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87年以来,马来西亚经济持续高速发展,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迅速发展为该国国民提供了广阔的就业市场,农村城镇化的成功又使得绝大多数的劳动力进入到人力资源市场,加之政府积极的就业政策、网络、报刊杂志、职业中介机构等的推动力量,这些都促成了马来西亚统一的人力资源市场的形成。然而,种族思想与大量外劳的存在使得其人力资源市场在供求机制、竞争机制、人力资源开发等方面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不足。  相似文献   

2.
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机制是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日本和韩国的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机制是东北亚各国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两个典范。日、韩两国在员工的招聘与使用机制、教育与培训机制、企业工资分配机制、企业的劳资关系等方面各具特色。借鉴两国的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机制先进之处 ,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和各类企业的特点 ,有助于改善和提高我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3.
人力资源是一个国际最重要的资源和最有力的竞争资本。目前,东北亚各国人力资源的数量与质量都存在着较大差别,各国人力资源的开发与合作存在着经济不发达国家技术人才外流、对引进外国劳动力存有疑虑、合作方式仍处于初级阶段等问题。因此,应采取由初级劳务合作向更高层次的合作发展、有目标分步骤地促进东北亚地区人力资源的持续开发与合作等措施。  相似文献   

4.
人力资源开发是有效促进就业扩大和失业压力转化的治本之策。但在就业结构非农化转换的关键时期,由于日韩人力资源开发模式与水平不同,两国的失业压力转化趋势以及最终实际承受的失业压力和失业率也很悬殊。对于中国而言,由于日本的超前型人力资源开发模式虽然对于扩大人力资源有效供给和实现有效就业是最有利的,但因为其起点较高且需要具备相应的经济社会条件和人文环境,在当前阶段并不适用于我国;而韩国的准超前型模式由于代价较低、成效明显,且极具可行性,应是我国首选的理想模式。  相似文献   

5.
自 1 953年开始 ,韩国通过大力发展教育 ,开发人力资源 ,克服人口密集、资源贫乏带来的弊端 ,把自然资源的匮乏转变成增强竞争能力的动力 ,从一个低级的人力开发水平上开始自己的现代化进程 ,一跃成为举世瞩目的新兴工业化国家 ,初步实现了现代化。在新世纪之初 ,中国也面临着与韩国类似的问题。韩国成功的经验值得中国借鉴。  相似文献   

6.
广西承接产业转移中人力资源开发的战略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西在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浪潮中,面临着东部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的有利时机,给经济加快发展带来了难得的承接产业转移机遇。充分认识广西承接产业转移中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意义;把握产业转移的规律,认识现代人力资源开发的特征;认识广西人力资源开发的现状,探讨人力资源开发的规律,实施承接产业转移的人力资源开发战略,营造承接产业转移的高素质人力资源环境。  相似文献   

7.
Harbison and Myers(1964)首次提出人力资源开发(Human Resource Development,简称HRD)这一术语。从那时起,人力资源开发作为一个具有实践性和研究性的领域或学科,与许多领域(特别是组织开发和培训及发展)走到了一起(Mclagan,1989年)。在人力资源开发学科发展的40多年间,HRD学科由一门实践领域向一门学科发展,其国际社会认知度逐渐提高。2007年,我国诞生了首个人力资源开发专业;2007年3月,华东师范大学获得国务院学位的批准在教育学一级学科下自主设立了“人力资源开发与教育”专业,学科代码为040727。  相似文献   

8.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人力资源开发应采取何种策略是理论界要解决的紧迫课题。本文认为北部湾人口控制困难、教育供需存在结构性矛盾、人才引进困难而智力流失不可避免,是采取本土人力资源开发为主战略的依据。要大力发展教育,营造良好的用人与人才流动环境,以实现人力资源的开发与优化配置。  相似文献   

9.
日本二战后创造了举世瞩目的"经济奇迹",利用不到30年的时间从百废待兴跃居世界第二经济大国,成为全球经济、科技最发达的国家之一,日本经济的发展有赖于强有力的人力资源开发。本文从日本人力资源的现状出发,总结其正规教育、企业管理和政府干预等方面人力资源开发的措施,发现日本通过完善职业技能教育、改善健康水平,极大提高了其人力资源质量,保障了其经济发展的潜质。本文进一步利用VAR模型对日本19602015年的经济增长、教育和健康水平进行相关性分析,验证了教育和健康对经济增长的积极作用,教育可能对人力资源积累造成的"侵蚀效应"及其对经济增长的抑制。研究日本人力资源开发对经济增长的积极作用,有助于我国借鉴日本的经验,优化人力资源开发策略,推动经济持续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0.
人力资源开发以及人力资本的投资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各国关注的焦点。东北地区人力资源数量丰富、质量比较高,但是东北地区人力资源也存在同经济发展不同步、结构性短缺、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等问题。为保持东北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建立东北地区人力资源一体化市场;重视和充分利用人才,充分挖掘现有人力资源潜力;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通过制定相关政策,做到人力资源积累与使用的统一。  相似文献   

11.
日本政府对企业人力资源开发支持政策变迁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终身雇佣制"为基础的"企业培训"为日本的经济发展提供了人才保证,可以说是日本经济实现高速增长的支柱之一。但随着日本国际、国内经济环境的变化,为实现从后发展经济向工业化经济转变而形成的日本型经济体制开始动摇。支持日本经济发展的强有力的"日本型企业培训"由于失去了制度保障而受到了很大的冲击。针对上述情况,为促进企业积极、持续地进行人力资源开发,以保持日本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日本政府在支持企业人力资源开发方面政策采取了一些政策,值得我国政府学习和借鉴。  相似文献   

12.
人力资源是新加坡的唯一资源。充分发挥教育在人力资源开发过程中的巨大作用并坚持大力投资教育,建立完善合理的用人机制构成了新加坡人才立国战略的"三步曲"。  相似文献   

13.
现代新经济增长理论和实践已经证明,人力资本是经济增长的源泉,而人力资本的形成离不开人力资源开发活动。大湄公河次区域在世界区域竞争加强的背景下需要加快发展,应该增强参与各方的合作与信任意识,加强对人力资源开发工作的认识,扩大开发资金的来源,改变现行的项目导向为条约机制的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4.
韩国落后地区开发政策特点及启示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应对伴随城市化出现的不同空间层次落后地区问题,韩国政府逐步确立县域层次以开发促进地区开发事业、乡域层次以边远地区综合开发事业、村域层次以岛屿综合开发事业和山村综合开发事业为基础,结合各种特殊、专门性开发事业的落后地区开发政策体系,并且为提高政策效益,韩国政府注重制度化、系统化、综合性、环境理念、中央财政支援。韩国政策实践所得最大教训可数尽早启动落后地区开发,以免“积重难返”。  相似文献   

15.
日本企业人力资源开发战略具有企业高度参与人力资源开发、人力资源管理市场化程度低 ,企业制定人力资源战略重视资历、合作性的劳动关系和弹性的薪酬制度等特点。在新形势下 ,日本企业的人力资源战略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必将发生变革 ,将从长期的和全面的战略角度增强企业各自的独立性 ,并使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同企业的战略、制度相匹配。  相似文献   

16.
韩国西海岸开发作为韩国第三次国土综合开发计划的主要内容而倍受韩国乃至亚太地区的瞩目,同时也受到我国,尤其是有关地区的高度重视。韩国西海岸的开发将对我国的对外开放及中韩经贸合作,尤其是对环渤海及东部沿海地区的发展产生相应的影响和作用。新万金国际经济开发区是韩国西海岸开发计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新万金地区所处位置、开发现状及发展趋势来看,其发展具有很大的潜力,对此进行相应的介绍和研究将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2007年中国连续颁布了“劳动合同.法”和“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这使韩国对华投资企业面临转变经营策略的问题。因此,本文在分析机会、风险、竞争优势与劣势等影响中国劳动力市场因素的基础上,提出本地化经营、撤出或转移等对应策略,进而建议韩国对华投资企业要积极推进本地化经营战略,很好地理解和实行新的劳动法,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18.
全球化进程中的中非人力资源合作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在全球化背景下,发展中国家强化人力资源开发与国际合作,显得尤为迫切。中国与非洲在人力资源领域的合作有其自身特点,加强在该领域的合作既是双方的一项战略选择,也是双方在政治、经济等领域的合作落到实处的关键,同时对于巩固和促进中非友谊也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在知识经济时代,一国人力资源的质量及其发展趋势,决定了该国现实和未来的竞争力。由于长期以来一直忽视对人力资本的投资,马来西亚的人力资源状况令人十分担忧。90年代中期以来马来西亚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政策,采取了一系列政策与措施,力求尽快改善这种不利局面。  相似文献   

20.
知识经济给人力资源开发带来的变化与挑战, 要求现代企业人力资源工作者, 除具备 较高的政策理论水平、良好的思想品德、过硬的专业知识以外, 还必须具备持续学习的能力、出色的 企业管理能力、创新思维和行动能力、敏锐的眼光和宽广的胸怀以及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