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新安全观形成于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时期。以胡锦涛为核心的第四代领导集体在对新安全观继承和发展的基础上,提出了构建和谐世界的理念,这体现了执政党国际理念的与时俱进。  相似文献   

2.
中国政府所倡导的以"互信、互利、平等、协作"为核心的新安全观反映了我国对国家安全问题的全新理论和战略思考。对"中国新安全观研究"的研究主要从专著、博士毕业论文和期刊文章三个方面反映,就有关安全的概念、中国新安全观的特点、中国新安全观的形成、中国新安全观的实践及有关对新安全观的质疑五个问题进行了广泛探讨。要进一步深化中国新安全观研究,就要从对"中国新安全观"所涉及概念的明确和进一步界定,搞清楚"新安全观"研究与"中国新安全观"研究的关系和构建"中国新安全观"理论体系三个方面下功夫。  相似文献   

3.
冷战后安全环境的变化和全球化的发展使世界安全形势呈现多样化的局面,为了有效应对这种多样化的安全挑战,以"互信、互利、平等、协作"为核心内容的中国新安全观吸收了20世纪70年代后出现的世界各种新安全观研究成果的精华,对国家安全的内涵有了全新的认识,特别是在安全实现的前提、特征、目标及其有效途径上进行了创新性的阐释,从而使中国的新安全观具有了独特鲜明的理论意涵和非凡特质。中国新安全观的提出对于维护亚太地区和国际社会持久安全、进一步推动国家间新型关系的确立以及致力于加快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1997年3月 ,中国在同菲律宾共同主办东盟地区论坛信任措施会议上 ,首次提出适应冷战后亚太地区各国维护安全的新安全观。中国认为 ,维护国家安全 ,必须彻底摒弃冷战思维 ,积极探索维护和平与安全的新途径。1999年3月26日的日内瓦裁军会议上 ,江泽民主席明确提出 ,必须建立适应时代需要的新安全观 ,核心是“互信、互利、平等、合作”。经济全球化是中国新安全观形成的背景 ,经济全球化的一体化、分散化、开放化、两重化和政治化的特点使中国的新安全观具有普遍性、复杂性、相互性、共同性和综合性的特点。经济全球化的一体化特点…  相似文献   

5.
通过和平谈判解决与邻国的争议,建立国际安全新模式.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积极参加国际维和与救援行动,加强军备控制与裁军及扩大对外军事交流与合作,是新安全观理论的具体实践.我国新安全观理论对于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维护世界与地区的和平与安全,进一步开拓我国外交活动的空间将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文化软实力是软实力的核心要素,指一个国家和地区的文化影响力、凝聚力和感召力。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政府在不同时期提出不同的外交理念,包括50年代中国政府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70年代的三个世界思想、90年代的新安全观以及新世纪以来的“和谐世界”理念。这些理念和政策对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持久价值。  相似文献   

7.
2002年7月31日在斯里巴加湾举行的东盟地区论坛外长会议上,中国代表团向大会提交了中国政府关于新安全观的立场文件。该文件全面系统地阐述了我国政府关于国家和国际安全的立场和政策,指出了以行使武力和武力威胁为基础的旧安全观被以对话与合作为特征的新安全观代替是当今世界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认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安全的涵义已演变成为一个综合概念,其内容由军事和政治扩展到经济、科技、环境、文化等领域”。自民族国家形成以来,维护国家安全是任何一个主权国家的最高利益和目标。以往的国际体系是一个弱肉强食,谁也…  相似文献   

8.
党的二十大报告在国家安全专章中强调“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对新时代新征程推进国家安全现代化具有重大意义。从逻辑起点看,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由“统筹发展和安全”的原创性论断发展而来,展现了中国共产党在治国理政进程中对发展和安全辩证关系的准确把握;从内涵意蕴看,这一重要论述经历由“大安全格局”到“新安全格局”的一字之别,其背后呈现出新安全格局的系统性变革同新发展的契合;从实践路径看,应重点从坚持以总体国家安全观为引领、运用系统思维与法治思维统筹发展和安全、夯实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的基层基础等方面着力,把“新安全格局和新发展格局”一体推进、共同建设。  相似文献   

9.
建国60多年来,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三代领导集体和以胡锦涛为核心的新一代领导集体,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与时俱进,大胆创新,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时代观,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利益观,拓展了马克思主义处理国际事务的方法,为马克思主义外交思想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10.
新安医学作为重要的中医学术流派,著述数量巨大,养生专著颇多,养生思想独特,其中固本培元之元气论、外邪致虚之内外同治论、食调先于药物论、融汇儒道重神气论是新安医学特征性的养生观念,在延续中医学养生理念的基础上有所发挥和创新,形成了新安医学养生观,对当今养生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如何理解马克思与黑格尔之间的关系,是理解马克思哲学及其当代意义的重要问题。黑格尔哲学显然是一种现代性的哲学话语。过度强调两者的连续性,即意味着将马克思哲学也同样理解为一种现代性的哲学话语,这就涂改遮蔽了马克思在颠覆形而上学、批判现代性过程中所呈现出的后现代性意蕴。事实上,正是在黑格尔哲学的断裂处,在传统形而上学的终结处,在现代性哲学的终结地,马克思开启了一种新的哲学范式,它标志着现代性的终结和后现代性的开端。  相似文献   

12.
建国后,妇联为了将乡村妇女组织到政治共同体中,必须将妇女从家庭中解放出来.妇联首先选择以婚姻家庭制度作为突破口,重塑妇女的思想观念,将符合党和国家意志的妇女观、婚姻观、家庭观渗透到乡村社会.这样就打破了传统家族共同体的局限性,重构了农村的社会结构、网络和关系.党和国家在保障妇女社会地位的同时,也加强了对妇女群体的控制能力.通过解放妇女,党和国家最终将其意志嵌入到民众的日常生活,实现国家权力的扩张和向基层社会的渗透.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的时间观对人民追求美好生活具有永恒价值。在新时代,劳动时间和自由时间为美好生活的实现提供了物质基础和重要契机。马克思的时间观在为新时代人民实现美好生活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形成了一定的挑战。物化劳动时间影响了对新时代人民美好生活的认知,自由时间的异化扭曲了对新时代人民美好生活的认真,虚拟时间弱化了对新时代人民美好生活的认同。因此,在实现人民美好生活的过程中,应把握时间的属人本质,强化美好生活的人格世界;突显时间的价值特性,规范美好生活的应然世界;转化时间的现实意义,打开美好生活的本然世界。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建设的不断推进,企业及其它营利性组织的发展壮大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关键所在.然而,人们没有给予合伙这一古老的经济组织形式以足够的重视,最突出表现在合伙的民事主体地位这一问题上.这是与合伙组织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不相适应的.确立合伙第三民事主体地位成为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5.
在现代行政管理关系中,通过协商合作行政机关与行政相对人达成一种新型的法律关系,从单一的行政活动论“行政行为”转向多元行政活动论“行政指导”等.随着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的全面发展,行政指导在法律实务中的地位不断提升,如2013年H7N9禽流感来袭,应急性行政指导措施有效抑制病毒传播.进行行政指导法治化建设将直接影响到我国宪政发展程度.  相似文献   

16.
和谐理念是当代中国社会的核心,也是解决所有中国问题的出发点与归宿。法律解释将和谐理念纳入其对象、主体的研究领域中进行思考,会极大地加速中国法治社会的进程,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我们应在理论与实践中不断努力,进行有效的法律解释,构建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7.
章学诚毕生以维护纲常名教为己任,重视妇德妇道,反对妇女抛头露面,强调妇女贞烈的伦理价值,但在受到清乾嘉时期学术知识化浪潮的深刻影响后,又形成了重视妇女才学、承认其文化传承地位的进步观念,从而对其有关妇女专史的历史编纂理论产生了直接的影响。他主张恢复能够容纳妇女才学和特长的《列女传》以取代主题狭窄的《烈女传》,并突出妇女独立的传主地位。章氏上述的观念和思想,打上了宋学和汉学的双重烙印,是陆王心学重视天理和纲常的"尊德性"与乾嘉学派重视知识和实证的"道问学"之间交互影响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8.
费尔巴哈和马克思都提出了哲学终结。但是,基于人本主义的直观感性实践观,费尔巴哈的哲学终结仅仅归结为抽象的爱的宗教;而基于科学的实践观,马克思的哲学终结的归结点在于无产阶级的解放。在当代视阈,虽然西方诸多学者都提出了哲学终结,但是离开科学的实践观,无视哲学的现实指向,这种哲学终结都是不彻底的。事实上,现代性正是当代西方哲学终结的根本症结之所在。  相似文献   

19.
当代社群主义政治哲学的主将、美国著名的思想家阿拉斯代尔.麦金太尔在对当代新自由主义的规则正义理论否定性批判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德性正义理论,开启了从道德视角论证正义理论的先河。德性正义理论主张:社会正义应是一种基于实践之上的德性或美德,这种德性正义是具体的、发展的和多元互竞的,而且主张应得是正义分配的终极原则。  相似文献   

20.
爱国主义是中国精神中最基本的元素。从中国精神的视角来考察爱国主义,首先应该思考这样几个问题:(1)什么是爱国;(2)为什么要爱国;(3)如何爱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