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当前,我国政府诚信状况从总体上和主流上看是好的,但是仍然存在着政府诚信缺失的现象,在某些方面还十分严重。解决这个问题,必须全面认识当前我国政府诚信缺失的表现,从我国传统诚信观的特征出发,分析当前我国政府诚信缺失的社会历史根源和现实缘由。  相似文献   

2.
罗艳 《学理论》2010,(12):5-7
政府行为对整个社会诚信体系具有基础性、决定性、导向性作用。诚信是政府存在的根本,政府诚信是社会诚信的基础。在当前我国社会发生重大转型和社会矛盾多发时期,政府诚信建设显得尤其重要。但是,当前我国政府的诚信遭遇了重大缺失,使政府在人民心目中的形象受到重大影响。我们应该分析其中的原因,并努力探讨重塑的政策。  相似文献   

3.
论政府诚信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政府是代表统治阶级行使国家权力的政治行政机关。"诚信"是现代民主政治体制中确立政府合法性的关键,也是民主政治行政伦理基点。本文从行政伦理的视角出发,谈谈当今中国政府诚信建设的必然、应然与实然,进而剖析政府诚信缺失的社会文化根源,讨论政府诚信建设对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促进与影响。  相似文献   

4.
《学理论》2013,(2)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面对当前市场经济运行中的突出问题和深层次矛盾,加强社会诚信机制的建设越来越迫切。政府诚信是整个现代社会诚信体系的核心部分,起着基础性、决定性作用,对打造整个社会诚信起着极大的示范作用。当前,我国政府诚信缺失的表现是多种多样的,其所带来的结果却是极具破坏性。人无信则不立,国无信则不昌。要使我国成为一个诚信社会,就必须加强政府的诚信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5.
论诚实守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诚信缺失危害极大,它严重影响了我国市场经济的健康运行,影响了社会稳定,败坏了社会风气,影响我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构建诚信社会,应着眼于政府、企业、个人三个方面的诚信建设.  相似文献   

6.
当前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时期,制假、售假、造假丑闻多领域的频出,让公众对社会的诚信度下降.诚信缺失不仅在经济领域十分严重,而且已经蔓延到政治、文化等领域,成为全国性、全民性的问题.诚信缺失危及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影响政府在公众心目中的形象,妨碍和谐社会的构建.本文针对当前我国社会诚信缺失凸显的主要表现形式及带来的危害进行剖析,并提出中国社会诚信建设的策略.  相似文献   

7.
王淑芹 《理论视野》2011,(10):39-41
当下诚信严重缺失所引发的信任危机及其社会焦虑,使得诚信建设成为政府和社会管理的重要任务。在社会诚信建设问题上,我们既要反思传统诚信德性的局限性,契合现代社会的需要而注重诚信的制度化和体系化建设,也要避免西方信用制度的片面"移  相似文献   

8.
政府诚信建设是建立和完善中国整个社会诚信体系的核心,尤其对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的中国来说,政府诚信的建构已迫在眉睫。本文从政府诚信的涵义出发,通过对现阶段政府诚信缺失的分析,提出政府诚信建构的相应对策,以期能对中国政府的诚信建设尽一点微薄之力。  相似文献   

9.
徐妍 《学理论》2010,(16):31-31,65
地方政府诚信在完善社会信用体系中,具有着示范和带动效应,是社会诚信的核心。然而,由于各个地方政府诚信建设在一定程度上的不平衡,导致有些地方政府诚信缺失现象还比较严重,使政府在社会公众中的诚信形象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完善的社会诚信体系有利于优化经济环境和带动经济社会的发展,而诚信的缺失会危及社会发展和民族生存.诚信缺失原因在于传统的诚信观念落后于时代、现代社会诚信体制机制的不完善、多元化价值观并存以及道德教育自身的因素.诚信体系的建立与完善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公民、企业、政府及个人共同努力建立诚信缺失防范机制.  相似文献   

11.
叶敏 《公共管理学报》2012,(2):33-41,123
市管县体制的历史变迁与我国经济增长逻辑和城市化进程具有内在的逻辑关系:市管县体制在改革开放以前已经发端,市管县体制产生的原因主要是为城市发展工业和解决城市生活服务;改革开放以后一段时期,国家为了获得更加快速的经济发展加速了城市化进程,并形成了小城镇建设和发展中小城市的城市化战略,在此背景下,能够满足这种经济发展和城市化战略要求的市管县体制重新得以复兴并得到全国推广;进入新世纪以后,由于县域经济和区域经济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级,中国城市化战略也由此越来越明显地趋向于县域城市化和发展大城市群。在这种新的增长驱动逻辑之下,国家又寻求多种方式超越市管县体制,其具体方式包括"强县扩权"改革、"省直管县"改革、省域内的行政区划调整,以及跨区域治理框架的构造。市管县体制的历史变迁本质上反映了国家在不同时期增长驱动逻辑下主动权变地革新政府管理制度以获得更好的经济发展目标和治理效果。未来中国政府层级管理体制的改革方向应该朝一种包含各种体制内容的、充分反映地区差异性的政府层级管理体系方向努力。  相似文献   

12.
防止利益冲突法是国家为了厘清公益与私利的界限,约束公职人员的行为,防止公职人员公权私用、以权谋私(或以职谋私),保证其廉洁从政的法律规范。美国是防止利益冲突立法较早并取得良好成效的国家。美国成功的秘诀是:法律可操作性强,监督有效、到位,相关配套制度完备。虽然我国在建立防止利益冲突制度方面也进行了探索,但由于停留在党纪政纪层面,缺乏权威性、强制性和威慑力。我国的防止利益冲突制度设计粗糙,可操作性差,加之监督不力,相关制度不完善,因此,成效甚微。为了有效遏制和预防腐败,我国应当尽早出台《防止利益冲突法》,同时应当完善相关法律,如《公职人员财产申报法》、《政务公开法》、《行政程序法》、《新闻法》等。  相似文献   

13.
试析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任务、经验及目标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现行政体是作为现代民主政体两种基本类型之一的人民民主政体.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基本任务是发展、完善现行人民民主政体,而非将其彻底否定,以自由民主政体取而代之.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一个成功经验,就是社会主义国家政治体制改革必须遵循坚持、发展、完善人民民主政体的原则.中国政治体制的目标模式应当是一种新型的人民民主政体,即以"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为基本特征的新型人民民主政体.  相似文献   

14.
Boyce  John R. 《Public Choice》1998,96(3-4):271-294
This paper examines the incentives for rent-seeking in the allocation of natural resource quotas to competing user groups by political bodies. The political body has discretion in making the allocation, and competing user groups rent-seek to influence the allocation. We investigate ways in which the governmental body can affect the behavior of the players by setting the ground rules for the competition. A political body can affect an allocatively (Pareto) efficient outcome by choosing an appropriate default (pre rent-seeking) policy. Surprisingly, an allocatively efficient default policy is unlikely to minimize social costs. However, winner-take-all default policies are likely to maximize, not minimize, rent-seeking. A competitive post-allocation market reduces rent-seeking, but is not, either itself or in combination with an efficient default policy, capable of minimizing social costs. However, forcing winners in political redistributions to fully compensate losers both lowers the rent-seeking levels relative to a potential compensation criterion and, when used together with an efficient default policy, is capable of obtaining the first-best solution of an allocatively efficient allocation with zero rent-seeking.  相似文献   

15.
政府保持清正廉洁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因素。美国政府已经基本形成一个相对完整的政府行政伦理体系。而其体系的建构则经过了上百年的历程,是由他律转变为自律的过程。美国政府道德规范体系的构建经验对中国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中国社会诚信体系建设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中国诚信体系建设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为失信频率高发化、失信主体多元化、失信手段多样化、失信后果严重化,对我国当前诚信体系建设构成了严重的挑战。这些问题主要是因为经济发展水平总体不高、改革开放的冲击和传统文化的式微、城市化进程的迅速推进和法制建设进程的明显滞后等造成的。要解决这些问题推进我国社会诚信体系建设,就要着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弘扬国内外经典,丰富诚信理论;进一步提高惩戒力度,完善法制建设;不断加强组织建设,提高领导水平。  相似文献   

17.
府际管理理论与长株潭城市群政府合作机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城市群政府间合作困境是困扰城市群一体化的主要问题.长株潭(长沙、株洲、湘潭)城市群在一体化过程中,政府间合作受到政治绩效竞争、政府"经济人"部门、经济社会发展差距、府际协调与合作落后等诸多因素制约.但是,经济一体化、上级战略和惠民效应等因素又将继续形成动力,客观上要求政府间形成可行的合作机制,破解当前困境以带来城市一体化的共惠共利.运用府际管理的基本理论,结合中国政治行政体制的特点,提出以构建政务环境、经济环境、生态环境和信息环境为基础平台的网状政府合作模式,其中特别强调从制度设计的角度来制约政府的毁约和不合作行为,要求政府间合作项目必须由以"法规、监督、激励"思想为核心的制约制度来保证实施.这种合作机制是解决当前省域内城市群政府间合作问题的一种新思路,在不实行政治和行政一体化的前提下,可以有效地实现城市群公共事务的合作,并且降低不履行契约和不合作的风险.  相似文献   

18.
Anton  Thomas J. 《Publius》1985,15(1):65-97
Current criticism of the performance of American governmentsis often organized around an emergent theory of intergovernmentaldecay, which contains propositions about government size, accountability,control, capacity and achievement among its central assertions.Recent evidence of American governmental performance is usedto appraise the decay theory, leading to the conclusion thatthe evidence offers little support for its major assertions.An alternative approach is then sketched out, based on the structuralconcept of "organizational interest" and the inherent dynamismof a system in which every governmental unit is always partof the relevant political environment of at least one otherunit. These considerations lead to a somewhat different assessmentof the "problems" facing American governments as well as analternative way of conceptualizing their activities.  相似文献   

19.
孟献臣  陆军 《学理论》2010,(12):187-189
制度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的特征,有效构建高校反腐倡廉制度体系,努力形成用制度管权、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的体制机制在加强高校反腐倡廉建设方面尤为重要。首先,对当前高校反腐倡廉制度缺失或不健全现象的主要表现进行阐述。其次,着重对构建高校反腐倡廉制度体系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社会福利指数、政府支出规模及其结构优化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政府支出规模及其结构优化应以提高社会福利水平而不是以经济增长为其最终目标。构建了政府支出与消费、社会福利之间的理论分析模型,利用优化控制理论与方法,从理论上论证了在最大社会福利的基础上存在最优政府支出规模与支出结构安排,设计了衡量社会福利水平的新指标,并以此指标为基础,利用中国1982年—2005年的年度数据,对政府支出规模及其结构优化进行计量分析。其基本结论是:我国政府支出规模及其各种单项支出与社会福利指数之间存在较强的相关性,为满足我国不断增加的公共服务需求,应增加政府支出规模,优化政府支出的内部结构体系,即适度提高中央政府支出在政府总支出中所占的比重,减少投资性支出和行政管理支出,增加以教育、公共卫生、公共安全、社会保障为主体的公共服务性支出,以促进我国社会福利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