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礼仪,是社会交往的行为规范和准则,是个人内在修养的外在表现.良好的礼仪教育有助于行为习惯的养成、精神风貌的展现、人格品质的完善和综合素养的提升.礼仪教育是实现高职院校全人教育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2.
礼仪作为高校德育的有效载体,是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水平的重要手段和途径。高校德育应加强对学生礼仪道德的教化,培养学生的礼仪修养。对中韩两国的庭礼仪教育与学校礼仪教育、礼仪教育与传统礼仪文化的融合以及礼仪教育与实践的结合三个层面进行比较分析,可为我国高校德育建设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3.
田军 《法制与社会》2011,(27):222-225,229
礼仪作为人类社会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行为准则和规范,必须表现于教育活动之中。教师礼仪虽有自身的特殊性,其特定的交往领域要求特定的准则和形式,但与礼仪密切相关,是礼仪在教育领域的具体应用和现实表现。是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履行职责、与人交往和维护形象等方面必须恪守的行为规范的标准化、正规化和具体化。  相似文献   

4.
检察礼仪是检察官在履行检察职责过程中应当遵循的文明规范,是检察官内在修养和素质的外在表现,是检察机关规范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对于规范执法行为、促进执法公正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近年来,我院高度重视检察礼仪建设,以"内强素质、外树形象"为切入点,把检察礼仪贯穿于队伍建设、日常管理、执法办案的全过程,有效地促进了公正文明执法,检察机关的社会满意度和公信力得到新的提高。我院连续八年保持了枣庄市级文明单位,先后被省委评为精神文明单位、被省院荣记集体二等功,今年初被最高人民检察院荣记集体一等功。结合近几年来的工作实践,谈点粗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人格素质教育现状如何?中央财经大学金融系副教授李宪铎认为,大学生受教育程度比较高,在一定意义上讲,他们代表着社会发展的方向。大学时代是一个人人生观形成的重要阶段,大学生是需要社会特别给予关注的群体。市场经济的大环境对大学生人格素质教育问题提出了新的要求。但是现在教材滞后,教师队伍薄弱,使得大学里的德育教育已跟不上时代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6.
试论理想大学教师的境界与修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伟 《政法论丛》2003,(3):77-80
大学教师是大学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主体 ,大学教师的境界与修养深切地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下 ,研究在日益发展变化的历史背景下大学教师角色的特性与理想境界 ,探讨理想大学教师的修养规律 ,对于提高大学教育、教学质量 ,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意义重大。一、理想大学教师角色的特性所谓教师 ,按照通行的定义 ,就是“向受教育者传递人类积累的文化科学知识和进行思想教育 ,把他们培养成一定社会需要的人才的专业人员”(《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1985年版 ,第 14 5页 )。大学教师…  相似文献   

7.
以学生为主体做好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军 《政法论丛》2003,(4):93-94
学生的德育教育是各高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般是通过两种渠道来进行 ,一是通过马列部专职老师来进行德育知识的传授 ,二是辅导员对学生日常行为的规范。这两种渠道在学生的德育教育中发挥着应有的作用。本人从辅导员的角度阐述一下学生的德育教育问题。从多年来的工作经验来看 ,要做好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 ,必须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一、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的必要性(一 )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 ,是教育事业本身的必然要求。教育事业本身就是以人为主体的事业 ,因为教育的对象是作为主体存在的人 ,即学生 ,体现教育…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山西省武乡县五一小学德育工作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目标。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根本出发点,以师德建设为基础,以习惯养成教育为重点.以课堂为载体,以丰富多彩的主题教育活动为主要途径,以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为保证.形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德育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9.
国际经济法是调整自然人、法人、国家和国际经济组织在国际经济交往中所形成的各种关系的国内法规范和国际法规范的总称。本文从国际经济法的这一含义入手,从国际经济组织这个主体法律权利方面分析了经济全球化视角下的国际经济法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10.
英国人讲究“绅士风度”、“淑女风范”,健康的饮食方式和良好的餐桌礼仪也是他们塑造良好修养的基础。在他们看来,孩子挑食和浪费都是缺乏修养和家教的表现。因此,餐桌也就成了家长对子女教育的第一课堂。  相似文献   

11.
路畅 《法制与社会》2010,(5):102-102
国际经济法调整的对象是国家、国际组织、自然人和法人,主要的调整形式就是他们在国际交往中形成的各种关系,国际经济法是国内法规范和国际法规范的总称。经济全球化的加速,深深的影响了国际经济法的发展,同时也出现了很多我们未曾遇到的新问题和新变化。自从加入世贸组织,我国的经济就与世界经济变得密切了起来,同时我国的发展也牵动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在高度开放的世界背景下,各种文化相互激荡,在经济文化蓬勃向上发展的情况下,一些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也凸显出来,如大学生对生命意义的把握。因此,重视大学生生命伦理教育,迫在眉睫。高校必须要把培养有世界眼光,善于维护民族利益、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作为德育教育的首要任务来抓。  相似文献   

13.
大学制度具有内生性,它是按照大学生存发展的内在逻辑生成的。大学制度是大学伦理精神的制度性定在。蔡元培不但是中国现代大学理念的倡导者,更是中国现代大学制度创制者和践行者。他的尝试为中国现代大学百年发展奠定了基础。为了使人的全面发展理念以及自由、民主精神浸透大学活动的方方面面,在外部环境的创设上,蔡元培力图通过大学区制,实现教育的独立与大学自治,通过平民学校、劳动大学之制,力倡教育之平等;在内部通过教授治校、研究所制等,确保大学的民主治理和高深学问研究的学术本质。  相似文献   

14.
国际法的定义,在理论上说法不一。一般是指国家在相互交往中应该遵守的原则与法律规范,并包括有关国际组织以及国际社会和个人相互间权利义务责任关系的法律准则。传统的国际法指国际公法而言。我认为,现代国际法概念的内涵比过去更为广泛了,其包含的范围除国际刑法等尚未形成独立体系外,主要可分成三个部门:(一)国际公法及其分支国际经济法;(二)国际私法;(三)国际商法及其分支国际贸易法。现就国际法的这一分类及其各分支的性质和内容,谈谈我的看法。  相似文献   

15.
多校区大学是指具有一个独立法人地位,有至少两个在地理位置不相连的校园的大学。由于我国多校区大学数量众多且出现的时间较短,它仍属于新生事物,因此有必要对它进行研究,以便探索出一条既符合我国国情又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多校区大学发展道路。综合性大学要发展成为国际一流大学,就必须以理科、文科、工科和医科等重点学科为先导,促进学科的交叉、融合、发挥学科的综合优势,以形成新的学科生长点。而一个校区的高校受到环境地域等条件限制,很难拥有一批高水平的学科。通过并校或增建新校区、将医学、艺术等学科融入综合性大学,促进理工结合、文理结合、医工结合和医  相似文献   

16.
<正>法律规则的实施是指使之产生效果。这就意味着受这些规则调整的人遵守规则,确保规则的落实。国际环境法的实施指的是国际环境法主体行使国际环境法规范所赋予的权利并承担义务,其目的是实现国际环境法的法律规范。但是,在国际环境法庞大的法律体系中,许多规定通常是一般性原则而缺少具体的实施规则,这难免使国际环境法抽象化而难于实施。此外,世界各国由于政治、经济、文化、历史、地理和社会等方面的原因,对环  相似文献   

17.
WTO体制下国际投资法的趋势与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国际投资的法律调整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为对投资者经营权的保护和对外国投资行使管理权这两大内容的对峙。有关国际投资的法律调整 ,在国际法层面上尚未形成一套完整的法律制度体系 ,而主要集中反映在双边投资协定中。 1 995年世界贸易组织的正式建立和WTO协定的全面生效 ,促进了世界范围内外国投资活动的急剧增长 ,从而需要制定一套完整的国际规则对此加以规范。在这一背景下 ,联合国贸发会议、世界贸易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经合组织等国际机构 ,先后为国际投资规则的发展作出积极努力 ,制定了一批规范性文件 ,为国际投资法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近年来 ,有关国际投资的国际与国内立法实践 ,正反映了WTO体制下国际投资法的趋势与发展  相似文献   

18.
论当代大学生网络人格培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网络人格是指人们在网络交往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心理特征的总和.网络交往既有利于大学生人格独立性、平等性、个性化和开放性的形成与发展,同时又容易诱发产生大学生人格的虚伪性、变异性、封闭性和迷失性.应采取积极有效措施,构建规范的网络伦理,加强大学生"网德"教育,建立健全法规制度,强化网络的监督与管理,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建立大学生健康人格教育网络系统,努力培养大学生健康的网络人格.  相似文献   

19.
国际环境法的迅速发展,使它已经形成了一些基本原则。所谓国际环境法的基本原则,是指那些被各国公认的普遍适用于国际环境关系各个领域的、对国际环境保护活动具有指导意义的、构成国际环境法的基础的原则,是最重要的国际环境保护法律规范。国际环境法作为国际法的一个分支部门,必须遵守国际法的基本原则。换言之就是,国际法的基本原则也适用于环境保护领域的国际关系。因此,国际社会通过的关于环境问题的决议、宣言和缔结的国际条约,都指出国际环境保护必须遵守《联合国宪章》和国际法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20.
一、“环境道德”的历史背景道德是反映和调整人们现实生活中的利益关系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的总和。〔1〕 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的道德 ,以规范人的行为来协调人与人 (社会 )之间的交往和协作 ,道德是由各种各样的规则所构成的规范体系。道德是历史发展的 ,一定的生产力和生产方式形成了一定的道德。据人类学研究 ,在人类社会的早期 ,图腾、风俗、礼仪、禁忌起到了原始道德的作用。在长期与自然打交道的过程中 ,人类出于生存的需要 ,逐渐摸索出一些保护自然的经验 ,形成了某种习俗 ,直接或间接地保护了自然环境。当时人口数量小 ,劳动工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