻合法化现状,分析了我国同性恋的生存环境和婚姻状况,阐述了我国学者对同性恋婚姻的看法,并提出同性恋婚姻合法化建议。  相似文献   

11.
据路透社报道,上海举办了首个"上海骄傲周"(6月7日-14日),约有3000人参加了包括研讨会、艺术展、电影放映、阅读分享会和鸡尾酒会等各种活动.在6月13日这天,上百名来自不同国家的同性恋情侣还举行象征性的婚礼.据专家估计,目前中国15岁至60岁的同性恋人数约为3,000万,但估计参加这次活动的大多数是生活在上海的外国人.  相似文献   

12.
随着人权主义的呼声日益高涨,越来越多的国家在立法上赋予同性结合以合法的地位,有的甚至给予与异性婚姻相同的法律地位。面对目前游走于法律边缘的同性恋婚姻,应从自然法的角度给与该有尊重,给与立法保护。本文主张借鉴世界其他国家的立法模式,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我国应通过同性协议的方式对同性恋婚姻给与立法上的保护。  相似文献   

13.
纪红心 《法学杂志》2015,36(3):86-94
现代社会的多数国家或地区已经实现了同性恋行为的非罪非病化,但是同性婚姻合法化仅在少数国家获得了实现。主张同性婚姻合法化者一般以维护同性恋者的自由为据予以论证。自由分为消极自由和积极自由,其主张者坚持的是消极自由思想。在消极自由的视域下,需要对反对同性婚姻合法化的理由进行正当性论证。我国在这一问题上有着具有本国特色的障碍。在我国缺乏消极自由思想土壤及传统伦理道德力量强大的当下,应慎重对待同性婚姻合法化问题,并且要建立在对社会应该接受的同性恋行为与泛化的同性恋行为进行区分的基础之上。  相似文献   

14.
关于同性婚姻的立法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哆 《法制与社会》2011,(26):264-265
本文对同性恋人目前处于的尴尬地位进行了叙述,认为应当通过立法的方式来对同性恋的婚姻进行保护,并希求借此来打破同性恋人面对社会时的尴尬局面。并从社会趋势、卫生健康以及法理方面对同性恋婚姻立法的可能与必要进行了阐述。最后,针对同性恋婚姻立法提出了循序渐进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西班牙国会近日通过有关保护变性人合法权益的法案,从而使这个国家在允许同性恋婚姻后再次成为引导世界另类潮流的先锋。  相似文献   

16.
进入20世纪以来,学界对同性恋的认知日趋科学。伴随同性恋的科学释义,有关同性恋的文化宽容日益产生,并引发了规制身份关系的立法思考和立法活动。欧美国家规制同性恋的立法路径。不仅颇具创意,而且显现出对传统婚姻家庭的超越,为规制同性恋提供了法律范式。然而,国别、宗教、文化等差异,使同性恋的法律规制体现出个性色彩。  相似文献   

17.
曾健  陈乐 《法制与社会》2011,(22):57-58
随着社会的发展,文明的进步,同性恋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宽容而成为一种公开的生活方式。可是,同性恋受贿现象始见于报端,对于同性恋受贿的问题也开始引起人们的警觉。因此,本文通过对特定关系人受贿的法律规制的论述,对同性恋受贿纳入特定关系人受贿范畴的可行性进行分析,从而对同性恋受贿的法律规制进行了展望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同性恋作为大学生中的一个为数不少的特殊群体,隐蔽的交往十分活跃.他们游离于道德和法律之外,承受着来自社会和家庭多方面的压力.随着高校同性恋问题的日益凸显,研究其心理对大学生同性恋心理咨询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将从高校学生同性恋的特征、成因、策略等角度出发对大学生同性恋问题进行研究,以期为大学生同性恋心理咨询和高校校园文化的发展提供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19.
以25个受过咨询专业训练的大学生为被试,用实验法、观察法,通过给予各组被试同性恋的相关知识,和让他们对自己对同性恋的态度进行探索等不同的实验处理,观察被试态度的改变情况。结果表明,只有先给予知识再进行态度探索的被试态度转变得比较明显。  相似文献   

20.
陈利 《法制与社会》2014,(32):255+261
性变态都有一定的犯罪倾向,尤其以同性恋导致的犯罪比率最高,应当引起社会对同性恋这种独特的亚文化,引起足够的重视。本文从生物、心理和社会三大因素探讨同性恋产生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实际案例,阐述分析了同性恋形成的原因和引发犯罪的主要类型,并针对其现实情况制定相应预防对策,希望能引起有关专家对同性恋与其引起的罪的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