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天津支部生活》2013,(8):40-41
滨海新区汉沽纪工委在信访举报工作中始终坚持“二三心三讲”,牢固树立“以民为本”的信念,努力做到“想百姓之所想,忧百姓之所忧”,用实实在在的行动赢得了群众的赞誉。  相似文献   

2.
易炼红 《党课》2010,(24):74-75
成为领导干部,就站在了聚光灯下。组织有要求,群众有期待,社会有评说,舆论有监督。同时,位置变了、权力变了、眼界变了.自己的观念和行为也会发生改变。在这种情况下,领导干部保持一颗“五平”之心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3.
领导干部讲话的受众面离不开基层百姓.讲什么样的话,看起来是小事,实则关系到深入基层和转变作风的大问题。语言是思想交流的工具,讲“官话”、“大话”、“套话”、“假话”群众就不爱听、不想听甚至反感。而讲人民群众喜欢听的话、有人情味的话,就能够与老百姓拉近距离,就会起到“良言一句暖三冬”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志平 《党课》2010,(4):75-76
领导干部离不开基层百姓,讲什么样的话,看起来是小事,实则关系到深入基层和转变作风的大问题。语言是思想交流的工具,讲“官话”“大话”“套话”“假话”。群众就不爱听、不想听甚至反感。而讲人民群众喜欢听的话、有人情味的话,就能够与老百姓拉近距离,就会起到“良言一句暖三冬”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梁新 《学习月刊》2014,(18):1-1
8月21日《人民日报》栽:湖南省委常委、长沙市委书记易炼红在全市绩效考核通报会上讲评时强调:"只会说不会干,只挥手不动手,就没有绩效和能力可言。唯有把嘴上说的、纸上写的、会上定的,变成具体行动和实际效果,才能实现自我价值、赢得群众赞誉。"一个人要靠实干立身,一个人要靠实绩进步。干事创业,最忌“只说不练”,最忌“嘴上功夫”,最忌“只放空炮”;一个干事创业者,不仅知道在什么时候“挥手”,更知道在什么时候“动手”,才能将事业干成。只有“以想干凝聚力量、以敢干展示气魄、以会干增强本领”,才能干出当前转型创新发展的新作为、新气岔、新局面:唯有真干,才是硬道理。  相似文献   

6.
“以百姓心为心”出自老子《道德经》第49章,原句为“圣人常无心,以百姓心为心”,意即一个品德高尚的人,通常是没有私心的,他们把满足人民大众的内心愿望作为自己的愿望。它内含崇高的为民思想和民本意识,不仅劝导人们向圣为善,而且明确提出品德高尚的标准是“以百姓心为心”,而不是为了一己之私利,  相似文献   

7.
一位学者在热议“中坝现象”时说,在一些农村,部分群众对当官的不够尊重,其实问题的根子在于个别干部对群众不尊重。大多数群众通情达理,你给群众一寸,群众会还你一尺。这话既实在又发人深思。本来,干部就是为民办事,为广大人民群众谋利益的,这是由党的宗旨所决定的。然而一些领导干部在为人民群众办事的过程中,“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爱搭不理;对群众的呼声和意见听不进去,甚至当作耳旁风;对群众的困难视而不见,该解决的不去设法解决。而且对群众上门“找领导”反映问题,一听就烦,甚至把群众的正当要求当成“无理取闹”,把群众反映问题…  相似文献   

8.
一是要具有平民意识。领导干部在一个地方、一个单位。你是人民群众的组织者和领导者。而在整个社会群体中。你又是普通的一员。也是一个平凡的公民。因此。领导干部不能以“父母官”自居。高高在上。当官老爷。要善于与群众打成一片。在掌权之后多想无权之时。常“以百姓之心为己心”,自觉地用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来造福人民。回报人民。做到为民着想。替民办事。帮民解忧。只有这样。  相似文献   

9.
《世纪桥》2013,(14):1
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归根结底是为了密切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更好地实现群众利益。换位思考,才能对群众冷暖设身处地;将心比心,才能对百姓悲喜感同身受。"要‘以百姓之心为心’,不搞自拉自唱、自我欣赏,始终以民心所向定标,不断进行校正。"习近平等中央政治局常委的重要论述,强调了"群众"这个根本,为推动教育实践活动走向深入指明了方向。教育实践活动自上而下、扎实推进,总体上成效显著,但也存在这样一种反差:一些地方,活动紧锣密鼓,程序一步没落,群众却感觉  相似文献   

10.
《党课》2007,(5):7-7
目前,“办事难”已成为影响一些地方发展环境的一大“顽症”。成为投资者和人民群众深恶痛绝的一大“毒瘤”,严重制约了这些地方发展的步伐,各种各样的“办事难”问题已经到了痛下决心非抓不可、非抓出成效不可的时候了。一些机关工作人员一方面习惯于称自己是人民的“公仆”,另一方面却总是自觉不自觉地把自己当成了企业和群众的“主人”;一方面把用纳税人的钱视作理所当然,另一方面却不把为纳税人办事看成分内之事;一些管理部门一方面只强调自己管理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却不善于站在服务对象的角度换位思考,服务也就常常缺位:  相似文献   

11.
早在2500年前,老子就说过"圣人常无心,以百姓之心为心"。科学发展观的"以人为本",正是这种传统精神的现代转化和具体体现。房地产行政管理工作与人民群众的生活工作息息相关,应该遵循"以百姓之心为心"的准则,设身处地、满腔热情地为公众提供优质服务。  相似文献   

12.
以百姓之心为心──记北京市朝阳区副区长李晓光本刊记者史继中李晓光出身平民百姓。上中学,在朝阳区;下乡插队在朝阳区的金盏公社;返城后,分配到朝阳区的街道办事处,一干就是十几年。人说他:“有颗‘平常百姓心’,志为百姓办实事。”我就是循着朝阳区老百姓的口碑...  相似文献   

13.
正当下,有的党员干部的“百姓时间”太少。他们似乎总也挤不出来自己的“百姓时间”,忙着公务,忙着应酬。偶有剩余时间,尽管也会去基层转一转,但通常都是坐车里瞅一瞅、会议桌后听一听,很少跟群众“亲密接触”。有的人即使走到群众中去,和老乡聊天也就三句两句,疲于应付……太少的“百姓时间”,势必形成“一堵墙”,使干群之间产生隔阂。  相似文献   

14.
代堂明 《学习月刊》2013,(19):32-32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正衣冠.主要是按照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勇于正视缺点和不足.严明党的纪律特别是政治纪律.敢于触及思想、正视矛盾和问题.从自己做起,从现在改起,端正行为,自觉把党性修养正一正、把党员义务理一理、把党纪国法紧一紧.保持共产党人良好形象”。事实上“衣冠不正”的根子.往往在于“心歪”.一些存在“四风之疾”的干部.正是由于失去了律己之心.才会自我膨胀.目空一切:正是由于失去了敬畏之心.才会无视法纪,肆意妄为:  相似文献   

15.
《求是》2014,(20):35-37
<正>一个政党,一个政权,其前途和命运最终取决于人心向背。党员领导干部只有坚持以百姓之心为心,树立为民情怀,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困,帮群众之所需,真心诚意地为老百姓办实事、办好事、解难题,才能赢得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去年以来,我们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16.
张兵 《党课》2011,(5):39-46
毛泽东有句名言:“让人讲话,天不会塌下来。”领导干部每天与群众打交道,讲话、办事、抓经济、搞调研、作决策,能否做到“言能听,道乃进”,这不仅是尊重群众的话语权,更是检验衡量领导干部群众观念的一把尺子。  相似文献   

17.
李鹏飞 《党课》2007,(12):124-124
近来,在个别地方的信访工作中,提出不合理要求的群众出现增多趋势。而这些群众之所以提出不合理要求,主要有三个方面原因:一是个别群众不了解或者不理会有关的政策、法律和规定,个人利益至上,不考虑全局利益和其他群众的利益。二是有关部门处理问题不公平、不公开。在以往的信访工作中,有关部门对群众提出的同类或类似问题没有按规定办事,或因各种原因给予了特殊照顾。因此,给上访群众留下把柄。三是个别地方、部门存在求稳怕乱、息事宁人的思想。一些地方和部门把“无上访、少上访”作为信访工作的主要目标和“稳定、和谐”的主要体现,对群众上访畏之如虎。个别群众为了实现自己的不合理要求,就抓住这种“怕上访”的心理,动辄以“集体上访、越级上访”进行要挟,以求得个人利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18.
新闻眼     
《廉政瞭望》2021,(6):12-12
设“办不成事”窗口专管难事近段时间,北京市多个街道(乡镇)政务中心设立“办不成事”窗口,专门解决群众办事过程中可能遇到的“疑难杂症”,确保大家不白跑、不扑空,得到各方点赞。群众到政务中心来,为的是办事,目的是办成事。多了这特别的“办不成事”窗口,让办事不顺的群众有地儿找、有人帮,是“为人民服务”的应有之义,也是问题意识的鲜明体现。大家具体情况不同,诉求期待各异,一些问题比较特殊,在常规流程窗口可能会遇到归口难、受理难的情况,还有些问题比较复杂,涉及的环节多、材料多,一处掉链子就难以推进。以专门窗口应对“办不成的事”,以专班办结疏通各方梗阻,无异于另一种形式的“吹哨报到”,瞄准的正是窗口单位长期以来“看得见的管不了、管得了的看不见”的老大难问题。  相似文献   

19.
据知,某市公路分局对群众反映的困难问题,都要一件件去认真承办,能及时办的事,做到不推不拖。对于群众反映的一些具体困难问题,一时难办的或需了解的,都要指派专人去协助办理。这种“协助办”做法,切实发挥了为群众排忧解难的作用,几年中,对职工群众反映的各类困难问题,得到了件件有着落,事事有结果。然而,有些单位和部门对待群众困难则不是这样,本该解决的问题,总是得不到解决。其原因就在于有些领导干部不去设身处地为人民群众实实在在办事。如果我们的干部当官不为民作主,身在其位不思百姓疾苦,那就与百姓的距离会越拉越大。所以,为群众…  相似文献   

20.
劳骥 《党课》2013,(21):109-110
最近听一位干部说,现在各机关都很谨慎,也不出去吃饭喝酒了,“正规”多了。但领导干部也不敢管事了,不敢下乡了,生怕得罪了谁,被抓住小辫子,并感叹“天不怕地不怕,就怕百姓来说话”。这是一种害怕群众的表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