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中国近现代以来的政治发展最重要的特征是共和革命,以民主阶级的共和推翻半封建半殖民地制度,以人民共和建立新中国,这是孕育中国协商民主的最重要的政治土壤,为协商民主在民主政治进程中的定位和功能打上了深刻的烙印,体现了中国政治发展特征,体现了人民民主的特质、体现了协商民主功能的独特性。  相似文献   

2.
政治科学发展的基本目标是建立现代民主政治,政党制度是现代民主政治的重要载体和实现形式,建立与本国国情相适应的政党制度,是各国在政治发展过程中实现现代民主政治的基本途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的政治协商制度是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它是中国近现代政治发展的历史结果,开拓了新时期中国民主政治发展道路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既是复杂的社会命题,更是国家整体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统一战线作为新时代国家治理制度规范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的助推器。将中国民主政治发展演进和变迁进程放置于近现代社会历史视野中考证,我们发现,中国近现代民主政治发展的路径也是统一战线现代化的过程。统一战线和民主政治的价值契合是理解我国民主政治发展的政治逻辑前提,在新时代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的过程中,统一战线仍然有着重要的政治功能与价值。新时代统一战线既是我们党巩固执政合法性现实社会基础的重要载体,又是实现民主执政的政治资源整合的重要机制,更是保障公民有序参与政治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4.
中国近现代以来的政治发展最重要的特征是共和革命,以民主阶级的共和推翻半封建半殖民地制度,以人民共和建立新中国,这是孕育中国协商民主最重要的政治土壤,为协商民主在民主政治进程中的定位和功能打上了深刻的烙印,体现了中国政治发展特征、人民民主的特质和协商民主功能的独特性。协商民主从政治系统延伸到社会、从政治协商制度发展到协商民主制度的过程,决定了我国协商民主形式和制度功能,而这又与协商民主的历史实践和政治发展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5.
民初的政党活动史成为中国政党政治的肇始,是中国从传统君主集权体制向近现代民主政治的转型阶段,也是中国政治现代化进程的重要拐点。以现代分析维度对其予以科学、理性的探讨,是对我国现代政治文明进程应有的历史性评判。民初政党政治的实践虽以失败告终,但作为近代中国政治发展史上的重要路标,不仅是辛亥革命后中国民主思潮继续发展的产物,更成为反对封建专制统治的重要成果,而其夭折的根本动因则在于中国数千年的社会政治经济结构。  相似文献   

6.
要加强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必须发展完善我国的政党制度。以毛泽东、邓小平为首的中国共产党第一代和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创立的中国特色的多党合作制度,是中国近现代政治发展的历史结果,开拓了新时期中国民主政治发展道路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7.
要加强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必须发展完善我国的政党制度。以毛泽东、邓小平为首的中国共产党第一代和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创立的中国特色的多党合作制度,是中国近现代政治发展的历史结果,开拓了新时期中国民主政治发展道路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8.
要加强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必须坚持和完善我国的政党制度。以毛泽东、邓小平为首的中国共产党第一代和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创立的中国特色的多党合作制度,是中国近现代政治发展的历史结果,开拓了中国民主政治发展道路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9.
政党制度与民主政治建设是现代化建设的重大课题。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党的十七大召开之后不久,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中国的政党制度》白皮书,指出:“政党制度是现代民主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政党制度在—个国家政治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是民主政治发展的重要基础和制度保障,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必须坚持和完善我国的政党制度。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了坚定不移地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一系列新观点、新思路和新举措,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科学发展观的重要部分,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行动纲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的新里程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