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法律,国家机器上不可或缺的零件;律师,国家法制建设中十分重要的力量;作为熟悉法律的专门人才,律师在政治领域的发展无疑将为民主与法制进程的推进、国家法治化的实现添砖加瓦。很多国外律师参政议政的事实已经证明了律师的政治敏感性以及从政能力,律师中不断涌现出议员、官员甚至总统、总理:  相似文献   

2.
法律人从政     
目前存在一种流行的看法律师天然就是政治家,因此律师参与政治是一种天职本文把这种看法视为一种未经严肃学术考证的“大胆假设”,并试图在理论和经验两个层面上对此进行“小心求证”在理论层面,本文认为法律人从政合理性随着如下三个政治目标的层次上升而趋式微低层次的谋取政治权力、中间层次的维护政局稳定和高层次的建设公民福祉 同时,利用1980-2010年间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 33个国家的领导人背景数据,本文在经验上初步证实在民王国家中,法律人的确因其谋取政治权力的技术优势而易于成为国家领导人,并且在同等条件下更能维护政局稳定;但是,目前还没有确切证据表明当政法律人在建设公民福祉上—推动经济发展和腐败治理—做得更好或者更坏。对于转型中国来说,此类经验研究有助于针对律师/法律人从政讨论的理性回归。  相似文献   

3.
程金华 《中外法学》2013,(1):114-132
目前存在一种流行的看法:律师天然就是政治家,因此律师参与政治是一种天职。本文把这种看法视为一种未经严肃学术考证的"大胆假设",并试图在理论和经验两个层面上对此进行"小心求证"。在理论层面,本文认为法律人从政合理性随着如下三个政治目标的层次上升而趋式微:低层次的谋取政治权力、中间层次的维护政局稳定和高层次的建设公民福祉。同时,利用1980-2010年间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33个国家的领导人背景数据,本文在经验上初步证实:在民主国家中,法律人的确因其谋取政治权力的技术优势而易于成为国家领导人,并且在同等条件下更能维护政局稳定;但是,目前还没有确切证据表明当政法律人在建设公民福祉上——推动经济发展和腐败治理——做得更好或者更坏。对于转型中国来说,此类经验研究有助于针对律师/法律人从政讨论的理性回归。  相似文献   

4.
律师赞     
从政法学出来的你,获得了一个令人羡慕让人垂涎的名字——人民律师。你有着和普通人一样的爱,但你把整个爱心倾心献给了伟大而崇高的律师事业。你有着和普通人一样的理想、愿把律师职业作为自己毕生的选择,终于你以优异的成绩,获取了律师资格,踏上了>条既庄严而又神圣的律师工作征途。律师之门,正义之门,又是地狱之阿;称为了从事律师职业放弃舒适的机关,辞去良好的工作,率领一班志同道合的‘“哥们姐们怕手起家。不要国家一文钱,为了明天,干吧可烈日炎炎的夏天,你奔波在河西走廊上,凛冽刺骨的冬天,你驰聘在林海雪原中。你在…  相似文献   

5.
蓦然回首,我们不由得感慨万千!《中国律师》已有20岁了,《中国律师》让全国律师过去的20年步履坚定,《中国律师》是13万中国律师心中的太阳,《中国律师》成为中国亿万关心律师事业的读者最贴心的朋友!  相似文献   

6.
辛颖 《法人》2014,(6):56-59
正正义能够提升一个民族,法治能够提升一个国家。法治应当是所有从政者的信仰一米八四的身高,成熟稳重的气质,谦和而自信的言谈举止,清晰而有层次的思维逻辑,初次见面,高级合伙人谢国旺无处不展现出一个专业而值得信赖的资深律师形象。如果可以给他的律师生涯找一个起点的话,这一切都源自于他的内心深处对公平和正义的呼唤:"其实,在我内心深处是存在着一种对公平的追求的。任  相似文献   

7.
用信用的原则衡量律师、律师事务所的行为就形成了律师信用、律师事务所信用,并以此为基础构成律师信用体系。中国律师信用体系就是由律师个人信用、律师事务所的信用、律师行业信用、律师协会的信用、政府主管部门和司法机关的信用共同构成的社会信用系统。律师作为法律职业之一,在现代法治社会舞台上扮演者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但是近年来律师公信力下降,律师整体形象和社会评价受损严重,所以建立中国律师信用体系,重塑律师信用形象,是由中国律师界刻不容缓的现实使命。一、建立中国律师信用体系是由中国律师界刻不容缓的现实使命。1.律师…  相似文献   

8.
今年,是《中国律师》创刊20周年。我是《中国律师》的忠实读者,210期,几乎没有拉下一期。我也是《中国律师》的作者,从1990年起,尤其是最近这两年,我在《中国律师》陆续刊登了10多篇文章,如果算上《中国律师网》,那就更多了。《中国律师》,是我们的良师益友。不过,仅仅说《中国律师》是律师的良师益友似乎还不够,应当说《中国律师》正担当着社会的良心!  相似文献   

9.
《中国律师》2006,(2):88-88
全面记录中国律师的发展轨迹,反映中国律师行业的新发展、新变化,全视角、全方位地展现中国律师行业的不同方面,中国律师年鉴承载了记录行业发展的功能和责任。从2000年至今,中国律师年鉴已经出版了3卷。随着中国律师事业的发展和需要,从2004年卷开始,年鉴由全国律师协会委托中国律师杂志社独立编纂和发行,按年度出版。主要内容有:各地行业发展概况、律师行业统计数据、律师行业管理的行政规章和行规、专家律师和获得全国表彰的律师事务所及律师简介……专门开辟的彩色专版更是突出介绍了取得优秀业绩的律师事务所和优秀律师。中国律师年鉴…  相似文献   

10.
李雯 《中国律师》2015,(2):63-64
律师跨境合作是国家之间经济合作的必然结果。囿于中国现代律师制度起步较晚,有据可查的"中外律师跨境合作"可追溯至上世纪80年代初期。我国现代律师制度起步晚,中外律师跨境合作早期明显由外国律师占据主动地位。随着近年来中国律师整体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国际化程度的显著提升,中国律师在与境外律师合作的过程中亦扮演着越来越主动的角色。一、中外律师合作的演变阶段笔者认为,中外律师跨境合作迄今为止经历了三个  相似文献   

11.
律师个体开业本是律师基本的经济自由之一,然而,在世界范围内,在律师的执业机构组织形式中缺少律师个体开业这种形式,虽然不能说中国是绝无仅有的,但也可以肯定地说,中国当属极少数国家之列。当中国律师行业正处在规模化的喧嚣与躁动之时,绝大多数人都忘记了理智地去探索律师自身发展的固有规律,律师个体开业的声音已被淹没在规模化的声浪中。尽管国内部分法律界以及律师业内人士对律师个体开业问题有所述及,但基本上是只言片语,惜墨如金,未能洞悉律师个体开业存在的深层次的缘由,不能为律师个体开业提供理论上的支撑。本文在考察世界各国律师机构组织形式的基础上,力求探究律师个体开业存在的根源以及在中国存在的必要性,同时对律师个体开业的可行性给予关注,希望借此催生中国律师个体开业的立法和制度的诞生。  相似文献   

12.
讼师虽然被称为中国古代的律师,但它与当今律师职业有着本质不同,但作为古代中国社会与律师最相类似的职业,中国人对其的看法一直延伸至当代,并转嫁到律师,这一西方法律制度的"舶来品"身上。本文主要通过对中国古代讼师及讼师文化的研究探寻当代中国律师现状和律师文化的历史根源,并试从中搜索有益于当代律师行业发展的启示。  相似文献   

13.
从社会资本理论视角,对中国律师执业中的关系因素进行调查和分析,为探讨中国律师与中国司法的新视角。作为重要的社会资本,人际关系在中国律师执业中具有重要的意义;中国律师执业既要依靠法律也离不开关系。  相似文献   

14.
律师服务业与市场经济一脉相承,律师文化关乎律师业的职业生命。挖掘律师职业文化的逻辑内涵、抽象律师职业文化的精神特质、建构中国特色的律师文化直接关系到中国律师职业整体的职业走向、职业价值和职业命运,不可等闲视之。无论中国有关律师职业制度定位的具体涵义怎麽变迁,也不论这些立法制度定位的优劣如何,基于律师职业作为国家上层建筑重要组成部分、市场经济服务主体与法律专业技术组织的特殊地位,中国特色律师文化作为中国律师职业整体的文化认同,均突出表现着公共服务性、专业竞争性、职业驰名性、市场稀缺性和政治边缘性持质。  相似文献   

15.
编者按:广东科德律师事务所刘启良律师,曾学习过音乐创作,在律师执业近20年的过程中.始终有为中国律师创作一首歌曲的愿望。为纪念中国律师制度恢复重建30年,经过近一年的努力,创作了一首《中国律师》合唱歌曲。现将这首《中国律师》合唱歌曲刊登于此,希望能得到大家的关注和支持,使这首合唱歌曲能成为律师行业中的一首好歌。  相似文献   

16.
静水 《中国律师》2013,(11):15-15
“青年律师强则律师业强,律师业强则法治强,法治强则中国强”。青年律师队伍已占到律师行业大半江山,是中国律师事业的未来所在,是保证律师事业后继有人的根本之基。躬逢盛世.使命光荣。为提高青年律师的职业素养和创新能力,增强青年律师的时代责任感和使命感,引领青年律师以创新、开拓、进取的精神投身法治中国建设,促进青年律师健康成长,2013年10月17至18日,全国律协在杭州召开了青年律师工作和服务创新研讨会。  相似文献   

17.
汤忠赞 《中国律师》2009,(12):46-47
中国律师制度恢复重建30年,也是共和国不平凡的30年。在“春天的故事”年代,我国律师制度应运而生。当时邓小平同志强调:“中国要有几十万律师.不搞这个法制不行。”随后,新中国第一部有关律师的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暂行条例》出台,该条例规范了律师制度的性质、律师的基本条件、律师业务范围等,中国律师有了自己的行为规范,共和国法律体系中第一次有了律师制度的地位。  相似文献   

18.
我国律师文化历史沿革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代中国社会没有律师职业,不能孕育律师文化,伴随着西方律师制度的引进和移植,近代中国社会出现了律师文化,党的十六大召开后,我国律师文化得到了整体上扬和提升。  相似文献   

19.
樊华 《法治研究》2008,(8):46-51
律师精神传统是指在律师及其制度发展过程中所积淀下来的维系律师及其制度存在和发展并为律师所传承、遵从的价值理念、道德模式和行为方式。作为律师文化的核心内容,形成怎样的中国律师精神传统,如何构建这样的传统,对中国律师制度的发展和中国的法治建设都具有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从政道德,既要通过个人的自身修炼养成,又要靠制度、机制和环境的规范约束形成;既要继承中国传统的从政道德元素,又要根据当今中国和世界的现实与时俱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