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动漫游戏游艺产业已经发展成为集声、光、电、机械、动漫、影视、娱乐、休闲旅游一体化的高科技与旅游商贸结合互动的产业链,同时也是传播一个国家意识形态信息与文化的重要载体。应全面推动中国游戏游艺产业的"换心"和"洗脸"工程,挖掘国内这一产业的巨大发展潜力,推动健康、阳光、时尚的产业集群发展。  相似文献   

2.
地区传真     
<正>南宁搭建动漫游戏产业合作发展平台12月7日,2017"一带一路"(南宁)动漫游戏产业合作发展论坛(CAG+)在南宁开幕,这是迄今为止中国-东盟游戏动漫产业的最高论坛。论坛以"中国动漫游戏产业的全球化未来"为主题,共同探讨在中国引入Pitch Bible合作模式,并力争实现首批国内产品面向海外输出。近年来,广西动漫游戏产业取得了长足进步,现有10家国家认定动漫企业、28家自治区级动漫骨干企业、16家自治区动漫人才培养基地,产品领域覆盖原创、代工、展会、漫画、手游等各方面,总产值超过30亿美元,出口创汇达到350万美元。(本刊记者/陈黎明)  相似文献   

3.
《政策瞭望》2010,(9):35-35
最近,福建省出台了《福建省动漫游戏产业发展规划(2010~2012年)》。《规划》提出,到2012年全省动漫游戏产业总收入达到100亿元,年平均增长速度达到45%左右,使动漫游戏产业逐步成为福建经  相似文献   

4.
正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文件穗府办规[2016]15号各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为推动动漫游戏产业发展和转型升级,进一步巩固和提高我市动漫游戏产业的影响力和带动力,依据《国务院关于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10号),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制定本意见。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  相似文献   

5.
市县短讯     
《今日浙江》2009,(23):60-61
杭州将建首个中国动漫博物馆 明年杭州拟安排7000万元的动漫游戏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用来支持中国国际动漫节的举办、产业基地建设以及对重点企业和精品项目的资助、奖励和贴息。杭州还要在白马湖生态城创建国内首家“中国动漫博物馆”,博物馆里将收藏具有珍贵价值和纪念意义的动漫藏品。  相似文献   

6.
《天津政报》2008,(13):37-38
<正> 第一条为了鼓励天津新技术产业同区(以下简称高新区)动漫、游戏及相关产业的发展,天津新技术产业园区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管委会)制定本办法。第二条管委会在自主创新资金中设立  相似文献   

7.
中国动漫产业发展的历史回顾与路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耿蕊 《学习与实践》2012,(4):120-128
目前,中国动漫产业在经历了较长的孕育期、萌芽期、形成期之后,现已步入成长期。在动漫产业快速发展的背后,仍存在着产量大、产值小、产品多、品牌少、企业多、规模小、产业链短等突出问题。我国作为动漫产业的"后发国",应当在动漫形象、动漫内容、动漫品牌、动漫产业、动漫市场等方面提升竞争力,促使中国动漫产业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型,推动中国动漫产业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8.
马跃明 《今日浙江》2008,(13):16-17
最近召开的省委工作会议提出,要以创新精神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近年来,杭州市以文化创新为动力,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推进文化业态更新,动漫游戏等多项产业发展走在全国前列,文化创意产业综合实力排名全国第5位。为此,本刊记者采访了中共浙江省委常委、杭州市委书记王国平。  相似文献   

9.
辽宁的动漫产业作为文化产业的重要支柱性产业之一,应进一步完善动漫产业市场环境,打造经典动漫形象,增强自主知识产权意识,提高动漫作品竞争力,做大做强动漫产业链条,注重人才培养和人才结构,多方推广动漫产品,多条融资渠道吸引资金,为拓展动漫产业链服务。  相似文献   

10.
黄良伟 《当代广西》2010,(13):42-43
自治区主席马飚今年4月23日在湖南考察宏梦卡通集团时提出:要大力发展广西动漫产业,打造动漫品牌,拉长产业链条。动漫产业是指以"创意"为核心,以动画、漫画为表现形式,包含动漫图书、报刊、电影、电视、音像制品、舞台剧和基于现代信息传播技术手段的动漫新品种等动漫直接产品,并对其进行开发、生产、出版、播出、演出和销售,以及与动漫形象有关的服装、玩具、电子游戏等衍生产品的生产和经营的产业。  相似文献   

11.
乌画 《求索》2008,(3):179-181
动漫产业被人们誉为是一座坐在金山上的产业。中国动漫衰落于1980年代中后期,中国动漫的困惑促使我们思考中国动漫的生机:(一)动漫明星何以再造,阐述了海纳百川问题和尊重动漫明星原创规律问题;(二)动漫惠政何以治本,辨证其正负效应问题;(三)动漫畸市何以理顺,提出了中国动漫的复兴应从漫画开始培养读者以逐步夺回市场、要有系统工程的开发策略、要把握动漫产品全衰的时空特性、要走出国门寻找市场扩大影响等四个方略。预期第四次全球动漫产业高峰必有中国的辉煌。  相似文献   

12.
章剑华  马宁  张晓雁  王晨 《群众》2011,(5):60-62
动漫产业是指以"创意"为核心,以动画、漫画为表现形式,包含图书报刊、电影、电视、音像、舞台剧等动漫直接产品,以及与动漫形象有关的服装、玩具、电子游戏等衍生产品生产和经营的产业。全世界与动漫相关的产业创造的产值9000多亿美元,而中国仅占其中的0.68%。中国有3亿多青少年,3600多家电视台,动漫产业的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3.
辽宁动漫产业发展起步较早,沈阳、大连两个基地先后获得多项国家级动漫产业基地牌匾,发展势头强劲,其他城市如阜新、丹东、本溪、朝阳、鞍山也开发了动漫产业。但发展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因此,应加大对动漫产品以及文化创意产业的宣传;鼓励作家参与动漫创作,提高动漫作品竞争力;完善动漫产业结构,形成长效机制;注重人才培养和优化人才结构。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当代中国动漫产业的发展现状入手,强调了中国的动漫产业必须走与民族文化相结合的发展道路,并具体从三个方面阐述了中国动漫产业如何与民族文化结合,以期为中国动漫产业的发展起到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5.
辽宁省人民政府文件辽政发〔2012〕26号各市人民政府,省政府各厅委、各直属机构: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各地采取有力措施,加快推进工业产业集群建设,全省涌现出一批超百亿产业集群。超百亿产业集群已经成为我省产业集群的主体和所在地区工业经济发展的支柱,对推动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带动全省产业集群建设,发挥了重要的带动作用。为表彰综合评价较好的超百亿产业集群及所在园区对全省产业集群发展做出的突出贡献,省政府决定,对沈阳大东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集群、东陵(浑南)软件及电子信息产业集群、沈北手机(光电信息)产业集群、康平塑编及纺织产业集群、金州电子信息产业集群、鞍山钢铁深加工产业集群、抚顺工程机械产业集群、  相似文献   

16.
株洲产业集群发展模式与路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聂方红 《湖湘论坛》2007,20(4):17-19
推进株洲优势产业集群的形成与发展是株洲"十一五"时期的重要战略举措.交通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有色金属冶炼及深加工产业集群、化工产业集群、陶瓷产业集群、服饰产业集群、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是株洲重点发展的六大产业集群.根据不同产业的发展现状和特点,株洲产业集群可以分别选择市场创造、外商直接投资形成、内源型品牌企业带动的产业集群发展模式以及轴轮式、多核式、网状式、混合式的集群组织结构形式.  相似文献   

17.
郑曦 《前沿》2012,(24)
中国动漫产业是一个新兴产业,在快速推进的过程中,各地动漫产业发展模式趋向同质化,导致产业结构不合理、盲目跟风、资源浪费等问题.本文立足国情,提出以卡通形象为支撑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运用传统产业的盈利反哺动漫产业全面发展的差异化发展策略,实现动漫产业与传统产业结合共赢的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18.
动漫产业作为21世纪最具潜力的产业之一目前它已成为许多国家的支柱产业,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所重视。山东省在发展动漫产业方面有自己的优势,但受多种因素制约目前仍处于起步状态,进一步推动动漫产业的发展,对于提升我省产业发展水平,优化产业结构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因此要认真分析我省动漫产业发展的实际状况,制定适合自己的发展战略,采取各种措施促进山东动漫产业的崛起。  相似文献   

19.
《江西政报》2006,(11):32-34
动漫产品是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未成年人喜爱的文化产品。发展动漫产业对于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促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推动文化产业发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都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我国动漫产业发展较快,一批动漫企业崭露头角,也要看到,我国动漫产业的发展与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和不断发展的市场需求之间还有很大差距,与动漫产业发达的国家差距更大。为推动我国动漫产业健康快速发展,现提出以下意见。  相似文献   

20.
动漫产业作为创意产业的一部分现己发展成为各个国家都相当重视的行业,也是中国的重要行业和成长潜力巨大的产业之一。本文在考察国内外动漫产业发展状况的基础上,对杭州市动漫产业内外部环境进行分析和定性评价,并通过swot分析,以期为杭州市动漫产业的未来发展战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