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生态社会主义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探讨资本主义社会生态危机的根源和摆脱生态危机的途径,阐述了资本主义社会人的异化和人与自然关系异化的必然联系,展示了社会公正与生态和谐内在统一的未来社会的图景,生态社会主义理论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当代生态社会主义代表人物戴维·佩珀提出,资本主义制度是生态危机的深层根源,生态社会主义是解决生态危机的正确途径。尽管佩珀的生态社会主义理论有浓厚的乌托邦色彩,但他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分析方法来分析生态问题,意义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3.
随着工业化发展,环境问题日益凸显,生态危机引发广泛关注。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许多论述具有前瞻性。马克思恩格斯生态伦理观的理论基点是人类中心主义,不管是在人与人的关系中,还是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作为主体的人始终是占据主导地位的因素。马克思恩格斯生态伦理观的核心是人类平等的生态权,而在资本主义制度下,不同主体之间生态权利不平等,各利益群体间缺乏公平博弈的平台并达成共识,弱势群体的生态权往往被无形剥夺。马克思恩格斯科学的生态伦理思想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4.
生态学的马克思主义是20世纪末兴起的一种西方新马克思主义思潮。这一思潮的许多代表人物都自称是马克思主义者,他们承认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认为资本主义制度是生态危机的根源,主张消除生态危机必须变革资本主义制度,建立超越当代资本主义和现存的传统的社会主义的新型的生态社会主义。这一思潮带有一定的乌托邦色彩,同时它也使当代生态运动有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导向,并使马克思主义面对当代最大的现实问题而摆脱了教条化倾向,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5.
梁富荣 《传承》2014,(10):88-89
当前,生态破坏、环境污染日益加剧,人类正面临着非常严峻的生态危机。党的十八大报告和十八届三中全会分别对生态文明建设和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提出了具体要求,这是对马克思恩格斯生态危机思想的继承、发展及超越。马克思恩格斯生态危机思想对马克思主义生态危机理论体系、世界生态社会构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及实现"美丽中国"的中国梦,都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立足于当代全球性环境污染、生态退化现实,安德烈·高兹在吸纳萨特存在主义、马克思主义理论以及法兰克福学派关于生态批判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独具特色的生态危机理论。在高兹看来,引发生态危机的深层原因主要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及其制度安排。经济理性、异化消费、劳动分工以及科学技术是资本主义实现“资本增值”的理念、方法和工具,高兹正是从这四个维度对资本主义展开全景式生态批判。高兹深刻的理论洞见对当代全球性环境污染、生态退化问题的认识及化解对策思考具有重要启示意义:当今世界亟需在未来社会的前景预设上致力于推进生产力的绿色转型,实现“经济理性”与“生态理性”的有机融合,在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同时把生态环境保护置于同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7.
余维海 《前沿》2009,(12):111-114
在当代话语体系和时代背景中,判断马克思恩格斯是否具有生态学思想的核心在于他们对生态危机的观点与思考。马克思恩格斯从人与自然的哲学高度为世人提供了解读生态危机的钥匙,他们把环境问题和对资本主义的批判联系起来思考,对资本主义生产所造成的工业污染和环境恶化进行了深入研究。他们对环境破坏的警告、产生环境破坏根源的分析、环境恶化现象的描述、以及化解环境恶化的路径等方面的理性思考共同构筑了理解生态危机的智慧之光。因此,从生态危机视域可以较为全面地理解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思想。  相似文献   

8.
王新萍 《求索》2013,(11):102-104
霍华德·帕森斯在《马克思恩格斯论生态学》中通过批判对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责难,通过对马克思恩格斯原著的深度挖掘,指出他们有自己明确的生态学并全面论述了社会与自然的辩证关系:人与自然通过劳动和技术实现的相互转换,必将经历人与自然的前资本主义的关系、资本主义的异化关系和共产主义的统一关系;其对生态危机的分析也为我国解决人与自然的紧张关系提供了启示。  相似文献   

9.
许婕 《前沿》2011,(12):187-189
在对历史唯物主义进行自然解读的基础上,詹姆斯.奥康纳以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为基础,以资本主义的生产条件分析为前提,通过阐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使用价值与交换价值的矛盾重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探索了生态危机的制度根源,构建了以资本主义第二重矛盾理论为核心的生态社会主义的政治经济学,同时探索了生态社会主义实现的途径及模式。虽然该理论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但它对全球生态危机的形成作出了系统的政治经济学分析,填补了生态社会主义的理论空场。  相似文献   

10.
进入21世纪,《生态社会主义宣言》和《贝伦生态社会主义宣言》两份纲领性文件相继发表,两份宣言全面阐述了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批判,论证了生态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纲领。对于人类面临的全球性生态危机,生态社会主义及其理论可以化解"地区共同体"这种政治结构在治理生态危机问题上的困境,为我们开启了一种全球主义的生态救治方案。  相似文献   

11.
物质变换裂缝所揭示的是,在资本主义条件下,人类社会与自然界之间的物质变换的异化状态,其突出的表现就是当代生态危机问题。借助物质变换裂缝,马克思得出资本主义和生态之间是整体性的对抗关系的结论。物质变换裂缝既是对资本主义进行生态批判的切入点,又是剖析当代生态危机的理论基石。从物质变换裂缝的视角看当代生态危机产生的根源,是一个全新的理论路径。  相似文献   

12.
一、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的基本内涵 在马克思恩格斯所处的时代,他们当时面对的主要是资本主义社会关系的矛盾,其主要任务是推动社会制度变革。但他们并没有忘记,人类还面对着另外一个根本问题——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他们虽然没有对环境与生态问题进行专门的系统研究,但在一些论述中包含深刻而丰富的生态思想,  相似文献   

13.
佩珀继承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生态危机的理论,他运用马克思主义分析方法论证了现代社会出现生态危机的根本原因——资本逻辑主导下的生产方式,明确提出解决生态危机的唯一出路是变革资本主义制度,主张生态正义与社会正义相结合,构建以社会正义为基本特征的生态社会主义社会。他的思想对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启示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俄国能否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是马克思恩格斯晚年思考的重要议题,也是俄国民粹派活动家始终探寻的核心问题。马克思恩格斯均认为俄国有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的可能性,但在特殊的历史环境下俄国农村公社将走向解体;在此基础上,马克思恩格斯对俄国跨越卡夫丁峡谷的理解存在着一定差异,但这种差异不构成二人在这一问题上的根本对立。因此,需要辩证看待马克思恩格斯在跨越卡夫丁峡谷问题上的态度并以此作为理解社会主义在不同国家发展与实践的理论原点。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如何理解马克思恩格斯资本主义观"成为学界高度关注的"新"理论域。随着当代资本主义发展演变呈现的极端复杂性,导致人们在相应的理论把握上出现了诸多变数,如不对此进行深耕细犁,关于当代资本主义研究的相关结论便难以令人信服。尤其是一旦用附加在经典作家名下的错误  相似文献   

16.
张泽一 《前沿》2010,(21):49-51
生态文明理论是马克思的重要思想成果。马克思从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出发,以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为基本维度,分析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解决日益严峻的全球生态危机,必须深刻理解马克思的生态文明理论,并以此为指导。  相似文献   

17.
周淑芳 《前沿》2004,4(8):63-66
马克思恩格斯设想的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道路有三条 ,在与高度发达的生产力相适应的社会主义成熟的一元化公有制条件下 ,市场经济会随之消亡。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有密切联系 ,也存在区别。现实社会主义的实现道路、条件与马克思恩格斯设想不同。在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和我国现阶段商品经济、市场经济的存在与发展 ,二者统一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实现人民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本质  相似文献   

18.
生态社会主义是20世纪70年代兴起于西方的一种新社会思潮,它探寻了生态危机产生的资本主义制度根源,提出了解决生态危机和社会危机,实现社会和谐发展的社会建构原则和结构,既有其积极和进步的一面,又有其不成熟和不现实的一面。  相似文献   

19.
梁富荣 《传承》2014,(11):76-77
马克思恩格斯生态危机思想主要从唯物主义、新陈代谢断裂和进化论等生态危机思想中汲取思想精华,为他们研究生态危机问题提供了理论支撑和思想引导。马克思恩格斯生态危机思想贯穿于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之中,不仅具有极为深远的历史意义,而且还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0.
胡芳 《理论月刊》2012,(9):94-97
马克思论述了资本主义文化的本质和对东方社会的危害,它对经济无休止的增长,唤起了人民难以遏制也难以满足的持续提高的期望将引发重大社会问题.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引入市场经济体制,在享受成果的同时,也深受其资本主义文化所带来的一系列不良影响.本文从理论上分析了我国具备摆脱资本主义文化危害的可能性条件,但也存在逻辑与历史、理论与实践相悖论的诸多困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