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20篇
中国政治   3篇
政治理论   1篇
综合类   2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5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邓小平从市场经济对社会基本制度的相对独立性和依赖性的关系出发,回答了社会主义可以而且必须搞市场经济和如何搞市场经济的基本理论问题,认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同社会主义基本经济政治制度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相结合,依靠社会主义“四有”新人来实现。邓小平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是对科学社会主义学说的重大发展。  相似文献   
2.
邓小平要求我们建设一个成熟的有战斗力的党。党的成熟,主要是指党在思想上即理论思维上、政治和组织上的成熟。在这里,更重要的是理论思想上的成熟。因为“理论思维的成熟是党成熟的一个重要标志。”①我们必须掌握党的理论思维成熟的规律。只有运用党的理论思维成熟的规律,我们才能把党建设成为完全成熟的党,成功地领导全体党员和全国各族人民夺取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更大胜利。党的理论思维成熟的标志我们要掌握党的理论思维成熟的规律,首先必须了解党的理论思维成熟的标志。党的理论思维的成熟,是在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  相似文献   
3.
战略决策是关于全局性的重大决策,在战略决定后,还必须有策略的选择。《在跟跑中奋勇追赶》一书,系统地阐述了坚持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根据本地区、本单位的具体实际,做出科学发展的战略和策略的决策。对于后发地区来说,在做出发展战略决策后,“跟跑”则是正确的策略选择。在跟跑中,提升标杆、奋勇追赶、缩小差距、加速崛起。  相似文献   
4.
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形成的标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形成的标志孙显元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提出和形成,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的发展,是完全一致的。这个理论形成的标志是什么?有人认为,党的十三大是这个理论形成的标志,有人则认为这个标志是党...  相似文献   
5.
在社会科学研究中,既要应用自然科学的定性分析方法,又要应用自然科学的定量分析方法。在定性分析方法的应用中,必须实现“内涵转换”和“内涵变异”;在定量分析方法的应用中,必须做好变量选择、建构模型和建立方程等基本工作。这种研究,并不是照搬自然科学的方法,而是创造社会科学的“适用方法”。在这种创造中它要求把自然与社会、科学与人文统一起来,进一步揭示社会对象特殊的本质和规律。  相似文献   
6.
“小康社会”是我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从温饱走向富裕,上承温饱社会、下启基本实现现代化的一个重要发展阶段。“过渡型”是小康社会的总特征。在这个总特征之下,小康社会还具有显明的八大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7.
认识我们国家的民主党派具有什么样的性质,对于民主党派的发展和建设是具有重要意义的。但是,关于这个问题,用一两句话是难以说得清楚,我们必须从历史的演变中去寻找答案。民主党派在新民主主义时期的性质  相似文献   
8.
深刻认识党的基本路线的理论基础孙显元为了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事业,邓小平同志要求我们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要坚持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不动摇,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党的基本路线的理论基础。从总体上说,这个理论基础就是邓小平同...  相似文献   
9.
从世界历史的发展来看,知识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同资源、财富等比较,将日益显得更为重要。现代社会发展的历史趋势已经表明,并必将进一步表明,知识不仅是经济发展的决定力量,而且也日益成为政治发展和社会全面发展的决定力量。知识分子不仅是新的生产力的开拓者,而...  相似文献   
10.
创新,首先是在实践基础上的精神生产过程。先有精神创新,然后才有实践创新。无论是精神创新,还是实践创新,创新过程的基本要素都是创新主体、创新客体和创新手段,它们都经历着逐渐生成的过程。创新主体是创新活动的承当者,创新客体是创新活动的指向,而联结创新主体和创新客体的,是创新手段,精神创新的手段主要是精神手段。在这三个要素中,最重要的是创新主体,它决定着创新客体和创新手段的选择。只有具备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目的和创新能力的人,才有可能成为创新主体。当创新主体实现了创新目的,将它转化为创新客体的最终形式,即创新成果时,创新过程也就基本完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