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 毫秒
1.
国家利益与冷战后美国全球战略调整李孔兰大战略(GrandStrategy),是当今世界一些国家,主要是世界大国的最高行政当局,对其国家进行综合而有效管理的根本方略。在美国,大战略又被称为国家战略和全球战略,自建国以来,美国经历了4次全球战略的转变。1...  相似文献   

2.
二战结束以来,美国的非洲战略在其国家大战略中的地位经历起伏。冷战期间,非洲仅仅作为辅助美全球战略实施的边缘化地区。冷战结束后初期,由于失去了作为美苏对抗筹码的价值,非洲的重要性下降。直到90年代中期,随着非洲经济向好和恐怖主义威胁的提升,非洲的重要性才有所回升。“9.11”恐怖袭击极大地改变了美国的外交进程。美国担心非...  相似文献   

3.
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是当今世界独一无二的超级军事同盟。它是二战后东西方冷战的产物。随着其新战略概念的出笼,北约正在从区域防御性军事组织向全球化进攻性军事同盟转变。科索沃问题由国内民族冲突演变成国际危机,同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插手干预分不开。以美国为首的北约轰炸南联盟、轰炸我驻南使馆,决非偶然的、孤立的“意外事件”,而是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对其新战略概念的一次重要实践,是美国推行其单超独霸的全球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人们对这些不能不有所警惕  相似文献   

4.
一提出问题“和平繁荣的21世纪东北亚时代”是当今的热门话题。作为未来指向型的解决方案,强调强化东北亚地区之间的协作问题,从全球战略意义上是为了应对欧洲的整合或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的签订等世界其他地区正在强化的地区整合取向,而从地缘战略意义上则是为了消除冷战结束后因  相似文献   

5.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开始重构与乌克兰的关系。随着俄对外战略的调整和美国全球战略的推行,俄美很快渡过了“蜜月期”,在独联体地区展开了势力范围的争夺。由于战略地位的重要性,乌克兰不可避免地成为美俄在后苏联地区争夺的主战场。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因全球战略重心的持续东移,欧洲、美国纷纷出台各自的“印太战略”,试图通过加强顶层设计,加大对“印太地区”的全局性、战略性投入,塑造符合自身利益及价值观的地区议程,在当前及未来的地缘政治竞争中占得上风。但欧美在追求什么样的地区战略目标、怎么与战略对手打交道以及如何展开战略部署等方面均存在差异乃至分歧。受欧美关系既有裂痕、地区潜在利益分歧以及地区国家的不同认知等因素影响,欧美在“印太地区”的持续互动与协作将受到较大约束,未来前景并不乐观。  相似文献   

7.
冷战结束特别是“9·1 1”事件以来 ,北约的性质、职能和目标都在发生重大变化。如何认识变化中的北约 ,给北约准确定位 ,是个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的问题。本文从美国全球战略、北约适应性改造以及美欧俄的关系互动等不同角度 ,对冷战后北约的演变进行了比较全面、系统的考察和分析。本文认为 :北约正在演变成为美国全球战略与欧洲统一稳定的一个工具 ;北约在不断调整军事战略的同时 ,其政治功能空前加强 ,正在演变成为一个成员众多、没有固定敌人的合作安全体系 ;北约内部的凝聚力将逐渐趋于松散 ,无论美国还是其他欧洲盟国对北约的依赖都将下降 ,对北约的使用也将日趋灵活 ,联盟关系将进入相对不稳定的时期。北约从军事联盟向北约范围内的安全共同体的转变 ,有利于地区的安全和稳定。  相似文献   

8.
王申蛟 《美国研究》2023,(2):143-160+8
美国著名冷战史学家约翰·加迪斯自20世纪70年代中叶开始涉足“大战略”研究,并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遏制战略包含“对称”与“非对称”两种模式以及“冷战是长和平”等富有挑战性的命题。冷战结束后,他在有关“大战略”理论的研究中强调优秀的大战略家与历史学家间(应该)共享一系列相通的思维与工作原则,而这些原则又内化于他对冷战时代美国国际政治理论的学术反思之中。加迪斯依据自己的研究对不同时期的美国政府提出了诸多战略建议,他的“大战略”思想生动展现了当代一部分美国知识精英在美国霸权护持问题上的焦灼心态,但这种学术实践也为打破传统的学科间壁垒找到了一个切实可操作的起点。  相似文献   

9.
曹令军 《美国研究》2003,17(1):155-156
20 0 2年 12月 2 4日 ,由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所举办的“反恐背景下美国外交战略”研讨会在北京举行。中央党校副校长李君如、中国原常驻联合国副大使沈国放、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美国研究中心主任时殷弘教授 ,以及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所的部分学者及博硕士研究生与会。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所长、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所所长王辑思主持了会议的讨论。与会者对 2 0 0 2年的国际形势和反恐背景下美国的外交进行回顾与展望。会上 ,王辑思首先谈到了美国的全球战略调整。他认为 ,“9·11”之后美国的战略调整主要体现在 :以反恐和国…  相似文献   

10.
秦升 《当代亚太》2023,(2):94-122+158-159
拜登执政以后,美国加大了对联盟体系的更新与建设,由于实力的相对衰落,美国日益依赖联盟体系推动其全球战略,盟友关于联盟的战略定位以及与联盟的互动正在成为影响美国联盟体系发展变化的重要方面。当前,对于美国联盟体系的研究主要集中于联盟管理、联盟困境与联盟转型三个方面,对于盟友的分析也多采用霸权国视角。文章借鉴国际关系理论中的建构主义思想,结合源自中国的“周边”概念,通过对比陆权、海权等地缘政治概念,阐释了国家以我为主建构周边的过程,论证了周边建构在国家对外战略中的突出作用,初步探索了周边的地缘政治内涵。通过引入实力认知、历史记忆、美国介入以及战略时机四个变量,从中观的地区层次分析了美国盟友的周边安全建构对其联盟战略的影响。文章梳理了澳大利亚周边安全建构的历史,运用以周边为核心的理论框架,探讨了在《澳新美同盟条约》以及“澳英美安全伙伴关系”形成过程中澳大利亚联盟战略的演化机制,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当前联盟战略研究中观地区层次的缺失,指出美国盟友的联盟战略主要围绕其对周边的安全建构而形成。  相似文献   

11.
编后     
《美国研究》2005,19(1)
布什在今年年初正式开始了他的第二任期。未来四年,美国的外交政策走向是什么? 美国的全球战略将发生哪些变化? 美国社会将发生哪些变化? 这些变化对中美关系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这些问题,引起国内外学者的普遍关注。本期专论中,杨洁勉研究员的文章对布什第二任期的全球战略和中美关系的走向进行了评估。他认为,布什总统的连任表明美国的全球战略将以延续为主但随着内外形势的变化,美国政府会对全球战略和亚太政策进行局部调整,其重点是大中东地区和大国关系;布什第二任期也是中美关系能否向更高和更深层次发展的关键时期,因此两国应加强机…  相似文献   

12.
文化经济时代的政策课题姜应善一、文化的产业化现在我们所处的时代是变化的时代。这可以从许多表达术语得到印证,“第三次浪潮”、“后工业社会的终结”、“信息革命的开始”等这些话语表明我们所处的时代及其转型框架。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也迫切地感受到这一点。从经济...  相似文献   

13.
从经济角度看美国全球战略的调整与转变──从传统的欧洲战略向亚太战略转移李瑞光前言冷战结束以后,随着国际政治、经济格局的变化,西欧、日本的兴起,美国自身实力的相对下降,以及科学技术革命的突飞猛进和世界经济的一体化、区域化进程的加快,所有这些都促使美国对...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俄美关系升温 ,两国都调整了战略。美国调整了全球战略和亚太战略关注点。俄罗斯因急于摆脱经济困境而被迫实施战略收缩 ,甚至不惜通过让步来取悦西方。俄美战略调整对美中俄“大三角”关系、亚太格局和中国西部安全形势将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土耳其是中东地区大国,地跨欧、亚两大洲,连接黑海和地申海,也是多种文明的交汇地,无论在冷战还是后冷战时期都有十分重要的地缘政治意义。二战后美国与土耳其关系发展很快,土耳其成为美国在中东地区实施扩张势力范围和遏制苏联政策的重要“战略支点”之一。美国中东战略中许多重要举措都是通过土耳其这个“支点”展开的。土耳其与美国等西方...  相似文献   

16.
美国发动的侵略印度支那战争,是60年代至70年代初国际关系中举世瞩目的重大事件,是美国推行全球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国妄图通过这场战争,将印度支那置于自己的支配和奴役之下,作为北图中国、南控东南亚的基地,进而遏制苏联,称霸世界。但是,在印支三国人民的英勇抗击下,美国遇到空前的惨败。印度支那战争不仅促进了国际政治格局的变化,而且对美国霸权地位及其全球战略的改变,有着十分重大的影响。本文想就这一问题进行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7.
朴键一 《当代亚太》2001,(10):40-45
2001年6月6日美国总统布什发表声明宣布美国将恢复同朝鲜接触,这表明布什政府的对朝鲜政策正式出台.布什政府对朝政策构成美国全球战略调整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将对朝鲜半岛和东北亚地区形势产生重要影响.但因目前美国全球战略调整方向还不十分清晰,布什政府的对朝政策还会有许多调整空间.因而今后朝鲜半岛和东北亚局势将会经历一段不确定时期.  相似文献   

18.
马天月  翟崑 《当代亚太》2023,(1):100-124+159-160
随着美国“印太”战略的持续推进,“印太经济框架”(IPEF)成为其遏制中国的重要抓手。近年来,数字技术革命引发全球秩序深度调整,美、日、澳、韩等国在数字经济领域的合作日益加深,并通过对外援助等方式对东盟进行渗透。数字经济治理是IPEF的重要内容,美国希望以此达到抑制“数字丝绸之路”、拓展“印太”市场、主导数字时代经济治理格局和安全格局等目的。文章从制度嵌入的视角理解IPEF在东盟数字经济领域的战略部署,并从规制性、规范性和文化—认知性三大基础要素分析IPEF对东盟数字规则和治理体系的影响,阐述IPEF成员加深数字领域的合作可能给东盟数字经济治理带来的变化,由此提出中国与东盟在数字经济领域合作的措施建议,以巩固双方数字经济合作成果,从而打破IPEF对中国的围堵。  相似文献   

19.
本文着重分析了美国自1994年卢旺达大屠杀及刚果民主共和国两次战争的无作为到目前积极帮助乌干达清剿上帝抵抗军(LRA)的行为转变过程,指出美国转变大湖地区政策的主要原因是美国全球战略的逐步形成及追求全球领导权的需要,大湖地区本身所具备的地缘政治优势和地区民族矛盾及冲突日益复杂使之更容易介入。同时,本文对未来美国在大湖地...  相似文献   

20.
2014年初夏,美国的新闻媒体纷纷聚焦于西南边境的移民问题,并宣称爆发了一场“移民危机”。“移民危机”说辞的盛行,反映的是中美洲“无人陪伴儿童”移民的增多引发的普遍担忧与焦虑。中美洲“无人陪伴儿童”主要来自危地马拉、洪都拉斯和萨尔瓦多三国,并呈现出低龄化及女孩比例增加、入境地点较为集中、主动“投案自首”现象常见等特点。近年来中美洲“无人陪伴儿童”移民潮的兴起,既与美国在该地区的长期干预和美国近期移民政策调整等外部拉力有关,也离不开该地区的政治动荡、经济失序、暴力盛行等内部推力的驱动,同时还有国际人口走私集团的推波助澜。中美洲“无人陪伴儿童”的到来,对美国的经济财政、政党政治、移民管理体制及中美洲政策等,都产生了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