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党的十五大报告把依法治国确立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并把依法治国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作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一个奋斗目标。这个基本方略的确立是一个新的进步 ,标志着我们党执政方式和治国方略的重大转变 ,具有划时代的伟大意义。  一、依法治国是党执政方式和治国方略的重大转变为了建设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新中国 ,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三代中央领导核心 ,倾注了满腔心血 ,提出并实行了各具特色的治国方略 :毛泽东同志的治国方略 ,其中心就是建立一个新中国 ,…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五大确立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治国方略,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将这一治国方略载入宪法,成为中国各族人民共同的行为准则,这标志着中国法治国家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对于任何一个法律制度或法律体系来说,法学都是一个必不可少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构建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三大基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常桂祥 《法学论坛》2001,16(4):14-18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已被确立为我国的治国方略,而建设法治国家的重要基础是树立法律的至上权威,其关键是实现权力运行的法治化,同时还要切实保障公民权利,这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最终落脚点。  相似文献   

4.
王家福 《法学研究》2007,(4):146-147
1997年党的十五大正式确立依法治国为治国的基本方略。1999年全国人大通过宪法修正案,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写入宪法,从根本大法的高度确立了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和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要目标。这是中国在宪政体制上彻底否定人治,坚定不移地走上法治道路的划时代的进步。这一我国法治建设史上极其重大的历史事件值得我们纪念。  相似文献   

5.
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下,1996年3月,八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确立为治国方略。一、依法治国的主体是人民人治就是掌权者个人意志高于法律,国家的一切大事是由个人或少数人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五大确立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治国方略。司法行政部门担负的法制宣传教育、法律保障、法律服务等职能,是实践依法治国方略的基础性和服务性工作,工作做得好不好将直接关系着依法治国方略实施的进程。因此,提高司法行政干部队伍的全面素质,创造性...  相似文献   

7.
<正>法治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标志,是各国人民共同的向往和追求。1997年,党的十五大报告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确立为治国基本方略。在1999年宪法修正案中又增加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内容。"法制"与"法治",虽是一字之差,却体现了党和国家战略决策的重大转变。法制侧重于法律制度本身的完整,实行法制的主要标志是一个国家从立法、司法、执  相似文献   

8.
十五大报告提出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治国方略。近两年报章上所见多为对依法治国含义、意义和如何进行的论述,但何谓法治和法治国家、如何实现法治国家则少有论及。很多人认为,法治国家就是依法治国过程的当然结果。其实不然。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曾对法治的含义有一个著名的表述:“法治应包含两重意义:已成立的法律获得普遍的服从,而大家所服从的法律又本身是制定得良好的法律。”可见,法治是一种状态,是依法治国进程中一定历史阶段的理想结果,但不是当然结果。依法治国只是一种治国方略,其能否使国家达到一…  相似文献   

9.
法治是一种治国方略或社会调控方式,在法治的模式下法律在社会生活中具有广泛性和权威性。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内容。检察机关作为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在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进程中,负有重要责任。  相似文献   

10.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我们党的治国方略,也是我们国家法治建设发展的根本方向。由于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它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公民的基本权利与义务以及宪法与其他法律之间的关系,它在一个国家的法律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因此,依法治国最重要的是依宪治国。也正是因为宪法是依法治国的前提和出发点,所以,依法治国必须增强宪法意识,树立宪法权威。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五大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的战略目标出发,提出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治国方略,这是我们党执政方式的重大转变,也是我们党政治上进一步成熟的表现,标志着我国民主法制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为了实现这一奋斗目标,在目前实施依法治国方略的起步阶段,要突出抓好以下几个关键环节:一、树立法治观念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法治观念的确立是依法治国实践的基础和前提。只有全社会都树立了法治观念,法治意识渗透到人们的思维方式中,成为人们自觉的行为规范,特别是成为我们管理各项事务的指导思想,依法治…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五大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在总结古往今来治国的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治国方略。这一治国方略的确立,不仅是推动国家经济发展和实现社会全面进步的客观要求,也是保障社会稳定和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关键所在,因此,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可以说是我国治国方略的重大进步。  相似文献   

13.
张骐 《中外法学》1998,(6):70-75
<正> 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制定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方略。完善的法治化的法律监督体系,即符合时代要求、与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相适应的法律监督体系,是实现这一基本方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拟对此作一集中的探讨。  相似文献   

14.
李林 《法学研究》2007,(4):159-160
1997年我们党把依法治国确立为党领导人民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的基本治国方略,标志着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当前,推进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实施,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应当着力关注和解决以下问题。  相似文献   

15.
孙国华 《法学研究》2007,(4):151-151
十五大确立“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基本治国方略,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我们纪念“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实施十周年,就应当进一步弘扬法治精神,坚定不移地贯彻这一基本方略,不仅要把它贯彻到国家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特别要注意把它贯彻到党的生活领域,从国家系统和党的系统,双管齐下地抓制度建设,使之相互促进。  相似文献   

16.
《中国司法》2011,(8):5-5
党的十五大报告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正式写入其中,明确了我国治国理政的基本方略是“依法治国”。2011年3月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正式宣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如期形成,作为依法治国的前提,有法可依、法律齐备为今后一段时间内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建设奠定了坚实的法律基础。  相似文献   

17.
现阶段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进入了全面实施阶段,中国确立了依法治国的基本治国方略,并将其写入宪法使其具有宪法的最高权威和效力。全民法律信仰的程度是衡量一个国家法治水平的重要指标,但由于我国的一些体制和历史方面的原因使得公民的崇尚法律意识的水平远远跟不上我国法治建设的需要。因此如何提高全民的法律信仰成为我国建设法治社会工作中的紧迫任务。  相似文献   

18.
跨世纪的目标: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跨世纪的目标: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李步云张志铭“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中国社会现代化进程中一个具有全局意义的跨世纪目标。本文对“十五大”报告明确指出这一宏伟目标的意义从若干方面进行了阐发。作者认为,把“依法治国”作为治国方略,是...  相似文献   

19.
一、加强党校法制教育的必要性 (一)加强党校法制教育,是“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需要。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已经成为党在新世纪执政的基本方略。为适应治国方略对执政党提出的转变执政方式、加强法律意识和提高各级党政领导干部法律素质的要求,对党政领导干部进行法律教育培训,  相似文献   

20.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既是执政的中国共产党的治国方略,也是我国宪法的一项基本原则。从宪法学角度看,应当坚持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明确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实行良法之治,实现党的领导、人民民主和依法办事的统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