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中共党史学是一门研究并阐述中国共产党发展过程及其规律的历史科学.在这门年轻的学科发展史上,毛泽东对中共党史的研究给予了高度重视.他曾多次向全党发出学习研究中共党史的号召,促使全党形成了学习研究党史的良好风气;并身体力行,通过其自身的光辉实践,在中共党史研究理论上作了重要开拓.他于1942年3月在中共中央学习组上所作《如何研究中共党史》(以下简称《研究》)的重要讲话,是第一篇党史学重要专论.它的《学习和时局》、《改造我们的学习》、《〈共产党人〉发刊词》、《整顿党的作风》、《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等许多著作,也都包含着丰富的党史学思想.这些论著在党史研究的本体论、方法论、主体论等方面都作了有益探索.毛泽东党史学思想在党史学的学科建设上有着不可低估的价值,在党史学史上有着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值得党史工作者高度重视与认真学习研究.一、毛泽东党史学本体论在党史学本体论方面,毛泽东着重就党史研究的意义、对象、内  相似文献   

2.
著名的中共党史学研究专家张静如,思想活跃、敏锐。他多年来一直在为深化和改进党史研究而努力,尤其是在党史学理论和方法问题研究方面。本文拟就他多年来在这一领域的研究成果作一述评,以见之于党史界同仁。一、关于中共党史学学科性质问题学科性质问题是研究一切问题的前提。80年代初期以来,党史学界围绕着党史学的性质问题曾有过争论。有人认为党史学是一门马列主义理论实践学科。也有人主张党史学是一门马克思主义理论历史学或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和历史学科的综合。张静如认为党史学是历史科学。他认为人们把党史学的性质看作是马…  相似文献   

3.
党史工作是党的一项重要工作,是党的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在党的全部工作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早在延安时期,毛泽东主席在《如何研究中共党史》的著名讲话中《如何研究中共党史》的著名讲话中指出:“如果不把党的历史搞清楚,不把党在历史上走过的路线搞清楚,便不能把事情办得更好。”毛主席一生十分重视总结经验特别是党的历史经验。  相似文献   

4.
党史工作是党的一项重要工作,是党的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在党的全部工作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早在延安时期,毛泽东主席在《如何研究中共党史》的著名讲话中《如何研究中共党史》的著名讲话中指出:“如果不把党的历史搞清楚,不把党在历史上走过的路线搞清楚,便不能把事情办得更好。”毛主席一生十分重视总结经验特别是党的历史经验。  相似文献   

5.
中共党史学理论和方法研究的反思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中共党史学理论和方法研究的反思张静如,王朝美,侯且岸,谢荫明本文试就中共党史学理论和方法的研究做一学术史考察,以期使这项研究进一步发展、完善。一、中共党史学理论和方法研究的兴起与发展中共党史学理论和方法包括三个方面内容,即党史学理论、党史史料学和党史...  相似文献   

6.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历来重视对党的历史的学习、反思,以期从中得出可资借鉴的经验教训。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作为中共三代领导集体的核心,对此作了许多重要论述。学习这些重要论述,对提高全党的理论水平、思想水平具有非常重要的积极意义。一、毛泽东论中共党史 毛泽东对中共党史的重视起始于延安时期,其直接的动因是为了总结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尤其是王明“左”倾错误统治时期中共中央在决策上的经验教训。从延安时期一直到建国后,毛泽东曾多次就中共党史的有关问题发表论述,以此来教育全党。这里介绍他的一些主要观点。 1、明确…  相似文献   

7.
在中共党史党建学设为一级学科的形势下,2022年度中共党史研究以中共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关于党的历史的重要论述为指引,在文献著作编辑出版、研究动态热点呈现、学科建设高质量发展等方面取得显著进展。在党的创新理论引领下,中共党史研究、中共党史学科建设迈向构建自主知识体系、建优建强一级学科新阶段。中共党史研究具有强化党的创新理论引领、突出新时代站位、关注一级学科建设等特点,同时面临潮汐效应明显、学科标识性成果不足、学科建设发展瓶颈有待突破等问题。未来前进之路或可着眼于:坚持以习近平关于党的历史的重要论述为引领,不断深化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式现代化研究,加快建构以自主知识体系为内核的中共党史党建学。  相似文献   

8.
毛泽东党史学理论对于研究他本身和进行党史研究都有着重要作用.毛泽东党史学理论是毛泽东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研究中共党史形成的基本观点、基本方法和基本原则.毛泽东非常重视党史研究对于指导革命实践活动和加强党的建设的重要意义,他提出和论述党史中所体现的辩证分析法、古今中外法、阶级分析法、比较研究法和史论结合法等,是党史学的宝贵财富.  相似文献   

9.
在中共历史上,作为一个有着特定内涵的概念,"中共党史"一词最早由张闻天于1938年提出。在此之前,党的文献和早期领导人的著作和讲话中,通常使用的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中国共产党史"、"党的历史"、"党史"、"中共史"、"中国史"等概念。1942年毛泽东的《如何研究中共党史》讲话,对"中共党史"概念的宣传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共党史"概念的提出,主要是受"联共(布)党史"或"联共党史"概念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毛泽东和博古都曾是我们党的领袖,都是中共党史上的风云人物;所不同的是,毛泽东是真理的化身,而博古则是错误路线的代表,他们各自都在中国历史上深深地留下了属于自己的一笔。  相似文献   

11.
一、摆正政治与学术关系。中共党史研究在历史研究中是政治性最强的学科,它在现实生活的政治教育、政治宣传中发挥巨大作用,它对于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巩固和发展中国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有巨大作用。这是毫无疑义的。这决定了中共党史研究要为政治、为现实服务。但这个服务是有“度”的。对以下几条必须有清醒的认识:(一)为政治、为现实服务不是中共党史研究唯一的选择、唯一的路径。另外的选择、路径仍然存在,如学术研究。以为政治服务否定学术研究,认为学术研究没有必要,学术研究得不到支持,导致学术研究发展不起来,那么学术品格的丧失就是学科独立品格的丧失,这个学科就会消失,也不会有真正的学术界公认的科学性。所以,为政治服务的研究可以支持,同时纯学术的研究也要支持。(二)为政治服务不能搞唯心主义、形而上学。学术不是政治的奴仆.不是可以任意使唤的。为了政治需要随意解释历史、改铸历史.甚至伪造历史,把历史、中共党史当成胡适所谓的“摆大钱”、“打扮姑娘”,变成实用主义的工具,这就走向了反面,走向了伪史学、伪中共党史学。就如“文革”时期的历史学、党史学,最终被唾弃。前苏联也有过史学政治化恶性发展的时期,留下了深刻的教训(可参见陈启能等著《马克思主义史学新探》第九章《苏联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历史教训》、社会主义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三)史学研究、中共党史研究参与政治斗争,应以参与史学领域的政治斗争为主,而不是以参与政治领域的政治斗争为主。比如在毛泽东研究中,西方反华反共的资产阶级右翼学者通过攻击毛泽东来攻击中共,这就必须与之斗争。林克等人写的《历史的真实》,就对李志绥《毛泽东私人医生回忆录》进行了批驳,在史学领域的政治斗争中,发挥了史学研究、中共党史研究的积极作用。(四)不要把学术观点当成政治观点,不要把学术探讨当成政治问题。比如对毛泽东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思想的评价,有人认为是有很大成绩的,有人认为是毫无成绩的,这是学术观点的争论,不要把哪一种观点扣上政治帽子,把说毛泽东有成绩的视为“两个凡是”派。澳大利亚的尼克·奈特就认为毛泽东在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中成绩很大,难道也把他视为“两个凡是”派?  相似文献   

12.
中共党史学史基本理论问题评述及研究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共党史学史,是研究中共党史学产生和发展全过程的一门历史学科.它既应归属于中国近现代史学史的一个分支;又是中共党史学学科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共党史学的"基础学科"和"辅助学科".本文试从梳理这门学科的学术史历程入手,对中共党史学史学科的基本理论问题作一考察和评述,并在此基础上指出该学科今后的努力方向,即党史学界的重视;积极开展党史学史研究评论;构建中共党史学史学科体系,来展望新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3.
毛泽东对中共党史研究的贡献是非常巨大的。在中共党史问题研究上,他不仅对中共党史的研究对象、研究必要性、历史分期等问题做出过相当精辟的阐述,还提出和运用了一系列的研究中共党史的科学方法与理论原则,比如古今中外法、辩证考究法、阶级分析法、还原历史法、系统分析法等。这些科学方法和理论原则,对于今天中共党史的研究仍然具有非常重大的指导作用和积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毛泽东和博古都曾是我们党的领袖,都是中共党史上的风云人物;所不同的是,毛泽东是真理的化身,而博古则是错误路线的代表,他们各自都在中国历史上深深地留下了属于自己的一笔。 瑞金:博古企图消除毛泽东的影响,极力嘲讽、排挤毛泽东,拒绝接受毛泽东的正确建议;毛泽东忍辱负重,忘我地工作,他坚信总有一天全党会觉悟的。  相似文献   

15.
延安整风运动中,党中央在全党高级干部中提出要展开一场学习和研究中共党史的活动.作为党的最高领袖,毛泽东身体力行,不仅就“如何研究中共党史”发表了重要讲话,而且亲自主持“编党书”.通过这一活动,深刻总结了党的历史经验教训,使全党思想认识逐步趋于统一,推动了整风运动的深入开展,为《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的形成和党的七大胜利召开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龚育之是我国著名的中共党史学家。从青年时代读毛著,到后来因工作需要长时期编毛著,进而研究毛泽东思想,他长期主持毛泽东著作的编辑和研究工作,为毛泽东及毛泽东思想研究的深入作出了重要贡献。而他在编辑研究中注重对史料的梳理与考证的写作风格也为中共党史研究走向科学和深入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7.
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需要作历史论证,研究中共党史需要邓小平理论的指导,由此引出了邓小平理论与中共党史学的关系这个比较前沿的课题。因关系到提高理论研究和党史研究水平的方向,人们愈来愈重视这方面的研究成果,最近颇引人注目的是北京师范大学王炳林教授的一部新著:《邓小平理论与中共党史学》 (北京出版社2000年版,本文简称《党史学》),兹简评如下。 基于多年从事中国革命史教学与理论研究的心得,作者确立了这样的认识:以总结历史经验为主要任务的中共党史学,在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中具有突出作用,而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则丰富了党史学的内容,并为党史学的发展提供了理论和方法的指导。二者的互动关系可分几个层次来  相似文献   

18.
文献史料是历史研究的基础。党的文献史料同样是党史研究的基础。有了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党史文献史料的搜集、整理、考证和利用,也就有了党史学科诸多创新的研究成果的问世。长期以来,在党史学研究中,人们对撰写中共党史的通史、断代史、专门史、行业史、人物志、研究性回忆录比较重视且硕果累累,而对党史学的基础理论——中共党史研究的理论与方法特别是其中党史文献学的研究似嫌忽略,论著也颇有限。王仲清主编《中共党史学概论》、张静如著《唯物史观与中共党史学》,还有几本以中国现代史(或  相似文献   

19.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是一部不懈奋斗、不断探索、不断创新的历史。我们必须要运用全面的系统的方法研究党的历史。毛泽东在《如何研究中共党史》中提出的"古今中外"法、科学的实事求是的方法、"以中国为中心"的方法、正确的历史分期的方法,对我们当前学习、研究、宣传党的历史有着极大的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20.
自从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以来,毛泽东研究呈现日趋拓展和深化之势。建构中国“毛泽东学”的问题于80年代被人提出并做了一些工作,90年代,这个问题又一次被郑重提出,并引起了极大的反响。在1992年11月初召开的全国中青年毛泽东思想研讨会上,来自全国各地的40余位学者,对毛泽东学的建构问题做了进一步的探讨。与会代表认为“在毛泽东的故乡,毛泽东思想的发源地,创立完整的‘毛泽东学’学科体系,是中国学者义不容辞的职责”。然而,令人遗憾的是,这一问题虽已郑重提出,但直接探讨毛泽东学学科建构问题的科研成果尚十分罕见。这一方面证明研究这一课题之不易,另一方面恐怕还与有些人对这一学科能否建立存有疑虑,即“毛泽东学何以可能”的问题尚需求证。国内的毛泽东研究,一般属于中共党史学科的研究范围,哲学和各门人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