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提出,要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在全社会形成崇尚科学、鼓励创新、反对迷信和伪科学的良好氛围。这一重要论述,强调了科普工作的重要性,为科普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作为科普文化主要内容的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也是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科普工作的着眼点和落脚点是提高全民科学文化素质。大力普及科学文化,对引导群众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自觉抵制各种愚昧迷信和反科学、伪科学的行为,占领群众思想阵地,以及提高劳动者技能水平,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都有…  相似文献   

2.
QIUSHI《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以下简称《科普法》)于2002年6月29日颁布实施,这标志着我国科普事业进入了一个法制化的发展新阶段。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科学和科普工作。早在新中国成立前夕,1949年9月全国政协通过的《共同纲领》第43条就明文规定:“努力发展自然科学,以服务工业、农业和国防建设。奖励科学的发现和发明,普及科学知识。”1954年9月全国人大通过的《宪法》总纲第20条又一次明文规定:“国家发展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事业,普及科学和技术知识,奖励科学研究成果和技术发明创造。”应…  相似文献   

3.
观点搜索     
普及社科知识刻不容缓 刘占锋在2001年6月7日的《人民日报》上撰文指出:加强社会科学知识的普及,是一项刻不容缓的工作。如果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强大推动力量,那么,哲学社会科学就是使这个强大推动力朝着正确方向顺利发展的有力保证。历史经验告诉我们,自然科学的落后,可以通过学习和借鉴来弥补;而哲学社会科学一旦出了问题,则很可能把自然科学创造的巨大成果破坏殆尽,给社会造成灾难性后果。哲学社会科学的“科普”,其意义决不仅仅在于进行某种知识的教育与普及,更重要的是它有利于塑造和培育人们的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和科学  相似文献   

4.
大力加强和改进社会科学知识的普及工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晓红 《世纪桥》2002,(1):27-28
我们党高度重视社会科学知识的普及工作,使社会科学知识的普及在提高民族素质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普及社会科学知识的重要性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认识和关注。但是也存在着忽视和淡化社会科学知识普及工作的倾向。因此,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必须大力加强和改进社会科学知识的普及工作。  相似文献   

5.
科学文化传播与先进文化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廖清胜 《探索》2004,(1):67-69
我国科普工作正在由以往单向的科学知识普及发展到双向互动的科学文化传播阶段。科学文化传播肩负着促进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双重历史使命。我们应将科学与社会主义在文化上紧密结合起来,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科学文化的研究与传播工作,繁荣和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使科学尽快从“物化”、“神化”的历史阴影中走出来,加速实现科技人化,促进我国先进文化的创新与发展。  相似文献   

6.
科普工作在普及科学知识、培养科学精神、提高全民族的科学素养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是关系到我国2l世纪发展的根本性、战略性的工作。如何提高科普工作的效率.使更多的人参与到科普活动中来.是当前我国科普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7.
谈自然科学方法在社会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科学技术革命创造了一系列全新的自然科学原理和方法。这不仅为自然科学研究提供了新的理论工具,而且为社会科学提供了新的研究方法。 社会科学研究可以应用自然科学的方法,这是由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互渗透的发展趋势所决定的。这种渗透是相互的。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都要相互学习和吸收。自然科学在18世纪就开始取得科学的形态,而社会科学在马克思主义产生以后才奠定了科学的基础。作为科学的形态,自然科学有更长久的历史,它在科学概念、科学原理和科学方法等方面的创造,也更为成熟;在定量研究方面,它也处于领先地位,并创造了一系列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8.
《求实》1986,(1)
认真看书学习,是人们汲取知识增长才干最重要的途径之一。在当前的四化建设中,我们要学习文化,学习各门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掌握现代技术和经营管理科学。这是绝对必要的。否则,四化只能是说说而已。 但是,仅有上述那些知识还不足以保证四化建设的顺利进行。因为,我们的四化是社会主义的四化,我们的指导思想只能是马克思主义。四化建设,就是要把马克思主义理论、现代文化科学知识,同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密切地结合起来,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  相似文献   

9.
刘宗发撰文指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加大科学含量。这个科学含量,既包括社会科学,也包括自然科学,而思想政治工作首先应加大社会科学含量。 首先,在对思想政治工作对象的认识上,应加大科学含量。思想政治工作的对象是“人”。在对“人”的认识上,应把握五点: 一、要把握“人的本质”。在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社会里,人的本质应该是集体主义和为人民服务。 二、要把握“人的需要”。思想政治工作,一方面应满足人们的物质生活需要,另一方面要满足人们的精神生活需要。  相似文献   

10.
现代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融合李庆臻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在古代是融合在一起的。有时很难准确地分辨出哪是自然科学,哪是社会科学。在近代,实验自然科学产生以后,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逐步分化,相互独立,其内容和方法也各不相同。到了现代,随着科学技术不断发展,自...  相似文献   

11.
在新的社会条件下,人们生活节奏加快,生存压力加大,浮躁的心态伴随着消遣的欲望,使严肃文化不同程度地受到了冷落。重视文化娱乐相对于重视文化政治是社会的进步,但矫枉不能过正。流行文化的低俗化,不能简单视为娱乐性问题,而是一个能否用健康、文明、科学的文化占领思想阵地的问题。人们的文化需求特别是群众业余休闲文化需求的迅速增加,使先进文化的普及与提高势在必行。一、科学文化的普及与提高先进文化的主要构成是人文文化与科学文化,或者说,它的核心组成部分是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科学文化的内涵,主要是指科学知识、科学思想方法和…  相似文献   

12.
《当代贵州》2011,(27):64-64
贵州在工业强省和城镇化带动战略的建设过程中,不仅需要现代科学技术知识,也需要人文社科知识,通过人文社科知识及相关思想来建立我们的科学理性,滋养我们的精神家园。长期以来,我们更注重自然科学知识的普及,但是,仅靠自然科学还远远不够。人文社会科学素养是人的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具备这种素质,我们就会对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产生诸多误解,在认知和改造世界中就无法全面把握。  相似文献   

13.
如何解读“科学发展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解析科学发展观这一表达式时,应该把“科学”理解为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统一,而在这个统一中,人文社会科学起着基础性的作用,因为它必须为自然科学的研究先行地澄明思想前提和价值导向。同时,也应该更多地从“显现”的含义上、从保护性“开发”的含义上来理解“发展”这个概念。科学发展观包含着极为丰富的理论内涵,胡锦涛总书记用“第一要义”、“基本要求”、“根本方法”这些概念,高度概括地阐明了它的主要内容。科学发展观具有三个基本特征:目标明确、路径明确、方法明确。  相似文献   

14.
一、交叉科学概念什么叫交叉科学?钱学森曾下过这样的定义:所谓交叉科学是指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互交叉地带生长出的一系列新生学科。过去我们将科学分为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两大类,但在解决社会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一些自然科学中的特定概念日益被社会科学所吸收和运用;同样,一些社会科学的传统思想和观点则为自然科学家所借用,使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在原理上、方法上相互移植、相互渗透,形成了多层次、全方位和大交叉。正如日本一著名学者所指出的:自然科学可称为“自然的社会科学”;社会科学也可称为“社会的自然科学”。这一见解是颇有见地的。我们通常所说的“交叉科学”本身有两个含意:(1)指包括众多交叉科学在内的新生学科群。从这个意义上说,交叉科学是所有具有交叉特点的学科的总称。(2)指对学科交  相似文献   

15.
哲学社会科学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1世纪是竞争的世纪,是高科技、高思维的世纪,也是一个迫切需要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世纪。在我国迈向经济社会现代化的进程中,对经济社会发展中哲学社会科学的功能、地位和作用,科学技术发展中的自然科学与哲学社会科学互动等重大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探讨,为哲学社会科学的创新和繁荣发展真正做好思想、理论和实践上的准备,是当前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一、关于哲学社会科学的功能   与主要表现为技术功能的自然科学不同,哲学社会科学的确不能为社会物质财富的生产提供直接手段,但它的理性功能、思辨功能…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各种愚昧迷信活动和伪科学、反科学现象沉渣泛起,“法轮功”是其中之一。我认为要彻底消除“法轮功’助影响,除了对“法轮功”从组织上予以彻底摧毁,对竞蒙蔽的群众有针对性地做好思想教育工作外,还要在全社会范围内加快现代科学知识的普及,大力弘扬科学精神。弘扬科学精神,反对现代迷信,要从三方面做起。第一,弘扬科学精神,就要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精神的化身,它本身是在集中人类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的基础上产生,同时又遵循科学精神在实践中被不断创新和发展,因此,马克思主义是被实践所证…  相似文献   

17.
在同“法轮功”邪教组织的斗争中,一个很尖锐的问题和令人困惑的现象是,确实有一些知识分子相信所谓“法轮大法”的荒唐说教。其中不仅有学习自然科学的,也有学习社会科学的,甚至有学习医学的;不仅在国内有,在海外的留学人员中也有。“法轮功”练习者曾以此自豪地说,同其他功法相比,“法轮功”练习者中知识层次高的人所占比例最高。那些文化水平不高、科学知识贫乏的人相信“法轮功”歪理邪说、上当受骗可以理解,那么,为什么一些教授、研究员、博士也会痴迷“法轮功”呢?这确实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本文拟就此做一简要分析。一…  相似文献   

18.
科普:科技工作者的光荣责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江泽民同志近年来多次强调,广大科技工作者既要努力攀登科技高峰,也要义不容辞地承担起科学知识宣传和普及的责任,为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作出应有的贡献。《科普法》的颁布实施,以法律的形式在“社会责任”一章明确规定:“科学技术工作者和教师应当发挥自身优势和专长,积极参与和支持科普活动。”为什么要提倡科技工作者参与和支持科普活动?当前在这方面主要存在哪些认识问题和实际问题?这是需要认真研究解决的。革命导师和许多著名科学家都十分重视科普工作,为我们树立了楷模。列宁在苏维埃政权建立初期就指出,要毫不例外地…  相似文献   

19.
控制论是一门发展很快的学科。它同信息论、系统论紧密联系,不仅广泛地渗透到了自然科学的各个领域,而且也正在迅速地渗透到社会科学的各个领域。这给了我们非常有益的启示——控制论方法,作为一种科学的思想方法,完全可以引进到大学生思想  相似文献   

20.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新时代进一步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的意见》,对新时代科普工作提出新的要求,这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的纲领性文件。做好科学技术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重要基础性工作,具体到健康领域,健康科普在强化国民健康理念、提高全民健康素养水平、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中具有重要作用。 做好健康科普要明确其在终身学习体系中的作用。无论是成长发育期的儿童,还是银发耄耋的老人,都需要接受健康教育。教育部要求,将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全面融入中小学课程教材,增强学生“生命至上、健康第一”意识。每年的全国爱眼日、全国爱耳日等医学科普宣传日,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都责无旁贷,要根据当年的宣传主题把健康常识送进校园。即使是生活经验丰富的老年人,也需要应对社会不断发展变化带来的健康知识更新,还要不断提高面对形形色色健康“陷阱”的辨别能力。在这个过程中,家庭、社会等要紧密配合,形成合力。总之,只有在潜移默化中把健康科普渗透到全年龄段人群的生活点滴,才能强化国民健康理念,切实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 做好健康科普还要加强阵地建设。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科普事业蓬勃发展,公众科学素养水平快速提高,但也存在高质量科普产品和服务供给不足、网络伪科普流传等问题。在健康科普领域,“生吃茄子吸油脂”“反式脂肪酸无害”等一批伪科学、反科学的信息一度迷惑诸多受众。这就需要强化健康科普舆论阵地建设和监管。中央宣传部、国家卫生健康委等9部委明确提出,要建立健全全媒体健康科普知识发布和传播机制,增加全社会健康科普知识高质量供给,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 健康科普是一项润物细无声的系统工程,既要提高公众学习健康知识的内生动力,又要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当全社会崇尚科学、崇尚健康的氛围日渐浓厚,形成共同建设健康中国的格局,实现健康中国梦也就指日可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